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戰前大借款

一個裝甲旅擁有三個裝甲團轄一個坦克連,一個步兵團、一個裝甲步兵團,一個炮兵團,一個工兵團,旅部,還直轄有偵察營、修理營、運輸營等,全旅人數在五千到六千左右。

當然,對於裝甲部隊的編制,參謀總部也是處於摸索階段,坦克、裝甲車的威力和使用方法,參謀們並沒有全部理解和琢磨透。

但相對於其他國家,中國在這方面的研究已經處於領先地位。在西安,隨着坦克、裝甲車數量的增多,演習將很頻繁,步坦協同,空坦協同,空步坦協同,種種新科目的演練將使裝甲部隊的編制更爲合理而有效。

“這個坦克,你見過嗎”宋教仁好奇地問道:“文強老說它威力如何強大,攻城拔寨如履平地,我只是看過照片,對此很感興趣。”

“我和你一樣。”吳祿貞笑着說道:“但據參謀總部派出的小組報告,坦克確實威力強大。想想,子彈打不透,一般的炮彈也對它無濟於事,對敵人的心理衝擊力是非常大的。其實也不用着急,年底,最遲在明年年初,北京軍區就會有裝甲部隊了,那時再看個究竟吧”

“也只能如此了。”宋教仁有些無奈地說道:“今年,國家財政剛剛有些起色,卻又要支出如此大的一筆款項,實在是看來,也只好再讓文強去籌措一些了。”

“文強準備怎麼辦”吳祿貞皺眉問道:“是不是和馬上要來的德國代表團有關係”

宋教仁點了點頭,說道:“雖然我們都想將自己的領先優勢保持下去,但這並不容易。文強說得對,只有創新和發展,纔是正道。否則,除非你將自己的新東起來,但只要你拿出來用,早晚就會被人學去。別的國家的工業科技能力都超過我國,想保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索性共同開發研製。”吳祿貞說道:“利用新東西的暫時領先,賣個好價錢,用別人的錢發展壯大。”

“是這個道理。”宋教仁點了點頭,說道:“當然,文強還有別的想法。看現在的國際形勢,同盟國與協約國之間的戰爭似乎已經無法避免,現在只是個時間問題。如果爆發大戰,中國這樣的弱國還是先置身事外,比較合適。而列強之間的爭鬥,無論誰勝誰負,都必然會削弱他們的實力。文強的意思,是想讓這些國家打得兇一些,損失大一些,這對中國來說,很有好處。”

雖然現在是1913年,但世界大戰已經一觸即發,正如鐵血宰相俾斯麥所預言的:歐洲大國總有一天會爲了幾個巴爾幹的蠢貨打一場歐洲大戰的。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沒有使參戰各方獲得滿意的結果。塞爾維亞想得到亞得里亞海的出口,卻因奧地利和意大利的極力反對而未得到;希臘抗議意大利瓜分了佐澤卡尼索斯;尤其是保加利亞,參與了大部分的軍事行動後,卻因倫敦協約所做出的領土分割條款使之輸掉了塞爾維亞,因而向貝爾格萊德的宿敵維也納尋求幫助與支持。

因此,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停火不到一個月,保加利亞向塞爾維亞發起了進攻。羅馬尼亞、希臘、門的內哥羅和土耳其立刻支持塞爾維亞,向保加利亞宣戰,而保加利亞此時發現自己完全處於孤立地位。另一方面奧匈帝國對此持謹慎態度,不予參戰。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與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不同,它是一次爭奪領土的王朝戰爭,其背後則是大國爭霸巴爾幹的鬥爭。

同盟國與協約國這兩個勢力均等的集團在外交政治,看起來似乎是確保穩定的一個很好的途徑,但兩大聯盟內所具有的明顯的矛盾卻越來越尖銳。

儘管中國不想摻和進這次世界大戰,起碼在得到足夠多的利益之前,中國不會貿然參戰。但兩大軍事集團越來越緊張的局勢,還是影響到了中國,他們必須做出一些選擇,以便能得到更多的技術和資金支持,展開戰前最後的衝刺。

