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回程

我打量了下那漢子,卻是穿着蒙古人的服飾。滿桂對他更是熱情非常,帶着他前來施禮。

“滿愛卿,這位是…”

滿桂笑呵呵的說道:“皇上,這位是遼東蒙古諸部的首領,斡赤倫!”

我才記起滿桂也是蒙古人,難怪兩人這麼親熱。遼東的蒙古諸部?!怎麼會跑到這裡來?

“滿愛卿,你問下他,他們諸部不是都在遼東嗎?朕記得去年大災時,朕還撥了糧食給他們。怎麼他們會來護駕?!”

滿桂和蒙古諸部的首領斡赤倫低聲說了一陣後,躬身答道:“皇上,自從去年大災,斡赤倫兄弟便帶着幾個部落遷到了長城以西放牧,幾天以前,到他們部落的小販告訴他們,滿洲人跟皇上在遵化打戰,於是他們就帶着族人前來助戰。我們蒙古人最重情誼,皇上幫過他們,這回他們自然要來爲皇上效力!”

“滿愛卿,你也是從他們這些部落裡出來的吧?現在他們部落裡有多少人?”

“回皇上,微臣原先的部族給滿人滅掉了,他們一共由八個小部落組成,有十萬人左右,一直都依附我朝。”

我想起三營傷亡了近一半,關寧鐵騎只有八千活着回來。而皇太極傷亡小過明軍,大約三萬多,他們雖然給擊退,但是還沒有散失攻擊力。這蒙古的一萬人,我要把他們留下來先。

“嗯,他們能來,朕很高興,如今戰事未了,他們就在城外紮營。等滿洲人退了,朕自會賞賜他們。滿愛卿,你負責安置你的蒙古兄弟吧!”

“遵皇上旨意!”

滿桂現在充當翻譯的職責,很快斡赤倫明白後,單膝跪下謝恩,嘴裡說的一句都不懂。我揮揮手,幾個武將都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畢竟明軍傷亡這麼大,不重新編制,如何再戰!

他們退下後,我閉上眼睛靠在椅背上,不由思慮遵化開戰來的始末。看來自己還是過於衝動,這次贏得委實僥倖。若非有軍來援,恐怕這回三營都要傷亡殆盡,決沒有勝的這般容易。自己還是太年輕了,身邊又沒個老道的軍師。不然自己也不會這麼容易就中計。我搜索了下自己手下的謀臣武將,孫承宗好像還可以,但是太過正道了,學的是堂堂正正之師,我要的是詭道,是能使用計謀以最小的代價取得勝利。袁崇煥雖然可以,但是他本身就是一方將帥。洪承疇原也可以,只是我把他揠苗助長後,沒經過跟農民軍多年作戰,底子差了點,還處於上升的階段,至於其他的如曹文昭,盧象升,史可法都還年輕。成長是需要時間的,只能慢慢來。

接着幾天,探馬回報,滿洲人只是紮營休息,並沒有什麼動作,反而四處騷擾的騎兵也呈收縮之勢。京師方面傳來消息,盧象升率軍在順義攔截住進攻京師的鑲黃旗,在京師東面有萬人以上的滿洲騎兵動作,攻取了數個小鎮。保定總兵張其平,滄州總兵朱大典,天津守備劉澤清,山東澄州總兵餘大成率五萬明軍向滿人合圍。

我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去軍營察看下,安撫下傷兵。如今遵化城內還有四萬的兵力,加上斡赤倫的一萬騎兵,基本上還可以跟皇太極一拚。不過出城還是危險了點,我還是考慮如何先剿滅掉京師附近的滿洲兵。

但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是,再連續下了幾場大雪後,皇太極無聲無息的撤退了,就連着偷襲的滿洲騎兵也開始退卻。合圍彼此雙方都很謹慎,沒有發生大規模的交戰。

令我哭笑不得的是,十一月初,偷襲的滿洲騎兵從密雲縣原路撤退,卻在山間給劉策打了個埋伏,傷亡五千!這劉策肯定是看到遵化一戰後,怕我找他麻煩,是以看到敵軍後退,便想着撈一把。不過也是給他碰上,滿洲人應該不會想到膽小如鼠的劉策居然會一反常態,敢出來打伏擊,二來滿洲人在遵化敗退,計劃失敗,他們在腹地極容易給明軍合圍,撤退時難免有些心浮氣躁,是以給劉策揀了個便宜。

我聽得皇太極退兵,一路再派人去打探,一直到滿洲人出關我才放下心來。老實說,以我自己的觀點來說我是不滿意的。因爲就打了兩場戰役,這樣就結束了,跟我以前在後世看的電視劇完全不一樣,人家動不動就血戰N場。人家是大獲全勝,而我只是在別人的援助下,纔是慘勝!這還是我苦心訓練出來的新三營,如果其他的明軍去,還真不知會怎樣!

