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桑梓之情

儘管圍着湖北繞了個大圈子,士兵們還是累並快樂着,適時地躲開官兵的精銳部隊,亦叫他們吃的滿嘴流油之餘,腰包也鼓了起來。

比起過那有上頓沒下頓的苦日子,要強上不知有多少倍。

儘管都是提着腦袋過日子,卻總比餓死強的多,貧苦的農民一旦熱血沸騰地聚集起來反抗,那力量是絕對不容忽視地。

李創知道這股力量的偉大之處,也知道他們最需要的並不是封官鬻爵,而是真正平安喜樂地過上一輩子,他們要的不是榮華富貴,他們只想家人吃飽穿暖。

但是在明末這個亂世之中,就連這樣如此沒有底線的要求都不能滿足,可見做爲執政者的統治階級,已經閉目塞聽到什麼程度。

對於義軍的擄掠,李創也只能睜隻眼閉隻眼,管好自己手下的幾千人的同時,及時提醒兄弟部不要太過囂張。但是對於幾萬人的隊伍來說,他能控制的也只要位於他周圍的兄弟而已。

許多士兵雖然不願意被李創管教,卻不時地被他義氣、大度,視金銀如糞土的行爲給感染。因此李創手下的兄弟,更知道什麼時候應該拼命,什麼時候應該享受。

再義軍再次進入陝西境內後,李創便要求自己做先鋒部隊,一路爲大部隊開路衝殺。

進入紫陽境內後,李創便思考着曹文詔的兵馬,如今駐紮在什麼地方?

探子們用盡全力打探,也沒探到曹文詔的兵馬到底在什麼地方,曹文詔幾千人馬就這樣憑空消失了一般,不見了蹤跡。

立於山巔,遙望着錯從複雜的山地,縱橫交錯的水流,李創對立於身邊的虎子問道:“紫陽歸哪個府縣所轄。”

虎子瘦弱的身軀立於風中,竟有屹然不動之感,高聲回答道:“回長官,紫陽屬興安州所有。”

“車廂峽在那個方位?”

“往東過兩個山頭一百二十里處便是車廂峽,”隨着虎子的手看過去,卻只見到莽莽羣山環繞,霧氣昭昭地看不清楚。

“如果沒有意外,曹文詔的人馬十有**藏匿在興安州的羣山之中,”李創眉頭緊蹙,遙望着車廂峽道,“速去興安州一探虛實,無論什麼情況,都要回來告訴我。”

“是,長官!”得到命令便無條件服從,這也是李創賞識虎子的爲人之處,更提拔他做了斥候部隊的隊長,相當於衝鋒陷陣在明朝參將。

作爲先鋒部隊的兩千人馬,草草吃過午飯後,便揮軍前進。

劉芳亮手中中軍大旗迎風飛舞,好不氣勢!

李創坐於中軍旗下,左有高傑、賀錦、老回回,右有劉國能、田見秀、顯神道,後有李過、高立功壓陣,乃是義軍中真正的精銳。

正行間,探子來報,前方五里發現一股官兵發來。這個時代沒有望遠鏡,探子們只能立於高處觀察敵軍動靜,甚至深入官兵內部,以求最快得到敵人的行軍計劃與動向。

自己探到了官兵的動靜,官兵也肯定知道義軍也到了什麼地方。

防止官兵佈陣,李創加快了行軍速度,只片刻間便與官兵來了個對面相會。

“哈哈哈,我道是誰來了,原來是賀大人至此,兄弟披甲上陣,多有不便,有禮了,”李創遙遙看到大大的‘賀’字,便明白是賀人龍來了。

雖然沒有如他將般身披重甲,卻沒傻到屁顛屁顛地跑過去問候。

自上次在賀人龍的營地分別後,一年多的時間,李創還是第一次遇見這個算不是貴人的貴人。

此時的賀人龍更是金盔金甲,駿馬鋼刀,煞是威武,更有周國卿、賀明威等一衆九名上將擁於中軍旗下。

只見門旗開處,賀人龍提刀帶馬行至陣前,高聲道:“自成反賊,本帥特奉陳大人之令,在此等候多時,還不快快下馬,隨本將軍回去,以求不死!”

