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耕者有其田

曾紀澤入住到了慕王府中,他走進了那座譚紹光人頭落地的議事廳中,內中那些華麗的陳設已經不在,只剩下當中間那一面玉樹屏風還在,只是血跡已被擦得乾乾淨淨。

當日譚紹光被殺之後,衆王們便私下一合計,將慕王府的珍寶分了個乾淨。後來汪安鈞爲討好曾紀澤,便提議將這玉樹屏風留下,當作衆人獻降之禮送給他。

曾紀澤輕撫着那光滑的寶物,問道:“我聽說洪秀全曾贈給譚紹光一面屏風,最是寶貴,莫非就是這個嗎?”

汪安鈞忙上前答話:“正是,正是。”

曾紀澤笑哼一聲:“看來當髮匪的官比給朝廷當官就是有錢呀,怪不得當初你們這些人都把腦袋別在腰裡,爭着搶着給洪秀全當奴才。”

汪安鈞臉上頓露愧色:“小的們當初也是爲洪賊的邪教之說蒙了心智,才錯上了賊船,多虧能遇上大人,小的們才能及時回頭,重新做人。”

曾紀澤自然喜歡被拍馬屁,但他喜歡的是有水平,不顯山不露水,於無形之間拍出來的馬屁,汪安鈞這不叫拍,這叫噁心人。曾紀澤聽着就不怎麼舒服,也沒給他太多的好臉色看,“我聽說李秀成的宅府造得比洪賊的僞王宮還是富貴堂皇,走吧,帶本官去見識見識。”

“這……”汪安鈞面露惋惜之色,嘆道:“小的不敢欺瞞大人,當時我們幾個誅殺譚紹光之後,不知是怎麼走露了風聲,很快全城的軍民都知道了要歸降的消息。當時就有不少亂民衝進了李府,將府中的值錢東西搶掠一空,事後還放火燒了整個李府。現在那裡只剩下一片的灰燼,只怕大人是什麼也看不到了。”

“哼——”曾紀澤斜瞪了汪安鈞一眼,什麼都沒說。他其實心裡最清楚不過了,什麼亂民搶掠?那些沒飯吃的平民百姓哪裡還有力氣去搶東西,分明就是汪安鈞這些貪婪的傢伙合夥洗劫了忠王府,爲怕留下證據,索性一把火燒了整個王府。他們乾的這勾當,曾紀澤不知目睹湘軍做了多少次,又豈能瞞過他的眼睛。

“行了,你可以下去了。”曾紀澤沒有再追究,卻也賴得跟他多說一句話。

汪安鈞小心翼翼的告退,議事廳中只剩下了他淮系的人。李鴻章見曾紀澤表情不悅,便笑道:“這也是常有之事,前次太倉、常熟之時,那幾個髮匪降將不也都將城裡洗劫了一遍嗎。不過聽說李秀成府中藏了不少當世奇珍,被這些傢伙奪去了,多少有些可惜。”

曾紀澤不以爲然:“珍寶再奇,誰也不能保證一生一世據有,到頭來還不是被搶來搶去的。就比如說這面玉樹屏風吧,我聽說原來是被一位金陵的巨紳收藏,後來城破後,此人被洪秀全殺了全家,全部家產包括這屏風也被搶走。所以說啊……”

“所以說,這世上最好的珍寶就是手裡頭的槍桿子。”李鴻章接了他的話碴。

曾紀澤笑而默認。接着,他把談話轉入了正題,他道:“蘇州一破,光發降兵就有近八萬,再加上城中倖存的平民,近有二十萬張口等着吃飯。如果再算上其他克復的城鎮,這個數字就更爲龐大,這對咱們的財政可是個不小的壓力,你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嗎?”

李鴻章屏退了旁人,待無外人在時,才低聲道:“對於平民百姓,咱們自然得想方設法調撥糧賑濟,糧少些無妨,保證能養活他們到明年的種糧收穫就是了。可是那八萬多的降兵卻實在不是一個小數目,咱們就算要收編也只能收編一部分精壯的,剩下的又該怎麼處置呢?留着他們的話,那可是一個極不穩定的因素呀。”

“那依你之見呢?”曾紀澤眉頭暗皺。

李鴻章把手橫在脖間,做了一個殺頭的動作:“依我看,咱們不如效仿湘軍,將他們全部坑殺,以絕後患。”

“你小子也夠恨的啊。”曾紀澤心下暗罵。李鴻章的提議並非沒有道理,自古以來,屠殺是消滅隱患和吃飯的嘴巴最簡單有效的手段,但接下來將要面臨的便會是人口的銳減,勞動力的不足,三國時期的混亂屠殺就是最好的例證。

曾紀澤很否定了李鴻章的提議,同時,提出了他的想法,一個關於土地改革的初步設想。

第一步,在全江蘇範圍內覈查統計無主的田地,十畝以上者全部收歸官府,十畝以下者,如果所有者在兩個月之內者沒有向官府提出申報,也將收歸官府。

第二步,將接收過來的“官地”出售給農民,地價爲耕地主要農作物正產品全年收穫量的2.5倍,由承領農民分10年20期平均攤還,不必負擔利息。並規定每人所買之土地面積,不得超過十畝,並且,在還完租金之前,不得出賣土地。

第三步,對經受過戰火的農村實行減稅,限定租額,地租不得超過全年主產品收穫量的百分之三十,以減輕農民的負擔。同時,也保障地主的利益,規定佃農按時納租,欠繳兩年地租地主可以解僱等。

