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提點

作者有話要說:  因李媛在玉娘面前提了阿嫮,乾元帝再見玉娘時就有些不安,只怕玉娘盯着他問阿嫮是哪個。不想玉娘見着乾元帝時,恍若無事一般,依舊言笑晏晏。可她越是這樣,乾元帝心中越是疑惑,哪個人知道自家被人當做了替身能不醋不怒的?是玉娘不在乎此事,在她心中沒將他這個丈夫看得如何緊要,是以纔不在乎人拿着她當替身?疑問的話到了乾元帝口邊,乾元帝又不忍說出來,只怕他一揭開,玉娘無言以對,白白壞了兩人這些年的情分。

乾元帝這裡遊移不定時,袍角叫人扯了扯,低頭看去時卻是景寧,景琰兩個。乾元帝便問:“你如何在這裡?”景寧努力地擡頭道:“父皇,母妃方纔回來躲後殿哭了。她以爲阿寧和阿琰不知道,其實我們都看着了。父皇,您別叫人欺負母妃,母妃躲起來哭,好可憐的。”景琰一隻手拉着景寧的跑角,認認真真地點了點小腦袋:“是哩,是哩,娘哭了,阿琰問她作甚哭,娘還扯謊說迷了眼,娘不是好孩子。”

乾元帝不意從兩個孩子口中聽着這樣的話,倒是楞了楞,轉眼便悟了:可是我疑心生暗鬼了。玉娘素來怯懦膽小,進宮後受了多少委屈,哪一回不是躲起來哭,不叫人知道的。好容易纔將她的膽子縱得大了些,會說會笑會哭的可人疼了。偏李氏這個賤人今兒一頓兒胡謅,叫玉娘以爲她是替身,她本性膽小,好容易養起來的膽子又嚇回去了也是有的。我倒還怪她!虧得沒問她,不然還不知嚇成什麼樣。乾元帝想在這裡,倒是對景寧生了些歡喜,摸了摸景寧的頭道:“好孩子,以後看着你母妃哭,哄着她些,能哄得你母妃不哭,我就喜歡你。”

景寧的小腦袋仰得愈發地高了,說的卻是:“阿寧喜歡母妃,阿寧不要母妃哭。母妃哭了,阿寧也想哭哩。”說着,把肥肥短短的手指指了指心口,拉着他袍角的景琰也跟着點了點頭:“阿琰也喜歡娘。”

(上接作者有話說)

這兄妹倆一番童言童語直叫乾元帝聽得動容,蹲下身來摸了摸景寧的臉,又將景琰抱了抱。一擡頭看着玉娘捧着茶盞進來。乾元帝這回看明白了,玉娘臉上脂粉略厚,只是眼圈兒底下依舊透着些紅,想是哭久了眼也有些腫,只好拿脂粉來遮蓋。

這樣一想,乾元帝愈發地心疼起玉娘來,親自走上前從玉娘手上接過茶盞,緩聲道:“你如今是宸妃,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哪裡用你親自做這個。”

玉娘知道她去永巷是瞞不過人的,李媛當着她的面兒嚷破了玉娘是阿嫮替身這事,乾元帝早晚間就能知道。若是因此同乾元帝鬧一場?這不是玉娘素日來的脾氣,事出反常必爲妖,乾元帝又不是真的是蠢貨,看着她有異尋常,哪能不起疑。若是從前還罷了,可李源才上過謝玉娘疑似阿嫮的本子,前後夾擊,怎麼能討了好去?可要是不鬧,以乾元帝的脾氣,只怕就會以爲她是做賊心虛了。

是以玉娘在永巷回來的路上便拿定了主意,回得合歡殿便尋了個靜悄悄的地方,靜悄悄地哭上一場。說來合歡殿由她經營了數年,自然是她的地盤兒,她無論躲在哪裡靜悄悄地哭一場,都能叫人看見。只玉娘沒想着的是她這一場哭,卻是叫景寧這個孩子瞧見。

也是玉娘偶一善心竟就得了回報,景寧將玉娘看做親孃一般,且他天性純孝,是以看着玉娘哭哪有不心疼的,只以爲玉娘叫人欺負了去,便拉了景琰去告訴乾元帝,要乾元帝替玉娘做主。

