第162章 四下忽悠,爭取很必要

感謝卡卡羅特bi牛,我想遠飛2012,我家的糊總XX ,取名難1985,思飛28,凡人,青松遠情,tommychu,老鐵公雞,滅掉小日本,風飄影動,秋17,白玉至尊,cosplay,神一般奇蹟,大號調羹1,清風細雨@,小小可憐蟲蟲,傲劍狂俠,指間風沙等書友的打賞月票,祝朋友們平安快樂,萬事順意。

在外人看來,陳文強又接了一個爛攤子,還要自掏腰包進行改造、購進等工作。

但從陳文強的角度,卻是一次極成功的運作。他不僅使湖北槍炮廠集中於槍、彈的生產製造,並且以開設分廠的名義,將槍炮廠附屬的炮廠、炮架、炮彈、鑄彈、銅殼、鋼藥等廠全部或部分搬遷到崖州,還調動了不少技術骨幹,這些加在一起,完全超過了他的投入,甚至可以說是大賺特賺。

這樣他還不滿足,又假借張之洞的名頭,約見了德國駐漢口領事,繼續忽悠大法,從洋鬼子身上撈好處。

“英人恃兵艦之利,幾近控制長江,總督大人對此深爲憂慮。”

“近段時期與貴國全面合作,英法甚爲不滿,不僅通過外交手段向朝廷施壓,更揚言將以兵艦加以威脅。如讓英人得逞,貴國工商企業在湘鄂兩省的投資恐怕會受到影響。”

“總督大人有意加強武備,特別是火炮,準備沿江秘密佈置,以保湘鄂安全。”

“於崖州建立槍炮分廠。購買貴國造炮設備,請貴國派工程師協助,秘造重炮,秘密運輸,秘密佈置。”

“另外,朝廷編練新軍在即。武器裝備尚未確定。英人推英77式(李恩菲爾德步槍),日人推三十一年式,還有奧地利的曼利夏步馬槍,皆欲以優惠價格售於我國。唯獨貴國反應遲緩,總督大人雖青睞貴國毛瑟,然資金不足,甚是爲難啊!”

…………

如此多的信息把駐漢口領事漢森唬得一愣一愣的,眨着眼睛想了一會兒,似乎是梳理清楚脈絡了。試探着問道:“貴國的江南製造局在去年已經仿造出了克虜伯75mm管退式山炮……”

被陳文強用奇怪的眼神注視,漢森收住了口,眼神傳達的意思似乎是“你是不是傻,怎麼會問這麼幼稚的問題”。

“原來這是總督大人的意思,而且這江南製造局跟總督大人也沒有關係,這造炮是湘鄂兩省的事情。”漢森恍然,眼見着陳文強的神情也變了,心中更覺得把握到了關鍵。“造重炮,以陸制艦。確實是不錯的辦法。”

“主要還是資金不足,造要比買省錢。”陳文強改換了讚賞的眼神,說道:“槍也是一樣,朝廷矚意國產,如果貴國能夠伸出援手,在生產設備上予以幫助。以後的合作在湘鄂兩省,甚或是兩江,都將是前景廣闊。同時,這也見證着中德兩國誠摯的友誼,隨着新軍編練。裝備着貴國武器,聘請着貴國教官,貴國的影響便能迅猛增長。你覺得是不是這樣?”

“是的,確實是這樣。”漢森覺得要是不同意的話,肯定又會被陳文強用眼神鄙視,而且,陳文強說得好象也很有道理。

“造炮沒有問題,陳先生與克虜伯公司關係甚好,可以直接商談。”漢森停頓了一下,又接着說道:“當然,我可以電告本國政府,對此事進行支持。造槍呢,我想應該也沒有什麼困難。我馬上發電請示,相信很快就會有好消息。”

“還有水雷,魚雷快艇,最好還要有潛艇。”陳文強口出大言,似乎馬上便要與英國撕破臉皮,大打出手的架勢。

“謹慎,不要衝動。”漢森反過來勸慰忿忿不平的陳文強,“現在打起來實屬不智,先準備,悄悄地準備。等到攤牌的時候,再給英國人以突然打擊。你們中國不是有句古話:小不忍則亂大謀嘛!對,就是這樣。”

“感謝貴使,感謝貴國政府,感謝貴國皇帝陛下。”陳文強起身與漢森緊緊握手,誠摯的感激溢於言表,“我相信中德兩國的友誼牢不可破,且將永久地持續下去。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友誼地久天長。對,就是這樣。”

