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十六回 人不可貌相 海水不可斗量

一、智化干戈

楊大將獻計欲攻劉備:令人送與糧食,以結呂布之心,使布按兵不動,則劉備可擒。

先擒劉備,後圖呂布,徐州可得也。

袁術依計而行,令韓胤帶密書往見呂布,呂布甚喜,重待韓胤。

袁術遣紀靈爲大將,雷薄、陳蘭爲副將,統兵進攻小沛。

劉備得知,聽從孫韓的建議,寫信向呂布求援。

呂布看了信,與陳宮計議:若袁術並了劉備,則北連泰山諸將以圖布,布不能安枕矣;不若救劉備(脣亡齒寒,盟友不可輕棄)。

布遂點兵起程,紀靈知呂布領兵來救劉備,寫信於呂布,向布質問。

呂布請紀靈、劉備二人飲宴,劉備聞布相請,即便欲往。

關、張出言阻止,劉備以備待呂布不薄爲由堅持前往(成大事者,必以現實利益衡量利弊。情誼在重利面前,總是不堪一擊)。

關、張二人只得跟隨劉備,到呂布寨中。

呂布言明:布特解劉備之危,異日得志,不可相忘(知恩圖報之人,施恩之際不必說;忘恩負義之人,施恩之際說了,也白搭!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正解也)!

劉備稱謝。

人報紀靈到,劉備大驚,欲避之。

布解釋:特請劉、紀二人來會議,勿得生疑。

紀靈下馬入寨,卻見劉備在帳上坐,大驚,抽身便回(情況不明,警惕爲上!入局再撤,爲時晚矣)。

呂布向前一把扯回,如提童稚。

張飛欲殺紀靈,關公急止之,建議:看呂布如何主意(冤家宜解不宜結,衝動是魔鬼,不可爲魔鬼所控)。

呂布以布是否射中一百五十步之外的戟小枝爲賭注,決定兩家是否開戰。

劉備無奈,只能暗中祈禱可以射中(凡事有一絲希望,便不應放棄)。

呂布果然射中,兩家只能罷手。

二、武人文計

呂布親自寫信向袁術說明情況,袁術本欲自提重兵,親征劉備,兼討呂布!

紀靈獻疏不間親之計:與呂布聯姻,藉機殺劉備(聯姻,聯盟的方式之一)。

袁術依計而行,遣韓胤爲媒,帶禮物往徐州求親。

呂布厚款韓胤,許了親事。

韓胤回報袁術,術即備聘禮,仍令韓胤送至徐州。

呂布受了聘禮,設席相待,留胤於館驛安歇。

陳宮竟往館驛內拜望韓胤,直接戳穿袁術的疏不間親之計。

胤失驚,請求陳宮保密,陳宮不但保密,還要促成其計(忠臣不事二主,背信棄義之輩,終爲人恥)。

陳宮催促呂布速將布女送到袁術處 ,呂布應允,連夜具辦妝奩,收拾寶馬香車,令宋憲、魏續同韓胤送女前去,鼓樂喧天,送出城外(計謀貴在不知。亂世之中,大張旗鼓,易招災禍)。

陳元龍之父陳珪,聞鼓樂之聲,得知事情,明白此乃疏不間親之計也(聰明人不止一個,拿別人當傻子的人,本身就是個傻子),劉備危矣。

陳珪找呂布告知:袁術欲以呂布之女爲質,隨後就來攻劉備而取小沛。小沛亡,徐州危矣。且術或來借糧,或來借兵:呂布若應之,是疲於奔命,而又結怨於人;若呂布不允,是棄親而啓兵端也。況聞袁術有稱帝之意,是造反也。術若造反,則呂布乃反賊親屬矣(人生如棋局,往後看的步數越多越能活得坦然)。