皇太極一退,我人還沒有回去,四方賀喜的摺子卻上來了,我都沒有興趣看。滿洲人既走,這斡赤倫也帶着族人回駐地了。走之前,封其爲諸部王爺,號順寧王。允諾每年給予他們一定的茶葉,鹽巴,鐵器;雙方互市。而諸部落向我大明稱臣,代朝廷鎮守長城北面。同時發旨解除京師戒嚴,遠方士兵不必回援京師,令盧象升守順義,劉策革職爲民,命張翼明代爲大同總兵,楊文薦爲遵化總兵,巡撫王元雅重整長城關口防線。

而我自己看來只能做個統籌之人,作不了將帥了。以後是沒機會帶着兵出去打戰了,後宮不肯,官員們不肯,將士也不肯,就連讀者更不肯。算了,回京!

皇上親征遵化,凱旋而歸的消息使整個京城都轟動了。從北京城到遵化的官道上,鋪了黃土,每日灑掃。劉鴻訓率文武百官,王公大臣一直迎出了三十里地。進城之後,按照禮部官員的提示,拜了太廟,祭告了天地,便立即來到文華殿。

首先我對在朝的官員讚揚了一番,這劉鴻訓倒也不錯,能夠在皇帝不在,敵軍壓境的時候沒有把京城搞亂,看來有手段,不枉我上回保住他。朝臣們對能夠如此便擊退了滿洲十一萬大軍都異常興奮,這是自前年寧錦大捷後取得的最大勝利。但是議到傷亡,他們都不好出聲了。

此番作戰,三營傷亡三萬,關寧鐵騎一萬兩千,加上其他明軍的損失,一共在四萬六千左右。這可是我大明的精銳,加上其他武器等損耗,估計要用兩百萬才能撫卹完。幸好此時秋稅沒多久,國庫還有點銀子。

因爲事先就讓戶部準備好米糧,遵化一線的百姓很快得到救濟,安撫工作陸續展開。三營血戰得勝,在明刊的宣傳下,成爲繼遼東軍後,第二支英雄式的軍隊。洪承疇補充兵員時,報名的人把豐臺大營圍了一圈。

就在諸多事情中,京師着實熱鬧了一陣。大明開始一洗幾十年來的頹色,總算放出點亮彩。

就在我指揮臣下善後之時,回軍的皇太極卻是躺在大汗的鑾駕上,他半眯着眼睛眼,正思慮着滿洲何去何從。遵化一戰使得不到四十歲的他身心疲憊,損失了四萬多的滿洲男兒,這是自父汗起兵以來從沒有過的失敗。也使得原本就併力不足的滿洲雪上添霜。不僅如此,更令人心驚的是,明軍的戰鬥力越來越強了,如此消耗是抵不住的。而那個滿洲人一直忌憚的袁崇煥還不知在哪!只希望小皇帝中計,把他拿下獄去。

他正感嘆着,突然車駕一停,外面響起了阿巴泰焦急的聲音。

“大汗,有緊急探馬回報!”

皇太極睜開眼睛,親兵扶着他起身出來。

“有什麼軍情?”

阿巴泰看了皇太極的面色一眼,道:“剛纔得報,袁蠻子乘我軍外出,偷襲了廣寧城,敵人衆多,安費揚古強攻不勝,只好讓明軍修築城牆。如今他們已經在城牆上架起大炮。另外得報,有件事盛京傳得沸沸揚揚,說鎮江已經失陷,有明軍在開往盛京的路上,準備和袁崇煥夾攻盛京。”

“什麼?!”皇太極幾乎站立不穩,沒想到事情比他預測的還糟!

“大汗,打廣寧吧,我們還有七萬將士,不然盛京容易遭到明軍突襲,去蒙古的路也要繞遠道。”

皇太極沒有說話,兩腮抽動了許久才擺了擺手,有氣無力的說:“繞道回京!”

“大汗…”

“去!”

阿巴泰憤恨的轉身出去,調轉人馬往北而去。阿巴泰剛走,皇太極支撐不住,又一口血吐了出來!嚇得親兵馬上把皇太極擡回鑾駕內,連着去傳喚醫官。

袁崇煥在廣寧城得報皇太極北去繞道,心裡放下心來。他原還有些擔心自己這三萬的人馬能否抵擋得住皇太極七萬的進攻。畢竟這廣寧城可沒有寧遠高厚。他想着,短期內滿洲人恐怕都難以恢復元氣,四萬人的損失,對於只有幾十萬人口的滿洲人可是巨大的。袁崇煥準備接下來的一年,就是加築廣寧城,使得滿洲人無法西進!

不久,袁崇煥接到皇上的嘉獎旨意,並送來了米糧,軍餉犒軍。遼東諸軍都一掃心中的隱憂。畢竟皇上還是如此的器重袁督師,那些流言不攻自破!一時間,軍中稱頌皇上聖明之聲不斷。

年底,北國大片連着下了幾天雪,把地面都覆蓋了白茫茫的一片,那白淨的雪花彷佛讓人忘記了不久前的戰爭。百姓們開始忙着準備過年,宮裡面也在大張旗鼓的準備。我望着窗外飄落的雪花,不由得想,滿洲面對自身不足的兵力,而明軍戰鬥力變強的情況,皇太極會接着怎麼辦?下一戰又會是怎樣?有些令人期待!

