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雪上加霜

聽到內侍說有急報,我心裡咯噔起來了。難道哪又出了事情?

片刻後,劉鴻訓滿頭汗的跑了進來,手中拿着奏摺,神色慌張。進了殿,氣喘吁吁的啓奏,?“皇上,浙江出事了,微臣剛接到李原吉的奏摺,他說浙江七月給海水溢過堤岸,漂沒數萬人,加上連日大雨,浙江全省糧食減產。浙江巡撫樑得志瞞不上奏,並按原有賦稅徵收,幾乎激起民變。李原吉請王命,用尚方寶劍斬了樑得志。”

“什麼!給海水淹了?該死的樑得志,這麼說浙江今年秋收也是完了?!”我一下呆坐在龍椅上,明史中,關於崇禎元年的記載也就兩百來字,我看原先的崇禎也是忙着清算,輕輕易易的就過了。怎麼到我來,就有這麼多麻煩。大明能產糧食的也就只有江南數省,其他都是基本自給自足,現在最大的湖廣,富庶的浙江全遭災,到時候哪來這麼多糧食給前線的將士。

“回皇上,浙江秋稅減半。同時需要派人前去安撫民衆。”劉鴻訓也是一臉沮喪。

“從這裡派人來不及了,你連日發八百里加急給南京的鄭三俊,讓他先派個穩重之人去打理浙江事務。李原吉殺了樑得志,口諭嘉獎,讓他快點收購絲綢茶葉,然後調往福建廈門,從海路到安南。”我聽了劉鴻訓的回奏後,強打精神。

“臣遵旨。”

“太倉庫還有多少米糧?”

“回皇上,還有五十萬石。”

“今年秋賦,能運到的漕米有多少?”

“前幾日,戶部各位大人和臣商量,現每省藩庫需存糧百萬石,估計能運到京城的糧食有四百萬石,現在浙江有水患,加上減稅賑災,估計還有三百萬石。各省藩庫存糧尚有,但不能動用否則米價上漲,情勢更加不樂觀。”

“三百五十萬的米糧,劉愛卿,這不足四百萬的米糧夠用嗎?”

“臣等覈算過,九邊將士開始屯田,今年已經有了收成,仍需兩百萬石軍糧。京師三營完全靠朝廷供給,半年需要三十萬石,陝西仍舊需要五十萬石抗旱。京師宮中官員守軍年間需要一百萬石米糧。在京宗人米俸需百萬石,藩國賞賜,周遇吉部,盧象升部,加起來也需百餘萬石。因夏稅得糧較少,需有些儲備,故一共是短缺了一百五十萬石。”

“一百五十萬?這如何是好?”

“皇上無需太過憂心,李原吉現在已在籌備換取糧食。應該缺口不會太大。”

“朕…”我剛想說話,突然大地開始晃動,整個大殿都發出聲響,眨眼間,些微的震動逐漸變成轟鳴般的地動山搖。大殿彷佛也在劇烈的顫抖,殿內***搖曳。擺設的東西都開始移位,時不時都有物事掉下來摔得粉碎。門外開始傳來各種叫喊聲。

地震!

居然在這個當口發生地震。我扶着案臺努力支撐住,看着一臉嚇白的劉鴻訓,意識到要趕快出去。

“快隨朕出去,到前面的廣場。”我一邊擡腳往外走,一邊對着他們喊。

“皇上,不要出去啊,外面危險。”

“聽朕的,不出去更加危險。曹化淳,傳朕的旨意,各宮人員都不要躲在屋裡,不要蹲在牆下。”

“皇上…”曹化淳還有些猶豫。

“快去!”

我出到乾清宮外,外面是人來人往,劉鴻訓擔心我的安全,帶着幾個乾清宮的近侍圍着我。過了會,四周的太監宮女看到我在,雖然大地還在搖晃,又全都彼此相扶,規規矩矩的在旁站着。趕來的侍衛點着火把,把宮內照得通亮。我突然想到婉琴皇后,趕忙又往坤寧宮去,身後的太監侍衛也跟着伺候。

等我到的時候,皇后她們接到旨意,已經站在殿外了,周圍宮女們圍了一圈,皇后面色蒼白,田貴妃和袁貴妃在旁護持着。因爲皇后本身就有些不良反應,現在天搖地動的,常人都頭昏腦脹,何況是有了身子的她。我心疼的把她摟在懷裡。

“皇后,皇后,覺得怎樣?不用怕,朕就在你身邊。”

“皇上,臣妾沒事。”

我看她面色實在有些不妥,得要太醫來看下。

“曹化淳!”