漢森連連點頭,心中暗暗記下了這句他所不知道的古話。

辭別了漢森,陳文強又去找克虜伯派駐的代表,一通忽悠。

得談哪,一定得談。能得到多少好處,能省多少錢,還不得而知,但總要試一試。按中國的古話就是:張嘴三分利,不給也夠本。

更換槍枝的決議已定,但陳文強卻並沒有停止漢陽造的改進和生產。改進自然是小的方面,投資不大,見效快的那種。雖然漢陽造有一些缺陷,且不是最先進的,但仍不失爲一把堅實可靠的武器。

機器設備閒着那是浪費,革命軍可以不用漢陽造,賣給別人也能賺錢哪!比如黃花探的越人武裝,以後還可能有亞洲各殖民地的反抗力量。甚至還可以裝備二線部隊,在打下的地盤維持治安、剿匪捕盜什麼的。

時間在忙忙碌碌中度過,工作之餘,陳文強也有意地與湖北官府中人強識、相交,特別是一些他認爲在以後會有用處的人才。憑藉着探悉心理的能力,以及陳文強圓滑的手段,他在武漢官場遊刃有餘,頗是結交了很多朋友。

七月中旬,在海上經過兩個月的長途運輸,毛瑟1898步槍的製造設備由德國運抵漢陽。德國方面的條件相當優惠,製造設備幾乎是半賣半送,只是考慮到其他國家的仿製,湖北槍炮廠每生產一枝步槍,都要支付專利費。而專利費的數額很小。幾乎就是象徵性的,但這些是寫在保密協議中的,不爲外人所知。

陳文強也給予了相應的回報,承諾新軍組建後,湘、鄂兩省必會聘請德國軍事教官,廣東、江蘇則盡力爭取。同時。他終於鬆口,吸收德資入股粵漢鐵路運輸公司,並將數條輕軌工程包給了德資企業。

利益的交換是很難衡量的。德國認爲本國資本在華中地區的滲透擴張,乃至國家影響力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陳文強則覺得自己達到了目的,出讓的權益也在可承受的範圍之內。

設備安裝,試生產,製造出槍、彈樣品,檢驗、調試,再生產製造。緊張而連續的工作又持續了十幾天。製造出的毛瑟步槍才通過了各項檢測。如此快的速度,得益於漢陽鐵廠鋼鐵質量的不斷提升,以及湖北槍炮廠從人員、管理,到機器的全面改造。

只要科學生產,用人得當,管理嚴格,規章制度明確,中國人辦的工廠還是能面貌一新。頗有生產效率的。而官辦或官督商辦,乃至完全商辦的工廠企業。大多數卻正是管理上不夠科學,不夠嚴謹,以致效率低下。

所以說,制度是關鍵,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工廠。莫不如此。正象滿清,在後期也改革,也推出新政,但體制不變,振興便是水中望月。難獲成功。

再從實業發展來看,制度和管理的落後,使國人的工廠企業缺乏競爭力,廠主想降低產品成本,就只能通過延長工人勞動時間,增加勞動強度,壓縮工人薪水等辦法。工人文化程度低,技術熟練程度不如洋人,再加上管理落後,制度缺失,工人勞動繁重且無效率,如何與工作時間也在九、十個小時的外國企業競爭?

唯一的優勢大概便是勞動力價格低,但這顯然還不足以抵消各種劣勢。

儘管如此,在中國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仍然是勢在必行的選擇,陳文強率先在自己的工廠企業中採取了流水線作業和計件工資制,試圖用這種日趨機械化的工作和明確分工來獲得產量和成本的優勢。在工人數量和技術水平能夠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他還儘量採用倒班制,使機器的運行和利用率最大化。

同時,他還聘請西門子公司的管理人員,學習西門子公司的管理辦法。比如引入一些激勵政策和措施,提供一些簡單的醫療服務,推出救助基金給困難職工提供些幫助,並且招收大批薪水只有男工人一半的女工……

說起來,這些簡單而微薄到讓陳文強臉紅,甚至含有某些不良動機的舉措,卻得到了廣大工人的歡迎和擁護。這讓陳文強知道中國的工人階層是普遍處在怎樣的一種工作環境,受到的又是如何苛刻的待遇,更多的中國人是處在怎樣的貧困之中。

比如修築鐵路的工人,從事着繁重的體力勞動,爲了趕進度,甚至在惡劣天氣也儘可能地不停工。但陳文強讓他們能吃飽飯,能有帳篷休息睡覺,能按時領到足額的薪水,他們就很滿足,甚至因爲天天能喝上熱的漂着油星的菜湯而感恩戴德。當在湯碗中發現剁碎的、筷子都夾不起來的碎肉丁時,他們會衷心地感嘆遇到了厚道善心的老闆。

