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李信與紅娘子

bookmark

說來李信雖爲舉人,卻不在朝爲官,對官府賑濟災民之事,亦認爲是父母官想當然應該做的.

卻不想滿腔豪情的李信進入縣衙後,竟無精打采地出來了,究其原因不過是縣令宋某不願意拿糧食去賑濟百姓。

災荒時刻李信是爲民請命,宋縣令卻不以爲然,民亂四起朝廷不停地催繳錢糧,做爲縣令不完成任務,哪就是違抗朝廷詔令,弄不好是掉腦袋的事,宋縣令只得先對朝廷負責,先保住自己的命纔好。

宋縣令只說的鼻涕老長,李信卻知道他不過是爲了保住自己的烏紗而已,個人利益至上的人,百姓的死活與他沒一毛錢的關係。

李信無奈,跑到家中沒經過叔叔的同意,便將幾百石的存糧拿出來賑濟了災民。儘管叔叔李春玉並沒有責怪李信,他也知道沒有生意可做的李家糧食並不多,收租得來的哪點錢糧,在連年的災害之中,不過是杯水車薪,哪能滿足遍地饑民的需要。

拿自家的糧食賑濟災民,證明李信有顆俠義心腸,接下來的行動卻更證明他救苦救難的決心與用心。

爲籌集到更多的糧食,他做了一首《勸賑歌》,並挨家挨戶地去送到富人門前,希望從富人手中籌集到更多的糧食。

“年來蝗旱苦頻仍,嚼齧禾苗歲不登。米價升騰增數倍,黎民處處不聊生。草根木葉權充腹,兒女呱呱相向哭。釜甑塵飛炊煙絕,數日難求一餐粥。官府徵糧縱虎差,豪家索債如狼豺。可憐殘喘存呼吸,魂魄先歸泉壤埋。骷髏遍地積如山,業重難過飢餓關。能不教人數行淚,淚灑還成點血斑?奉勸富家同賑濟,太倉一粒恩無既。枯骨重教得再生,好生一念感天地。天地無私佑善人,善人德厚福長臻。助貧救乏功勳大,德厚流光裕子孫。”

牛金星說到此處,竟悠悠將《勸賑歌》唱諾出來,神情激動之時亦拍節而歌。

“救苦救難的菩薩亦不過如此,李兄爲實現胸中所願,竟有如此毅力,實叫人敬佩不已,”歌聲抑揚頓挫,合轍押韻,雖有些許不解其意,李創卻忍不住爲李信的才學與行爲大爲讚歎。

“呵呵,”聽得李創讚賞有加,牛金星苦笑道:“伯言如此俠義心腸,終不過書生意氣,豈能得到富人們的支持。”

“李兄此等魄力亦天下人十之八九不能爲之,土地過於集中,地主們亦是吃魚不吐骨頭的人,勸賑歌沒有效果也是正常。”

“沒有效果並不叫人煩惱,令人煩惱的是伯言是個不碰南牆不回頭的人,”牛金星接過顧君恩遞來的茶水,抿了一口再道,“饑民得不到安撫,勢必人心煩亂,少不得一些人起來造反,伯言終放不下身份,不願與流賊爲伍,卻也惹來了一段……”

牛金星極力地把握着措辭,想了想點頭道:“本想說是孽緣的,卻不準確,應該算做‘佳話’。”

“與紅娘子?”

“是啊,金星亦聽人所傳,說來並不詳實,你們就當故事來聽便好,呵呵,”牛金星再扶正金絲眼鏡,看了看顧君恩與李創二人,二人以微笑還之。

“紅娘子本是繩伎,想來顧先生已有耳聞?”

牛金星的問話是有藝術的,如果他先問李創,不自覺間便將李創的身份給降低了,對於市井傳聞的八卦故事,可不是正經談話時對長官說來聽的。

李創雖然好奇於這些趣事,卻也不會刨根問底,知道事情的大概過程,便算了解了屬下的私生活,當下三指捉起青花瓷茶碗,品着福王留下的茉莉花茶,饒有興趣地看着兩人一問一答。

“這事軍中早有傳言,卻不知是否真實?”

