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天自有公 第十三回 命途多舛 人心善變

bookmark

第十二回  天自有公

一、勝負參半

曹操正慌走間,夏侯惇引軍截住呂布大戰,鬥到黃昏時分,大雨如注,各自引軍分散(時局不利之時,走爲上)。

操回寨,重賞典韋(救命大恩,必報之)。

陳宮向呂布獻計:令濮陽城中富戶田氏詐降曹操,操若來,誘之入城,四門放火,外設伏兵。

呂布依計而行,操重賞田氏所派送信之人,一面收拾起兵。

劉曄提醒曹操:布雖無謀,陳宮多計(主事之人,決策之主,謀士爲輔。料定對方計策,以主事之人爲主,謀士爲輔,不可輕其一)。爲防其中有詐,建議曹操分三軍爲三隊:兩隊伏城外接應,一隊入城(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操從曄言,分軍三隊,來至濮陽城下。

曹操見城上情形與田氏信中所說相同,操撥夏侯惇引軍在左,曹洪引軍在右,自己引夏侯淵、李典、樂進、典韋四將,率兵入城。

李典建議:曹操先在城外,典等先入城探查(元帥,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先鋒,衝鋒陷陣,勇往直前。各司其職,不可混淆)。

操不肯,堅決親自帶軍入城(情況分明,勇往直前,鼓舞士氣;情況不明,勇往直前,送死無異)。

曹操入城得知中計,逃跑之時與衆將失散。

曹操掩面瞞過呂布,呂布將戟於操盔上一擊,問曹操在哪(明目張膽詢問敵人,敵方軍情,愚蠢至極)?

操反指,言前面騎黃馬者(強敵面前,以虛代實,避實就虛也)。

呂布聽言,棄了曹操(敵人言語,豈可輕信),縱馬向前追趕。

曹操遇典韋等衆將,雖死戰逃回,但被燒傷。

衆將拜伏問安,操仰面笑,認爲自己中計,應當如此(笑對失敗,直面癥結,方可反敗爲勝)。

郭嘉向曹操建議:迅速反攻(兵貴神速)。

操決定將計就計:詐言操被火傷,已經身死(虛名在實效面前,不值一提),引呂布前來進攻,藉機伏擊。

衆人依計而行,呂布死戰得脫,敗回濮陽,堅守不出。

是年蝗蟲忽起,食盡禾稻,曹操因軍糧盡,引兵回鄄城暫住。

呂布亦引兵出屯山陽就食(民以食爲天,吃不飽飯,啥也幹不了),因此二處權且罷兵。

二、好人有好報

陶謙在徐州,忽然染病,看看沉重,再次提起將徐州讓於劉備之事,劉備始終推辭不受。

陶謙死後,衆人皆勸,劉備才許權領徐州事(謙讓三次,足見禮節;以死相送,尤不接受,後又接受,虛僞至極),使孫乾、糜竺爲輔,陳登爲幕官,盡取小沛軍馬入城,出榜安民,一面安排喪事。

劉備與大小軍士,盡皆掛孝,大設祭奠祭畢,葬於黃河之原,將陶謙遺表,申奏朝廷。

三、順勢而爲

操在鄄城,知陶謙已死,劉備領徐州牧,大怒準備攻打劉備。

荀彧分析了攻打劉備的利弊後,建議:不要攻打劉備,先東略陳地,使軍就食汝南、潁川。黃巾餘黨何儀、黃劭等,多有金帛、糧食,此等賊徒,又容易破,破而取賊糧,以養三軍,朝廷喜,百姓悅,乃順天之事也(順勢而爲,事半功倍)。