“哦,賀大人真是發財了,竟然能打造出如此漂亮的金盔金甲,”李創不理大喝之聲,卻咂着嘴笑道。

“你逆天犯上作亂,肆虐大好山河,如今五省大軍盡出,你已是甕中之鱉,籠中之鳥,竟然還笑的出來,”鋼刀指處銀光閃爍,金盔金甲刺目奪心。

“小蝦米,得意之間,莫忘記落魄之時,你我本爲鄉親,曾經共同玩耍了十幾年,如今卻要刀兵相見,真是時過境遷,叫人感嘆啊!”李創隨意自然,隨手拍打着馬鞍,高聲說着,“既然我們今天見面了,自成就要說上幾句,賀大人聽與不聽,哪便是你的事了……”

停了幾秒鐘的功夫,不見賀人龍答話,李創接着說道:“如今秦晉之地屢遭旱災塗炭,卻不能得到朝廷的恩寵,另處天下各地異象頗出,將軍做爲明理之人,自然知道這些都在證明大明朝已是苟延之軀,氣數已盡。”

賀人龍眼中盡是蔑視之意,哈哈笑道:“本帥有的是時間與你耗下去,聽你說完自是無防。”

“賀大人真是錯怪了自成的好意,不過此時天地之間,豪傑盡起,都想趁着機會龍騰九州,建立一番偉業,以傳後人。以賀將軍之才略,要想獨樹一幟,帶領十萬兄弟逐鹿中原亦不是難事,何必聽人召喚,去做那低三下四的奴隸,自成真是爲大人感到可惜啊!”

賀人龍並不氣惱,高聲喝道:“無知的反賊,竟敢信口雌黃污衊本帥,人龍忠心報國,蒼天可鑑,特奉命前來捉你!

二十年前,你便不是我的對手,今日本帥精兵五千,上將數員,你肯定不是本帥的對手。倘若你心存善良,便給你個悔罪投誠的機會,本帥與你鄉親一場,自會奏明聖上,保你全家不死,如果你不相信本帥的話,本帥現在就可以與你對天發誓。”

李創嘆息道:“賀大人怎麼比文人還執拗,學那些迂腐之人,去效忠一個奸臣當道,忠良屢被斬首下獄的朝廷,楊鶴、蔣允儀之事你不在意,難道熊廷弼、袁崇煥的死也不能敲醒你嗎?男子漢大丈夫活在世上,就要自己來拿主意,你在這樣隨波逐鹿地下去,到時候後悔都晚了。”