由兩個幼兒口中說出的話自然格外可信,乾元帝自此對玉娘一點疑心也沒有,反自愧疑了她,把些好言好語來哄玉娘,又說是:“今兒的事我已盡知,你很不用這樣撐着,有什麼委屈只管問我。”

玉娘聽着這話便知乾元帝入轂,便眼圈兒一紅,含淚道:“妾想問聖上阿嫮是哪個?妾也想問聖上待妾這樣關愛,可真是爲着妾肖似那阿嫮?可妾不敢,妾怕。妾一介民女,因着不叫母親喜歡,妾的母親將妾打小兒扔在甘露庵,若不是聖上要採選,妾的母親還不會將妾接回去。便是回去了,妾也是個外人。”

乾元帝得知玉娘身世後怕揭破了玉娘難堪,並未與她明說,不意今日玉娘自家提起,說這些話時,雖依舊是含混不清,可一字一淚,直攪得乾元帝心疼不已,將玉娘按在懷中勸導道:“好孩子,不哭,他們不疼你是他們蠢哩。我疼你,阿寧和阿琰也疼你。方纔阿寧告訴我,你躲在一邊哭,叫我給你撐腰,不叫人欺負了你去。你瞧瞧,可是大夥兒都疼你呢。”

玉娘聽着這些話,臉上一笑,眼淚又落了下來,道是:“孩子們的說話,如何能信呢?不過是妾聽着李庶人的話,心上不安,哪裡是躲起來哭了。”玉娘越是這樣推脫着不肯認,乾元帝便愈發覺得景寧與景琰所說都是實情,自然看着玉娘也越可憐可愛。便從玉娘手中抽出帕子替她拭了淚,哄道:“是了,是了,孩子們胡說,我們宸妃娘娘怎麼能哭呢,不過是叫灰沙迷了眼,只這合歡殿深宮重重居然能吹進風沙來,也不容易。”

卻是景琰告狀說玉娘扯謊說是叫風沙迷眼,乾元帝這回便拿着這來哄玉娘笑,果然看着玉娘眼中依舊含着淚,卻是嗤地一笑,臉上飛紅,又羞又惱又愧地橫了乾元帝一眼,從他手中將帕子奪回來,扭身要走,卻叫乾元帝笑着拖回去強按在懷裡抱了,又在玉孃的臀部輕輕一拍道:“說起來你這沒良心的孩子也真是該打,我對你如何你還不知道嗎?爲着個瘋癲婦人的話就不肯信我,我還有冤沒處訴哩,你倒使性子。”

玉娘心中冷笑,看着李源的奏章便疑了她,連問也不問她一句,生生晾了她那些日子,這也叫有情分?若不是她早做預防,鋪排下線索來,這會子只怕已死得不能再死。

只乾元帝即做了這番深情委屈的樣子來,玉娘說不得要虛與委蛇,便賠罪道:“是妾錯了。聖上您海量汪涵,饒妾一回。”乾元帝將玉娘鼻子一捏:“小甜嘴兒,只會哄人,再無半分真心,也就我是個傻的才肯一回回信你。我即吃了那樣多次虧,也不在乎再多回。早晚叫你知道我待你的心,到時看你愧不愧。”

玉娘臉上一笑道:“那妾等着,若是有那一日,妾斟茶認錯兒。”乾元帝叫玉娘這話逗笑了,在她粉腮上一捏:“只斟茶也太便宜你了。”玉娘嘟了嘟脣,瞥了乾元帝眼:“您這是什麼話呢,妾所有還不都是您賜的,唯有斟茶倒酒的,妾倒還能伺候,您若不喜歡,只當妾沒說罷。”乾元帝便道:“斟茶便斟茶,只一回不夠。”玉娘這才又展了笑顏道:“您說幾回便幾回,妾再不抵賴。”乾元帝笑道:“這話我可記着了。”

到了這時候,乾元帝與宸妃兩人瞧着又是和好如初,合歡殿中服侍的諸人這才放心。只是從玉娘去見廢后李庶人,她前頭才走,李庶人後頭就瘋了,口口聲聲地嚷着有鬼。從來鬼祟事便是愚夫愚婦們私下愛傳說的,何況事涉廢后與宸妃,雖是宮規森嚴,到底禁不住人心浮動,漸漸就有傳言。