操喜從之,乃留夏侯惇、曹仁守鄄城等處,自引兵先略陳地,次及汝、潁。

賊兵雖衆,都是狐羣狗黨,並無隊伍行列(兵不在多,而在精)。

曹兵掩殺賊衆,奪其金帛、糧食無數。

何儀勢孤,引數百騎奔走葛陂,許褚活捉何義,其他賊人皆下馬受縛,被褚盡驅入葛陂塢中。

典韋追襲何儀到葛陂,許褚要與典韋比試本領,不分勝負。

曹操得知,急引軍退五里,密使人掘下陷坑,暗伏鉤手(強敵面前,力拼不過,智取爲上)。

許褚被俘後,曹操下帳叱退軍士,親解褚縛,急取衣衣之,命坐,問褚鄉貫姓名。

許褚進行了自我介紹(初次相識,自我介紹:姓名、籍貫、平生志向爲要),曹操問褚是否肯降。

許褚遂招引宗族數百人俱降,操拜許褚爲都尉,賞勞甚厚,遂將何儀、黃劭斬訖,汝、潁悉平。

四、攻城略地

曹操班師,曹仁、夏侯惇接見,根據情報:兗州薛蘭、李封軍士皆出擄掠,城邑空虛,可引得勝之兵攻之,一鼓可下。

操遂引軍徑奔袞州,薛蘭、李封只得引兵出城迎戰。

許褚主動請纓出戰(初入組織,必以功勞,站穩腳跟),許褚斬李封於馬下,其餘衆將合力殺散敵軍,曹操復得兗州,程昱便請進兵取濮陽。

曹操領衆將兵至濮陽,呂布欲自將出迎,陳宮建議等人手齊備再開戰,呂布自以爲天下無敵,堅持立即出戰(自大乃失敗前兆)。

曹操令六員將共攻呂布,布遮攔不住,撥馬回城,田氏不讓呂布進城,投降曹操。

布大罵,引軍奔定陶而去,操遂得濮陽,恕田氏舊日之罪(大人不記小人過)。

操令劉曄等守濮陽,自己引軍趕至定陶。

呂布與張邈、張超盡在城中,高順、張遼、臧霸、侯成巡海打糧未回,操軍至定陶,連日不戰,引軍退四十里下寨。

呂布本欲偷襲曹操,將近操寨,見左邊一望林木茂盛,恐有伏兵而回。

曹操得知:布疑林中有伏兵,便在林中假設伏兵(“順”敵之意,破敵之捷徑也),在別處再設伏兵。

呂布中伏,布軍三停去了二停,陳宮得知,遂與高順保着呂布老小,棄定陶而走。

曹操將得勝之兵,殺入城中,勢如劈竹,張超自刎,張邈投袁術去了,山東一境,盡被曹操所得。

呂布正走,逢諸將皆回,陳宮亦已尋着,布打算反擊曹操(敵人儘可以消滅我,但不能打敗我)。

預知呂布勝負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十三回 命途多舛 人心善變

一、虎落平陽

呂布欲再與曹操決戰,陳宮建議:先尋安身之地。

呂布打算投靠袁紹,袁紹卻派兵相助曹操,呂布只能聽從陳宮建議,投奔徐州。

劉備認爲呂布是當今英勇之士,可出迎之(忠誠永遠在能力之上,若沒有忠誠,能力越大,破壞力越大)。

糜竺建議:不可收留呂布,收則傷人。

劉備認爲:因爲呂布攻打兗州,才解了徐州之圍,現在情況不好投靠劉備,不可能有二心(天下窮困之人,不一定都是樸實之輩)。

劉備熱情歡迎呂布入徐州,並打算將徐州交給呂布(不知底細、品行之人,豈可輕託大事)。

呂布本打算接收,但見關、張的表情,便拒絕了。

劉備再讓,陳宮連忙表示不會奪徐州(強龍不壓地頭蛇,切記),劉備才作罷。

