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兵部瀆職

“你什麼意思?!”常炎林沒有想到這個時候黃得功居然不聽將令,幾乎大聲喝道!

黃得功面色不改道:“末將沒有別的意思,只是不能出兵。”

常炎林這時纔想起徐子文那日說的話,不禁臉上露出一絲殺意:“你雖是皇上欽封的總兵,但現在本總督帳下聽用,你敢抗命?!”

軍中將令爲大,軍令中第一條便是不遵將令者殺!開國公這麼說,意思就很明顯,只要你黃得功不聽令行事,我就將你押出轅門斬了!

帳中其他的將領心中滿是擔心,他們大多是勇士營的,上邊兩個一個是老上司,一個是現任上司。一旦爭鬥起來他們又聽誰的呢?!但黃得功並沒有在意常炎林話語中的威脅,仍舊道:“大人所言極是,末將是皇上欽封的總兵,本該聽大人的差遣。但總督大人的將令雖大,可也沒有皇命大。末將率師來大同前,皇上曾給予末將口諭。只要末將守城應戰,不許末將主動殺敵。是以末將只好違了大人的將令!”

黃得功的一番話讓所有人都驚訝了半天,沒想到皇上居然給了他旨意。常炎林疑惑的向徐子文望了一眼,想詢問下這是怎麼回事?

徐子文也是心中納悶,黃得功不是貪生怕死之人,用不着以皇命爲藉口。何況假傳旨意是殺頭的罪名,黃得功再傻也不會拿自己的命來開玩笑。可皇上爲什麼會給這樣的口諭給黃得功呢?皇上在給他們的詔書中也沒有提及此事,而偏偏單獨給了黃得功一人!難道皇上是怕黃得功血氣方剛,才刻意告誡他!

嗯,一定是這樣。皇上見蒙古人勢大,才特意強調讓黃得功守住城池先。

徐子文既然想到這口諭是真有此事,便暗暗向常炎林搖搖頭。常炎林心中明白,便呵呵一笑道:“既然黃老弟有聖上的旨意在身,那本督也不好多說了。只是現今用糧草誘敵乃一大良策,若能在此擊敗林丹汗,便可解決我大明數十年的北國邊患。這樣放林丹汗回去,委實可惜了!黃老弟,你說是不是?”

此話一出,帳內劍拔弩張的氛圍即時緩和下來,大家都鬆了口氣!

常炎林說的道理黃得功心裡也明白,可有皇命在身由不得他自己作主!他躬身道:“總督大人的爲國之心,末將明白。末將建議,總督大人何不發六百里加急上奏皇上,有了皇上的旨意,末將第一個接下差事。”

徐子文道:“嗯,這算是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只希望蒙古人不要退得太快!”

常炎林問道:“那摺子走兵部還是直接密摺上奏?”

徐子文想了一下道:“以我之見,直接密奏的好!咱們把這裡的事詳細上奏給皇上,再者,兵士們搶了代王府的糧食,多少也要給皇上交代一聲。不要讓人先回奏說大同士兵毫無軍紀,悍然騷擾地方。”

常炎林一錘定音道:“那好,這事就交給二弟了,只待皇上旨意一來,咱們就動手!”

帳內衆將都轟然答應!

大明的驛站經過崇禎二年整頓後,已經從地方剝離出來,直接交由兵部管理。來往的奏摺地方各級官員不得干預,驛站的用度也由戶部統一發放。這樣做雖然有些繁瑣,但確保了大明的信息渠道暢通無阻。

是以大同的密摺很快由驛站快馬送往京師。

華殿內,我正跟羣工商議南方建糧倉的事情,剛將事情定下來,就有侍衛報大同有緊急奏摺到。我心裡咯噔一聲,暗道大事不好!這個時候,若是林丹汗退兵,其他各處必早有捷報傳來,現在卻是大同自己送六百里加急過來,難道是常炎林他們支持不住了?!不可能吧!

雖然我心裡焦急,但沒有在大臣們面前表現出來。我故作鎮定的宣道:“傳上來!”

