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二十六回 有舍有得 初心不改

一、先失後得

袁紹欲斬劉備,劉備從容(從容是底蘊與胸有成竹的具體表現形式)應對言明:袁紹不可只聽一面之詞,而絕向日之情。天下同貌者不少,赤面長鬚之人,不一定是關羽(直擊要害,一針見血,速解之)。

袁紹是個沒主張的人(心有旁騖,朝令夕改,自己的心性都無法安定,又如何承受得了外界的震盪?),聞劉備之言,遂指責沮授,仍請劉備上帳而坐,議報顏良之仇。

河北名將文丑欲爲顏良報仇,袁紹大喜,遂派文丑領軍兵,渡黃河,追殺曹賊。

沮授建議:留屯延津,分兵官渡。紹怒,不聽授言(自滿、自高自大和輕信,是人生的三大暗礁)。

沮授出,感嘆:上盈其志,下務其功;悠悠黃河,吾其濟乎(爲首的人野心勃勃自負其勇,部下只知道貪功奪利,悠悠東流的黃河啊,我的命運不知道在何方啊)!遂託疾不出議事。

劉備提議與文丑同行:一者報袁紹之德,二者探雲長的實信(耳聽爲虛,眼見爲實)。

紹喜,喚文丑與劉備同領前部,文丑看不起劉備,分小部分軍隊予劉備,教備爲後部。

曹操見雲長斬了顏良,倍加欽敬,表奏朝廷,封雲長爲漢壽亭侯,鑄印送關公。

文丑渡黃河,已據延津之上。

操乃先使人移徙居民於西河(智者遭強敵攻擊,宜避其鋒芒,改由勝於己者與之抗衡,以求克敵制勝,化險爲夷),然後自領兵迎之,傳下將令:以後軍爲前軍,以前軍爲後軍,糧草先行,軍兵在後。

呂虔提出疑問:糧草在先,軍兵在後,何意也?操詐稱:糧草在後,多被剽掠,故令在前(兵不厭詐,反其道而行之)。

虔提出:倘遇敵軍劫去,如之奈何?操含糊表示:且待敵軍到時,卻又理會。虔心疑未決。

操令糧食輜重沿河塹至延津,操在後軍,得知河北大將文丑兵至,曹軍皆棄糧草,四散奔走。

操令後軍在南阜暫避,人馬急奔土阜,操再令軍士皆解衣卸甲少歇,盡放其馬。

文丑軍掩至,衆將建議:急收馬匹,退回白馬!

荀攸急止之並指出:此正可以餌敵,不可後退。操急以目視荀攸而笑。

攸知操意,不復言(看破不說破,知人不評人,知理不爭論)。

文丑軍既得糧草車仗,又來搶馬,軍士不依隊伍,自相雜亂(一支沒有紀律的部隊只是烏合之衆)。

曹操令軍將一齊下土阜擊之,文丑軍大亂。

曹兵圍裹將來,文丑挺身獨戰,軍士自相踐踏。

文丑止遏不住,只得撥馬回走。

張遼、徐晃飛馬齊出,來戰文丑,晃料敵不過,撥馬而回。

文丑沿河趕來,關雲長與文丑交馬,戰不三合,文丑心怯(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撥馬繞河而走。

