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五十二回 得人取地

一、無功而返

周瑜見孔明襲了南郡,又聞孔明襲了荊襄,氣傷箭瘡,半晌方蘇,衆將再三勸解。

瑜欲殺諸葛亮,魯肅勸瑜:方今與曹操相持,尚未分成敗,孫權現攻合淝不下,不爭自

家互相吞併,倘曹兵乘虛而來,吳勢危矣。況劉備舊曾與曹操相厚,若逼得緊急,獻了城

池,一同攻打東吳,如之奈何?(能容忍眼前的侮辱,放下架子,顧全大局,這叫厚)

瑜表示:瑜等用計策,損兵馬,費錢糧,劉備去圖現成,豈不可恨!

肅表示:肅親見劉備,將理來說劉備,若說不通,那時動兵未遲(先禮後兵,以理服人)。

諸將皆贊成肅的主張。

魯肅引從者徑投南郡來,到城下叫門。

趙雲告知:劉備與孔明在荊州城中。

肅徑奔荊州,見旌旗整列,軍容甚盛,肅暗羨孔明。

孔明接肅入衙,講禮畢,分賓主而坐。

肅表示:今劉備用詭計,奪佔荊襄,使江東空費錢糧軍馬,而劉備安受其利,恐於理未

順。

孔明巧辯:荊襄九郡,非東吳之地,乃劉景升之基業。劉備固景升之弟也,景升雖亡,景升子尚在,以叔輔侄,而取荊州,有何不可?

肅言:若果系公子劉琦佔據,尚有可解。孔明命左右從屏風後扶出劉琦。

琦對肅言:病軀不能施禮,子敬勿罪。 www ◆TTκan ◆℃o

魯肅吃了一驚,默然無語,良久,言:琦若不在,便如何?

孔明表示:琦在一日,守一日,若不在,別有商議。

肅表示:若琦不在,須將城池還東吳。

孔明只是輕言:子敬之言是也(口說無憑,立據爲證)。遂設宴相待。

宴罷,肅辭出城,連夜歸寨,具言前事。

瑜擔心:劉琦正青春年少,如何便得琦死?這荊州何日得還?

肅表示:肅觀劉琦過於酒色,病入膏肓,現今面色羸瘦,氣喘嘔血,不過半年,琦必

死,那時往取荊州,劉備須無得推故。

周瑜猶自忿氣未消,孫權遣使至,使傳孫權特令:周瑜收回大軍,且撥兵赴合淝相助。

周瑜只得班師回柴桑養病,令程普部領戰船士卒,來合淝聽孫權調用。

二、賢士獻計

劉備自得荊州、南郡、襄陽,心中大喜,商議久遠之計。

伊籍上廳獻策,劉備感籍舊日之恩,十分相敬(知恩圖報,善莫大焉),坐而問之。

籍言:要知荊州久遠之計,求賢士以問之。

籍推薦:荊襄馬氏,兄弟五人並有才名:幼者名謖,字幼常,其最賢者,眉間有白毛,

名良,字季常。鄉里爲之諺曰:‘馬氏五常,白眉最良(以夷制夷,以夷款夷,師夷長技以制夷)。’

劉備遂命請之,馬良至,劉備優禮相待,請問保守荊襄之策。

良獻計:荊襄四面受敵之地,恐不可久守,可令劉琦於襄陽養病,招諭舊人以守之,就表奏琦爲荊州刺史,以安民心。然後南征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積收錢糧,以爲根本,此久遠之計也。

劉備大喜,遂問:四郡當先取何郡?良言:湘江之西,零陵最近,可先取之;次取武陵;然後湘江之東取桂陽;長沙爲後。

劉備遂用馬良爲從事,伊籍副之,請孔明商議送劉琦回襄陽,替雲長回荊州。

三、衆人取一地

調兵取零陵,差張飛爲先鋒,趙雲合後,孔明、劉備爲中軍,留雲長守荊州,糜竺、劉封守江陵。

零陵太守劉度,聞劉備軍馬到來,乃與度子劉賢商議。

賢言:劉備雖有張飛、趙雲之勇,零陵上將邢道榮,可以抵對(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劉度遂命劉賢與邢道榮引兵萬餘,離城三十里,依山靠水下寨。

