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撿漏
楊奉識破是李樂,遂令徐晃出戰,李樂被徐晃一斧砍於馬下,殺散餘黨,保護車駕過箕關。
太守張楊具粟帛迎駕於軹道,帝封張楊爲大司馬(危難之際,有功之臣,當重賞)。
帝入洛陽,宮室燒盡,街市荒蕪,無可爲食,多有死於頹牆壞壁之間者。
太尉楊彪向帝請示:前蒙降詔,未曾發遣,可宣曹操入朝,以輔王室(權責分明,是盡忠職守的前提)。
帝應允,即差使命赴山東,宣召曹操。
荀彧向曹操建議:效仿晉文公納周襄王,而諸侯服從,奉天子以從衆望(“奉天子以令諸侯”,稱霸之計也)。
曹操準備起兵之時,天使到來宣召,操接詔,剋日興師(名正言順,師出有名,方是“正義之師”)。
李傕、郭汜領兵將到洛陽,董承向帝建議:城郭不堅,兵甲不多,且奉駕往山東避之(明知不敵,避其鋒芒爲上)。
帝從承言,即日起駕望山東進發。
前差往山東之使命告知帝:曹操盡起山東之兵,應詔前來,聞李傕、郭汜犯洛陽,先差夏侯惇爲先鋒,引上將十員,精兵五萬,前來保駕(以實事贏人心,極易!及時互通“好意”,更爲重要)。
帝心方安,曹操領大軍前來,先拜見獻帝,獻帝大喜,大封曹操。
二、大權在握
李傕、郭汜知操遠來,議欲速戰(遠來之師,趁其立足未穩,攻之,可也)。
賈詡趁機建議李傕投降,幸得衆人相勸,免於一死,賈詡單馬走回鄉里去了(道不同,不相爲謀)。
曹操大敗李傕、郭汜,率衆連夜追殺,剿戮極多,降者不計其數。
傕、汜望西逃命,自知無處容身,只得往山中落草去了。
曹操回兵,仍屯於洛陽城外。
楊奉、韓暹害怕曹操掌重權後不能相容(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成年世界裡,利益爲一切之根源),入奏天子,只以追殺傕、汜爲名,引本部軍屯於大梁去了。
操見董昭眉清目秀,精神充足,與衆不同,料定昭必爲能人,曹操以禮相待,進而攀交(異能高人,當另眼相待),見昭言語投機,操便問以朝廷大事。
董昭建議:移駕許都爲上策,行非常之事,有非常之功(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不流俗,不從衆,方可成人上之人)。
操欣慰,但擔心楊奉在大梁,會有變故。
董昭又建議:以書與楊奉,先安奉心(好言安心,最廉價的生意)。明告大臣,以京師無糧,欲車駕幸許都(以利誘之,窮困之際最爲有效)。
曹操大喜,感謝董昭。
侍中太史令王立觀天相,得知:代漢而有天下者,當在魏,密告獻帝,操聞之,使人告立:幸勿多言(言多必失,如無必要,不可輕易發聲)。
彧得知:董昭、王立之言相合,建議曹操依董昭之言,曹操乃決從董昭之言。
曹操向獻帝提遷都許都之事,帝不敢不從,羣臣皆懼操勢,亦莫敢有異議(若無骨氣,行屍走肉也)。
擇日起駕,操引軍護行,百官皆從。
楊奉、韓暹領兵攔路,許褚與徐晃交鋒,不分勝敗。
操即鳴金收軍,表示:楊奉、韓暹誠不足道,打算招降徐晃(不可一杆子打倒一船人,因人而異,分而治之,明智也)。
滿寵藉故人之誼冒死勸降徐晃,徐晃思量後同意。
滿寵建議:殺掉奉、暹而去,以爲進見之禮。
WWW⊕Tтka n⊕¢ o
徐晃爲了大義,堅決不肯(若無底線,與禽獸無異),滿寵大加讚賞徐晃大義,晃遂引帳下數十騎,連夜同滿寵來投曹操。
奉得知,大怒,自引千騎來追,一口斷定徐晃反叛(手下欲離之,當以情留之;輕易與能者反目,不智)。
曹操與楊奉、韓暹兩軍亂戰,兩家軍士大半多降,楊奉、韓暹勢孤,引敗兵投袁術去了。
曹操收軍回營,滿寵引徐晃入見,操大喜,厚待之。
迎鑾駕到許都,蓋造宮室殿宇,立宗廟社稷、省臺司院衙門,修城郭府庫;封董承等十三人爲列侯。
賞功罰罪,聽曹操處置(大勢既定,賞罰分明,方可穩住人心),曹操手下,各各封官。
自此大權皆歸於曹操:朝廷大務,先稟曹操,然後方奏天子。
三、一計又一計
彧獻二虎競食之計:奏請詔命實授備爲徐州牧,因密與一書,教殺呂布。事成則備無猛士爲輔,亦漸可圖;事不成,則呂布必殺備矣(坐山觀虎鬥,保存實力;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曹操依計而行,劉備拜受恩命,使者將私書遞與劉備。
劉備看罷先推脫穩住使者,後覺:殺呂布不義(自古忠孝不能兩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呂布相見時,劉備將實情說出,呂布表示感謝。
劉備以殺呂布,非大丈夫之所爲,拒之(身逢亂世,空講道義,自尋死路也)。
彧又獻驅虎吞狼之計(耗敵以肥己,良謀也):暗令人往袁術處,報說劉備上密表,要略南郡。術聞之,必怒而攻備;明詔劉備討袁術。兩邊相併,呂布必生異心。
曹操依計而行,劉備明知是計,以王命不可違爲由,仍然執行(以計應計,可也)。
孫乾請求:先定守城之人(未曾勝先思敗,守住根基乃立身之本也),劉備考慮再三由張飛守城,並令飛不可飲酒,還請陳元龍輔之。
劉備同關羽領兵迎戰上將紀靈,兩軍相拒。
四、喝酒誤事
張飛強逼曹豹飲酒(強人所難,樹敵之根),豹懼怕,只得飲了一杯(底線、原則何時都有守住,否則將徹底失去底線、原則)。
張飛再次逼曹豹飲酒,曹豹無奈,只得拿呂布來壓張飛(不看僧面看佛面,以鬼壓僧,自尋死路)。
張飛大怒,諸人勸不住,將曹豹鞭至五十,衆人苦苦告饒,方止。
曹豹回去,深恨張飛,報信於呂布,邀布奪徐州。
呂布與陳宮商議,陳宮建議:趁機取了徐州(見利忘義之輩,豈可批評他人不義)。
曹豹與呂布裡應外合奪下徐州,張飛此時酒猶未醒,不能力戰(喝酒誤事,慎之)。
十八騎燕將(張飛死時,不知去往何處!),保着張飛,殺出東門,劉備家眷在府中,都不及顧了。
曹豹遂引百十人趕來,飛見豹,大怒,戰了三合,曹豹敗走,飛趕到河邊,一槍正刺中曹豹後心,連人帶馬,死於河中。
飛於城外招呼士卒,出城者盡隨飛投淮南而去。
呂布入城安撫居民,令軍士一百人守把劉備宅門,諸人不許擅入(禍不及妻兒,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劉備得知徐州被奪後,只是嘆息,關羽則責備張飛不止(事敗首在止損,次在補救,馬後炮,無半點益處)。
張飛欲自殺謝罪,預知張飛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