關公馬快(若無赤兔馬,可輕易斬文良,誅文丑乎?),趕上文丑,將文丑斬下馬來。

曹操在土阜上,見關公砍了文丑,大驅人馬掩殺,河北軍大半落水,糧草馬匹仍被曹操

奪回。

二、得失相間

劉備隔河望見一簇人馬,往來如飛,旗上寫着“漢壽亭侯關雲長”七字,劉備欲待招呼相見,被曹兵大隊擁來,只得收兵回去。

袁紹接應至官渡,郭圖、審配向袁紹告狀:今番又是關某殺了文丑,劉備佯推不知。

袁紹大怒,大罵劉備,劉備至,紹令推出斬之。

劉備言明:曹操素忌備(敵人的敵人是朋友),今知備在明公處,恐備助袁紹,故特使雲長誅殺二將。袁紹知,必怒,此借袁紹之手以殺劉備也。

袁紹認爲劉備說得對,喝退左右,請劉備上帳而坐。

劉備稱謝,欲令一心腹人持密書去見雲長,使知劉備消息,雲長必星夜來到,輔佐袁紹,共誅曹操,以報顏良、文丑之仇。

袁紹大喜,認爲得雲長,勝顏良、文丑十倍也(喜新厭舊是本性,堅持卻是一種忠誠)。

劉備修下書札,派人送去。

紹令退軍武陽,連營數十里,按兵不動。

操使夏侯惇領兵守住官渡隘口,自己班師回許都,賀雲長之功。

曹操得知汝南有黃巾劉闢、龔都,甚是猖獗。

曹洪累戰不利,乞遣兵救之,雲長聞言,主動請纓,破汝南賊寇。

操客氣一番,關公堅持要行,曹操應之,點兵,使于禁、樂進爲副將,次日便行。

荀彧密秘提醒操:雲長常有歸劉之心,倘知消息必去,不可頻令出征(二心之人,謹防之,給其自由,便生反叛)。

操表示:今次收功,不復教臨敵矣(謹慎能捕千秋蟬,小心駛得萬年船)。

雲長領兵將近汝南,扎住營寨,當夜營外拿了兩個細作人來。

雲長視之,內中認得一人,乃孫乾也。

關公叱退左右,向乾問明自潰散之後的情況,乾介紹其自逃難,飄泊汝南,幸得劉闢收留。

關公將以往事宜細說一遍,乾告知關公:近聞劉備在袁紹處,欲往投之,來日劉闢、龔都二人當虛敗一陣,關公可速引二夫人投袁紹處,與劉備相見。

關公擔心斬紹二將,恐今事變矣,乾打算先往探紹虛實,再來報關羽。

關公表示:今回許昌,便辭曹操也。當夜密送孫乾去了,次日,關公引兵出,龔都披掛出陣。

都告關公:故主之恩,不可忘也(知恩圖報,善莫大焉),關公當速進,都讓汝南。關公會意,驅軍掩殺。

劉、龔二人佯輸詐敗,四散去了,雲長奪得州縣,安民已定,班師回許昌。

三、亮出底牌

曹操出郭迎接,賞勞軍士,宴罷,雲長回家,參拜二嫂於門外。

甘夫人再問皇叔音信,公否認。

關公退,二夫人於門內認爲皇叔休矣!

隨行老軍,聽得哭聲不絕,於門外告:劉備現在河北袁紹處。

夫人急召雲長責之,關公頓首實情以告,不敢教嫂嫂知者,恐有泄漏也,事須緩

圖,不可欲速(天下之事,慮之貴詳,行之貴力,謀之於衆,斷之在獨)。

甘夫人催促緊行,關公退,尋思去計。

于禁探知劉備在河北,報與曹操,操令張遼來探關公意,關公表示定要去找劉備,並請張遼爲關公致意曹操。

張遼將關公之言,回告曹操,操表示自有計留之。

四、想走留不住

袁紹部下南陽陳震與關公相見,關公大驚,急退左右,問震來意。

震出劉備書,遞與關公。

其略雲:備與足下,自桃園締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違,割恩斷義?君必欲取功名、圖富貴,願獻備首級以成全功。書不盡言,死待來命(士爲知己者死!以誓言、功名、富貴相逼者,非知己,僞君子無疑也)。

關公看書畢,大哭。

震催關羽速往見劉備,關公表示:人生天地間,無終始者,非君子也。關公來時明白,去時不可不明白。關公今作書,煩震先達知劉備,容關羽辭卻曹操,奉二嫂來相見(做人乾乾淨淨,做事有始有終)。

震怕曹操不允,關公表示寧死,也不留於曹操處!

震催促關公速作回書,關公寫書答雲:竊聞義不負心,忠不顧死。羽自幼讀書,粗知禮義,觀羊角哀、左伯桃之事,未嘗不三嘆而流涕也。前守下邳,內無積粟,外聽援兵;欲即效死,奈有二嫂之重,未敢斷首捐軀,致負所託;故爾暫且羈身,冀圖後會。近至汝南,方知兄信;即當面辭曹公,奉二嫂歸。羽但懷異心,神人共戮。披肝瀝膽,筆楮難窮。瞻拜有期,伏惟照鑑(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多言多語難免有過,禁止嘴脣是有智慧)。

陳震得書自回,關公入內告知二嫂,隨即至相府,拜辭曹操。

操知來意,乃懸迴避牌於門(逃避不能解決問題,只會讓問題越來越糟)。

關公命舊日跟隨人役,收拾車馬,早晚伺候,所有原賜之物,盡皆留下,分毫不可帶去。

次日再往相府辭謝,門首又掛回避牌,關公一連去了數次,皆不得見。

乃往張遼家相探,欲言其事,遼亦託疾不出。

關公寫書一封,辭謝曹操,寫畢封固,一面差人去相府投遞;一面將累次所受金銀,一一封置庫中,懸漢壽亭侯印於堂上,請二夫人上車。

關公上赤兔馬,手提青龍刀,率領舊日跟隨人役,護送車仗,徑出北門。

門吏擋之,關公怒目橫刀,大喝一聲,門吏皆退避。

曹操正論關公之事未定,左右報關公呈書,操看畢,知道雲長去矣!