“奴才在。”

“傳朕旨意,讓宮中太監宮女不得隨便走動,在各殿外候着。再派人傳太醫進來。快點!”

“奴才這就去。”

片刻後,跟着曹化淳後面的太醫氣喘吁吁的來了。我一看到太醫就說:?“快看下皇后怎樣?” шшш☢ ttκá n☢ C○

“皇上…”太醫看了下在我懷裡的皇后。我知道他是因爲些禮儀的避嫌。

“就這樣快點看吧。”

“是,是。”那太醫顫巍巍的開始把脈。我焦急的看着太醫,想知道婉琴皇后如何?內心又唯恐他一開口就說出些不好的消息。在這個時代,懷孩子也是件危險的事情。過了半晌,太醫才把完脈。

“如何?”

“回皇上,皇后娘娘沒有大礙,只是受了些驚嚇,老臣配劑安神補胎湯,皇后娘娘服下後,休息會就會好。”太醫也似乎鬆了口氣。

“那快點開方抓藥。曹化淳,太醫開完藥,立刻叫人煎好送過來。”

在大地的搖晃中,我們這一羣人就這樣等着,經過幾波餘震後,地震慢慢的開始過去。

等藥煎好的時候,那該死的地震終於平息,大地恢復了平靜。婉琴服下藥後,在坤寧寢宮睡下。我讓一直在旁伺候的劉鴻訓和其他人也回去休息,各殿的宮人已在收拾掉落的東西。夜空中飄蕩的積雲,終於在一道強烈的閃電後,開始下起雨來。今晚也不知道京城有多少百姓遭了殃。地震後的宮殿顯得有些凌亂,在這樣的雨夜,我望着屋檐下掉落的水滴,一切都顯得索然。

第二天一早,順天府伊楊延麟上報,京畿內有近萬人無家可歸,懷柔,昌平等縣也有人員損失,好在秋收已畢,沒有什麼作物被毀。

自然戶部要發些糧米過去,工部要派人建屋安置下。都快冬天了,一切都要利索的完成,不然這萬把人也會把京城搞得亂七八糟。

“現在各位大臣還有什麼方法?浙江水患已經使來年京城糧食不足。”

“臣以爲可以在各省購糧。”戶部侍郎候洵奏道,?“不可,民間原本糧食不足,再購糧,米價上漲,受害的還是百姓,我等豈可救一方百姓而害另一方百姓。”御史萬元吉立刻就反對。

“京師乃重地,九邊將士負守土職責,豈能無糧?”候洵當下也辯駁。

“各府城中百姓無糧,後果不堪設想!”

“危言聳聽。調百萬石糧豈能全國州府都亂?”

“那襄陽府不就是前車之轍!”

兩人還要爭下去,我打斷了他們的爭論。

“從各府調糧,不到萬不得已不可用,各位愛卿還有別的辦法嗎?”

禮部侍郎李標出班,“臣以爲,今年對廣寧外諸部的賞賜可以減免,如今我軍鞭長莫及,這諸部夷人都爲滿人所用。賞其米糧無異於助敵,免除後可節約二十萬石。”

“這諸部落外族人歸順我大明已久,身受滿洲兵苦,二十萬石照發吧,不過需得他們遷入寧遠以西。這事情你們發旨給袁崇煥,讓他處理。”

“臣遵旨。臣以爲現在各地米糧已入庫,各處用糧可先發半數,等戶部侍郎李大人到安南後再作打算。”

“如今也只有這樣了!各愛卿還有什麼事情要啓奏?”昨晚弄得筋疲力盡又一夜未睡好,我又急着去看婉琴皇后,糧食的事始終沒有好辦法。所以沒有多大的心情。想着退朝算了。

刑部尚書喬允升道,“皇上,谷城縣令已經押解到京。現如何處置?”

“讓大理寺處理吧。”

“臣遵旨。”

“臣彈劾欽天監正徐光啓,昨夜京師地震,在這之前臣等均爲收到報告。以至未曾作好防備。”說話的是升爲御史的倪元璐。

內閣大臣韓鑛出來說話,他與徐光啓有舊,也知道那是個人才。不忍徐光啓就此給打下去。

“回皇上,徐大人被皇上調到遵化去研究冶鐵,此事怪不得欽天監正,欽天副監正因考覈落選,才使無人對京師地震作出預報。請皇上明察。”

“罷了,叫徐光啓推薦個人主理欽天監。”

“皇上聖明,臣遵旨。”

孫承宗接着出來說,“皇上,福建降寇鄭芝龍已到京師,皇上何時召見?”