聲音剛由值門侍衛傳下去,就有一個太監氣喘吁吁的跑進殿來,方正華馬上下去將摺子遞了上來給我。

殿內安靜得沒有丁點聲音,大臣們都緊張的望着我手上的這份奏摺。

我攤開略微看了下,心裡頓時鬆了口氣。原來是要請旨誘敵林丹汗,我揚揚手裡的奏摺道:

“嗯,這是開國公跟定國公兩人的聯名奏摺。他們不負朕望,已經守住了大同城,現在特來請旨進剿。各位臣工以爲如何啊?”

這雖不是捷報,但也算件喜事。按例,大臣們少不了歌功頌德的,只是我不喜歡這一套,所以他們不敢出聲,只是靜靜的等待我說下文。

首輔韓鑛出班道:“皇上遽然言及此事,臣等尚不知悉大同情況,不敢貿然進言。還請皇上宣示奏摺,大臣們纔好參詳!”

“嗯!”我順手將奏摺給了方正華,方正華攤開奏摺唸了起來。

聽着這份奏摺,心裡不禁多了份自得。還好我先給了黃得功一份口諭,不然只怕到手上的就是真正的捷報了。常炎林跟徐子文兩人,一文一武,我是相信他們的實力,對付林丹汗應該不成問題。只是現在時機不對,這個林丹汗我還要好好留着。所以出戰的奏議我自然是不會準的,讓林丹汗安安份份的退回草原就是他們的功勞。

不少大臣一邊聽着常炎林他們的計劃,一邊點頭。不曾想,接着卻念出一件令大臣們變色的事情:開國公的人居然敢搶代王府的糧食。

這代王可是本朝太祖時候封下的藩國,地位尊崇。搶劫王府,按大明律例可都是死罪。儘管開國公他們不知情,可管教不嚴的罪名是跑不了的。偏他們又是守衛大同的柱石,等下皇上問話,怎麼處置才妥當呢?!刑部尚書張致發開始頭頭轉了,其他大臣也在相互交耳。

“蓋因道路遇阻,戶部軍糧尚未按時交割,將士浴血奮戰一天一夜,飢寒交加,故……”方正華念着念着也覺得不對勁,就停下來望着我。

我見大臣們着急,心中不禁暗笑。儘管都是宗親,但我對這些藩王實在沒有什麼好感。各個都是霸佔一個地方作威作福,府中的錢財富可敵國也不見他們拿出點銀子來救濟地方。若不是我跟他們這些王爺有約在先,少不了拿他們幾個來開刀。

“嗯,怎麼不念了?”

“皇上,這……”方正華爲難的望了下朝堂上的大臣。

“你們是指有士兵搶糧的事情吧!朕相信開國公他們不會徇私。民以食爲天!何況將士們還守着邊疆,若不吃飯哪能守衛他代王的封國。這件事雖罪已致死,但情有可原。咱們還是先聽聽開國公他們後面怎麼說的?”

“遵旨!”

方正華繼續念道:“故向代王府借糧三萬石。搶糧軍士共八百三十一人,原本當斬,念此時乃用人之際,悉數充爲死士做餌誘敵,大戰後無論生死皆免其罪。臣領三邊總督,致使王府遭劫,臣等有失察之罪,請皇上降旨懲罰。又及,無論是否誘敵,大同城內已缺衣少糧;現今東南道路崎嶇南行,陝西又遭逢動亂。微臣以爲,當務之急請皇上着戶部……”

“等等!”我陡然聽得不對勁,便道:“你再把前一句念一遍!”

“現今東南道路崎嶇南行,陝西又遭逢動亂,微……”

我立馬打斷道:“陝西動亂?怎麼朕不知道!你們知道嘛?!”

見我語氣嚴厲,下邊的大臣都不敢出來應話!

兵部尚書王永光硬着頭皮站出來回道:“臣等不知,可能奏摺還在路上!”

聽了他這話,我頓時大怒:“陝西出了動亂,大同這麼遠都知道。現在開國公的摺子上到了朕手裡,楊鶴他們的摺子了?難道這麼大的事情,楊鶴他們敢不報上來!什麼還在路上!昏聵!”

衆大臣見我發火,全都跪了下來。

“跪着有什麼用,還不給朕帶人去查,看楊鶴他們的摺子在哪!”