“她的身份當然是真的,對於她與伯言之間的故事,想來先生不會知道了,”看到顧君恩的神情,牛金星竟然起了打趣之心,輕笑着盯着顧君恩。

“呵呵,老朽年老體邁,對這兒女私情之事,已然沒有反應,牛先生若想說來,老朽只當小兒胡鬧,聽聽也沒什麼?”

“卻哪裡是小兒胡鬧,能被先生稱爲佳話,自然是才子佳人的故事,閒來無事,先生但說無妨,亦讓自成對李兄與紅娘子多些瞭解纔好。”

“呵呵,權當茶餘飯後的閒談吧,”牛金星興致盎然,就算沒人想聽,他亦忍不住滔滔不絕地說出來。

“凡是起來反抗的人,都會有個頭領,紅娘子便是多支義軍中做的非常好的頭領。

有一天,她帶人進城搶糧食,適逢伯言在富人家中勸賑,雖然沒討到一粒糧食,卻被紅娘子看到慷慨陳詞的樣子,生了喜愛之心。

將搶到的糧食分派給百姓後,便請伯言上山一敘。伯言看到紅娘子仗義豪爽,當下沒有考慮便答應她一同上山。

幾經搶糧,分糧後,伯言亦感到自己的方法出了問題,對待富人暴力要比語言適用的多。于山上待了許多時日後,紅娘子便請他當頭領,帶領百姓反抗朝廷,並願意嫁給他做妾。”

“好個敢愛敢恨的紅娘子,”男人有此心胸之人都是少之又少,更何況紅娘子本爲女兒家,李創在爲牛金星續茶之時,再次讚歎道。

“紅娘子是敢愛敢恨了,伯言卻是有家室之人,怎會置家人於不顧陪她造反,”牛金星趕忙起身表示感謝,嘴上卻沒停一來,“雖然算不上大富貴之家,家中老老少少卻也有百多口人,伯言三思之下,便偷偷跑了回去。

紅娘找到金星去勸服,伯言卻如何也不願意再上得山去,別無他法之下,紅娘子便選擇了放棄,正好趕上闖王進入河南,便與金星同來效忠闖王了。”

“與牛先生再度相逢,自成更不會錯過機會結交您的朋友了,想必李兄得罪了縣令,此番回家卻被當成山賊給迫害了,自成定要李兄平安歸來……”