美國和德國,到底選擇哪一個,這也是一個很費思量的事情。最終中國政府決定向德國申請這筆鉅款。這當然不是出於道義的緣故,而是國家利益的需要。對於新的軍事裝備,顯然德國會比美國更感興趣,而且德國在一戰中打得越狠,對中國越有利。

從大的方面來看,包括德國在內,所有列強都是中國的敵人,將列強實力削弱得越多,對中國的發展越有益。當然,中國方面不會將自己全部的東西都展示給德國人,有些關鍵的東西是要留在最後的。

對於中國來說,雖然比歷史上好了很多,起碼沒有因爲大借款而喪失利權,但初期發展所需要的資金依然不是自力更生能解決的問題。軍費開支,已經非常巨大了,要建立裝甲部隊,就更是捉襟見肘。

這不同於建藥廠,憑着對陳文強的無比信任,憑着對預期的鉅額利潤的貪婪,甚至只要把風聲放出去,想分一杯羹的人是打破頭來爭搶。加強國家的軍事實力,這可是無利可圖的事情,起碼在眼前是這樣的。

1913年十一月中旬,陳文強回到了北京。

此時,第二次巴爾幹戰爭已經落幕,奧匈帝國支持的保加利亞遭到了慘敗,戰爭的危險似乎又一次煙消雲散。但陳文強卻知道,歷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就要爆發。雖然不知道是否會重蹈歷史,但兩大軍事集團的對決早晚會發生,這是帝國主義之間的深刻矛盾所決定的。

北京還是北京,但變化卻是很明顯。轎子見不到了,汽車增多了,都是中美和中德合資工廠生產出來的。在喇叭的不斷鳴聲中,人們不再用驚奇的目光緊盯着不放,而是若無其事。

在平靜環境中生活了兩三年的百姓恢復了很多生氣,原來臉上麻木怯懦的表情少了,挺直腰背,對路上的巡警也敢直視,甚至理論幾句。

沒有列強的壓制,沒有不平等條約的剝削,只要政府高效,中國的發展速度應該更快一些。陳文強拉上窗簾,微微閉上了眼睛。

戰爭,老百姓並不知道這個怪獸已經近在眼前,他們享受着簡單的、眼前的和平和快樂。但要保證這種和平和快樂的長久,中國就必須藉助戰爭而真正崛起,只有徹底打敗東洋那個最兇惡的敵人,中國才能徹底無後顧之憂。

汽車駛進了中南海,陳文強直接來到了大總統的辦公地。早就得到門口警衛通報的宋教仁,派秘書在門口迎候。

說話間,兩人已經走進了大總統的辦公室。屋子的陳設依舊是那麼簡樸,那麼幹淨,甚至連挪動一下都沒有。

宋教仁繞出大辦公桌,熱情地與陳文強擁抱了一下,陳文強敏銳地發現他的鬢角竟然有幾絲白髮,不禁感慨道:“鈍初,早生華髮,令人頓生蒼老之感啊”

呵呵,宋教仁笑了笑,摸了摸鬢角說道:“幾根白髮而已,論蒼老還早着呢看你,還是老樣子。”

“樣子是沒太變,可我囊中已是空空如也了。”陳文強苦笑着往沙發上一坐,一攤雙手,“不僅錢花光了,我還借了一屁股債,大總統你可要救我啊”

宋教仁無可奈何地說道:“瞧你這副憊懶的樣子,也不怕讓別人笑話。”

“笑話就笑話吧,借些錢花花,否則連我兒子的奶粉錢都沒有了。”陳文強翻了翻眼睛,不以爲意地說道。

“兒子,你,啥時有的怎麼也不說一聲。”宋教仁怔住了,然後一拍手,笑道:“這可是喜事,奶粉錢我出了。”

“好,你攢錢吧,再有兩個月,估計就該爬出來了。”陳文強一本正經地說道。

“原來還要等兩個月。”宋教仁有些遺憾,坐下注視着陳文強,良久才說道:“說說吧,現在國家沒錢了,怎麼辦”

