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反目

國在得知漢中被他的好侄兒攻下之後,同樣是驚怒紀澤從狗嘴裡搶肉,這無是在世人面着打了他的臉。

惱火不已的曾國遂命大軍繼續前進,直接屯紮在了漢中府二十里之外,從軍事角度來講,這已經是一個頗具威脅的距離,儼然是一副將要發起進攻的勢態。

此時的曾紀澤是“財大氣粗”,說話辦事腰桿子也硬了起來,他當即令全軍嚴陣在待,隨時準備應對湘王的出格之舉。

當然,爲大局着想,曾紀澤極力剋制了自己憤怒的情緒,他以侄兒的名義,邀請他的九叔入城共敘叔侄之情。

雙方鬧到這般地步,就差撕破臉皮這一層了,湘王也警覺的很,以大軍剛到,尚未安穩爲名拒絕入城,同時反過來邀請曾紀澤前來他的大營聚首。

曾紀澤當然沒那麼傻,湘王那種暴戾之人什麼事做不出來,如今兩人已是勢同水火,以湘王的性格,如果條件合適,他未必不敢下殺手。

於是雙方書信往來,言辭中充滿了濃濃的親情,內中卻含着防範與猜忌,最後雙方都做出了妥協,他們在漢中城外臨時搭建了一座營帳,雙方各只帶了十餘名親兵前往會晤。

既然他二人能克服種種猜忌,仍然決定會晤,便說明這二人其實認爲雙方之間的矛盾,還尚未達到無法調和的地步,通過判若能解決,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時隔一年多,曾紀澤又一次見到了他地九叔,與往昔相比,二人之間的客套話已經顯得生硬了許多,儘管之前的那種叔侄之情也是僞裝出來的,但就算是演戲,這之間的演技水平還是有明顯下降的。

“我地大侄子呀,你可真給皇兄他長臉,你瞧瞧這大半個北方,都被你一人打下了,就連九叔我這漢中也給你拿下了,你可真給咱曾氏皇族爭面子。”曾國的腔調中有一股酸溜溜的味道。

曾紀澤不以爲然。笑道:“紀澤所取得地每一個勝利。都是咱們大明上下齊心地結果。再說。如果沒有九叔在西邊牽制了清軍和太平軍地大量有生力量。侄兒我又豈能輕易取得戰果。”

曾紀澤這話原本是想恭維他一下地。但在曾國聽來。卻自認爲他是在暗指四川地叛亂。這分明就是在譏諷於他。

曾國地臉頓時沉了下來。沉默了片刻。道:“咱家常也聊地差不多了。也該談談正事了。吳王。這漢中府你打算怎麼辦。”

曾國將“好侄兒”改稱了“吳王”。虛僞地親情卸除了一半。曾紀澤臉上也不再掛着笑。直然道:“自然是該怎麼辦就怎麼辦了。先設地方官。然後安撫民心。鼓勵農桑。推行洋務。咱全國上下不都在這行做嗎。”

曾國一拍案。說道:“吳王說地在理。那你就趕緊把漢中府移交給我吧。本王也好儘快地實施你說地那些舉措。”

這話就聽着有點莫名其妙。曾紀澤稍有愣怔。立時警覺了起來。卻故作淡然。微笑道:“九叔是在說笑吧。侄兒在拿下漢中府不久就已經在實施諸般舉措了。就不勞九叔操心了。對了。你地大軍遠道而來。將士們只怕是疲憊不堪。我這就命人送些酒肉入營裡慰勞一下。也算盡一盡我這地主之誼。將士們休養好了。纔好回師呀。”

曾紀澤這話說的明白:這漢中是老子打下的,你別想打什麼主意,老子好吃好喝招待好你,吃飽了就給我早點滾蛋!

曾國哪裡會在乎這一些,他這人向來信奉的是:是老子的就是老子地,不是老子的也想辦法變成老子的。

這時見曾紀澤委婉的拒絕了他的要求,那張臭臉立刻變得更加難看,沉聲道:“我說吳王,皇上自小可教育過你,凡事要講道理的。這漢中府本來就是我的,先前只不過是被那羣暴民搶了去,現下雖然是被你奪回來了,但也理應再歸還於我。你這麼強佔着不放,是不是也太不講理了。

曾國一口一個“理”字,儼然是一頭嗜血的惡狼在向綿羊們宣稱自己是素食主義者,曾紀澤是被他逗的苦笑不得,差點當場笑噴了。

“九叔你這話就不對了,什麼你的我地,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大明的每一寸土地,都應該是父皇的纔對。你這話在我面對說說也就罷了,若是傳揚出去,只怕是有口難辯啊。”曾紀澤敏銳地抓住了他大嘴的漏洞,當即予以反擊。