北門守將飛報:關公奪門而去,車仗鞍馬二十餘人,皆望北行。

又關公宅中人來報:關公盡封所賜金銀等物,美女十人,另居內室,其漢壽亭侯印懸於堂上,丞相所撥人役,皆不帶去,只帶原跟從人,及隨身行李,出北門去了。

將軍蔡陽挺身出,欲去生擒關羽,獻與曹操!

預知蔡陽要趕關公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三十三回 得人心者得天下第六十九回 高人典範 書生造反第七十五回 關公療傷 東吳收地第十七回 衆志成城 勝之則易第三十五回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一百八回 新人換舊人 失心喪命第三十一回 再而衰 滅後院之火第一百七回 以弱勝強 大話打臉第五十一回 先禮後兵 禮尚往來第六十八回 勇猛將士 稱王反被戲第一百十八回 扶不起的阿斗 大勝後的禍患第十九回 生死之際 見本性第七十九回 內部清理第七十八回 命運饒過誰第四十八回 勝負無常 第四十九回 計高良心差第四十八回 勝負無常 第四十九回 計高良心差第一百六回 功成身退 大權獨攬第五回 打狼艱難 負隅頑抗 第六回 豬一樣的隊友第一百十九回 亡國無憂 平穩過渡第十八回 虛實相生 人無完人第十七回 衆志成城 勝之則易第一百四回 死諸葛 活司馬第一百十四回 半途而廢 再做曹操第一百十回 重權不可棄 貪心不可長第一百十六回 合力伐蜀 蜀中孤撐第四十八回 勝負無常 第四十九回 計高良心差第三十一回 再而衰 滅後院之火第七十九回 內部清理第六十回 送蛋糕 誠對賊第九十八回 安全撤退 三興師初勝第七十四回 膿包毀敵手 關公巔峰刻第三十九回 江東暫安 孔明建功第一回 天下大亂 英雄出山第八十回 變天第三十五回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一百九回 前方不分勝負 後院霸氣易主第九十七回 再次出師 勝負參半第六十九回 高人典範 書生造反第二十七回 情義無價 目無王法第一百十一回 諸葛亮轉世 諸葛誕忠勇第二回 官場難混 宮廷不安第七十六回 徐晃神威 關公末路第六十二回 撕破臉皮 人心難測第六十五回 收人心易主 拍馬屁拂心第五十五回 棋差一着第六十四回 人品不及命運第三十六回 得心者遠勝得人者 第三十七回 高人第一百九回 前方不分勝負 後院霸氣易主第八十五回 偷雞不成 協天子第二十四回 天意難測 第二十五回 降漢 高光第七十四回 膿包毀敵手 關公巔峰刻第二十三回 敵友轉換 因小失大第十九回 生死之際 見本性第十四回 時也運也 因小失大第二十三回 敵友轉換 因小失大第一百十八回 扶不起的阿斗 大勝後的禍患第一百八回 新人換舊人 失心喪命第一百十回 重權不可棄 貪心不可長第六十七回 善惡終有報 兇勇止兒啼第五回 打狼艱難 負隅頑抗 第六回 豬一樣的隊友第十七回 衆志成城 勝之則易第七十一回 小聰明大智慧 配合妙無雙第八十五回 偷雞不成 協天子第十二回 天自有公 第十三回 命途多舛 人心善變第二回 官場難混 宮廷不安第七十四回 膿包毀敵手 關公巔峰刻第六十七回 善惡終有報 兇勇止兒啼第四十回 荊州變蛋糕 人人慾取之第三十三回 得人心者得天下第四十三回 吳地分歧 第四十四回 吳決意抗曹第五十八回 後生可畏第一百三回 人謀事 天不成第三十八回 孔明出山 江東人傑第六十五回 收人心易主 拍馬屁拂心第一百二回 六出師 敗少勝多第八十三回 大仇得報 新帥出山第一百十一回 諸葛亮轉世 諸葛誕忠勇第四十一回 人心難得 戰神無敵第五十六回 “傻子”很稀缺第五十六回 “傻子”很稀缺第十八回 虛實相生 人無完人第四十八回 勝負無常 第四十九回 計高良心差第五十三回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二十四回 天意難測 第二十五回 降漢 高光第二十回 大勝而歸 禍起蕭牆第二十六回 有舍有得 初心不改第四十六回 計來計往第三十一回 再而衰 滅後院之火第九十回 孟獲終服第七十六回 徐晃神威 關公末路第九十三回 收人收城 文戰計鬥第一百十回 重權不可棄 貪心不可長第三十五回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十二回 天自有公 第十三回 命途多舛 人心善變第三十八回 孔明出山 江東人傑第五十四回 要賬不易 錦囊妙計第一百十五回 臣賢君昏 統一衆心第十五回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第七十一回 小聰明大智慧 配合妙無雙第四十五回 殺機四伏