陳文強接過秘書遞過來的咖啡,笑着點了點頭,說道:“這話說得不夠準確,當前運用擴張性赤字財政政策加快基本設施建設,只是在特定條件下采取的一種暫時性的財政政策。沒錢,中央銀行是幹什麼的銀行儲備是幹什麼用的”

“這麼說,你準備加大貨幣投放量”宋教仁疑惑地問道:“還準備動用銀行的外匯儲備”

陳文強喝着咖啡,沉吟了一下,說道:“財政報表我已經與專家們仔細研究過了,中央政府之所以沒收到多少錢,那是因爲各省建設基礎設施,截留了大部分,這也是政府批准的,也應該是我們預見到的。但各地的經濟也都呈現出很大幅度的增長,這一點很重要。所以,央行適度加大貨幣投放量,並不會引起通脹反應。至於銀行外匯儲備,我認爲,該是使用的時候了。我這裡有整理好的全部計劃,請大總統過目。”

宋教仁輕輕翻看着文件,半晌沒有說話。這份文件中,陳文強詳細分析了國際形勢,認爲歐戰爆發已經爲期不遠,到時各種工業產品必然價格上漲,而且十分緊俏。

特別是涉及到軍工的,比如各種型號的發動機,無線電器材等,這些都是中國目前尚不能製造或不能完全自主製造的。趁着歐戰還未爆發,陳文強準備動用銀行儲備採購一大批,以備不時之需。另外,文件中還提到了向美德兩國再借鉅款,一部分在國際市場上悄悄兌換成黃金,一部分追加進採購款項之中。

換句話說,不僅美德兩國的借款都將變成實物,央行的外匯儲備也將拋出大部。這是一種規避戰爭風險的行動,不管你是英磅或者馬克,或者美元,中國全部不要了,只要黃金和工業產品。

但要做出這個決定,也需要堅定的決心。巴爾幹戰爭已經暫時停歇,戰爭的危險似乎已經解除。如果歐戰在短期內不爆發,或者不爆發,這種作爲也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文強,歐戰真的會爆發嗎而且就在這一兩年之內”宋教仁疑慮地問道:“你知道這樣做的風險,我們是否可以採取一些穩妥的辦法”

陳文強沉默下來,是的,他真的能確定一戰會在預期內爆發嗎如果不是,他該如何彌補這個損失,他是不是有些過於自信了畢竟,歷史已經發生了改變,這也有他的一份功勞。他這樣做是些急於求成,或者說抵受不住誘惑,將寶壓在一戰就在短期內爆發,這樣的獲利是很巨大的。

“文強,我們再考慮考慮,一定要周詳一些纔好。”宋教仁善意地說道。

陳文強突然擡起頭,用很堅定的眼神望着宋教仁,說道:“這個計劃是非執行不可。當然,讓央行承擔風險有些不妥。我要用我的所有股份,和青黴素的專利權做抵押,還有我的信譽,從大財團手裡借款,搏它一次。”

“這叫什麼話倒象是我膽小怕事一般。”宋教仁皺起眉頭,不悅地說道:“我只是想讓計劃更穩妥一些,動用儲備總要有個名義吧”

陳文強笑着說道:“鈍初,我剛纔說話方式欠妥,說聲對不起,大總統嘛,肚量大得很,不要見怪。”

“我纔不在乎呢”宋教仁擺了擺手,笑道:“別大總統,大總統的叫,聽着彆扭,也生分了。你賺錢的本事,我是相信的,剛纔你提到青黴素,我倒想到了個好辦法”

陳文強摸着下巴沉吟了一下,說道:“這個辦法我不是沒想過,可你知道,那些富豪不僅注資於藥廠,還借給我一筆鉅款,作爲兵工廠生產坦克的資金。他們想壟斷新藥的生產和銷售,可不想再讓別人分一杯羹。”

