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三過商洛

“做事我行我素,根本不配做我們的合作伙伴,”連續三次都沒能將張獻忠請過來議事,李創心下惱怒,對高迎祥建議道,“我們直接返回陝西,站穩腳跟,操練兵馬,囤積糧草後,再行開疆擴土。”

“做事不要急躁,無論怎麼說,至少我們的目標是一樣的,八大王不過是心中煩悶,被官兵壓抑的太久,想發泄下而已,待他消了心中火氣,自然會過來,”高迎祥手端紫砂茶壺,品着朝貢的香茗淡然說道,“如今我軍的日子也不好過,合兵一處也是我們先提出來的,增強戰力只是其一,最緊要的還是將傷亡降到最低。”

“如此遊略四方,終不是辦法,士兵的傷亡不能及時補充,我們勢必被官兵逼進死衚衕,自成認爲如此惶惶不可終日,是我軍面臨最大的威脅……”

“本王明白,”高迎祥擡手製止李創再說下去,“但是此地距離陝西已經幾千裡之遙,孤軍奮戰畢竟不是什麼好的辦法,等幾天再說吧!”

高迎祥做爲一軍之王,自然有他的想法,李創無法說服他,只得姍姍離去,等候着張獻忠的消息。

奈何張獻忠不但沒到高迎祥帳前議事,反而變本加厲肆虐地蹂躪鳳陽的土地。

如地獄起出的魔鬼,張獻忠無窮的精力供他揮霍,馳騁方圓幾十裡,竟然將朱元章當時出家做和尚的龍興寺亦給付之一炬。心情不好便去斬殺小太監,甚至連不願意追隨他的百姓都被斬殺刀下。

本已破碎不堪的民居,亦沒有逃過張獻忠的大火。

沒過兩天的時間,得到軍報說徐州官兵已經馳援鳳陽,危機迫在眉睫,高迎祥不得不再派人前去請張獻忠前來商量進軍方向。

高迎祥本以爲這次張獻忠肯定準時到來,沒想到得到的消息卻是張獻忠已於凌晨起兵,與老回回孫昂一起奔瀘州方向走了。

“此子不可交已,”氣得半天都沒緩過氣來,高迎祥狠狠地做着深呼吸,纔將激動的情緒給穩定下來,左手卻依然緊握劍柄不願鬆開。

“現在不是生氣的時候,官兵已經衝過來,鳳陽根本無險可據,舅舅還是先拿個主意,我們要怎麼辦纔好?”高迎祥失誤的判斷,使自己孤軍陷於鳳陽,李創卻清楚此時容不得高迎祥激動,需要冷靜地做出準確的判斷,才能躲開官兵的包圍。

“張獻忠狼子野心,有朝一日,本王必殺之而後快,”長長地呼出胸中污濁之氣,高迎祥兇狠地叫着,“就聽你的,回師陝西!”

爲錯開徐州前來救援的徐州兵,高迎祥、李創選擇了西走歸德。

途徑汝寧之時遇到了守護黃河口的羅汝才、過天星。這時候李創才知道,洪承疇已經坐陣汝陽,調集各方鎮兵馬支援河南、安徽。

右有左良玉、湯九州、尤世威扼守河南險要之地,左有徐來朝、陳永福護住湖廣,且前方已由四川名將鄧玘與湖廣總兵張應昌扼守樊城,義軍除了向張獻忠的方向退兵,幾乎又走進了死衚衕。

而此時張獻忠更是如魚得水,不到半月的時間,逐一攻破了潛山、羅田、太湖、新蔡等地。

“八大王爲人太過孤傲,剛剛一別,我們不可能再回頭去尋他,”聽到曹操談及局勢,高迎祥心中頗感不悅,將羅汝才的建議給駁了回去。

“闖王沒有回去的意思,汝才自然也沒有投奔八大王的想法,”羅汝才輕笑着,將短腿交疊起來,端起茶碗喝了兩大口,“據汝才所知,鎮守樊城的川將鄧玘是當下最好的突破口。若記的不錯,這鄧玘就是射殺紫金王的人吧?”