呂布回請劉備,張飛強烈表示對呂布不滿。

呂布因此向劉備請辭(以退爲進,高手所爲),劉備順勢將呂布送往小沛,呂布自引軍投小沛安身去了。

二、再行反間計

曹操平了山東,表奏朝廷,加操爲建德將軍費亭侯。

李傕自爲大司馬,郭汜自爲大將軍,橫行無忌,朝廷無人敢言。

太尉楊彪、大司農朱儁向獻帝獻計:令曹操扶持社稷,剿除奸黨。

獻帝哭訴:帝受李傕、郭汜欺負已久。

楊彪獻計:先令二賊自相殘害,然後詔曹操引兵殺之,掃清賊黨,以安朝廷(二桃殺三士,除奸佞讒臣的良方)。

獻帝問具體計策,楊彪表示:聞郭汜之妻最妒,令人於汜妻處用反間計(“最妒”用反間計,最見實效),藉此挑撥李、郭二人的關係。

帝應允,楊彪依計而行,李、郭二人果然反目,最終李傕劫了天子,郭汜將衆官盡行監下。

三、人心難測

皇甫酈向西涼人揚言:李傕謀反,從之者即爲賊黨,後患不淺。西涼人多有聽酈之言,軍心漸渙。

賈詡又密諭羌人:密詔使汝還郡,後當有重賞。羌人正怨李傕不與爵賞,遂聽詡言,都引兵去。

獻帝聽從賈詡建議:封傕爲大司馬。

李傕認爲是女巫的功勞,遂重賞女巫,卻不賞軍將(賞罰不明,人心盡失,其身難保也)。

騎都尉楊奉打算和宋果裡應外合殺掉李傕,可惜走漏消息,傕令人擒宋果先殺之。

李傕自將兵出,奉不勝,引軍投西安去了,李傕自此軍勢漸衰。

張濟統領大軍,自陝西來到,欲與二公和解,聲言如不從者,引兵擊之。

李、郭二人和解,張濟上表,請天子駕幸弘農,帝詔封張濟爲驃騎將軍。

汜放公卿出營,傕收拾車駕東行,遣舊有御林軍數百,持戟護送,車駕正到華陰縣,郭汜起兵趕來。

楊奉自爲李傕所敗,便引軍屯終南山下(大勢已去,可保存實力,以圖東山再起),楊奉手下徐晃斬郭汜手下崔勇於馬下,楊奉乘勢掩殺,汜軍大敗,退走二十餘里。

郭汜大軍將天子、楊奉困在垓心,正在危急之中,國戚董承引軍來救。

李、郭二人合兵,承、奉保駕走陝北,傕、汜分兵趕來。

承、奉一面差人與傕、汜講和,一面密傳聖旨往河東,急召故白波帥韓暹、李樂、胡才三處軍兵前來救應。

樂軍大敗,楊奉、董承遮攔不住,保駕北走,背後賊軍趕來。

李樂建議:請天子上馬先行!帝表示:帝不可舍百官而去(事急從權,一味緊守規矩,終被規矩所害)。

胡才被亂軍所殺,楊奉載帝至大陽,詔封李樂爲徵北將軍,韓暹爲徵東將軍,起駕前行。

李樂等專權,故意送濁酒粗食與帝,帝勉強納之。

李樂、韓暹又連名保奏無徒、部曲、巫醫、走卒二百餘名,併爲校尉、御史等官,刻印不及,以錐畫之,全不成體統(軍國大事,不講體統者,終不能成也)。

董承、楊奉商議,差人修洛陽宮院,欲奉車駕還東都,李樂不從,承、奉乃奉駕起程。

李樂暗令人結連李傕、郭汜,一同劫駕,董承、楊奉、韓暹知其謀,護送車駕前奔箕關。

李樂聞知,不等傕、汜軍到,自引本部人馬前來追趕,趕到箕山下,詐稱:李傕、郭汜在此(兵者詭道也,生死之際,不可輕信敵言)。

預知獻帝如何脫險,且看下回分解!