呂布急命張遼引兵,將女搶歸,連韓胤都拿回監禁,不放歸去(秘事大忌——泄密;相關人員嚴密控制,泄密可杜絕也)。

呂布令人回覆袁術,只說女兒妝奩未備,待備畢便自送來。

陳珪向呂布建議:解韓胤赴許都。

布猶豫未決(亂世之中,立場分明,方可立身;猶豫不決,最易樹敵)。

呂布得知:劉備在招兵買馬,張飛搶了呂布購買的馬匹。

呂布大怒,隨即點兵往小沛來鬥張飛。

張飛與呂布不分勝負,劉備恐有失,急令張飛收軍入城。

呂布分軍四面圍定,劉備令人出城,至呂布營中,說情願送還馬匹,兩相罷兵。

布欲從之,陳宮建議:立即殺掉劉備,布聽之,攻城愈急(背叛之人,除之後快,聽之用之,速死也)。

三、招友穩敵

孫乾建議:棄城走許都,投奔曹操,借軍破布(敵人的敵人是朋友,以敵之敵攻敵,智也)。

劉備依計而行,護着老小與關、張二人投奔曹操去了。

呂布見劉備去了,也不來趕(放虎歸山,貽害無窮),隨即入城安民,令高順守小沛,布仍回徐州去了。

劉備前奔許都,到城外下寨,先使孫乾來見曹操,言被呂布追逼,操便請入城相見。

劉備留關、張在城外,自帶孫乾、糜竺入見操(情況未明,防備爲上——部分親臨,以示友好;部分武力待命,以防不測)。

操待以上賓之禮,郭嘉建議:除一人之患,以阻四海之望:安危之機不可不察(利分大小多少,失小利得大利,勝算也),留下劉備以收人心。

曹操同意,即表薦劉備領豫州牧。

程昱建議:儘早除掉劉備,曹操認爲:正用人之際,不可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樹大招風,人才亦以高望、盛名招之)。

曹操將兵馬和糧草送與劉備,使往豫州到任。

劉備至豫州,令人約會曹操。

操正欲起兵,自往徵呂布,突然得知:張濟侄張繡統濟衆,用賈詡爲謀士,結連劉表,屯兵宛城,欲興兵造反奪帝。

操大怒,欲興兵討之,又恐呂布來侵許都。

荀彧建議:遣使往徐州,加官賜賞,令與劉備解和,布喜,則不思遠圖矣。

曹操依計而行,差奉軍都尉王則,帶官誥並和解書,往徐州去。

四、忘形招禍

操起兵十五萬,親討張繡。

賈詡勸張繡投降曹操,張繡從之,使賈詡至操寨通款。

操見詡應對如流,甚愛之,效用爲謀士。

賈詡表示:以前從李傕,得罪天下;今從張繡,言聽計從,不忍棄之(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易主之事,慎之)。