“多謝羅兄提醒,自成正苦尋此人不着,爲紫金王報仇是我部兄弟未了的夙願,”迎關羅汝才詢問的目光,李創起身抱拳道,“自成對這鄧玘知之甚少,既然羅兄說鄧玘處是最好的突破口,不知從何而起?”

“呵呵,早就聽說鄧玘在羅山殺良冒功,並且不敢去解桐城之圍,膽小如鼠。曾幾次被人彈劾,卻依然被洪承疇給派到樊城來了,由此可見崇禎幾乎已無可用之才。衆人都傳鄧玘不善於管理手下官兵,縱容其淫**女,奪人錢財,這也說明鄧玘的部下已是無志之師,攻其必破!”

“羅兄高見,”羅汝才分析的頭頭是道,令人折服,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孫子兵法說‘驕兵必敗!’此時鄧玘的部隊無疑是被驕縱至極的驕兵。

劉基在《百戰奇略》中也說,‘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里而會戰’。

李創讚歎羅汝才的同時,也想到了回兵陝西的策略,此時更是胸有成竹,高興地說道:“樊城以西便是商洛地區,我軍已從中經過兩次,對商洛山的地形瞭然於胸,擊敗鄧玘後便再次折入商洛山區,安全抵達陝西亦不是什麼難事!”

“此法若是可行,汝才願意陪闖王返回陝西,”羅汝才鄭重地看向高迎祥說道。

“真是近鄉情怯啊,迎祥如此狼狽地兜圈子,實在對不起陝西父老,”感覺到羅汝才比張獻忠更懂得看清時勢,高迎祥心中倍感欣喜的同時,對毫無戰績的義軍倒是生出了感慨之情,“若情勢允許,本王決定紮根陝西,養精蓄銳後,再與崇禎分個高下!哈哈哈!”

“哦!”暢快地笑了夠,高迎祥突然收住笑聲,“本王想的太遠了,哈哈哈,自成啊!”

“舅王!”

“速報國能與見秀,即刻發兵樊城,與大軍會合後,咱們回陝西!”

“是!”

“擺上酒席,本王要與汝才兄弟喝個痛快!”