“報大王,紅娘子要見你,”幾人正說着話,衛兵推門快步跑到李創身前躬身說道。

“半個時辰了,她竟然還沒走……”聽到報告,牛金星眉頭微皺,看向了門外……

第115章 我來揹你第6章 盡棄前嫌第17章 我爲你補充第30章 煞氣未消再沉澱第46章 原來是你第98章 殘兵敗將第120章 福至如斯第22章 造誰的反第37章 事與願違第5章 練兵之所第8章 意有所指第81章 誰的援兵?第161章 可惡的道長第124章 清理門戶第52章 百戰奇略第164章 暗箭難防第29章 文人的執拗第102章 一人足矣第34章 飛的感覺第136章 乾死大明第34章 自古洛陽是帝鄉第22章 造誰的反第9章 青龍盤柱第104章 夫人遇險第35章 誰更厲害?第64章 紙上談兵第2章 首戰開封第148章 回不去了第17章 孰對孰錯第35章 誰更厲害?第105章 致命打擊第64章 紙上談兵第122章 如何是好?第1章 取其一而攻之第14章 不遺餘力第142章 哪咱喝點兒去第28章 獻策之計意在汪公?第39章 烽煙四起第67章 桑梓之情第8章 福祿雙全第44章 嗜血魔徒第39章 柴稀米貴第134章 事與願違第94章 三過商洛第60章 天意何在?第2章 誰是真人第39章 烽煙四起第50章 大旗飄飄第135章 衆生像第54章 此路不通第8章 放虎歸山?第6章 心存芥蒂第65章 意外驚喜第44章 動若虎狼第35章 闖王迎祥第113章 強顏歡笑第106章 前因後果第115章 我來揹你第31章 做人如水第17章 甕中之鱉第20章 淡薄名與利第141章 戰的悲哀第169章 谷城時光第16章 看不出意圖的投降第120章 福至如斯第22章 最後一絲絕望第116章 有膽來追第21章 陪大人聊一會兒第17章 孰對孰錯第158章 路依舊在前方第31章 帶着大炮去戰鬥第20章 淡薄名與利第16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5章 李過逞威第79章 隆德告急第38章 立竿見影的復仇第1章 好亂第37章 事與願違第29章 我會用槍嗎?第171章 都他孃的混蛋第114章 孤雁回飛第29章 我會用槍嗎?第47章 遍地狼煙第55章 尋求突破第160章 值得走一趟第4章 行軍襄陽第21章 君子成人之美第33章 臣何去何從第2章 誰是真人第32章 我們敗了第103章 三拜自成第43章 佈防朱仙鎮第168章 哪一聲保重第45章 一匹黑馬第157章 造反的意義第90章 鳳陽印象第2章 敗的狼狽第38章 粉墨登場第7章 尋訪宗敏第102章 一人足矣
第115章 我來揹你第6章 盡棄前嫌第17章 我爲你補充第30章 煞氣未消再沉澱第46章 原來是你第98章 殘兵敗將第120章 福至如斯第22章 造誰的反第37章 事與願違第5章 練兵之所第8章 意有所指第81章 誰的援兵?第161章 可惡的道長第124章 清理門戶第52章 百戰奇略第164章 暗箭難防第29章 文人的執拗第102章 一人足矣第34章 飛的感覺第136章 乾死大明第34章 自古洛陽是帝鄉第22章 造誰的反第9章 青龍盤柱第104章 夫人遇險第35章 誰更厲害?第64章 紙上談兵第2章 首戰開封第148章 回不去了第17章 孰對孰錯第35章 誰更厲害?第105章 致命打擊第64章 紙上談兵第122章 如何是好?第1章 取其一而攻之第14章 不遺餘力第142章 哪咱喝點兒去第28章 獻策之計意在汪公?第39章 烽煙四起第67章 桑梓之情第8章 福祿雙全第44章 嗜血魔徒第39章 柴稀米貴第134章 事與願違第94章 三過商洛第60章 天意何在?第2章 誰是真人第39章 烽煙四起第50章 大旗飄飄第135章 衆生像第54章 此路不通第8章 放虎歸山?第6章 心存芥蒂第65章 意外驚喜第44章 動若虎狼第35章 闖王迎祥第113章 強顏歡笑第106章 前因後果第115章 我來揹你第31章 做人如水第17章 甕中之鱉第20章 淡薄名與利第141章 戰的悲哀第169章 谷城時光第16章 看不出意圖的投降第120章 福至如斯第22章 最後一絲絕望第116章 有膽來追第21章 陪大人聊一會兒第17章 孰對孰錯第158章 路依舊在前方第31章 帶着大炮去戰鬥第20章 淡薄名與利第16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5章 李過逞威第79章 隆德告急第38章 立竿見影的復仇第1章 好亂第37章 事與願違第29章 我會用槍嗎?第171章 都他孃的混蛋第114章 孤雁回飛第29章 我會用槍嗎?第47章 遍地狼煙第55章 尋求突破第160章 值得走一趟第4章 行軍襄陽第21章 君子成人之美第33章 臣何去何從第2章 誰是真人第32章 我們敗了第103章 三拜自成第43章 佈防朱仙鎮第168章 哪一聲保重第45章 一匹黑馬第157章 造反的意義第90章 鳳陽印象第2章 敗的狼狽第38章 粉墨登場第7章 尋訪宗敏第102章 一人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