操待張繡甚厚。

曹操喝醉後找妓女(飽暖思淫慾,人之劣性也),操之兄子曹安民,向曹操介紹繡叔張濟之妻鄒氏(曲意奉承之輩,不可留)。

操每日與鄒氏取樂,不思歸期,張繡家人密報繡(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爲)。

繡大怒,覺得曹操欺人太甚,便請賈詡商議。

詡建議:此事不可泄漏,來日等操出帳議事(替主分憂,人臣本分)。

張繡告知曹操:新降兵多有逃亡者,乞移屯中軍(征戰之際,軍隊調動,慎之)。操許之。

繡移屯繡軍,刻期舉事。

偏將胡車兒向張繡獻計:張繡請典韋吃酒,使盡醉而歸,胡車兒偷入帳房,先盜韋戟,韋不足畏(人非能水也,善假於物也!飛禽猛獸,奪其羽翅、爪牙,無可懼也)。

繡依計而行,預先準備舉事之事。

至期,令賈詡致意請典韋到寨,殷勤待酒。

至晚醉歸,胡車兒雜在衆人隊裡,直入大寨。

是夜曹操於帳中與鄒氏飲酒,忽聽帳外人言馬嘶(軍隊之中,無軍紀之時,必生禍亂)。須臾,四下裡火起。

操始着忙,急喚典韋,韋便跳起身來,卻尋不見了雙戟。

敵兵已到轅門,韋急掣步卒腰刀在手。

韋奮力向前,砍死二十餘人,韋身無片甲,上下中數十槍,兀自死戰。

刀砍缺不堪用,韋即棄刀,雙手提着兩個軍人迎敵,擊死者八九人,羣賊不敢近,只遠遠以箭射之,箭如驟雨(萬箭齊發,個人無論如何不可阻擋!軍隊與武林高手的差異所在)。

韋猶死拒寨門,爭奈寨後賊軍已入,韋背上又中一槍(秋風落葉蟬先覺,暗算無常死不知),乃大叫數聲,血流滿地而死。

死了半晌,無一人敢從前門而入。

曹操賴典韋當住寨門,乃得從寨後上馬逃奔,安民被砍爲肉泥。

操長子曹昂,即以己所乘之馬奉操,操上馬急奔,曹昂卻被亂箭射死。

操乃走脫,路逢諸將,收集殘兵。

五、賞罰分明

夏侯惇所領青州之兵,劫掠民家,平虜校尉于禁,即將本部軍於路剿殺,安撫鄉民。

青州兵走回,迎操泣拜於地,言于禁造反,趕殺青州軍馬。

于禁見操等俱到,乃引軍射住陣角,鑿塹安營。

荀彧告知于禁:青州軍言禁造反,想讓禁先向曹操解釋。

于禁認爲:分辯小事,退敵大事(事分輕重緩急,急重者當先)。

于禁先出寨迎敵,繡軍大敗,引敗兵投劉表去了。

曹操收軍點將,于禁入見,備言青州之兵,肆行劫掠,大失民望,禁故殺之。

曹操大加讚賞,乃賜以金器一副,封益壽亭侯,處罰夏侯惇治兵不嚴之過(賞罰分明,治理之本也)。

設祭,祭典韋,操親自哭而奠之,並告訴諸將:操折長子、愛侄,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無血緣關係之人捨命相救者,其恩當重過血緣至親的相救之恩)。