王永光馬上帶着人跌跌撞撞的跑出去了,下邊的臣子大氣都不敢多出的跪着。我看着這羣跪着的大臣,心裡的氣就不打一處來。我登基伊始就注重陝西的局勢,儘量的緩和,就是不想那裡成爲點燃大明內亂的火藥桶。這班大臣我一向優待他們,我提他們的俸祿,改善他們的待遇,沒想到把我交代的國策全然不當一回事,難怪歷史上的崇禎會垮臺!真是文臣盡皆可殺!

就這樣,滿朝的大臣黑壓壓的跪着。我重新看了下開國公的奏摺,總算裡邊沒有講到陝西動亂到了什麼地步。若是真的有大亂,徐子文管着延綏,應該也有所舉動。想到這裡,我心裡鎮定不少。看着下邊戰戰兢兢的臣子,心中一軟,便冷然道:

“都起來吧!”

“謝皇上恩典!”

過了兩刻鐘,王永光捧着兩份奏摺連滾帶爬的跑了進來。我不待他說話,就道:“快點拿上來!”

方正華忙小跑着下了殿階去取奏摺,我接過方正華手中的摺子一看,兩份奏摺,一份是楊鶴的,另一份卻是周遇吉的。攤開一看,我當時就心涼了。

陝西去年十一月,延安慶陽地區就大雪不止,受災百姓多得十來萬。陝西原本就還不足以自給,哪來糧食賑災。偏此時蒙古人來襲,所有糧食都先供應大同守軍,致使災情延漫。結果安塞有馬匪高迎祥,率衆蠱惑百姓,最終鬧了起來。現在已經攻佔了安塞縣,號稱闖王!

兩份奏摺稟報的情況都差不多,只是處理的方法就完全不同。楊鶴認爲,應該以安撫爲主,不應用武力解決;周遇吉則主張剿滅羣匪。兩人相持不下,竟然開始攻訐起來。

高迎祥可是崇禎朝前期的流賊主力,我怎麼可能輕易放過他。還好事前把李自成調了進三營,否則又多一個對手。這個高迎祥絕不能留,得讓周遇吉乘他還沒有發展起來之前,趕快斬草除根!我心意一動,就想着馬上下旨,我還沒有說出口,就聽着殿外有侍衛跑進來道:

“啓稟皇上,陝西有急奏!”

怎麼會這麼巧?!看來真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剛看完一份急報,陝西又來一份。我努力使自己儘量平靜。

“呈上來!”

很快,值門的太監立刻把一份奏章恭恭敬敬的遞了上來。這份奏摺是周遇吉單獨上的,奏摺上說安塞流賊一個月間四處騷擾附近州縣,延安府漸成亂象。同時商南縣有名叫張獻忠的,帶領十八寨的土匪反了。周遇吉爲此特地請旨剿匪!

看到這份奏摺我徹底無語了,上天居然讓兩個對大明極度有威脅的人物同時出現,這不是玩我嗎!張獻忠不是在米脂縣造反的嗎?怎麼跑到商南?商南縣又是什麼地方?看來歷史上不少東西都發生了改變,這個張獻忠能造成什麼樣的後果還很難預料。就算他象歷史上那般禍害四川,那也有得受!我得趕快有所動作才行!

我掃了一眼殿內的大臣,卻發現王永光還跪在堂下。我心中又不由惱怒了起來:這第一份奏報,居然是一個月前的,也就是說陝西發來的奏摺在兵部放了一個月。要不是我問起,恐怕還不知要放多久。

我寒聲問道:“這奏摺是在哪找到的?怎麼現在就找到了!你這個兵部尚書是怎麼當的?!你知不知道這奏摺有多重要,這關係到我大明的天下!”說到最後我忍不住拍案而起,所有的大臣又跪下聽我訓斥!

“朕登基以來,遼東,陝西,海貿是朕的三大國策,你們食君之祿,難道就不能替朕分憂嗎?!”我把三份奏摺往堂下一丟,喝道:

“方正華你來念,讓他們知道陝西發生了什麼事!”