陳文強時常感到慚愧,覺得自己很黑心。剝削、壓榨,這是無疑的,只不過他比別人寬鬆,卻絕不是他已經竭盡全力了。

不賺錢,拿什麼擴大經營,拿什麼供養更多的工人,拿什麼打破這舊的體制,拿什麼摧毀比自己更重、更狠的苛政……

正如“淘水救人”,陳文強必須硬下心腸,虛僞地拿出一點點的蠅頭小利,讓工人們更賣力地幹活,爲他積累着打破籠罩在所有人頭上那烏沉沉的天所需要的能量和資本。

現實是如此實際而殘酷,而上天卻又給了陳文強一次充當大善人的機會。

1906年初,長江中下游地區連降暴雨,洪水氾濫,長沙與瀏醴萍一帶災情嚴重,百姓到處逃亡。而官僚豪紳卻乘機哄擡米價,以致饑民載道。

陳文強並不知道這場災害爲萍瀏醴起義創造了很好的條件,他只知道修路工程有受到阻礙的危險,但仔細思索之後,他又覺得未必不是一次投資小,卻能加快鐵路建設的好機會。

“以工代賑”! 中國自漢代以來就存在的經濟思想,古代人也知道趁着工價最低的時候搞建設,很多圩田及水利設施便是通過以工代賑而興修起來的。

而且,問題的關鍵不是真的缺米,而是貪官劣紳囤積居奇,哄擡米價。所以,饑民載道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根本原因還是政府措施不力,沒有建立起順當的賑災撫民的機制。

要知道,自明朝中後期,便出現了“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並且此後再也沒有改變。顯然,以今湖北、湖南爲中心的長江中游平原已經取代蘇常,成爲全國商品糧的基地。一場洪災,又豈能將官庫存糧盡皆耗光?

從張之洞那裡得到的數據也證實了陳文強的判斷,米糧尚還充足,甚至鄰近省份仍然沿襲過去,前往湖南湖北採購糧食以補本省不足。張之洞的分析是有人煽動災民,劣紳囤積居奇亦是原因之一。湖南巡撫岑春蓂便有呈文,言說長沙士紳葉德輝等“積穀萬餘石,不肯減價出售,實屬爲富不仁”, 又有頑固紳士孔憲教、楊鞏等提出停止修鐵路、辦學堂、設警察等新政,方肯合作。

“葉德輝是王先謙的門生弟子?”陳文強本想從官庫糧倉中借糧或購糧,用以工代賑的方式,也就是隻管飯、少給錢的辦法,徵集修路大軍,加快鐵路的建設。但現在,他意識到這裡面可能有針對他,針對修鐵路的陰謀。

“是啊!”辜鴻銘點了點頭,提醒道:“再聯繫到頑強士紳的條件,我覺得這很有可能是一次反撲。試想,涌入長沙的災民已不下兩萬,如果真被他們煽惑而起,實可憂慮。”

陳文強想了想,望着張之洞說道:“我要從官庫借糧,向長沙押運,既平息有可能的動亂,也想用以工代賑的辦法加快鐵路建設。大人以爲如何?”

“借糧沒有問題。”張之洞沉吟了一下,不無擔心地說道:“本部堂擔心在暗中搞鬼的未必只是這些劣紳,若有江湖會黨煽惑,便很麻煩了。當然,你去也好,多帶些巡警,也能保省垣無事。對了,你是要南下去廣東接手鐵路公司,順路考察而經長沙吧?”

“本來是這樣計劃的。”陳文強說道:“可我派往廣東鐵路公司的人員剛剛來電匯報,接手很是順利。事情既已經不是十分急迫,下官走陸路南下,或走水路至廣州都是可以的。這樣一來,下官在長沙便可多呆些時日。”