“還敢在本帥面前花言巧語,誰替本帥,拿下李闖反賊的首級?”賀人龍終是鋼刀一揮,失去了耐性與李創玩嘴皮子……

第32章 以令爲鑑第39章 烽煙四起第7章 生的渴望第12章 魔王臨世第27章 火器的短腳第93章 三請獻忠第21章 陪大人聊一會兒第25章 假託仁義之手第66章 苦無他法第26章 庸人自擾第14章 誰是魔王?第109章 命運使然第15章 儒士與美女第41章 衙門裡的危機第35章 闖王迎祥第4章 雙劍合璧第3章 英雄柔情第17章 哪便衝吧第11章 機會!機會!第37章 事與願違第29章 欲飛的子彈第28章 獻策之計意在汪公?第98章 殘兵敗將第108章 誰的責任第16章 看不出意圖的投降第14章 誰是魔王?第93章 三請獻忠第55章 尋求突破第8章 福祿雙全第53章 四面楚歌第164章 暗箭難防第41章 衙門裡的危機第126章 兩個消息第12章 通天曉地宋獻策第47章 遍地狼煙第45章 血流成河第5章 鬧元宵與賞牡丹第37章 事與願違第7章 命運的拐點第16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138章 不認識怕字第27章 夫唱婦隨第70章 谷底秦音第94章 三過商洛第104章 夫人遇險第88章 再謀前路第13章 放生的意義第9章 誰是白眼狼第109章 命運使然第51章 痛失三將第7章 苦逼張獻忠第50章 大旗飄飄第138章 不認識怕字第103章 三拜自成第17章 哪便衝吧第134章 事與願違第14章 誰是魔王?第125章 誰是真愛第21章 君子成人之美第98章 殘兵敗將第118章 網中之魚第68章 嗜血人龍第115章 我來揹你第135章 衆生像第42章 瘋狂的木棍第13章 老頭何在?第12章 魔王臨世第1章 取其一而攻之第78章 脫穎而出第39章 柴稀米貴第25章 兩個少年第1章 好亂第80章 陷入重圍第27章 少年的遺憾第8章 放虎歸山?第3章 消息喜人第37章 英雄無淚第11章 我們都是寶第36章 只需一人第155章 孤獨的戰鬥第8章 放虎歸山?第31章 帶着大炮去戰鬥第21章 陪大人聊一會兒第2章 首戰開封第1章 開倉放糧第83章 體面地活着第19章 新年快樂第119章 邊大綬第41章 衙門裡的危機第112章 兩個猛人第86章 火燒汝寧第1章 霸氣了我第14章 生死之間第48章 南下太行第66章 苦無他法第25章 兩個少年第111章 義字當頭第167章 翻山鷂第5章 李過逞威第157章 造反的意義
第32章 以令爲鑑第39章 烽煙四起第7章 生的渴望第12章 魔王臨世第27章 火器的短腳第93章 三請獻忠第21章 陪大人聊一會兒第25章 假託仁義之手第66章 苦無他法第26章 庸人自擾第14章 誰是魔王?第109章 命運使然第15章 儒士與美女第41章 衙門裡的危機第35章 闖王迎祥第4章 雙劍合璧第3章 英雄柔情第17章 哪便衝吧第11章 機會!機會!第37章 事與願違第29章 欲飛的子彈第28章 獻策之計意在汪公?第98章 殘兵敗將第108章 誰的責任第16章 看不出意圖的投降第14章 誰是魔王?第93章 三請獻忠第55章 尋求突破第8章 福祿雙全第53章 四面楚歌第164章 暗箭難防第41章 衙門裡的危機第126章 兩個消息第12章 通天曉地宋獻策第47章 遍地狼煙第45章 血流成河第5章 鬧元宵與賞牡丹第37章 事與願違第7章 命運的拐點第16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138章 不認識怕字第27章 夫唱婦隨第70章 谷底秦音第94章 三過商洛第104章 夫人遇險第88章 再謀前路第13章 放生的意義第9章 誰是白眼狼第109章 命運使然第51章 痛失三將第7章 苦逼張獻忠第50章 大旗飄飄第138章 不認識怕字第103章 三拜自成第17章 哪便衝吧第134章 事與願違第14章 誰是魔王?第125章 誰是真愛第21章 君子成人之美第98章 殘兵敗將第118章 網中之魚第68章 嗜血人龍第115章 我來揹你第135章 衆生像第42章 瘋狂的木棍第13章 老頭何在?第12章 魔王臨世第1章 取其一而攻之第78章 脫穎而出第39章 柴稀米貴第25章 兩個少年第1章 好亂第80章 陷入重圍第27章 少年的遺憾第8章 放虎歸山?第3章 消息喜人第37章 英雄無淚第11章 我們都是寶第36章 只需一人第155章 孤獨的戰鬥第8章 放虎歸山?第31章 帶着大炮去戰鬥第21章 陪大人聊一會兒第2章 首戰開封第1章 開倉放糧第83章 體面地活着第19章 新年快樂第119章 邊大綬第41章 衙門裡的危機第112章 兩個猛人第86章 火燒汝寧第1章 霸氣了我第14章 生死之間第48章 南下太行第66章 苦無他法第25章 兩個少年第111章 義字當頭第167章 翻山鷂第5章 李過逞威第157章 造反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