曹操還兵許都。

六、老虎被忽悠

王則帶詔至徐州,在呂布面前極道曹公相敬之意,布大喜。

呂布殺袁術來使,將韓胤用枷釘了,遣陳登帶謝表,解韓胤同王則上許都來謝恩,且寫信於操,欲求實授徐州牧。

操知布絕婚袁術,大喜,遂斬韓胤於市曹。

陳登向曹操建議:早除呂布,並答應做曹操內應(裡應外合,勝利捷徑也)。

操喜,表贈陳珪秩中二千石,登爲廣陵太守。

登回徐州見呂布,呂布見陳登父子得高官,布求徐州牧沒消息,本欲殺了陳登。

陳登謊稱:曹操待呂布,如養鷹耳:狐兔未息,不敢先飽,飢則爲用,飽則背主而去。

布信以爲真(人云亦云之輩,不足與謀),忽報袁術軍取徐州,呂布聞言失驚。

預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一百回 將帥不和 鬥法回師第十九回 生死之際 見本性第六十八回 勇猛將士 稱王反被戲第二十八回 離營脫身 人才齊聚第六十九回 高人典範 書生造反第四十回 荊州變蛋糕 人人慾取之第二十四回 天意難測 第二十五回 降漢 高光第七十七回 人亡神不滅第二回 官場難混 宮廷不安第一百十五回 臣賢君昏 統一衆心第七十四回 膿包毀敵手 關公巔峰刻第一百十四回 半途而廢 再做曹操第五十九回 多管齊下 移心患第八十三回 大仇得報 新帥出山第九十三回 收人收城 文戰計鬥第九十六回 謖亡國養 成人博弈第四十七回 準備就緒第四十八回 勝負無常 第四十九回 計高良心差第八十九回 再擒放孟獲第九十九回 計勝兵未勝 四次出師第一百十八回 扶不起的阿斗 大勝後的禍患第三十三回 得人心者得天下第五回 打狼艱難 負隅頑抗 第六回 豬一樣的隊友第六十回 送蛋糕 誠對賊第八十五回 偷雞不成 協天子第一百六回 功成身退 大權獨攬第九十二回 上兵伐謀第七十二回 人倒黴了 喝涼水都塞牙第四十三回 吳地分歧 第四十四回 吳決意抗曹第二十回 大勝而歸 禍起蕭牆第一百六回 功成身退 大權獨攬第十六回 人不可貌相 海水不可斗量第二十九回 孫策身死 孫權初成第八十七回 定大局 智計降敵第九十四回 外援無望 “大患”重啓第八十八回 擒放孟獲第一百六回 功成身退 大權獨攬第十六回 人不可貌相 海水不可斗量第一百七回 以弱勝強 大話打臉第一百十三回 做大事需大智慧 人心齊泰山移第五十二回 得人取地第八十四回 火燒連營 智退追兵第七十一回 小聰明大智慧 配合妙無雙第七十八回 命運饒過誰第九十八回 安全撤退 三興師初勝第一百十一回 諸葛亮轉世 諸葛誕忠勇第三十九回 江東暫安 孔明建功第八十八回 擒放孟獲第三十五回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一百十九回 亡國無憂 平穩過渡第十八回 虛實相生 人無完人第二十九回 孫策身死 孫權初成第五十五回 棋差一着第六十五回 收人心易主 拍馬屁拂心第十四回 時也運也 因小失大第五十九回 多管齊下 移心患第九十回 孟獲終服第三十一回 再而衰 滅後院之火第三十回 此消彼長 以弱勝強第三十五回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七十六回 徐晃神威 關公末路第三回 虎狼之輩 禽獸不如 第四回 亂世無好人第八十九回 再擒放孟獲第一百三回 人謀事 天不成第六十二回 撕破臉皮 人心難測第四十二回 大神顯聖 戰前謀算第五十八回 後生可畏第五十一回 先禮後兵 禮尚往來第七十三回 經典套路 虎威仍在第六十一回 明爭暗鬥 內憂外困第六十五回 收人心易主 拍馬屁拂心第四十五回 殺機四伏第二十七回 情義無價 目無王法第六十回 送蛋糕 誠對賊第三十二回 合則生 分則死第一百十三回 做大事需大智慧 人心齊泰山移第一百十五回 臣賢君昏 統一衆心第六十六回 要賬難 後院煩第一百十五回 臣賢君昏 統一衆心第一百三回 人謀事 天不成第六十一回 明爭暗鬥 內憂外困第七十一回 小聰明大智慧 配合妙無雙第二十三回 敵友轉換 因小失大第二回 官場難混 宮廷不安第四十七回 準備就緒第三十五回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一百十四回 半途而廢 再做曹操第一百十回 重權不可棄 貪心不可長第三十九回 江東暫安 孔明建功第九回 亂世見人性第八十九回 再擒放孟獲第一百五回 日久見人心第一百十三回 做大事需大智慧 人心齊泰山移第一百八回 新人換舊人 失心喪命第三十五回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四十三回 吳地分歧 第四十四回 吳決意抗曹第四十六回 計來計往第十四回 時也運也 因小失大第五十八回 後生可畏第九十五回 棋逢對手 風水輪流轉