高迎祥此時已經決意迴歸陝西,並表現的非常高興,在高迎祥與羅汝才的笑聲中,李創腳步輕鬆地踏出了帥帳。

自己手下主要作戰兵力還是王嘉胤與王自用的舊部,五千人雖然不多,卻是能與官兵抗衡,不容忽視的力量。

若是能一舉斬殺鄧玘、艾萬年、曹文詔,爲兩位兄弟報仇,必然能得到舊部誓死相隨。

李創恍惚間看到了鋪滿獻血的前路,卻也看到了夾幾縷希望的曙光……

第17章 甕中之鱉第32章 十個洛陽都不換第155章 孤獨的戰鬥第1章 好亂第8章 放虎歸山?第134章 事與願違第6章 洛陽街頭第15章 儒士與美女第152章 絕望的荒涼第131章 路只有一條第129章 入關昌平第66章 苦無他法第56章 其樂融融第172章 水盡山窮路何圖?第84章 視而不見第65章 意外驚喜第88章 再謀前路第49章 螳螂捕蟬第83章 體面地活着第19章 渴飲秦人血第4章 全國通就是好用第169章 谷城時光第77章 皆大歡喜第8章 意有所指第112章 兩個猛人第31章 六合槍陣第19章 機會自己掌握第31章 做人如水第18章 草澤多莽漢第57章 鄉情難卻第30章 我想要的是平等第38章 粉墨登場第136章 乾死大明第147章 意外之變第3章 消息喜人第4章 黃龍捲起第5章 練兵之所第132章 重振雄風第28章 火器之法第72章 致命錯誤第90章 鳳陽印象第123章 心知肚明第12章 意取中原第127章 傳庭來了第114章 孤雁回飛第17章 甕中之鱉第2章 誰是真人第7章 苦逼張獻忠第110章 關寧鐵騎第47章 遍地狼煙第163章 資格決定去處第106章 前因後果第147章 意外之變第134章 事與願違第141章 戰的悲哀第39章 柴稀米貴第53章 四面楚歌第27章 夫唱婦隨第120章 福至如斯第74章 夜訪總督第61章 赤膽忠心第71章 狹路相逢第60章 天意何在?第67章 桑梓之情第81章 誰的援兵?第10章 英雄美人第29章 文人的執拗第20章 淡薄名與利第163章 資格決定去處第17章 甕中之鱉第29章 文人的執拗第27章 少年的遺憾第13章 老頭何在?第52章 百戰奇略第11章 潔身自愛李自祥第168章 哪一聲保重第38章 粉墨登場第19章 新年快樂第6章 心存芥蒂第135章 衆生像第50章 大旗飄飄第44章 動若虎狼第128章 闖王遇險第43章 佈防朱仙鎮第143章 天府之國?第31章 做人如水第122章 如何是好?第33章 臣何去何從第129章 入關昌平第41章 衙門裡的危機第56章 其樂融融第62章 情同手足第31章 做人如水第25章 震天雷第148章 回不去了第11章 奉天命者第11章 奉天命者第28章 獻策之計意在汪公?第3章 一路向前衝
第17章 甕中之鱉第32章 十個洛陽都不換第155章 孤獨的戰鬥第1章 好亂第8章 放虎歸山?第134章 事與願違第6章 洛陽街頭第15章 儒士與美女第152章 絕望的荒涼第131章 路只有一條第129章 入關昌平第66章 苦無他法第56章 其樂融融第172章 水盡山窮路何圖?第84章 視而不見第65章 意外驚喜第88章 再謀前路第49章 螳螂捕蟬第83章 體面地活着第19章 渴飲秦人血第4章 全國通就是好用第169章 谷城時光第77章 皆大歡喜第8章 意有所指第112章 兩個猛人第31章 六合槍陣第19章 機會自己掌握第31章 做人如水第18章 草澤多莽漢第57章 鄉情難卻第30章 我想要的是平等第38章 粉墨登場第136章 乾死大明第147章 意外之變第3章 消息喜人第4章 黃龍捲起第5章 練兵之所第132章 重振雄風第28章 火器之法第72章 致命錯誤第90章 鳳陽印象第123章 心知肚明第12章 意取中原第127章 傳庭來了第114章 孤雁回飛第17章 甕中之鱉第2章 誰是真人第7章 苦逼張獻忠第110章 關寧鐵騎第47章 遍地狼煙第163章 資格決定去處第106章 前因後果第147章 意外之變第134章 事與願違第141章 戰的悲哀第39章 柴稀米貴第53章 四面楚歌第27章 夫唱婦隨第120章 福至如斯第74章 夜訪總督第61章 赤膽忠心第71章 狹路相逢第60章 天意何在?第67章 桑梓之情第81章 誰的援兵?第10章 英雄美人第29章 文人的執拗第20章 淡薄名與利第163章 資格決定去處第17章 甕中之鱉第29章 文人的執拗第27章 少年的遺憾第13章 老頭何在?第52章 百戰奇略第11章 潔身自愛李自祥第168章 哪一聲保重第38章 粉墨登場第19章 新年快樂第6章 心存芥蒂第135章 衆生像第50章 大旗飄飄第44章 動若虎狼第128章 闖王遇險第43章 佈防朱仙鎮第143章 天府之國?第31章 做人如水第122章 如何是好?第33章 臣何去何從第129章 入關昌平第41章 衙門裡的危機第56章 其樂融融第62章 情同手足第31章 做人如水第25章 震天雷第148章 回不去了第11章 奉天命者第11章 奉天命者第28章 獻策之計意在汪公?第3章 一路向前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