“那就將錢注入到兵工廠,把你借的錢抽出來。”宋教仁建議道。

陳文強搖了搖頭,說道:“我借的錢還是少數,算了,再想想別的辦法吧,目前就先用外匯儲備購買急需的工業產品,黃金嗎,等想到辦法再說。對了,關於陸軍部總長任命的事情,就讓段祺瑞升任陸軍總長吧”陳文強說道:“再任命一位我們更爲放心的次長作爲牽制。另外,空軍部的建立也該抓緊了。這樣,在國防委員會上,老吳是國防部長,段祺瑞一個陸軍總長就孤掌難鳴。而且,我們還可以採用虛總實次的做法,架空段祺瑞。當然,這是不得已的最後手段。”

宋教仁沉吟了一下,問道:“陸軍次長由蔣作賓擔任如何在巴爾幹戰爭中,他可是冒着生命危險,以軍事觀察員的身份深入戰場,取得了很多對軍隊建設有用的資料。”

在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中,作戰方法確實發生了一些變化。這種變化是由於戰鬥技術裝備的發展而引起的,首先是火炮射擊威力、射程和射速的提高;也由於機槍數量增加盟軍有474挺,土軍有556挺,以及新式武器與軍事技術裝備飛機除用於空中偵察外,還用於轟炸、裝甲車和無線電的使用。

所有這一切促使陸軍改用疏開戰鬥隊形,爲了隱蔽而利用地褶和壕溝,同時還必須保護部隊免遭空襲。軍隊在前線數百公里地段上展開,但顯而易見,交戰雙方均力圖把基本兵力部署在主要方向上。巴爾幹戰爭證明了機動作戰和向向心方向實施突擊向心突擊,以及進行迂迴和包圍的優越性。

另外,軍隊射擊能力的提高加強了防守,因此,建立對敵巨大火力優勢是實施有效衝擊的重要條件。同時,防禦強度的增加,又使機動作戰更爲困難。向陣地戰作戰樣式過渡的趨勢愈益明顯。戰爭清楚地表明,爲了取得戰爭的勝利,就必須組織好軍隊的戰略。

所有這些資料,爲缺乏實戰經驗的中隊提供了極其寶貴的借鑑,新戰略、新戰術的研究正在被越來越重視。

發動機的轟鳴,大炮的怒吼,飛機的嗡嗡聲,士兵的吶喊衝鋒,這一切似乎還在耳旁迴響,火光,爆炸,壕溝等等景物還在面前飄過。

以陸軍次長段祺瑞、總參謀長蔡鍔、中央軍校校長蔣百里爲首的一衆軍官坐在露天的看臺上,正在熱烈的討論剛纔那場空、步、坦協同演習。

說實話,剛纔的演習規模並不大,坦克只有二十多輛,裝甲車三十幾輛,步兵一個團,飛機三十多架,但給人造成的心理衝擊卻遠遠超過了這個規模。

段祺瑞很後悔沒有將馮國璋的師調至西安,如果知道是進行機械化整編,他說什麼也要爭取一下。保密工作做得好啊,看這樣子,在座的這些高級軍官都是頭一次看見這種最新的武器,第一次看見這種演習資料上所說立體戰法。

