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化干戈
楊大將獻計欲攻劉備:令人送與糧食,以結呂布之心,使布按兵不動,則劉備可擒。
先擒劉備,後圖呂布,徐州可得也。
袁術依計而行,令韓胤帶密書往見呂布,呂布甚喜,重待韓胤。
袁術遣紀靈爲大將,雷薄、陳蘭爲副將,統兵進攻小沛。
劉備得知,聽從孫韓的建議,寫信向呂布求援。
呂布看了信,與陳宮計議:若袁術並了劉備,則北連泰山諸將以圖布,布不能安枕矣;不若救劉備(脣亡齒寒,盟友不可輕棄)。
布遂點兵起程,紀靈知呂布領兵來救劉備,寫信於呂布,向布質問。
呂布請紀靈、劉備二人飲宴,劉備聞布相請,即便欲往。
關、張出言阻止,劉備以備待呂布不薄爲由堅持前往(成大事者,必以現實利益衡量利弊。情誼在重利面前,總是不堪一擊)。
關、張二人只得跟隨劉備,到呂布寨中。
呂布言明:布特解劉備之危,異日得志,不可相忘(知恩圖報之人,施恩之際不必說;忘恩負義之人,施恩之際說了,也白搭!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正解也)!
劉備稱謝。
人報紀靈到,劉備大驚,欲避之。
布解釋:特請劉、紀二人來會議,勿得生疑。
紀靈下馬入寨,卻見劉備在帳上坐,大驚,抽身便回(情況不明,警惕爲上!入局再撤,爲時晚矣)。
呂布向前一把扯回,如提童稚。
張飛欲殺紀靈,關公急止之,建議:看呂布如何主意(冤家宜解不宜結,衝動是魔鬼,不可爲魔鬼所控)。
呂布以布是否射中一百五十步之外的戟小枝爲賭注,決定兩家是否開戰。
劉備無奈,只能暗中祈禱可以射中(凡事有一絲希望,便不應放棄)。
呂布果然射中,兩家只能罷手。
二、武人文計
呂布親自寫信向袁術說明情況,袁術本欲自提重兵,親征劉備,兼討呂布!
紀靈獻疏不間親之計:與呂布聯姻,藉機殺劉備(聯姻,聯盟的方式之一)。
袁術依計而行,遣韓胤爲媒,帶禮物往徐州求親。
呂布厚款韓胤,許了親事。
韓胤回報袁術,術即備聘禮,仍令韓胤送至徐州。
呂布受了聘禮,設席相待,留胤於館驛安歇。
陳宮竟往館驛內拜望韓胤,直接戳穿袁術的疏不間親之計。
胤失驚,請求陳宮保密,陳宮不但保密,還要促成其計(忠臣不事二主,背信棄義之輩,終爲人恥)。
陳宮催促呂布速將布女送到袁術處 ,呂布應允,連夜具辦妝奩,收拾寶馬香車,令宋憲、魏續同韓胤送女前去,鼓樂喧天,送出城外(計謀貴在不知。亂世之中,大張旗鼓,易招災禍)。
陳元龍之父陳珪,聞鼓樂之聲,得知事情,明白此乃疏不間親之計也(聰明人不止一個,拿別人當傻子的人,本身就是個傻子),劉備危矣。
陳珪找呂布告知:袁術欲以呂布之女爲質,隨後就來攻劉備而取小沛。小沛亡,徐州危矣。且術或來借糧,或來借兵:呂布若應之,是疲於奔命,而又結怨於人;若呂布不允,是棄親而啓兵端也。況聞袁術有稱帝之意,是造反也。術若造反,則呂布乃反賊親屬矣(人生如棋局,往後看的步數越多越能活得坦然)。
呂布急命張遼引兵,將女搶歸,連韓胤都拿回監禁,不放歸去(秘事大忌——泄密;相關人員嚴密控制,泄密可杜絕也)。
呂布令人回覆袁術,只說女兒妝奩未備,待備畢便自送來。
陳珪向呂布建議:解韓胤赴許都。
布猶豫未決(亂世之中,立場分明,方可立身;猶豫不決,最易樹敵)。
呂布得知:劉備在招兵買馬,張飛搶了呂布購買的馬匹。
呂布大怒,隨即點兵往小沛來鬥張飛。
張飛與呂布不分勝負,劉備恐有失,急令張飛收軍入城。
呂布分軍四面圍定,劉備令人出城,至呂布營中,說情願送還馬匹,兩相罷兵。
布欲從之,陳宮建議:立即殺掉劉備,布聽之,攻城愈急(背叛之人,除之後快,聽之用之,速死也)。
三、招友穩敵
孫乾建議:棄城走許都,投奔曹操,借軍破布(敵人的敵人是朋友,以敵之敵攻敵,智也)。
劉備依計而行,護着老小與關、張二人投奔曹操去了。
呂布見劉備去了,也不來趕(放虎歸山,貽害無窮),隨即入城安民,令高順守小沛,布仍回徐州去了。
劉備前奔許都,到城外下寨,先使孫乾來見曹操,言被呂布追逼,操便請入城相見。
劉備留關、張在城外,自帶孫乾、糜竺入見操(情況未明,防備爲上——部分親臨,以示友好;部分武力待命,以防不測)。
操待以上賓之禮,郭嘉建議:除一人之患,以阻四海之望:安危之機不可不察(利分大小多少,失小利得大利,勝算也),留下劉備以收人心。
曹操同意,即表薦劉備領豫州牧。