道榮直衝殺過來,張飛挺矛躍馬,直取道榮,戰不數合,氣力不加,撥馬便走。

翼德隨後趕來,喊聲大震,兩下伏兵齊出,道榮舍死衝過,前面趙子龍攔住去路,道榮料敵不過,又無處奔走,只得下馬請降(怯戰而降者,無信也)。

子龍縛來寨中見劉備、孔明,劉備喝教斬首,孔明急止之,問道榮:道榮若與孔明捉了劉賢,便準道榮投降。

道榮連稱願往,孔明問:道榮用何法捉劉賢?

道榮言:若肯放榮回去,榮自有巧說,今晚孔明調兵劫寨,榮爲內應,活捉劉賢,獻與孔明,劉賢既擒,劉度自降矣。

劉備不信榮言,孔明揚言:邢將軍非謬言也。遂放道榮歸。

道榮得放回寨,將前事實訴劉賢。

賢問:如之奈何?道榮獻計:今夜將兵伏於寨外,寨中虛立旗幡,待孔明來劫寨,就而擒之。劉賢依計。

當夜二更,果然有一彪軍到寨口,劉賢、道榮兩下殺來,乘勢追趕,趕了十餘里,軍皆

不見。

劉賢、道榮大驚,急回本寨,只見火光未滅,寨中突出一將,乃張翼德也。

劉賢叫道榮:不可入寨,卻去劫孔明寨便了。復回軍,趙雲引一軍刺斜裡殺出,一槍刺道榮於馬下(無信無義之輩,當殺)。

劉賢急撥馬奔走,背後張飛趕來,活捉過馬,綁縛見孔明。

賢告知:邢道榮教賢如此,實非本心也。孔明令釋賢縛,與衣穿了,賜酒壓驚,教人送入城說父投降,如度不降,打破城池,滿門盡誅。

劉賢回零陵見父劉度,備述孔明之德,勸父投降。

度從之,遂於城上豎起降旗,齎捧印綬出城,徑投劉備大寨納降。

孔明教劉度仍爲郡守,度子劉賢赴荊州隨軍辦事(做人質的方式可以如此溫柔,妙也!)。 劉備入城安撫已畢,賞勞三軍。

四、單人取一地

備問衆將:桂陽郡何人敢取?趙雲請命願往。

張飛奮然出表示飛亦願往!