“那個,九叔我口誤嘛。”曾國被抓到了把柄,口氣一下子軟了幾分,但態度卻依然明確,“我地意思是這漢中府應當歸我管轄,吳王啊,這回應該沒錯了吧。”

大明因其成立之初所形成了畸形權力結構,逐漸造成了兩王一公的三系勢力,誰攻下地地

由誰來選派官員,這已是一條不成文的潛規則。而先打破了這種規則,強取不屬於自己地地盤,這對於曾紀澤而言,無異於一種挑戰,他豈能退讓。

“江山既然是皇上的,那這漢中府歸誰來管轄,自然也應當由皇上來決定纔對。本王如今也只是代管而已,湘王你口口聲聲的跟我要漢中府,你不覺得很不合適嗎。

曾紀澤又拿皇帝來壓他,因爲他知道,曾皇爲了保持各派系間的平衡,是不可能輕易打破這種潛規則的,故湘王就算真的無聊到吵到了皇帝那裡,也是徒勞一場罷了。

對於曾國的步步緊逼,曾紀澤是守的滴水不漏,說了半天,大道理還都在人家那裡。這讓曾國肝火漸升,橫眉怒道:“湘王,本王好歹是你的叔父,難道你真的一點面子都不給嗎?”

“私人之事,紀澤孝敬叔父,自當無有不從。但事關國法,豈可徇私,請九叔恕紀澤難以從命了。”曾紀澤不容置的答道。

“哼,你小子翅膀硬了,很好,很好啊。”

談判破裂,曾國是一肚子的火,當下招呼也不打一聲,拂袖而去。

今天的這場脣槍舌戰,曾紀澤算是打了個漂亮的大勝仗,重重的打擊了湘王的囂張氣焰,但他也意識到,這一場爭執之後,雙方的矛盾又將進一步的激化,依湘王的個性,他是絕不會善罷甘休的。曾紀澤很清楚,形勢已逼得他不得不採取非常手段了。

漢中的會面結束不久,曾紀澤便星夜趕往南京,而就在他經過十幾天的趕路,剛剛回到徐州後不久,便得到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盤踞在廬州府的苗霖沛,竟然大敗圍城的鮑超北軍,率七萬大軍南下,沿途繞過州縣,直奔南京而來。

京師震動,一日之間發數道旨意,召東、南、北三軍回援。

曾國的西軍主力此時尚在四川未歸,鮑超的北軍主力正在河南,而朝廷御林軍主力則在兩湖乃河南一帶,一時片刻間均是無法趕到。唯有曾紀澤的東軍距近南京極近,曾皇八百里快馬,命曾紀澤速率軍前來。

“苗霖沛這小子人雖然卑鄙了點,但膽色卻不小,他這是在孤注一擲。”當曾紀澤看到朝廷的旨意時,不由大發感慨。

“王爺,我大軍多在北方,能夠及時調往南京的,只有胡師長的訓導師,還有尚未訓練成軍的一萬新軍,是否先此兩路人馬速遣往南京。王爺則可率向師長的徐州軍團南下馳援。”杜聿光提議道。

“上海乃我東軍根本所在,訓導師絕不能輕調,至於那一萬新軍嘛……”曾紀澤眼皮一跳,忽然有了想法,當即道:“你速替我起草一份折了,就說本王已率軍南下,至於江南的東軍,只有那一萬新軍可以抽調,請皇上示下。”

曾紀澤這是在給曾皇下套子,先前他曾跟曾皇建議過,將他的一萬新軍編入御林軍,以加強京師的防衛力量,但曾皇一直猶豫未決。

而今苗霖沛的長途奔襲,使得京師告急,反而是助了曾紀澤一臂之力,他在想這個時候再提起此事,曾皇一定會想也不想就選擇了他當初的那個提議。

果不其然,數天之後,朝廷的旨意傳來,令其立刻將一萬新軍由江蘇開往南京,將其指揮權移交給御林軍總管劉坤一。

京城的防守力量得到了加強,朝野之心稍有安定。而遠道而來的苗霖沛,雖然來勢洶洶,但畢竟是孤軍深入到了大明腹地,糧草補給跟不上,在這初春之季又無糧可搶,於是在攻到距長江尚有二十多裡的之地,便被由湖北、江西趕來的西軍、北軍兩萬人馬擋住了去路。

在強弩之末的局面下,苗霖沛勉強發動了幾次進攻,但均爲明軍擊退,而此時明軍追擊之軍也正從四面八方趕來,隨時有可能切斷其回廬州的去路,孤注一擲的苗霖沛陷入了越來越來利的境地。