“下午讓他遞牌子進來吧。朕乏了,退朝。”

我好睏啊,看完皇后,隨意吃了點東西,我就在乾清宮睡着了。?睡到日薄西山給個內侍喚醒,我洗了把臉才問道:?“什麼時辰了?”

旁邊內侍答道:“回皇上,已經申時三刻。”

“那鄭芝龍來了沒有?”

“未時司禮監曾有人來報說有大臣遞牌子求見,當時萬歲爺沒醒,曹公公攔了回去。這會子,皇上可是要召見,奴才這就去傳。”

“你這太監倒也伶俐,叫什麼名字?”

“奴才賤名叫方正華。”

“好,以後你就跟在朕身邊做個隨堂太監吧,回頭你跟曹化淳說。現在去傳鄭芝龍見來見朕。”

“奴才叩皇上恩典,奴才遵命。”

我到乾清宮前殿的時候,鄭芝龍已經在等候了。他見到身穿黃色龍袍的我,趕忙下跪行禮,口呼萬歲。我打量了下他。個子極大,長得頗爲粗獷,一把絡腮鬍,頭髮有些凌亂,果然是海盜特色。

“鄭將軍,平身,恩,果然是勇猛之士。”

“謝皇上。”

“朕本來是想設晚宴請將軍的,不想傳話的內侍聽錯。將軍久等了,不要見外才是。”

“臣惶恐,臣不敢。”

“將軍乃我大明勇士,現歸順朝廷,應當爲國出力。朕召你來,一是敬將軍之才,二是要借將軍之力。”

“臣雖駑鈍,也是大明子民,自當爲朝廷效力。”

“朕打算將來組建水師,已經在塘沽口籌備,無需太久,大明將會有無敵的海上大軍。昔年倭人擾我福建,浙江,大明總要去揚我國威的。將軍久在南方,熟悉海戰,他日必能替大明徵戰四方。”

鄭芝龍聽到皇上這麼說,心裡也是翻騰不已。他來投降是因爲看到大明水師薄弱,他投誠自當受到重要,不僅可以名正言順的發展自己的勢力,還可以拿到朝廷的糧餉。但是現在來看,皇上已經開始籌建水師了,雖沒有聽過,但是皇上講來,應該不會假。自己若再做海寇,以後難免會給剿滅。現如今歸順聽命,說不定哪天可以成爲一方大員開府建牙,光宗耀祖。

“大明南方海域微臣不敢誇口無敵,但也不是海寇可比。臣將盡心盡力,爲大明掃除敵寇。”

“好,將軍現有多少船隻?”

“有大艦五十餘隻。將士三千全是跟臣血戰過來的。”

“不錯,目前南疆海域雖是不穩,但也無大仗可打。你等先在廈門修整,朕前個月曾派人去安南互市,現在到了浙江。將軍若不嫌大材小用,暫時委屈下,就先護送使者從海路去安南。”

鄭芝龍開始聽皇上說,以爲要他領兵去打臺灣。萬曆年間,荷蘭人曾經攻打過澳門,結果被葡萄牙人打敗,於是佔領了臺灣。結果只是讓他護送使者去互市,那最好不過。南方並無海寇敢動他,因爲他們就是最大的海寇。趕忙說:?“安南海路,微臣甚是熟悉,臣一定保證把使者安全送到安南國。”

“不單是送過去,還要護送回來,要保護使臣的一路安全。這次出使,將軍需得聽從使臣的命令,朕可是賜了朕的尚方寶劍給他,不要讓朕爲難。朕封你爲福建水師提督,從三品。回來後朕發軍餉十萬犒軍。此次出使,不僅讓你去立個功,而且關係大明體面也關係到南方安定,你可勿讓朕失望!”

“臣明白。臣當爲皇上分憂!”