方正華連忙小心翼翼的把奏章撿起來,然後把三份奏摺都念了一遍。王永光面如死灰的跪在堂下,只是一個勁的磕頭請罪。

我現在十分不待見他,皺着眉頭道:“你這兵部尚書做成這樣,跪在這有什麼用!下去先給朕查清楚,陝西的奏摺怎麼會放了一個月都沒人知道,查明再來回奏!瀆職者,朕一定嚴懲不怠!下去!”

“罪臣遵旨!”王永光顫巍巍的退了出去。

張惟賢出言道:“微臣請皇上息怒,此時陝西已經出現動亂,臣以爲要儘快善後纔是!”

總算有個合心意的人!我點點頭道:“英國公有何奏議?”

“微臣以爲,商南,安塞兩縣地處陝西南北,爲了避免流賊互相照應,應該分兵兩路討伐。”

我點了點頭道:“嗯,不過陝西只有周遇吉善戰,還得再找一人才是!”

“皇上,微臣以爲,周總兵現在西安,兵貴神速!商南地處三省交界,若是不小心讓流賊四處亂竄,恐遺禍給其他各省。故,臣以爲應該先行討伐張獻忠。”

看來這個張惟賢還是提拔對了,若孫承宗在此,所提的意見也不過如此!我示意他繼續,張惟賢略一思考說道:

“安塞靠近延綏,西面有寧夏各衛,南面是西安。所以高迎祥雖然起事,但也不足慮。只要遣一總兵由東面進兵便可甕中捉鱉。”

“好!周遇吉立即剿除張獻忠,那安塞那邊又派誰人去好呢?”現在大同也有戰事,開國公他們是調不開,就是盧象升也要守在宣府,曹文詔又去了朝鮮。我手上能用的大將已經全派出去了,難不成又要用三營前去?!

張惟賢道:“皇上,微臣保奏一人,若不能勝,臣甘願領罪!”

“何人?”

“微臣保舉遼東車右營都司,現任山海關協守左良玉前去平叛。左良玉雖目不知書,但武藝超羣,又多智謀,甚得士卒軍心,每戰都多有斬獲。臣以爲可以封其爲副將,領一衛人馬前去平叛。”

“左良玉?”我心裡嘀咕着:這也是位列明史中的人物,但說白了他就是明末的一個大軍閥。若非他爭權奪利率兵反戈一擊,也許南明也不會這麼快垮臺。這樣擁兵跋扈的人還要用嘛?!

“正是!臣以爲此人乃將才也!”

“好吧,就讓他率本部人馬前去安塞,一應用度由楊鶴負責供給。朕要最快得到捷報!”畢竟我不是原來的崇禎,左良玉只怕還跋扈不起來。現在放着人才不用,那就實在是浪費了。

“微臣遵旨!”

“記着,發給他們的旨意中,告訴他們:高迎祥,張獻忠二人生要見人,死要見屍。不得擅自應允他們投降,盡一切可能在陝西剿殺他們!”

“是!”張惟賢雖不明白我爲什麼要這樣做,但他不敢問我,只是低頭應道。

今天的朝會實在太鬱悶,我看了一眼還跪在地上的大臣們,冷冰冰的說道:“今日朝議到此,糧倉的事情就按原先說的辦。朕養着你們爲官,就是要你們替大明做事。今後若再有這奏摺之事,朕必不輕饒。

兵科給事史可法,呆會代朕去看看兵部的事查成什麼樣子,有了眉目就來回報。“

史可法連聲應旨!我轉身就回了內宮,後邊的太監忙喊着:“退朝”!