孔明表示:終是子龍先應,只教子龍去。

張飛不服,定要去取,孔明教拈閹,拈着的便去(十賭九騙,聰明人出老千,更不易察

覺),又是子龍拈着。

張飛怒,請纓言:飛並不要人相幫,只獨領三千軍去,穩取城池。趙雲也言:雲也只領

三千軍去,如不得城,願受軍令。

孔明大喜,責了軍令狀,選三千精兵付趙雲去。

張飛不服,劉備喝退(人生如尺,必須有度)。

趙雲領了三千人馬,徑往桂陽進發。

桂陽太守趙範聚衆商議,管軍校尉陳應、鮑隆願領兵出戰。

二人對趙範言:劉備若來,二人願爲前部。

趙範言:聞劉備乃大漢皇叔,更兼孔明多謀,關、張極勇;今領兵來的趙子龍,在當

陽長阪百萬軍中,如入無人之境,不可迎敵,只可投降(識時務者爲俊傑)。

應請出戰,表示:若擒不得趙雲,那時任太守投降不遲(將不能失勇,士不可無節)。趙

範拗不過,只得應允。

雲馬早到,將陳應活捉過馬,擲於地下,喝軍士綁縛回寨,敗軍四散奔走。

雲入寨叱陳應:雲今不殺陳應,放陳應回去,說與趙範,早來投降。

陳應謝罪,抱頭鼠竄,回到城中,對趙範盡言其事。

範遂叱退陳應,齎捧印綬,引十數騎出城投大寨納降。

雲出寨迎接,待以賓禮,置酒共飲,納了印綬,酒至數巡。

範言:趙雲姓趙,範亦姓趙,五百年前,合是一家。趙雲乃真定人,範亦真定人,又是

同鄉,倘得不棄,結爲兄弟,實爲萬幸。

雲大喜,各敘年庚,雲與範同年,雲長範四個月,範遂拜云爲兄(緣,妙不可言,世間一切皆是緣)。

範請雲入城安民,雲教軍士休動,只帶五十騎隨入城中。

雲安民已畢,趙範邀請入衙飲宴,雲飲微醉,範請出範守寡之家嫂樊氏,與雲把酒。

子龍得知後敬之,樊氏把盞畢,範令就坐,雲辭謝,樊氏辭歸後堂。

範願陪嫁資,與趙雲爲妻,結累世之親。

雲聞言大怒而起(拒絕是一門學問,要有勇氣,還要有爲對方設想的智慧),厲聲言:

不可作此亂人倫之事!

趙範羞慚滿面,答:範好意相待,如何這般無禮!遂目視左右,有相害之意。

雲已覺,一拳打倒趙範,徑出府門,上馬出城去了,範急喚陳應、鮑隆商議。

鮑隆獻計:陳、鮑詐降在雲軍中,範卻引兵來搦戰,陳、鮑二人就陣上擒之。

當夜二人引五百軍徑奔趙雲寨來投降,雲已心知其詐,遂教喚入。

趙雲佯喜,置酒與二人痛飲,二人大醉(喝一輩子酒,丟一輩子醜),雲乃縛於帳中,

擒二人手下人問之,果是詐降。

雲喚五百軍入,各賜酒食,傳令:要害雲者,陳應、鮑隆也,不幹衆人之事。軍士等聽雲行計,皆有重賞。

衆軍拜謝,將降將陳、鮑二人當時斬了,教五百軍引路,雲引一千軍在後,連夜到桂陽城下叫門。

城上聽時,說陳、鮑二將軍殺了趙雲回軍,請太守商議事務。

城上將火照看,果是自家軍馬,趙範急忙出城,雲喝左右捉下,遂入城,安撫百姓已定,飛報劉備。

劉備與孔明親赴桂陽,雲迎接入城,推趙範於階下。

孔明問之,範具言以嫂許嫁之事。

孔明問雲:此亦美事,云何如此?

雲言:趙範既與雲結爲兄弟,今若娶範嫂,惹人唾罵,一也(虛名而已,不必在意!)

婦再嫁,使失大節,二也(迂腐至極,不可要也!);趙範初降,範心難測,三也(一心爲公,其心可嘉!)。劉備新定江漢,枕蓆未安,雲安敢以一婦人而廢劉備之大事?

劉備問:今日大事已定,與雲娶之,若何?

雲言: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譽不立,何患無妻子乎?(爲虛名所累,非真豪傑也!)劉備贊:子龍真丈夫也!遂釋趙範,仍令爲桂陽太守,重賞趙雲。

張飛大叫:偏子龍幹得功!偏飛是無用之人(自古良才善用,能者居之。任人唯親,嫉

賢妒能的唯一下場便是滅亡,遭人唾棄。)!只撥三千軍與飛去取武陵郡,活捉太守金旋來獻!