正當我亂想一通的時候,方正華在後面小聲的提醒:“皇上,該上朝了!”

《第三卷完》

第6章 再回宮中第147章 論誰對錯第225章 圍困布點第87章 朝鮮使者第132章 一場虛驚第29章 安南之行第141章 發配東南第25章 廷訓第93章 歃血第62章 偷襲?!第50章 迂迴策略第229章 該給的纔給第182章 比試第208章 緊急軍情第123章 紅袖不添香(下)第138章 呼嘯而來(上)第201章 另類策略(下)第100章 危機四伏第22章 女真對策(中)第33章 要保的內閣第32章 沒事瞎轉第126章 人盡其材第1章 謀而後動第102章 竭力應對第97章 二審定案第312章 將計就計第299章 應勢(下)第153章 載人熱氣球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難第31章 憂天杞人(下)第126章 研究院的作用第38章 堅守待援第27章 出航第21章 勇者爲勝第221章 升空第88章 公主第20章 戰前風雲第221章 升空第62章 醞釀第23章 眼淚的威力第187章 疑雲重重(下)第292章 心裡話第97章 廣寧之失(一)第165章 演戲第6章 再回宮中第181章 會盟之行第184章 明荷戰爭(上)第161章 自找麻煩第227章 慢刀割肉第84章 釘子第51章 進退兩難(上)第50章 迂迴策略第16章 困難時期第59章 損兵折將(中)第9章 新任御史第2章 是夢非夢第172章 聽案(中)第187章 疑雲重重(下)第135章 再議條件第18章 雪上加霜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難第5章 親自挑選第24章 朝鮮局勢第183章 君臣暗鬥第166章 苦等第44章 皇子第49章 王京大火第85章 女真內政(上)第274章 歸來第44章 皇子第115章 模擬實戰第71章 變數第62章 醞釀第164章 福晉的決定第36章 一度失利第253章 迴鑾第185章 明荷戰爭(中)第38章 朕是校長第76章 風雨欲來第91章 南國方略第78章 河南之變第54章 被逼出城第59章 歸來辭去第275章 爭奪(上)第58章 損兵折將(上)第164章 爭權第254章 到京第58章 爲難第133章 方案圖紙(上)第175章 皇子監國第183章 結果一樣第62章 偷襲?!第186章 明荷戰爭(下)第110章 北國恩怨第212章 奪氣第117章 未雨綢繆第27章 正副失和(中)第92章 風花雪月夜(中)第91章 南國方略第13章 遼東局勢
第6章 再回宮中第147章 論誰對錯第225章 圍困布點第87章 朝鮮使者第132章 一場虛驚第29章 安南之行第141章 發配東南第25章 廷訓第93章 歃血第62章 偷襲?!第50章 迂迴策略第229章 該給的纔給第182章 比試第208章 緊急軍情第123章 紅袖不添香(下)第138章 呼嘯而來(上)第201章 另類策略(下)第100章 危機四伏第22章 女真對策(中)第33章 要保的內閣第32章 沒事瞎轉第126章 人盡其材第1章 謀而後動第102章 竭力應對第97章 二審定案第312章 將計就計第299章 應勢(下)第153章 載人熱氣球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難第31章 憂天杞人(下)第126章 研究院的作用第38章 堅守待援第27章 出航第21章 勇者爲勝第221章 升空第88章 公主第20章 戰前風雲第221章 升空第62章 醞釀第23章 眼淚的威力第187章 疑雲重重(下)第292章 心裡話第97章 廣寧之失(一)第165章 演戲第6章 再回宮中第181章 會盟之行第184章 明荷戰爭(上)第161章 自找麻煩第227章 慢刀割肉第84章 釘子第51章 進退兩難(上)第50章 迂迴策略第16章 困難時期第59章 損兵折將(中)第9章 新任御史第2章 是夢非夢第172章 聽案(中)第187章 疑雲重重(下)第135章 再議條件第18章 雪上加霜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難第5章 親自挑選第24章 朝鮮局勢第183章 君臣暗鬥第166章 苦等第44章 皇子第49章 王京大火第85章 女真內政(上)第274章 歸來第44章 皇子第115章 模擬實戰第71章 變數第62章 醞釀第164章 福晉的決定第36章 一度失利第253章 迴鑾第185章 明荷戰爭(中)第38章 朕是校長第76章 風雨欲來第91章 南國方略第78章 河南之變第54章 被逼出城第59章 歸來辭去第275章 爭奪(上)第58章 損兵折將(上)第164章 爭權第254章 到京第58章 爲難第133章 方案圖紙(上)第175章 皇子監國第183章 結果一樣第62章 偷襲?!第186章 明荷戰爭(下)第110章 北國恩怨第212章 奪氣第117章 未雨綢繆第27章 正副失和(中)第92章 風花雪月夜(中)第91章 南國方略第13章 遼東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