第二十六回 有舍有得 初心不改第七十七回 人亡神不滅第八十八回 擒放孟獲第三十八回 孔明出山 江東人傑第七十回 莽夫有智 老而彌堅第三十五回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一百十七回 兩帥不和 亮後難救國第八十一回 仇上加仇 後生可畏第五十一回 先禮後兵 禮尚往來第一百七回 以弱勝強 大話打臉第四十二回 大神顯聖 戰前謀算第三十八回 孔明出山 江東人傑第一百十三回 做大事需大智慧 人心齊泰山移第二十三回 敵友轉換 因小失大第二十七回 情義無價 目無王法第五回 打狼艱難 負隅頑抗 第六回 豬一樣的隊友第九十六回 謖亡國養 成人博弈第三十回 此消彼長 以弱勝強第四十回 荊州變蛋糕 人人慾取之第四十三回 吳地分歧 第四十四回 吳決意抗曹第一回 天下大亂 英雄出山第三十五回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三十八回 孔明出山 江東人傑第五十二回 得人取地第三十一回 再而衰 滅後院之火第七回 拉人打架 第八回 志莫能小第三十九回 江東暫安 孔明建功第八十八回 擒放孟獲第八十三回 大仇得報 新帥出山第四十三回 吳地分歧 第四十四回 吳決意抗曹第一百六回 功成身退 大權獨攬第四十回 荊州變蛋糕 人人慾取之第八十一回 仇上加仇 後生可畏第四十七回 準備就緒第十九回 生死之際 見本性第九十八回 安全撤退 三興師初勝第一百三回 人謀事 天不成第一百十回 重權不可棄 貪心不可長第四十五回 殺機四伏第七十六回 徐晃神威 關公末路第三十一回 再而衰 滅後院之火第一百五回 日久見人心第七十六回 徐晃神威 關公末路第五十一回 先禮後兵 禮尚往來第八十七回 定大局 智計降敵第九十七回 再次出師 勝負參半第七十二回 人倒黴了 喝涼水都塞牙第五十五回 棋差一着第七回 拉人打架 第八回 志莫能小第五十一回 先禮後兵 禮尚往來第三十二回 合則生 分則死第二十九回 孫策身死 孫權初成第九回 亂世見人性第一百二回 六出師 敗少勝多第三十八回 孔明出山 江東人傑第一百十四回 半途而廢 再做曹操第五十二回 得人取地第十回 時勢變幻 第十一回 好人緣 知彼皆能救命第九十九回 計勝兵未勝 四次出師第六十四回 人品不及命運第三回 虎狼之輩 禽獸不如 第四回 亂世無好人第五十回 三笑一哭第一百六回 功成身退 大權獨攬第四十五回 殺機四伏第七十三回 經典套路 虎威仍在第九十四回 外援無望 “大患”重啓第十八回 虛實相生 人無完人第七十六回 徐晃神威 關公末路第二十二回 英雄較量 小丑顯眼第一百八回 新人換舊人 失心喪命第七十四回 膿包毀敵手 關公巔峰刻第二回 官場難混 宮廷不安第九回 亂世見人性第一百回 將帥不和 鬥法回師第二十回 大勝而歸 禍起蕭牆第六十三回 巧用預警 智取爲上第六十九回 高人典範 書生造反第八十三回 大仇得報 新帥出山第八十回 變天第八十六回 不負使命 失把米第五十三回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二十七回 情義無價 目無王法第九十七回 再次出師 勝負參半第一百一回 五出師只賺大將第五十七回 此消彼長第十七回 衆志成城 勝之則易第五十五回 棋差一着第七十七回 人亡神不滅第五十四回 要賬不易 錦囊妙計第四十五回 殺機四伏第三回 虎狼之輩 禽獸不如 第四回 亂世無好人第九十一回 消長無常第二十八回 離營脫身 人才齊聚第六十三回 巧用預警 智取爲上第六十八回 勇猛將士 稱王反被戲第三十二回 合則生 分則死第三十六回 得心者遠勝得人者 第三十七回 高人第九十五回 棋逢對手 風水輪流轉第二十二回 英雄較量 小丑顯眼第三十三回 得人心者得天下