孔明大喜,言:翼德要去不妨,但要依一件事。

預知孔明說出那一件事來,且看下回分解。

第四十一回 人心難得 戰神無敵第六十七回 善惡終有報 兇勇止兒啼第二十一回 義士脫困 人死物移第二十一回 義士脫困 人死物移第六十八回 勇猛將士 稱王反被戲第九十八回 安全撤退 三興師初勝第二十四回 天意難測 第二十五回 降漢 高光第四十二回 大神顯聖 戰前謀算第七十七回 人亡神不滅第七十五回 關公療傷 東吳收地第二十回 大勝而歸 禍起蕭牆第六十九回 高人典範 書生造反第五十二回 得人取地第九十九回 計勝兵未勝 四次出師第五十九回 多管齊下 移心患第五十六回 “傻子”很稀缺第二十九回 孫策身死 孫權初成第二回 官場難混 宮廷不安第九十二回 上兵伐謀第六十七回 善惡終有報 兇勇止兒啼第六十五回 收人心易主 拍馬屁拂心第四十回 荊州變蛋糕 人人慾取之第八十二回 說服成敗 後浪兇猛第七十八回 命運饒過誰第一百十回 重權不可棄 貪心不可長第四十五回 殺機四伏第一百九回 前方不分勝負 後院霸氣易主第一回 天下大亂 英雄出山第八十七回 定大局 智計降敵第七十九回 內部清理第十八回 虛實相生 人無完人第一百十回 重權不可棄 貪心不可長第二十回 大勝而歸 禍起蕭牆第二十四回 天意難測 第二十五回 降漢 高光第二回 官場難混 宮廷不安第二十一回 義士脫困 人死物移第三十五回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六十九回 高人典範 書生造反第一百十四回 半途而廢 再做曹操第一百十九回 亡國無憂 平穩過渡第一百十四回 半途而廢 再做曹操第九十三回 收人收城 文戰計鬥第八十四回 火燒連營 智退追兵第八十八回 擒放孟獲第三十九回 江東暫安 孔明建功第六十九回 高人典範 書生造反第五十九回 多管齊下 移心患第六十一回 明爭暗鬥 內憂外困第一百十二回 上下一心 各從其志第五十五回 棋差一着第二十回 大勝而歸 禍起蕭牆第一百十五回 臣賢君昏 統一衆心第二十七回 情義無價 目無王法第七十五回 關公療傷 東吳收地第九十五回 棋逢對手 風水輪流轉第一百十八回 扶不起的阿斗 大勝後的禍患第一百五回 日久見人心第五十一回 先禮後兵 禮尚往來第九十五回 棋逢對手 風水輪流轉第一百十七回 兩帥不和 亮後難救國第五十五回 棋差一着第三十九回 江東暫安 孔明建功第九十八回 安全撤退 三興師初勝第十五回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第三十八回 孔明出山 江東人傑第八十二回 說服成敗 後浪兇猛第十二回 天自有公 第十三回 命途多舛 人心善變第四十五回 殺機四伏第一百四回 死諸葛 活司馬第六十回 送蛋糕 誠對賊第八十三回 大仇得報 新帥出山第六十五回 收人心易主 拍馬屁拂心第九十五回 棋逢對手 風水輪流轉第三十一回 再而衰 滅後院之火第一百十二回 上下一心 各從其志第八十三回 大仇得報 新帥出山第五十五回 棋差一着第三十九回 江東暫安 孔明建功第四十一回 人心難得 戰神無敵第一百一回 五出師只賺大將第六十九回 高人典範 書生造反第七十七回 人亡神不滅第九十五回 棋逢對手 風水輪流轉第四十三回 吳地分歧 第四十四回 吳決意抗曹第十六回 人不可貌相 海水不可斗量第七十回 莽夫有智 老而彌堅第一百二回 六出師 敗少勝多第八十一回 仇上加仇 後生可畏第一百六回 功成身退 大權獨攬第七十八回 命運饒過誰第五十回 三笑一哭第九十五回 棋逢對手 風水輪流轉第十五回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第二十八回 離營脫身 人才齊聚第十七回 衆志成城 勝之則易第一百十六回 合力伐蜀 蜀中孤撐第六十九回 高人典範 書生造反第二十七回 情義無價 目無王法第四十八回 勝負無常 第四十九回 計高良心差第九十九回 計勝兵未勝 四次出師
