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法官

特赦令頒佈之後。各地的官員們可算抓到了一條救命稻草,紛紛主動的向廉政公署上繳所收財物。

當然了,他們絕不會承認自己收了賄賂,他們會說這些財物他們本來就打算上繳國家,至於所上繳的財物到底是不是全部,那就不得而知了。

一個月的時間內,公署共收繳白銀數十萬兩,明眼人都知道,這個數字遠遠少於實際的數額,但無論如何,這一場轟動全面的廉政運動,總算是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暫時告一段落。

九人委員會宣佈正式終結此案後的第二天,朝中就有人迫不及待的上奏摺,說是九人委員會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理應就地解散,國家應當恢復正常的司法秩序。

而曾紀澤的迴應卻打碎了他們的美夢,九月初,曾紀澤正式下旨,將司法公正委員會改組爲大明中央最高法院,將九名法官任命爲大法官。並宣佈他們將終生任職,只有退休或是主動辭職,方纔任命新的大法官增補。

不久之後,曾紀澤又頒佈了新的《大明司法修正條例》,對法院系統進行了改革。

條例中規定,省法院採取三極制度,即省地方法院、上訴法院和省最高法院。中央除中央最高法院之外,將全國劃爲三十個巡迴區,設中央上訴法院。

地方法官、上訴法官將由當地民衆選舉產生,省最高法官、中央上訴法官和中央最高大法官由皇帝直接任命。前兩者一屆任期四年,後三者享終身任制,並享有中央直接發放的高額薪水。

法院脫離司法部,成爲獨立的國家機構。司法部分爲廉政公署、中央調查署、海關總署、檢察總署等多個直屬部門。地方上,設省執法局、公路警察局等省一級警備部門,省與中央兩級相互平行,互不隸屬。

將警察部門從內務部中剝離,歸於司法部管轄,內務部改組爲國家安全局、特警部隊、海岸警衛隊等多個準軍事武裝力量。

新的司法修正條例,進一步將司法從行政中剝離出來,尤其是法官的權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除了皇帝之外,幾乎不歸屬於任何政府機構指揮。

曾紀澤的司法改革又一次引起了軒然大*,內閣會議上,包括李鴻章在內的三位總理都提出了反對。

“皇上,法官獨立於行政之外,權力實在是大得有點過分了。”

李鴻章一改往常中庸的處事之道,第一個站出來反對。這也難怪了。當初九人委員會成立之時,他以爲皇帝只是一起興起,單爲胡雪巖一案而設,豈知案子結了,皇帝非但不撤,反而變本加厲,將這實踐徹底的付諸於實際當中。如此一來,就等於李鴻章這個總理的權力被削去了一大塊,狗嘴裡搶骨頭,他當然不能輕易就範了。

曾紀澤哼了一聲,質問道:“朕給法官這麼大的權,就是爲了讓他們不受你們這些官員干擾,公正客觀的斷案,朕實在不覺得這權力給的過分了。”

李鴻章卻道:“當今之計,國家的中心任務是發展經濟,倘若官府想施行一項事關大局的工程,而那些法官們卻死咬着幾條法律條文不放,非判決不可施行官府方面卻無可奈何。如此一來,雖是依了法,但國家卻損失了更大的利益,豈非因小失大。臣舉這個例子。只請皇上三思。”

曾紀澤起身,踱步於大殿之中,道:“殖產興業,富民強國,此乃強國之策。但凡事都以利字當先,卻絕非興國之道。李總理以爲損失白銀萬兩是大,錯判一案是小,但朕卻覺得恰恰相反。縱觀古今,放眼四海,任何一個強國,無不是法律嚴明之國。法律代表着國家的尊嚴,代表着子民對國家的信任,說白了,就是一個國家的靈魂,如果連靈魂都可以隨時出賣,那麼朕倒要問一問諸位,這個國家還有希望嗎?”

李鴻章一肚子的理由,被皇帝這一番話給堵了回去,一時間倒不知該如何應對。

這時,主管經濟的盛懷宣站了出來,笑道:“皇上依法治國,自然是沒錯的。不過臣覺得,提高法官的權力無可厚非,只是省下屬的地方法院和上訴法院的法官由民衆選舉而出,這個臣總覺得有些不妥。”

曾紀澤坐回了龍椅,道:“盛愛卿覺得不妥在什麼地方?”