程昱建議:儘早除掉劉備,曹操認爲:正用人之際,不可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樹大招風,人才亦以高望、盛名招之)。
曹操將兵馬和糧草送與劉備,使往豫州到任。
劉備至豫州,令人約會曹操。
操正欲起兵,自往徵呂布,突然得知:張濟侄張繡統濟衆,用賈詡爲謀士,結連劉表,屯兵宛城,欲興兵造反奪帝。
操大怒,欲興兵討之,又恐呂布來侵許都。
荀彧建議:遣使往徐州,加官賜賞,令與劉備解和,布喜,則不思遠圖矣。
曹操依計而行,差奉軍都尉王則,帶官誥並和解書,往徐州去。
四、忘形招禍
操起兵十五萬,親討張繡。
賈詡勸張繡投降曹操,張繡從之,使賈詡至操寨通款。
操見詡應對如流,甚愛之,效用爲謀士。
賈詡表示:以前從李傕,得罪天下;今從張繡,言聽計從,不忍棄之(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易主之事,慎之)。
操待張繡甚厚。
曹操喝醉後找妓女(飽暖思淫慾,人之劣性也),操之兄子曹安民,向曹操介紹繡叔張濟之妻鄒氏(曲意奉承之輩,不可留)。
操每日與鄒氏取樂,不思歸期,張繡家人密報繡(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爲)。
繡大怒,覺得曹操欺人太甚,便請賈詡商議。
詡建議:此事不可泄漏,來日等操出帳議事(替主分憂,人臣本分)。
張繡告知曹操:新降兵多有逃亡者,乞移屯中軍(征戰之際,軍隊調動,慎之)。操許之。
繡移屯繡軍,刻期舉事。
偏將胡車兒向張繡獻計:張繡請典韋吃酒,使盡醉而歸,胡車兒偷入帳房,先盜韋戟,韋不足畏(人非能水也,善假於物也!飛禽猛獸,奪其羽翅、爪牙,無可懼也)。
繡依計而行,預先準備舉事之事。
至期,令賈詡致意請典韋到寨,殷勤待酒。
至晚醉歸,胡車兒雜在衆人隊裡,直入大寨。
是夜曹操於帳中與鄒氏飲酒,忽聽帳外人言馬嘶(軍隊之中,無軍紀之時,必生禍亂)。須臾,四下裡火起。
操始着忙,急喚典韋,韋便跳起身來,卻尋不見了雙戟。
敵兵已到轅門,韋急掣步卒腰刀在手。
韋奮力向前,砍死二十餘人,韋身無片甲,上下中數十槍,兀自死戰。
刀砍缺不堪用,韋即棄刀,雙手提着兩個軍人迎敵,擊死者八九人,羣賊不敢近,只遠遠以箭射之,箭如驟雨(萬箭齊發,個人無論如何不可阻擋!軍隊與武林高手的差異所在)。
韋猶死拒寨門,爭奈寨後賊軍已入,韋背上又中一槍(秋風落葉蟬先覺,暗算無常死不知),乃大叫數聲,血流滿地而死。
死了半晌,無一人敢從前門而入。
曹操賴典韋當住寨門,乃得從寨後上馬逃奔,安民被砍爲肉泥。
操長子曹昂,即以己所乘之馬奉操,操上馬急奔,曹昂卻被亂箭射死。
操乃走脫,路逢諸將,收集殘兵。
五、賞罰分明
夏侯惇所領青州之兵,劫掠民家,平虜校尉于禁,即將本部軍於路剿殺,安撫鄉民。
青州兵走回,迎操泣拜於地,言于禁造反,趕殺青州軍馬。
于禁見操等俱到,乃引軍射住陣角,鑿塹安營。
荀彧告知于禁:青州軍言禁造反,想讓禁先向曹操解釋。
于禁認爲:分辯小事,退敵大事(事分輕重緩急,急重者當先)。
于禁先出寨迎敵,繡軍大敗,引敗兵投劉表去了。
曹操收軍點將,于禁入見,備言青州之兵,肆行劫掠,大失民望,禁故殺之。
曹操大加讚賞,乃賜以金器一副,封益壽亭侯,處罰夏侯惇治兵不嚴之過(賞罰分明,治理之本也)。
設祭,祭典韋,操親自哭而奠之,並告訴諸將:操折長子、愛侄,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無血緣關係之人捨命相救者,其恩當重過血緣至親的相救之恩)。
曹操還兵許都。
六、老虎被忽悠
王則帶詔至徐州,在呂布面前極道曹公相敬之意,布大喜。
呂布殺袁術來使,將韓胤用枷釘了,遣陳登帶謝表,解韓胤同王則上許都來謝恩,且寫信於操,欲求實授徐州牧。
操知布絕婚袁術,大喜,遂斬韓胤於市曹。
陳登向曹操建議:早除呂布,並答應做曹操內應(裡應外合,勝利捷徑也)。
操喜,表贈陳珪秩中二千石,登爲廣陵太守。
登回徐州見呂布,呂布見陳登父子得高官,布求徐州牧沒消息,本欲殺了陳登。
陳登謊稱:曹操待呂布,如養鷹耳:狐兔未息,不敢先飽,飢則爲用,飽則背主而去。
布信以爲真(人云亦云之輩,不足與謀),忽報袁術軍取徐州,呂布聞言失驚。
預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