曾紀澤敏銳的注意到了這一點,於是採取了圍魏救越的策略,大軍暫於半路改道,直取廬州府。

三日之後,這座兵力空虛的北重鎮被破,曾紀澤隨即舉後南下,會合西北各軍,近八萬之衆,將苗霖沛包困在了長江以北的狹窄區域。

經過十餘天的圍困,糧草彈藥耗盡的苗霖沛,不得不選擇了無條件投降。至此,關內最後一股割據勢力亦被大明殲滅。

而新疆、西藏等地的少數民族統治者,在清軍潰散之後,亦宣佈願意臣服於大明的統治之下。除關外滿洲、外蒙古,以及孤懸海外的臺灣左氏之外,中國基本上恢復了統一。

第80章 壕溝戰術第46章 淮軍初戰第62章 行刑第20章 以利換技第71章 兵工廠第241章 狂歡第129章 黃梁一夢第245章 郡主第202章 罪有應得第311章 大陸之行第250章 暗戰第199章 最後的騎兵第42章 政策調整第28章 手術第6章 舢板與火輪第24章 彭玉麟第143章 滅亡的號角第307章 法官第74章 紀澤式第211章 數千年未有之人物第一百二十六章第71章 兵工廠第56章 軍校第245章 郡主第307章 法官第85章 第一面第220章 空軍第298章 獵鷹第18章 武器優勢第237章 宿命第97章 立威第147章 籠絡人心第127章 血戰第154章 左宗棠的抉擇第44章 辛酉第278章 民以食爲天第55章 私人武裝第74章 紀澤式第227章 本性第82章 同文第151章 辦報第238章 自作孽第74章 紀澤式第289章 經略越南第290章 三國進獻第18章 武器優勢第286章 一夫當關第275章 開源第66章 程學啓第40章 狂歡與告別第6章 舢板與火輪第304章 求情第276章 不當婊子第127章 血戰第93章 北方重鎮第94章 親信第316章 信第137章 國號第95章 招降納叛第271章 水下蛟龍第158章 幼天王第36章 信仰第309章 沒有最好第125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295章 四面開花第5章 湖北巡撫第287章 揚眉吐氣第274章 戰與和第310章 世界潮流第208章 “禽獸”第269章 強硬第120章 對峙第78章 瘟疫第77章 天國信仰第83章 復旦第264章 謝幕前的演出第172章 海權第300章 憶往昔第288章 南京條約第157章 白話文第102章 技術方向第235章 奇怪的任務第219章 “貴賓”第191章 四川第285章 天鷹第185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217章 曖昧第252章 自作聰明第198章 大沽口第15章 創建炮連第82章 同文第94章 親信第107章 官與私的爭論第238章 自作孽第123章 炮第47章 容閎第256章 天策門第196章 海軍陸戰隊第301章 反英運動
第80章 壕溝戰術第46章 淮軍初戰第62章 行刑第20章 以利換技第71章 兵工廠第241章 狂歡第129章 黃梁一夢第245章 郡主第202章 罪有應得第311章 大陸之行第250章 暗戰第199章 最後的騎兵第42章 政策調整第28章 手術第6章 舢板與火輪第24章 彭玉麟第143章 滅亡的號角第307章 法官第74章 紀澤式第211章 數千年未有之人物第一百二十六章第71章 兵工廠第56章 軍校第245章 郡主第307章 法官第85章 第一面第220章 空軍第298章 獵鷹第18章 武器優勢第237章 宿命第97章 立威第147章 籠絡人心第127章 血戰第154章 左宗棠的抉擇第44章 辛酉第278章 民以食爲天第55章 私人武裝第74章 紀澤式第227章 本性第82章 同文第151章 辦報第238章 自作孽第74章 紀澤式第289章 經略越南第290章 三國進獻第18章 武器優勢第286章 一夫當關第275章 開源第66章 程學啓第40章 狂歡與告別第6章 舢板與火輪第304章 求情第276章 不當婊子第127章 血戰第93章 北方重鎮第94章 親信第316章 信第137章 國號第95章 招降納叛第271章 水下蛟龍第158章 幼天王第36章 信仰第309章 沒有最好第125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295章 四面開花第5章 湖北巡撫第287章 揚眉吐氣第274章 戰與和第310章 世界潮流第208章 “禽獸”第269章 強硬第120章 對峙第78章 瘟疫第77章 天國信仰第83章 復旦第264章 謝幕前的演出第172章 海權第300章 憶往昔第288章 南京條約第157章 白話文第102章 技術方向第235章 奇怪的任務第219章 “貴賓”第191章 四川第285章 天鷹第185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217章 曖昧第252章 自作聰明第198章 大沽口第15章 創建炮連第82章 同文第94章 親信第107章 官與私的爭論第238章 自作孽第123章 炮第47章 容閎第256章 天策門第196章 海軍陸戰隊第301章 反英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