第四十一回 人心難得 戰神無敵第六十七回 善惡終有報 兇勇止兒啼第二十一回 義士脫困 人死物移第二十一回 義士脫困 人死物移第六十八回 勇猛將士 稱王反被戲第九十八回 安全撤退 三興師初勝第二十四回 天意難測 第二十五回 降漢 高光第四十二回 大神顯聖 戰前謀算第七十七回 人亡神不滅第七十五回 關公療傷 東吳收地第二十回 大勝而歸 禍起蕭牆第六十九回 高人典範 書生造反第五十二回 得人取地第九十九回 計勝兵未勝 四次出師第五十九回 多管齊下 移心患第五十六回 “傻子”很稀缺第二十九回 孫策身死 孫權初成第二回 官場難混 宮廷不安第九十二回 上兵伐謀第六十七回 善惡終有報 兇勇止兒啼第六十五回 收人心易主 拍馬屁拂心第四十回 荊州變蛋糕 人人慾取之第八十二回 說服成敗 後浪兇猛第七十八回 命運饒過誰第一百十回 重權不可棄 貪心不可長第四十五回 殺機四伏第一百九回 前方不分勝負 後院霸氣易主第一回 天下大亂 英雄出山第八十七回 定大局 智計降敵第七十九回 內部清理第十八回 虛實相生 人無完人第一百十回 重權不可棄 貪心不可長第二十回 大勝而歸 禍起蕭牆第二十四回 天意難測 第二十五回 降漢 高光第二回 官場難混 宮廷不安第二十一回 義士脫困 人死物移第三十五回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六十九回 高人典範 書生造反第一百十四回 半途而廢 再做曹操第一百十九回 亡國無憂 平穩過渡第一百十四回 半途而廢 再做曹操第九十三回 收人收城 文戰計鬥第八十四回 火燒連營 智退追兵第八十八回 擒放孟獲第三十九回 江東暫安 孔明建功第六十九回 高人典範 書生造反第五十九回 多管齊下 移心患第六十一回 明爭暗鬥 內憂外困第一百十二回 上下一心 各從其志第五十五回 棋差一着第二十回 大勝而歸 禍起蕭牆第一百十五回 臣賢君昏 統一衆心第二十七回 情義無價 目無王法第七十五回 關公療傷 東吳收地第九十五回 棋逢對手 風水輪流轉第一百十八回 扶不起的阿斗 大勝後的禍患第一百五回 日久見人心第五十一回 先禮後兵 禮尚往來第九十五回 棋逢對手 風水輪流轉第一百十七回 兩帥不和 亮後難救國第五十五回 棋差一着第三十九回 江東暫安 孔明建功第九十八回 安全撤退 三興師初勝第十五回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第三十八回 孔明出山 江東人傑第八十二回 說服成敗 後浪兇猛第十二回 天自有公 第十三回 命途多舛 人心善變第四十五回 殺機四伏第一百四回 死諸葛 活司馬第六十回 送蛋糕 誠對賊第八十三回 大仇得報 新帥出山第六十五回 收人心易主 拍馬屁拂心第九十五回 棋逢對手 風水輪流轉第三十一回 再而衰 滅後院之火第一百十二回 上下一心 各從其志第八十三回 大仇得報 新帥出山第五十五回 棋差一着第三十九回 江東暫安 孔明建功第四十一回 人心難得 戰神無敵第一百一回 五出師只賺大將第六十九回 高人典範 書生造反第七十七回 人亡神不滅第九十五回 棋逢對手 風水輪流轉第四十三回 吳地分歧 第四十四回 吳決意抗曹第十六回 人不可貌相 海水不可斗量第七十回 莽夫有智 老而彌堅第一百二回 六出師 敗少勝多第八十一回 仇上加仇 後生可畏第一百六回 功成身退 大權獨攬第七十八回 命運饒過誰第五十回 三笑一哭第九十五回 棋逢對手 風水輪流轉第十五回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第二十八回 離營脫身 人才齊聚第十七回 衆志成城 勝之則易第一百十六回 合力伐蜀 蜀中孤撐第六十九回 高人典範 書生造反第二十七回 情義無價 目無王法第四十八回 勝負無常 第四十九回 計高良心差第九十九回 計勝兵未勝 四次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