“看現在的情形,走水路應該更安全一些。”張之洞先是關切地提了建議,然後便答應了陳文強借糧赴長沙的請求。

…………

第12章 麻皮的忿怒第195章 退路,形勢大變第187章 急攻進取第178章 將以有爲?當頭棒喝第202章 老袁的心思,上海光復第41章 親熱第34章 猶太人第226章 狂風暴雨的清鄉第174章 感同身受的龍濟光第199章 陳袁會第9章 接客,賣唱第203章 形勢難測,別號“光漢子”第204章 獨立,獨立……第279章 制海權和炮艦外交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180章 大舉南下,密商對策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255章 凝聚,打壓第270章 潛艇,華僑第248章 突發的“二辰丸”事件第75章 雨夜閃電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193章 謀劃深遠第190章 畏難不進第33章 遠方客商第195章 退路,形勢大變第198章 天津會袁第77章 商團的聯合與擴展第189章 亡也忽焉,北洋第五鎮第210章 繁瑣雜事,清廷的兩難第100章 暗殺行動第289章 中德密商第152章 先機,北辰的設想第81章 秘密會議第237章 定遼東第128章 天馬行空的聯繫,入門難第204章 獨立,獨立……第195章 退路,形勢大變第136章 招安,青島之行第105章 打秋風、拔羊毛第5章 刮目相看第49章 茶樓比試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174章 炮兵編制第202章 老袁的心思,上海光復第212章 軍心之勝,暗殺影響第257章 政黨轉型,挑釁的想法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69章 東京秘行第201章 驚雷,風起雲涌第72章 準備第36章 禮物,不知所措第243章 兵變,坑爹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295章 戰爭暫時的結束第230章 東北形勢第234章 親德拉美第40章 中華革命復興會第197章 猛烈展開,北上會袁第143章 不投脾氣,鐵血夢想第110章 奸細,後援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16章 廣東路濟羅生第30章 暗殺非正道?第186章 無題第188章 滇省震動第274章 中德會談一第170章 入川之議第71章 龍興堂初立第89章 羅登困惑,赴瓊州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41章 鼠有鼠道,家中有變第87章 堅強決心,蘇報第64章 生日邀約第38章 爭論妥協第69章 東京秘行第138章 遲來的拜見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26章 第一桶金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196章 積聚的實力,總體良好第82章 革命指南,以人試藥?第64章 各有不同兩女子第285章 飛機、坦克、青黴素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187章 急攻進取第194章 建設與革命,籌錢第196章 政壇地震,發動在即第84章 黑吃黑的序幕第34章 猶太人第217章 勸說,中德密商第274章 中德會談一第205章 清廷應對,排兵佈陣第198章 兵貴神速,不戰而勝第11章 出頭解圍,同坐?第45章 革命起航第211章 紛繁複雜,各自籌謀第259章 計議不定第26章 第一桶金
第12章 麻皮的忿怒第195章 退路,形勢大變第187章 急攻進取第178章 將以有爲?當頭棒喝第202章 老袁的心思,上海光復第41章 親熱第34章 猶太人第226章 狂風暴雨的清鄉第174章 感同身受的龍濟光第199章 陳袁會第9章 接客,賣唱第203章 形勢難測,別號“光漢子”第204章 獨立,獨立……第279章 制海權和炮艦外交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180章 大舉南下,密商對策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255章 凝聚,打壓第270章 潛艇,華僑第248章 突發的“二辰丸”事件第75章 雨夜閃電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193章 謀劃深遠第190章 畏難不進第33章 遠方客商第195章 退路,形勢大變第198章 天津會袁第77章 商團的聯合與擴展第189章 亡也忽焉,北洋第五鎮第210章 繁瑣雜事,清廷的兩難第100章 暗殺行動第289章 中德密商第152章 先機,北辰的設想第81章 秘密會議第237章 定遼東第128章 天馬行空的聯繫,入門難第204章 獨立,獨立……第195章 退路,形勢大變第136章 招安,青島之行第105章 打秋風、拔羊毛第5章 刮目相看第49章 茶樓比試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174章 炮兵編制第202章 老袁的心思,上海光復第212章 軍心之勝,暗殺影響第257章 政黨轉型,挑釁的想法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69章 東京秘行第201章 驚雷,風起雲涌第72章 準備第36章 禮物,不知所措第243章 兵變,坑爹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295章 戰爭暫時的結束第230章 東北形勢第234章 親德拉美第40章 中華革命復興會第197章 猛烈展開,北上會袁第143章 不投脾氣,鐵血夢想第110章 奸細,後援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16章 廣東路濟羅生第30章 暗殺非正道?第186章 無題第188章 滇省震動第274章 中德會談一第170章 入川之議第71章 龍興堂初立第89章 羅登困惑,赴瓊州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41章 鼠有鼠道,家中有變第87章 堅強決心,蘇報第64章 生日邀約第38章 爭論妥協第69章 東京秘行第138章 遲來的拜見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26章 第一桶金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196章 積聚的實力,總體良好第82章 革命指南,以人試藥?第64章 各有不同兩女子第285章 飛機、坦克、青黴素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187章 急攻進取第194章 建設與革命,籌錢第196章 政壇地震,發動在即第84章 黑吃黑的序幕第34章 猶太人第217章 勸說,中德密商第274章 中德會談一第205章 清廷應對,排兵佈陣第198章 兵貴神速,不戰而勝第11章 出頭解圍,同坐?第45章 革命起航第211章 紛繁複雜,各自籌謀第259章 計議不定第26章 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