第三十三回 得人心者得天下第六十九回 高人典範 書生造反第七十五回 關公療傷 東吳收地第十七回 衆志成城 勝之則易第三十五回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一百八回 新人換舊人 失心喪命第三十一回 再而衰 滅後院之火第一百七回 以弱勝強 大話打臉第五十一回 先禮後兵 禮尚往來第六十八回 勇猛將士 稱王反被戲第一百十八回 扶不起的阿斗 大勝後的禍患第十九回 生死之際 見本性第七十九回 內部清理第七十八回 命運饒過誰第四十八回 勝負無常 第四十九回 計高良心差第四十八回 勝負無常 第四十九回 計高良心差第一百六回 功成身退 大權獨攬第五回 打狼艱難 負隅頑抗 第六回 豬一樣的隊友第一百十九回 亡國無憂 平穩過渡第十八回 虛實相生 人無完人第十七回 衆志成城 勝之則易第一百四回 死諸葛 活司馬第一百十四回 半途而廢 再做曹操第一百十回 重權不可棄 貪心不可長第一百十六回 合力伐蜀 蜀中孤撐第四十八回 勝負無常 第四十九回 計高良心差第三十一回 再而衰 滅後院之火第七十九回 內部清理第六十回 送蛋糕 誠對賊第九十八回 安全撤退 三興師初勝第七十四回 膿包毀敵手 關公巔峰刻第三十九回 江東暫安 孔明建功第一回 天下大亂 英雄出山第八十回 變天第三十五回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一百九回 前方不分勝負 後院霸氣易主第九十七回 再次出師 勝負參半第六十九回 高人典範 書生造反第二十七回 情義無價 目無王法第一百十一回 諸葛亮轉世 諸葛誕忠勇第二回 官場難混 宮廷不安第七十六回 徐晃神威 關公末路第六十二回 撕破臉皮 人心難測第六十五回 收人心易主 拍馬屁拂心第五十五回 棋差一着第六十四回 人品不及命運第三十六回 得心者遠勝得人者 第三十七回 高人第一百九回 前方不分勝負 後院霸氣易主第八十五回 偷雞不成 協天子第二十四回 天意難測 第二十五回 降漢 高光第七十四回 膿包毀敵手 關公巔峰刻第二十三回 敵友轉換 因小失大第十九回 生死之際 見本性第十四回 時也運也 因小失大第二十三回 敵友轉換 因小失大第一百十八回 扶不起的阿斗 大勝後的禍患第一百八回 新人換舊人 失心喪命第一百十回 重權不可棄 貪心不可長第六十七回 善惡終有報 兇勇止兒啼第五回 打狼艱難 負隅頑抗 第六回 豬一樣的隊友第十七回 衆志成城 勝之則易第七十一回 小聰明大智慧 配合妙無雙第八十五回 偷雞不成 協天子第十二回 天自有公 第十三回 命途多舛 人心善變第二回 官場難混 宮廷不安第七十四回 膿包毀敵手 關公巔峰刻第六十七回 善惡終有報 兇勇止兒啼第四十回 荊州變蛋糕 人人慾取之第三十三回 得人心者得天下第四十三回 吳地分歧 第四十四回 吳決意抗曹第五十八回 後生可畏第一百三回 人謀事 天不成第三十八回 孔明出山 江東人傑第六十五回 收人心易主 拍馬屁拂心第一百二回 六出師 敗少勝多第八十三回 大仇得報 新帥出山第一百十一回 諸葛亮轉世 諸葛誕忠勇第四十一回 人心難得 戰神無敵第五十六回 “傻子”很稀缺第五十六回 “傻子”很稀缺第十八回 虛實相生 人無完人第四十八回 勝負無常 第四十九回 計高良心差第五十三回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二十四回 天意難測 第二十五回 降漢 高光第二十回 大勝而歸 禍起蕭牆第二十六回 有舍有得 初心不改第四十六回 計來計往第三十一回 再而衰 滅後院之火第九十回 孟獲終服第七十六回 徐晃神威 關公末路第九十三回 收人收城 文戰計鬥第一百十回 重權不可棄 貪心不可長第三十五回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十二回 天自有公 第十三回 命途多舛 人心善變第三十八回 孔明出山 江東人傑第五十四回 要賬不易 錦囊妙計第一百十五回 臣賢君昏 統一衆心第十五回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第七十一回 小聰明大智慧 配合妙無雙第四十五回 殺機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