第二十六回 有舍有得 初心不改第七十七回 人亡神不滅第八十八回 擒放孟獲第三十八回 孔明出山 江東人傑第七十回 莽夫有智 老而彌堅第三十五回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一百十七回 兩帥不和 亮後難救國第八十一回 仇上加仇 後生可畏第五十一回 先禮後兵 禮尚往來第一百七回 以弱勝強 大話打臉第四十二回 大神顯聖 戰前謀算第三十八回 孔明出山 江東人傑第一百十三回 做大事需大智慧 人心齊泰山移第二十三回 敵友轉換 因小失大第二十七回 情義無價 目無王法第五回 打狼艱難 負隅頑抗 第六回 豬一樣的隊友第九十六回 謖亡國養 成人博弈第三十回 此消彼長 以弱勝強第四十回 荊州變蛋糕 人人慾取之第四十三回 吳地分歧 第四十四回 吳決意抗曹第一回 天下大亂 英雄出山第三十五回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三十八回 孔明出山 江東人傑第五十二回 得人取地第三十一回 再而衰 滅後院之火第七回 拉人打架 第八回 志莫能小第三十九回 江東暫安 孔明建功第八十八回 擒放孟獲第八十三回 大仇得報 新帥出山第四十三回 吳地分歧 第四十四回 吳決意抗曹第一百六回 功成身退 大權獨攬第四十回 荊州變蛋糕 人人慾取之第八十一回 仇上加仇 後生可畏第四十七回 準備就緒第十九回 生死之際 見本性第九十八回 安全撤退 三興師初勝第一百三回 人謀事 天不成第一百十回 重權不可棄 貪心不可長第四十五回 殺機四伏第七十六回 徐晃神威 關公末路第三十一回 再而衰 滅後院之火第一百五回 日久見人心第七十六回 徐晃神威 關公末路第五十一回 先禮後兵 禮尚往來第八十七回 定大局 智計降敵第九十七回 再次出師 勝負參半第七十二回 人倒黴了 喝涼水都塞牙第五十五回 棋差一着第七回 拉人打架 第八回 志莫能小第五十一回 先禮後兵 禮尚往來第三十二回 合則生 分則死第二十九回 孫策身死 孫權初成第九回 亂世見人性第一百二回 六出師 敗少勝多第三十八回 孔明出山 江東人傑第一百十四回 半途而廢 再做曹操第五十二回 得人取地第十回 時勢變幻 第十一回 好人緣 知彼皆能救命第九十九回 計勝兵未勝 四次出師第六十四回 人品不及命運第三回 虎狼之輩 禽獸不如 第四回 亂世無好人第五十回 三笑一哭第一百六回 功成身退 大權獨攬第四十五回 殺機四伏第七十三回 經典套路 虎威仍在第九十四回 外援無望 “大患”重啓第十八回 虛實相生 人無完人第七十六回 徐晃神威 關公末路第二十二回 英雄較量 小丑顯眼第一百八回 新人換舊人 失心喪命第七十四回 膿包毀敵手 關公巔峰刻第二回 官場難混 宮廷不安第九回 亂世見人性第一百回 將帥不和 鬥法回師第二十回 大勝而歸 禍起蕭牆第六十三回 巧用預警 智取爲上第六十九回 高人典範 書生造反第八十三回 大仇得報 新帥出山第八十回 變天第八十六回 不負使命 失把米第五十三回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二十七回 情義無價 目無王法第九十七回 再次出師 勝負參半第一百一回 五出師只賺大將第五十七回 此消彼長第十七回 衆志成城 勝之則易第五十五回 棋差一着第七十七回 人亡神不滅第五十四回 要賬不易 錦囊妙計第四十五回 殺機四伏第三回 虎狼之輩 禽獸不如 第四回 亂世無好人第九十一回 消長無常第二十八回 離營脫身 人才齊聚第六十三回 巧用預警 智取爲上第六十八回 勇猛將士 稱王反被戲第三十二回 合則生 分則死第三十六回 得心者遠勝得人者 第三十七回 高人第九十五回 棋逢對手 風水輪流轉第二十二回 英雄較量 小丑顯眼第三十三回 得人心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