有的便說是:“沒想着宸妃娘娘那樣花妖月精般的一個人就這樣不肯容人,庶人到底也翻不了身了,何苦這樣作踐她。”就有人辯解道:“是李庶人自家請宸妃娘娘過去的哩,宸妃娘娘若是不去,豈不是要被你們說她無情?這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宸妃娘娘可不委屈。”

更有人道:“這如何怪得宸妃娘娘,若是有人要咒死你,你就肯放過那人嗎?宸妃娘娘肯放李庶人性命,已是仁善了。”

衆人聽着,倒也有理,不免替李庶人可惜了回,都是叫她爹鬧的,不然她還能穩坐中宮,大殷朝可還沒廢后的前例呢。

不說宮中有各種傳言,如今的承恩候侯府幾乎好說是門庭若市,日日不得安靜。卻是護國公雖只有兩個嫡子,庶子倒是有五個,其中三個已成年了。即是成年,也都成婚了。各自有妻子兒女,能同國公府聯姻的,自然也不是無名無姓的人家。護國公一家子下獄問斬,罪不及親眷故交,連着唐氏與小唐氏的母家宛西候府都無事,何況這幾家。

只是他們本身無事,可女兒外孫卻在要陪着喪命,爲人父母的,哪有不心疼的。其中以庶女配庶子的還好些,到底不是親生骨肉,當家的夫人們心疼得有限。可也有身份低些爲着榮華富貴,便嫡女來配庶子的,看着愛女要陪着吃一刀,哪能不着慌。雖說女婿救不得,可女兒外孫子總要救一救。是以除着宛西候夫婦,自知小唐氏萬無幸理,沒來討情之外,餘下的幾家都悄悄地過來撞木鐘,哀求承恩候出手搭救。

謝逢春也是個機靈人,看有人上門情,知道憑他那些精明腸子手段遠不是京中這些人對手,一概託病不見,都交予謝顯榮、謝懷德、齊瑱三人應付,只這些人到底還自矜官身,不肯如何舍下臉面來糾纏,倒還好說。唯有女眷們難纏些。

因是女眷,倒是不好將她們都拒之門外,如今多少雙眼睛盯着承恩候府,巴望着她們出錯,好抓她們的把柄呢。是以但凡有女眷上門求情,就由馮氏與梁氏兩個出面,先將女眷們迎進來說話。

其中有個夫人陶氏,嫁個丈夫隋磐,爲四品通議大夫。這四品官兒,若是在外省,倒也算是個官了。可在官兒遍地走的京都,四品官便不起眼,且又是個散官,更不值錢。隋磐當年看着李源是護國公,女兒爲中宮皇后,便將嫡女配與李源的庶子李演武爲妻,且唐氏那個婆婆也有個好處,便是不往兒子房中塞人,嫡子不塞,庶子也不塞。是以李演武與隋氏倒好說個夫婦相得。小夫妻倆共有一子兩女,女兒略大些,那兒子將將十個月,連着爹孃也不會叫,就要捱上一刀,隋磐與陶氏聽着,哪能不心碎。

便有人提點隋磐說是:“你們傻的不成?只曉得哭,哭能將你們女兒哭回來嗎?能叫你外孫子不死嗎?放着現成的路子不會走,實在可笑可嘆。”隋磐聽着忙請教仔細,那人便道:“李氏即倒,聖上又偏愛宸妃,早晚要冊她爲後的。爲着這個,宸妃也要搏些好名聲。你們求到門上去,宸妃便是心中不願意,也不能背這連孩子也不肯放過的罪名。”隋磐聽着,猶如福至心靈一般,滿口地稱謝,回來就同妻子陶氏說了,夫婦兩個商議了回,雖覺未必能成,可到底也是個路子,便依計而行。

陶氏果然進了承恩候府的門,進得門來,陶氏便扯着馮氏與梁氏哭,只說是:“娘娘宅心仁厚,滿朝裡哪個不知道呢?他李家做了這等大逆不道事,有今日的下場也是活該。我也不敢救女婿性命,只可憐我的外孫纔多大,連話也不會說呢。”說着說着便往地上溜,要給馮氏與梁氏磕頭,“兩位夫人伸一伸手,便好超脫個孩子,也是宸妃娘娘與兩位夫人的功德。”

馮氏與梁氏出來前都受過馬氏教訓,馬氏這回倒是拎得清了,教訓兒子媳婦們道:“護國公府那些黑心的,他們要害死玉娘哩!所幸老天有眼,沒叫他們得逞。要是叫他們得了手,玉娘有個長短,我們日後可靠着誰去!這等生死大仇,賠幾句情就算了嗎?憑誰來哀求,一概不許答應!若有人糾纏不清,只管叫他們來尋我!看我不啐他們一臉!”