第一百回 將帥不和 鬥法回師第十九回 生死之際 見本性第六十八回 勇猛將士 稱王反被戲第二十八回 離營脫身 人才齊聚第六十九回 高人典範 書生造反第四十回 荊州變蛋糕 人人慾取之第二十四回 天意難測 第二十五回 降漢 高光第七十七回 人亡神不滅第二回 官場難混 宮廷不安第一百十五回 臣賢君昏 統一衆心第七十四回 膿包毀敵手 關公巔峰刻第一百十四回 半途而廢 再做曹操第五十九回 多管齊下 移心患第八十三回 大仇得報 新帥出山第九十三回 收人收城 文戰計鬥第九十六回 謖亡國養 成人博弈第四十七回 準備就緒第四十八回 勝負無常 第四十九回 計高良心差第八十九回 再擒放孟獲第九十九回 計勝兵未勝 四次出師第一百十八回 扶不起的阿斗 大勝後的禍患第三十三回 得人心者得天下第五回 打狼艱難 負隅頑抗 第六回 豬一樣的隊友第六十回 送蛋糕 誠對賊第八十五回 偷雞不成 協天子第一百六回 功成身退 大權獨攬第九十二回 上兵伐謀第七十二回 人倒黴了 喝涼水都塞牙第四十三回 吳地分歧 第四十四回 吳決意抗曹第二十回 大勝而歸 禍起蕭牆第一百六回 功成身退 大權獨攬第十六回 人不可貌相 海水不可斗量第二十九回 孫策身死 孫權初成第八十七回 定大局 智計降敵第九十四回 外援無望 “大患”重啓第八十八回 擒放孟獲第一百六回 功成身退 大權獨攬第十六回 人不可貌相 海水不可斗量第一百七回 以弱勝強 大話打臉第一百十三回 做大事需大智慧 人心齊泰山移第五十二回 得人取地第八十四回 火燒連營 智退追兵第七十一回 小聰明大智慧 配合妙無雙第七十八回 命運饒過誰第九十八回 安全撤退 三興師初勝第一百十一回 諸葛亮轉世 諸葛誕忠勇第三十九回 江東暫安 孔明建功第八十八回 擒放孟獲第三十五回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一百十九回 亡國無憂 平穩過渡第十八回 虛實相生 人無完人第二十九回 孫策身死 孫權初成第五十五回 棋差一着第六十五回 收人心易主 拍馬屁拂心第十四回 時也運也 因小失大第五十九回 多管齊下 移心患第九十回 孟獲終服第三十一回 再而衰 滅後院之火第三十回 此消彼長 以弱勝強第三十五回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七十六回 徐晃神威 關公末路第三回 虎狼之輩 禽獸不如 第四回 亂世無好人第八十九回 再擒放孟獲第一百三回 人謀事 天不成第六十二回 撕破臉皮 人心難測第四十二回 大神顯聖 戰前謀算第五十八回 後生可畏第五十一回 先禮後兵 禮尚往來第七十三回 經典套路 虎威仍在第六十一回 明爭暗鬥 內憂外困第六十五回 收人心易主 拍馬屁拂心第四十五回 殺機四伏第二十七回 情義無價 目無王法第六十回 送蛋糕 誠對賊第三十二回 合則生 分則死第一百十三回 做大事需大智慧 人心齊泰山移第一百十五回 臣賢君昏 統一衆心第六十六回 要賬難 後院煩第一百十五回 臣賢君昏 統一衆心第一百三回 人謀事 天不成第六十一回 明爭暗鬥 內憂外困第七十一回 小聰明大智慧 配合妙無雙第二十三回 敵友轉換 因小失大第二回 官場難混 宮廷不安第四十七回 準備就緒第三十五回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一百十四回 半途而廢 再做曹操第一百十回 重權不可棄 貪心不可長第三十九回 江東暫安 孔明建功第九回 亂世見人性第八十九回 再擒放孟獲第一百五回 日久見人心第一百十三回 做大事需大智慧 人心齊泰山移第一百八回 新人換舊人 失心喪命第三十五回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四十三回 吳地分歧 第四十四回 吳決意抗曹第四十六回 計來計往第十四回 時也運也 因小失大第五十八回 後生可畏第九十五回 棋逢對手 風水輪流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