第253章 迴鑾第68章 太原第56章 煩人的兵制改革第110章 北國恩怨第171章 聽案(上)第20章 戰前風雲第97章 廣寧之失(一)第104章 虛位讓賢第252章 佈置第5章 皇帝病了第178章 馬有失蹄(上)第133章 繁忙九月第182章 兩頭敲打第294章 輿論分化(上)第14章 修不完的內政第139章 戰果輝煌第248章 怠慢第62章 偷襲?!第4章 巡視三營(下)第288章 重點在南(下)第59章 歸來辭去第152章 再據優勢第29章 憂天杞人(上)第267章 遠圖佈局第185章 明荷戰爭(中)第76章 風雨欲來第179章 提議第131章 家事國事第1章 謀而後動第155章 改行建廟第151章 重建察哈爾第15章 整頓後的三營第111章 攻佔雙方第99章 難以兼顧第139章 呼嘯而來(下)第40章 北伐第134章 方案圖紙(下)第128章 意外相遇第145章 圍困第126章 人盡其材第289章 官商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難第223章 鬱悶女真(上)第47章 驚惶失措第4章 巡視三營(下)第163章 陰謀論者第119章 事與願違第184章 再見福晉第60章 收穫第73章 無終而止第259章 獨角戲第102章 處理結果第30章 論才,論財第3章 宮外世界第84章 釘子第179章 馬有失蹄(下)第106章 峰迴路轉第137章 突圍而出第188章 借用第191章 兵臨城下(中)第182章 兩頭敲打第86章 援手第4章 巡視三營(下)第37章 二度失利第117章 熱鬧詩會(上)第188章 一線機會第72章 冷處理第169章 後宮聽政第180章 圖窮匕現第12章 文華殿的雷厲風行第176章 揭破第146章 合縱之策第255章 探視第91章 風花雪月夜(上)第126章 人盡其材第293章 發明第43章 寧靜遼東第53章 血戰遵化第180章 圖窮匕現第41章 會戰第112章 演習開始(上)第97章 廣寧之失(一)第174章 傅山歸來第228章 善後處理第181章 會盟之行第13章 遼東局勢第141章 發配東南第77章 皇后理事第186章 明荷戰爭(下)第212章 奪氣第256章 封賞第82章 殺懲第137章 突圍而出第80章 喜事第16章 困難時期第164章 福晉的決定第104章 虛位讓賢第130章 醉有應得第167章 今日免朝第136章 皮島開始
第253章 迴鑾第68章 太原第56章 煩人的兵制改革第110章 北國恩怨第171章 聽案(上)第20章 戰前風雲第97章 廣寧之失(一)第104章 虛位讓賢第252章 佈置第5章 皇帝病了第178章 馬有失蹄(上)第133章 繁忙九月第182章 兩頭敲打第294章 輿論分化(上)第14章 修不完的內政第139章 戰果輝煌第248章 怠慢第62章 偷襲?!第4章 巡視三營(下)第288章 重點在南(下)第59章 歸來辭去第152章 再據優勢第29章 憂天杞人(上)第267章 遠圖佈局第185章 明荷戰爭(中)第76章 風雨欲來第179章 提議第131章 家事國事第1章 謀而後動第155章 改行建廟第151章 重建察哈爾第15章 整頓後的三營第111章 攻佔雙方第99章 難以兼顧第139章 呼嘯而來(下)第40章 北伐第134章 方案圖紙(下)第128章 意外相遇第145章 圍困第126章 人盡其材第289章 官商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難第223章 鬱悶女真(上)第47章 驚惶失措第4章 巡視三營(下)第163章 陰謀論者第119章 事與願違第184章 再見福晉第60章 收穫第73章 無終而止第259章 獨角戲第102章 處理結果第30章 論才,論財第3章 宮外世界第84章 釘子第179章 馬有失蹄(下)第106章 峰迴路轉第137章 突圍而出第188章 借用第191章 兵臨城下(中)第182章 兩頭敲打第86章 援手第4章 巡視三營(下)第37章 二度失利第117章 熱鬧詩會(上)第188章 一線機會第72章 冷處理第169章 後宮聽政第180章 圖窮匕現第12章 文華殿的雷厲風行第176章 揭破第146章 合縱之策第255章 探視第91章 風花雪月夜(上)第126章 人盡其材第293章 發明第43章 寧靜遼東第53章 血戰遵化第180章 圖窮匕現第41章 會戰第112章 演習開始(上)第97章 廣寧之失(一)第174章 傅山歸來第228章 善後處理第181章 會盟之行第13章 遼東局勢第141章 發配東南第77章 皇后理事第186章 明荷戰爭(下)第212章 奪氣第256章 封賞第82章 殺懲第137章 突圍而出第80章 喜事第16章 困難時期第164章 福晉的決定第104章 虛位讓賢第130章 醉有應得第167章 今日免朝第136章 皮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