是以馮氏與梁氏看着陶氏這樣,對瞧一眼,一起上來將她扶住,勸道:“父母俱在,這等大事,怎麼輪得到我們做主呢?夫人這些話兒只管與我們母親說。我們母親是個慈悲的,不會不聽夫人說話。”

聽着馮氏與梁氏這幾句,陶氏的臉上就有些變色。馬氏自上回在女婿齊瑱處鬧了場,得了個潑婦的名頭。尋常貴婦幾時見過這等人物,雖鄙薄馮氏淺薄無知,到底對她也生了畏懼,只怕言差語錯的將馬氏得罪了,她撒起潑來,一輩子的臉就要不成了,是以都避着馬氏,這回卻要求到她面前去,心中不免畏懼起來。

第274章 疑問第388章 求生第339章 早慧誤傷第343章 不肖第175章 驚情故人第298章 洛神第100章 內情第157章 商議性情第288章 鐵證離間第103章 掙扎第409章 掌摑心思第276章 藥師第268章 算計承歡第314章 再見第240章 驚怒第90章 買妾第192章 痘症第165章 悲喜第144章 趙氏第339章 早慧第164章 種因機靈第249章 無情第289章 秘密處置慈悲第264章 明白第305章 痛哭第146章 姐妹不諧第95章 變故第143章 攻訐第219章 要挾第387章 強忍第410章 帝心第381章 波折第57章 空餉往事第416章 大白 ...第183章 行獵第86章 圖謀第366章 側目第158章 突變第123章 產育第49章 淑妃第149章 滅口第58章 懷恨家事第61章 謀劃第328章 氣瘋第297章 靈慧第261章 形色第408章 果然第250章 拜見第403章第275章 刑罰第266章 稱心第364章 酷烈第373章 用心第196章 辛苦委屈第188章 母子第86章 圖謀第349章 天寶第290章 原來第353章 猜忌第402章 疑竇第282章 肯定第354章 笑話第99章 斷絲第90章 買妾第163章 漁利桃花第140章 宮宴第315章 應景第334章 下場第166章 幼年第54章 高氏第414章 洗冤 ...第251章 冊後第82章 刺激第371章 舊故第189章 交手起風第155章 情動第278章 陰暗第239章 惡意第69章 合歡第373章 用心第195章 陰森第三百七十二章第86章 圖謀第353章 猜忌第200章 宣召
第274章 疑問第388章 求生第339章 早慧誤傷第343章 不肖第175章 驚情故人第298章 洛神第100章 內情第157章 商議性情第288章 鐵證離間第103章 掙扎第409章 掌摑心思第276章 藥師第268章 算計承歡第314章 再見第240章 驚怒第90章 買妾第192章 痘症第165章 悲喜第144章 趙氏第339章 早慧第164章 種因機靈第249章 無情第289章 秘密處置慈悲第264章 明白第305章 痛哭第146章 姐妹不諧第95章 變故第143章 攻訐第219章 要挾第387章 強忍第410章 帝心第381章 波折第57章 空餉往事第416章 大白 ...第183章 行獵第86章 圖謀第366章 側目第158章 突變第123章 產育第49章 淑妃第149章 滅口第58章 懷恨家事第61章 謀劃第328章 氣瘋第297章 靈慧第261章 形色第408章 果然第250章 拜見第403章第275章 刑罰第266章 稱心第364章 酷烈第373章 用心第196章 辛苦委屈第188章 母子第86章 圖謀第349章 天寶第290章 原來第353章 猜忌第402章 疑竇第282章 肯定第354章 笑話第99章 斷絲第90章 買妾第163章 漁利桃花第140章 宮宴第315章 應景第334章 下場第166章 幼年第54章 高氏第414章 洗冤 ...第251章 冊後第82章 刺激第371章 舊故第189章 交手起風第155章 情動第278章 陰暗第239章 惡意第69章 合歡第373章 用心第195章 陰森第三百七十二章第86章 圖謀第353章 猜忌第200章 宣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