“芝泉兄,對剛纔的演習,有何想法”總參謀長蔡鍔見段祺瑞有些走神,不禁側過頭來問道。

呵呵,段祺瑞自失地一笑,說道:“我哪有什麼想法,來得太突然,我得好好想想,思考一下。”。

第45章 革命起航第242章 攫取海軍,西南形勢之變第251章 無題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40章 打響聲名,談妥生意第172章 首鼠兩端第47章 混血兒——雜種第44章 豁然開朗,缺助手第216章 南返,政潮第156章 拉打結合第10章 麻皮金榮第116章 排水救人論第214章 粵漢鐵路攻堅,革命大不易第68章 同樣的迷惘者第292章 飛機、潛艇,初戰告捷第44章 復興會會議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174章 炮兵編制第57章 瓊州戰略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66章 慶生第231章 東北局勢第242章 威脅、末落之勢難挽第259章 計議不定第154章 艾米麗的請求,合作的前景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207章 大戰第216章 南返,政潮第261章 強硬背後第19章 心死,追人第256章 先國家後政治第18章 候選,華人的稱呼第112章 輕取萬寧第232章 明談暗戰第131章 感觸光榮,一槍狙殺第2章 一個洞一毛錢第214章 粵漢鐵路攻堅,革命大不易第260章 詐降?真降!第141章 列強分制,四方籌劃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258章 海陸佈署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41章 親熱第72章 準備第36章 道德的坍塌第194章 財政困難是關鍵第53章 查理宋,神聖價值第221章 多管齊下,西南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56章 急切,原則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254章 美國的判斷,日人碰壁第74章 讀心,工廠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第111章 立威,將計就計第53章 一箭三雕第192章 各處的準備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98章 抵制的成本,針對辦法第251章 無題第171章 煙幕,三路清軍第256章 先國家後政治第227章 南澳海盜,轉守爲攻第220章 大權在握,雷厲風行第207章 憲政會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212章 國際同情,政府令第258章 蒙亂第54章 一切順遂第221章 多管齊下,西南第236章 重擊,敗得不冤第70章 雙花洪棍第194章 建設與革命,籌錢第80章 徐錫麟的見聞第90章 廣州第25章 綁架第38章 立威,鴉*片第245章 忽悠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262章 戰事擴大第185章 先下手爲強,互動第189章 縱橫桂省,襲擾戰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181章 無題第49章 銷售網點,一炮打響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198章 天津會袁第69章 東京秘行第1章 奮鬥的意義第71章 互動,造勢第261章 強硬背後第117章 義軍第87章 堅強決心,蘇報第148章 喧賓奪主,袁大頭爽約第249章 肅王伏法,大總統第136章 招安,青島之行第259章 計議不定
第45章 革命起航第242章 攫取海軍,西南形勢之變第251章 無題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40章 打響聲名,談妥生意第172章 首鼠兩端第47章 混血兒——雜種第44章 豁然開朗,缺助手第216章 南返,政潮第156章 拉打結合第10章 麻皮金榮第116章 排水救人論第214章 粵漢鐵路攻堅,革命大不易第68章 同樣的迷惘者第292章 飛機、潛艇,初戰告捷第44章 復興會會議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174章 炮兵編制第57章 瓊州戰略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66章 慶生第231章 東北局勢第242章 威脅、末落之勢難挽第259章 計議不定第154章 艾米麗的請求,合作的前景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207章 大戰第216章 南返,政潮第261章 強硬背後第19章 心死,追人第256章 先國家後政治第18章 候選,華人的稱呼第112章 輕取萬寧第232章 明談暗戰第131章 感觸光榮,一槍狙殺第2章 一個洞一毛錢第214章 粵漢鐵路攻堅,革命大不易第260章 詐降?真降!第141章 列強分制,四方籌劃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258章 海陸佈署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41章 親熱第72章 準備第36章 道德的坍塌第194章 財政困難是關鍵第53章 查理宋,神聖價值第221章 多管齊下,西南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56章 急切,原則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254章 美國的判斷,日人碰壁第74章 讀心,工廠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第111章 立威,將計就計第53章 一箭三雕第192章 各處的準備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98章 抵制的成本,針對辦法第251章 無題第171章 煙幕,三路清軍第256章 先國家後政治第227章 南澳海盜,轉守爲攻第220章 大權在握,雷厲風行第207章 憲政會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212章 國際同情,政府令第258章 蒙亂第54章 一切順遂第221章 多管齊下,西南第236章 重擊,敗得不冤第70章 雙花洪棍第194章 建設與革命,籌錢第80章 徐錫麟的見聞第90章 廣州第25章 綁架第38章 立威,鴉*片第245章 忽悠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262章 戰事擴大第185章 先下手爲強,互動第189章 縱橫桂省,襲擾戰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181章 無題第49章 銷售網點,一炮打響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198章 天津會袁第69章 東京秘行第1章 奮鬥的意義第71章 互動,造勢第261章 強硬背後第117章 義軍第87章 堅強決心,蘇報第148章 喧賓奪主,袁大頭爽約第249章 肅王伏法,大總統第136章 招安,青島之行第259章 計議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