“你明日速回廈門準備。使臣一到,你們就出發。”

“臣遵旨。”

彼此解決心中之事後,言談甚歡。晚間我還留他用膳。

第二天,鄭芝龍啓程南歸。

……………

《明史》:秋七月壬午,浙江風雨,海溢,漂沒數萬人。癸未,海寇鄭芝龍降。…………八月乙未,詔非盛暑祁寒,日御文華殿與輔臣議政。九月丁卯,京師地震。

第98章 廣寧之失(二)第57章 退兵(下)第181章 風平浪靜第65章 預謀南巡第26章 正副失和(上)第127章 不經意之間第183章 結果一樣第138章 悉心運作第149章 三敗林丹汗第191章 快刀亂麻第147章 私下協議第183章 結果一樣第103章 再建二軍第47章 驚惶失措第28章 正副失和(下)第78章 河南之變第5章 親自挑選第254章 到京第222章 驚秫第257章 團聚第56章 退兵(上)第18章 雪上加霜第125章 天助我也第119章 事與願違第141章 發配東南第68章 太原第199章 另類策略(上)第154章 利益抉擇第317章 坐等第114章 預設奇兵第101章 當頭一棒第276章 爭奪(下)第134章 方案圖紙(下)第123章 紅袖不添香(下)第172章 誰在得益第92章 結盟第21章 勇者爲勝第262章 軍數第315章 鐵案第142章 誰有着數第27章 出航第63章 各自息兵第52章 進退兩難(下)第209章 推算第82章 殺懲第3章 巡視三營(中)第187章 不平等條約第72章 冷處理第175章 遇見第135章 都在打算第16章 另設太學第83章 揚州風波第130章 醉有應得第57章 退兵(下)第121章 淮南雨旱第106章 峰迴路轉第206章 暗含殺招第185章 明荷戰爭(中)第152章 暢談局勢第250章 反覆第290章 難處第86章 女真內政(下)第126章 人盡其材第193章 破城(上)第95章 事發突然第49章 王京大火第48章 率兵攔截第222章 驚秫第184章 明荷戰爭(上)第70章 京察(下)第247章 反攻第151章 重建察哈爾第147章 私下協議第12章 意外驚變(上)第276章 爭奪(下)第162章 法不責衆第63章 殺伐第38章 朕是校長第141章 建城伊始第275章 爭奪(上)第127章 不經意之間第144章 水淹盤山第125章 地理畫策第199章 另類策略(上)第41章 會戰第14章 越俎代庖第18章 雪上加霜第286章 回京任職第155章 紈絝子弟第187章 疑雲重重(下)第43章 西回第165章 美女的誘惑第299章 應勢(下)第206章 暗含殺招第143章 新建船廠第50章 迂迴策略第80章 喜事第152章 再據優勢第75章 逼迫第6章 額哲歸國
第98章 廣寧之失(二)第57章 退兵(下)第181章 風平浪靜第65章 預謀南巡第26章 正副失和(上)第127章 不經意之間第183章 結果一樣第138章 悉心運作第149章 三敗林丹汗第191章 快刀亂麻第147章 私下協議第183章 結果一樣第103章 再建二軍第47章 驚惶失措第28章 正副失和(下)第78章 河南之變第5章 親自挑選第254章 到京第222章 驚秫第257章 團聚第56章 退兵(上)第18章 雪上加霜第125章 天助我也第119章 事與願違第141章 發配東南第68章 太原第199章 另類策略(上)第154章 利益抉擇第317章 坐等第114章 預設奇兵第101章 當頭一棒第276章 爭奪(下)第134章 方案圖紙(下)第123章 紅袖不添香(下)第172章 誰在得益第92章 結盟第21章 勇者爲勝第262章 軍數第315章 鐵案第142章 誰有着數第27章 出航第63章 各自息兵第52章 進退兩難(下)第209章 推算第82章 殺懲第3章 巡視三營(中)第187章 不平等條約第72章 冷處理第175章 遇見第135章 都在打算第16章 另設太學第83章 揚州風波第130章 醉有應得第57章 退兵(下)第121章 淮南雨旱第106章 峰迴路轉第206章 暗含殺招第185章 明荷戰爭(中)第152章 暢談局勢第250章 反覆第290章 難處第86章 女真內政(下)第126章 人盡其材第193章 破城(上)第95章 事發突然第49章 王京大火第48章 率兵攔截第222章 驚秫第184章 明荷戰爭(上)第70章 京察(下)第247章 反攻第151章 重建察哈爾第147章 私下協議第12章 意外驚變(上)第276章 爭奪(下)第162章 法不責衆第63章 殺伐第38章 朕是校長第141章 建城伊始第275章 爭奪(上)第127章 不經意之間第144章 水淹盤山第125章 地理畫策第199章 另類策略(上)第41章 會戰第14章 越俎代庖第18章 雪上加霜第286章 回京任職第155章 紈絝子弟第187章 疑雲重重(下)第43章 西回第165章 美女的誘惑第299章 應勢(下)第206章 暗含殺招第143章 新建船廠第50章 迂迴策略第80章 喜事第152章 再據優勢第75章 逼迫第6章 額哲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