官地的銷售對象普遍而廣泛,除了那些無地的農民外,太平軍的降卒們也將享受同等待遇,這樣便可以較爲妥善的解決降卒們的穩定問題。其實很多太平軍士兵都來自於無地的農民,這些人因爲窮困,在走投無路之下才選擇了投奔太平天國。中國的農民們歷來忍受能力極強,不到活不下去的份上,很難想象他們會走上造反這條不成功便成仁的道路。

李鴻章對於曾紀澤的這個新計劃頗感吃驚,從表面上來看,這的確是一個解決農民吃飯問題和安置降卒的好方法,但其中似乎又有什麼地方不夠妥當,他一時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曾紀澤所說的只是他土地改革計劃的第一階段,這其實與曾國藩辦的鼓勵開荒,減租減賦差不多。但同樣存在不同之處,這個不同之處卻與曾國藩的手法有些本質的區別。

曾紀澤對每人購買的土地面積做了限定,同時規定10年之內不得賣出土地,這便限制了地主豪強們憑藉其雄厚的財力大規模購買土地,並避免了農民的土地被他們兼併。這其實是一個限制地主發展,保障耕者有其田的土改計劃。

第264章 謝幕前的演出第50章 幕府第11章 洋槍營第314章 犧牲第94章 親信第208章 “禽獸”第203章 北京第92章 機槍車間第105章 大勢已去第242章 肉第314章 犧牲第103章 制器第145章 血流成河第240章 反戈第190章 總統的恩人第76章 留學計劃第106章 背信第185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123章 炮第283章 邊境第214章 小喜兒第8章 胡林翼第114章 土改與舉借外債第122章 獻策第90章 保存實力第128章 巷戰第251章 謠言第226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234章 父子同心第84章 教科書第262章 賣國成性第160章 殖產興業第92章 機槍車間第158章 幼天王第96章 會面第136章 至尊第150章 另類的美國第142章 思想境界第178章 決斷第285章 天鷹第26章 肩部之傷第312章 對話第205章 坐享其成的“富二代”第289章 國土第41章 上海,擴軍第277章 安內第266章 借道第145章 血流成河第31章 風流猛將第34章 悲壯的熱血第235章 奇怪的任務第213章 立場第282章 先發制人第256章 天策門第165章 紅頂商人第71章 兵工廠第4章 英國醫生第270章 緩兵之計第157章 白話文第244章 反目第112章 野心 鐵血 柔情第91章 大殺器第12章 籌款第69章 整風第112章 野心 鐵血 柔情第144章 北征第69章 整風第82章 同文第289章 經略越南第183章 重複的歷史第44章 辛酉第301章 反英運動第111章 “狼狽爲奸”第170章 衝突第118章 兵臨城下第200章 關門打狗第244章 反目第208章 “禽獸”第240章 反戈第278章 民以食爲天第283章 邊境第115章 聯姻第83章 復旦第132章 所謂忠臣第241章 狂歡第180章 風雨飄搖第246章 削兵第17章 堅守黃州第75章 特雷格醫生第232章 有驚無險第35章 再度交手第225章 實驗室第55章 私人武裝第266章 借道第156章 侍王第107章 官與私的爭論第249章 寶刀不老第169章 被開明第33章 屠殺第37章 夜襲
第264章 謝幕前的演出第50章 幕府第11章 洋槍營第314章 犧牲第94章 親信第208章 “禽獸”第203章 北京第92章 機槍車間第105章 大勢已去第242章 肉第314章 犧牲第103章 制器第145章 血流成河第240章 反戈第190章 總統的恩人第76章 留學計劃第106章 背信第185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123章 炮第283章 邊境第214章 小喜兒第8章 胡林翼第114章 土改與舉借外債第122章 獻策第90章 保存實力第128章 巷戰第251章 謠言第226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234章 父子同心第84章 教科書第262章 賣國成性第160章 殖產興業第92章 機槍車間第158章 幼天王第96章 會面第136章 至尊第150章 另類的美國第142章 思想境界第178章 決斷第285章 天鷹第26章 肩部之傷第312章 對話第205章 坐享其成的“富二代”第289章 國土第41章 上海,擴軍第277章 安內第266章 借道第145章 血流成河第31章 風流猛將第34章 悲壯的熱血第235章 奇怪的任務第213章 立場第282章 先發制人第256章 天策門第165章 紅頂商人第71章 兵工廠第4章 英國醫生第270章 緩兵之計第157章 白話文第244章 反目第112章 野心 鐵血 柔情第91章 大殺器第12章 籌款第69章 整風第112章 野心 鐵血 柔情第144章 北征第69章 整風第82章 同文第289章 經略越南第183章 重複的歷史第44章 辛酉第301章 反英運動第111章 “狼狽爲奸”第170章 衝突第118章 兵臨城下第200章 關門打狗第244章 反目第208章 “禽獸”第240章 反戈第278章 民以食爲天第283章 邊境第115章 聯姻第83章 復旦第132章 所謂忠臣第241章 狂歡第180章 風雨飄搖第246章 削兵第17章 堅守黃州第75章 特雷格醫生第232章 有驚無險第35章 再度交手第225章 實驗室第55章 私人武裝第266章 借道第156章 侍王第107章 官與私的爭論第249章 寶刀不老第169章 被開明第33章 屠殺第37章 夜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