盛懷宣咳了幾聲,道:“老百姓他們懂什麼法呀,大多數人都是趨利之人,要是讓他們選法官。多半一定是選對自己有利的人來當。到時候選出來的法官,這斷起案來怎麼能公平呢。”

曾紀澤冷笑了一聲,反問道:“那麼依盛愛卿所見,那些由上級委任,只需對上級負責,無需對百姓負責的法官,他們斷起案來就會公平了嗎?”

“這個……”盛懷宣愣了一下,“由官府委任的法官,那自然都是飽學之士,通理之人,都是有修養有文化的人,他們斷案,應該會更公平些吧。”

曾紀澤哈哈大笑,“原來盛愛卿一直以來判斷一個人是善是惡,是公正還是包藏私心,都是用學識多寡來做評判的依據,真是叫朕有點意外呀。”

盛懷宣被曾紀澤這一番諷刺搞得有點尷尬,曾紀澤卻不給他反駁的機會,騰地躍起,厲聲道:“自古以來,有多少奸臣,無不是學富五車之輩。前些日子那些被牽涉入受賄案中的官員,他們哪一個不是才華出衆之人。朕倒要問一問你們,他們可有公正之心?他們可知榮辱廉恥?”

曾紀澤聲如洪鐘,只將衆人問得一顆心撲通撲通的跳。

“他們沒有,他們不但沒有一個爲官者應有高風亮節,相反,他們比那些殺人越貨的強盜更可怕,強盜們無非是劫財,這些官員們卻是在禍國。”

諾大的宮殿,鴉雀無聲。幾位總理都不由自主的微微低頭,彷彿曾紀澤是在訓斥他們一般。

曾紀澤舒了一口氣,繼續道:“所以。朕纔要改變,首先要從這法官改起。從今往後,他們再也不能只對上級負責,他們要對百姓負責。百姓趨利怎麼了,盛懷宣你不要忘了,你可是出身商人,你該知道,趨利是人之本性,百姓維護他們自己的利益有什麼不對嗎?朕就是要把權力這個兇物關進選舉這個牢籠中去,讓百姓們用選票來馴服它,讓它不敢再作惡,只有膽戰心驚的爲百姓的利益而服務。”

盛懷宣被曾紀澤洋洋灑灑,慷慨激昂的一番話訓得不敢再吱聲,餘者皆是心驚肉跳,斷然想不到他們的皇帝,思想已是達到這般的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他們隱約感覺到,皇帝心裡一定在醞釀着一場更大的變革,而這所謂的司法改革,只是這場變革的序幕而已。

面對皇帝的激烈之詞,李鴻章等人均是無言以應,這一場激辯,遂以皇帝的全面勝利而告終。

10月末,地方法官選舉正式在全國拉開帷幕。全國各市縣,將近有三千名地方法官要通過地區選舉來產生。

曾紀澤心知那些對這場全國性選舉心懷不滿的官員,定然會想方設法的玩弄陰謀破壞選舉,故而曾紀澤在大選開始前,便又新成立了一個選舉監督委員會,直接隸屬於皇帝本人領導。

該委員會在全國幾十個省都設立了監督分部,賄選、破壞選舉、僞裝選票、統計作假等有違公平原則的行爲,都將由該委員會進行監督。

大明經過十餘年的開化教育,適齡兒童就學率已經達到百分之六十左右,而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這個數字已高達百分之九十左右。

整個民族的文化教育水平都有了一個顯著的提高,而報紙業的發達,使得民衆能夠通過廣泛的閱讀開闊眼界,啓發智慧。因此,選舉這種手段。多數民衆都或多或少的有所瞭解,故而對於這場法官選舉,民衆們並不是懵懵無知,他們爲之投入了極大的熱情,積極而涌躍的參與到其中。

數千年來,這一片土地上的人民,終於第一次真正意義上使用了他們的選舉權。

當然,這一場選舉還是有侷限性的,並不能稱得上是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則。

比如在上海、南京、廣州這樣大城市,民衆的教育水平較高,候選人往往需要激烈的競選,方能拉到民衆的選票。而民衆在投票之時,更能夠選取那些社會上有公正聲譽之輩。

至於偏僻一些的地方,或許廣大的農村地區,由於宗族鄉紳的傳統領導思想仍然很有市場,故而那些農民們在選舉之時,也多是宗族裡的領袖,或是那些有名望的鄉紳,但總算是邁出了艱難的第一步。

維期十天的選舉結束,省屬兩級法院三千餘名法官全部產生,與此同時,曾紀澤也下旨任命了中央最高法院、中央上訴法院和省最高法院總計兩百餘名法官,與選舉法官不同,這兩百名法官將享有終身任職的權力,並享受着比市長還高的政府津貼。

強烈推薦:

第270章 緩兵之計第245章 郡主第211章 數千年未有之人物第290章 三國進獻第41章 上海,擴軍第24章 彭玉麟第222章 日子都不好過第212章 廢物第174章 起點號第172章 海權第75章 特雷格醫生第86章 夫妻情調第102章 技術方向第313章 牌坊第159章 易主第266章 借道第65章 海襲第305章 放權第225章 實驗室第9章 殺手第277章 安內第22章 大冶建廠第208章 “禽獸”第245章 郡主第303章 司法公正第174章 起點號第9章 殺手第263章 烽火再起第255章 箭在弦上第298章 獵鷹第205章 坐享其成的“富二代”第43章 美國領事第221章 第一人第197章 和平方式第248章 絕育第41章 上海,擴軍第20章 以利換技第31章 風流猛將第194章 人,狗第263章 烽火再起第256章 天策門第31章 風流猛將第72章 烽火漫金陵第303章 司法公正第225章 實驗室第291章 雙飛第207章 新的敵人第155章 驕軍必敗第284章 口袋陣第301章 反英運動第55章 私人武裝第182章 “虧本的買賣”第30章 假老爸第240章 反戈第101章 知府,船廠第134章 不上也得上第251章 謠言第37章 夜襲第261章 改革大幕第264章 謝幕前的演出第114章 土改與舉借外債第203章 北京第235章 奇怪的任務第200章 關門打狗第106章 背信第286章 一夫當關第168章 望洋興嘆第133章 山雨欲來第107章 官與私的爭論第174章 起點號第127章 血戰第160章 殖產興業第220章 空軍第278章 民以食爲天第71章 兵工廠第168章 望洋興嘆第99章 土地之重第75章 特雷格醫生第53章 聲名雀起第122章 獻策第19章 美國局勢第291章 雙飛第244章 反目第313章 牌坊第311章 大陸之行第134章 不上也得上第5章 湖北巡撫第44章 辛酉第252章 自作聰明第294章 致命武力第181章 一生爲奴第212章 廢物第149章 英國的態度第313章 牌坊第131章 父子二心第307章 法官第141章 心腹之患第193章 死是大清鬼第311章 大陸之行第143章 滅亡的號角
第270章 緩兵之計第245章 郡主第211章 數千年未有之人物第290章 三國進獻第41章 上海,擴軍第24章 彭玉麟第222章 日子都不好過第212章 廢物第174章 起點號第172章 海權第75章 特雷格醫生第86章 夫妻情調第102章 技術方向第313章 牌坊第159章 易主第266章 借道第65章 海襲第305章 放權第225章 實驗室第9章 殺手第277章 安內第22章 大冶建廠第208章 “禽獸”第245章 郡主第303章 司法公正第174章 起點號第9章 殺手第263章 烽火再起第255章 箭在弦上第298章 獵鷹第205章 坐享其成的“富二代”第43章 美國領事第221章 第一人第197章 和平方式第248章 絕育第41章 上海,擴軍第20章 以利換技第31章 風流猛將第194章 人,狗第263章 烽火再起第256章 天策門第31章 風流猛將第72章 烽火漫金陵第303章 司法公正第225章 實驗室第291章 雙飛第207章 新的敵人第155章 驕軍必敗第284章 口袋陣第301章 反英運動第55章 私人武裝第182章 “虧本的買賣”第30章 假老爸第240章 反戈第101章 知府,船廠第134章 不上也得上第251章 謠言第37章 夜襲第261章 改革大幕第264章 謝幕前的演出第114章 土改與舉借外債第203章 北京第235章 奇怪的任務第200章 關門打狗第106章 背信第286章 一夫當關第168章 望洋興嘆第133章 山雨欲來第107章 官與私的爭論第174章 起點號第127章 血戰第160章 殖產興業第220章 空軍第278章 民以食爲天第71章 兵工廠第168章 望洋興嘆第99章 土地之重第75章 特雷格醫生第53章 聲名雀起第122章 獻策第19章 美國局勢第291章 雙飛第244章 反目第313章 牌坊第311章 大陸之行第134章 不上也得上第5章 湖北巡撫第44章 辛酉第252章 自作聰明第294章 致命武力第181章 一生爲奴第212章 廢物第149章 英國的態度第313章 牌坊第131章 父子二心第307章 法官第141章 心腹之患第193章 死是大清鬼第311章 大陸之行第143章 滅亡的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