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第113章 經義我不行,治國你不行

第113章 經義我不行,治國你不行

陳以勤想了好一會,還是沒有想出個確定答案來,於是又開口。

“殿下,你說天寶年間,前唐朝廷財政面臨破產,所以行下策,放權給藩鎮,釀成大禍,可有什麼說法?”

朱翊鈞侃侃而談:“陳先生,當然有說法。前唐能強盛一時,繼承的是前隋國制,其精髓是西魏北周朝建立的府兵制。

‘凡是軍人可悉屬州縣,墾田籍帳,一與民同,軍府統領,宜依舊式。’其本質是兵農合一,與我朝衛所制,看似相似,實際上南轅北轍。

前唐年間,盛時置有六百三十三軍府。遍佈全國,關內道多達二百六十一府,佔三分之一以上,依次爲河東、河南、河北、隴右,其它諸道多不過十,少止二三府(江南、嶺南)。正合前唐居重馭輕,舉關中之衆以臨四方的國策。

可是隨着田地被豪強權貴侵佔,府兵名下的田地越來越少。加上連年開邊,戍邊的府兵得不到輪換,有的十年一輩子就守在邊關。

自開元年中期,府兵制日漸崩壞,到了天寶八年,各軍府已經無兵可用。唐玄宗只能下詔廢府兵制,各邊鎮自行募兵籌糧。於是安史之亂,不可避免。”

陳以勤喉結上下動了幾下,他終於深刻體會到張居正等人的心情。

學生太聰明,把握不住啊!

你問個問題,他給出的答案你搞不懂意思,伱說怎麼教!

難怪李春芳、張居正、潘季馴離開西安門書堂,如釋重負,還打着新職祝賀的名義,擺了一回酒宴。

這樣教下去,哪天我離開西安門書堂,也會擺酒的。

“太孫的意思是前唐崩壞,根源在於朝廷財政度支上出了問題?”

“對,一個朝代,存在的時間越久,效率越低,浪費越高,維持的成本也就越高。節不了流,只能開源。

朝廷所需要的賦稅,就會逐年增加。可是從秦漢到前宋,朝廷賦稅都是以田地爲主。自耕農和小地主們承擔着朝廷最重的賦稅。

偏偏隨着朝廷日久,世家豪強侵併田地日盛。朝廷度支越大,稅源卻反而日漸枯竭。”

朱翊鈞一攤雙手。

“收不上足夠的賦稅來維持朝廷運作,只能加餉增賦,敲骨吸髓,盤剝民力。最後.我的看法是,一個王朝的覆滅,就是從財政度支敗壞崩潰開始。”

陳以勤咕咚嚥了一口口水。

匪夷所思的想法。

可是飽讀史書的陳以勤用心一想,秦漢、隋唐、宋元,都是開國時鼎盛,然後到了某個高峰,驟然衰落,直轉而下,然後開始漫長的戰亂劫世,直至滅亡。

太孫此番話,似乎真得揭開了一個王朝興盛衰亡的秘密。

但是陳以勤不敢相信。

一個朝代的興亡,居然不跟仁政德治有關,而是跟錢有關!

這讓飽讀經義的陳以勤難以接受。

“陳先生,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道德是建立在吃飽飯,穿暖衣的基礎上。如果一個人面臨要被餓死凍死,你覺得跟他講聖賢道理,有意義嗎?”

朱翊鈞右手狠狠往下一劃,“所以讓百姓吃飽飯,穿暖衣,就是最大的仁政。在這個基礎上,再說什麼教以效化,民以風化。

而不是反過來。先是一個勁說什麼教化,吃飽穿暖卻是一個字不提,這不等於耍流氓嗎?”

陳以勤腦子快要轉冒煙了。

他不是迂腐不堪的酸儒,當然知道民衆到了面臨餓死凍死的地步,那就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你拿刀槍相逼都沒用,講什麼聖賢道理啊?

可是這樣的觀點,跟他這些年的儒家理念截然不同。

在很多大儒心裡,百姓吃飽飯,穿暖衣,只需要仁政、德治,自然而然就會做到。就好像百姓有手有腳,只需要給塊田地,無爲而治,自己就能養活自己。

所以朝廷不需要過多關心民生,只要把全國上下的道德水平提高上去,自然就會天下大治。

陳以勤清楚,那是務虛的大儒們“清談”時說的屁話。

接觸過政務的他很清楚,事實上天下國計民生,纔是最麻煩的事情。

劇繁多變,費力不討好。

朱翊鈞似乎看出陳以勤心事,淡笑着說道:“世人好逸惡勞,喜簡憎繁。國計民生,國計根本在於賦稅度支,民生在於創造獲取財富的機會。這種事做起來勞神費力,哪有提倡仁政德治來得輕鬆。”

陳以勤聽懂朱翊鈞話裡的意思。

無非就是許多儒生,長於務虛清談,疏於務實執行,本質在於避重就輕。

陳以勤不想在這方面過於糾纏。

因爲他發現,一談及務實施政,太孫總是會有讓他覺得不可思議,卻總是有那麼幾分道理的論點講出來。

講到後面有點講不過,陳以勤匆忙間想到一個話題,連忙轉移。

“殿下,你說前唐府兵制與我朝衛所軍戶制,看似相似,實際上南轅北轍,可有什麼說法?”

朱翊鈞看了陳以勤一眼,這位老夫子不迂腐,可以多聊會。

他欣然答道:“據聞我朝衛所軍戶制,是伯溫先生向太祖皇帝進獻的。學自前唐府兵制,還自詡取其長而去其短。在我看來,完全是取其糟泊而去其精華。

前唐府兵,‘籍軍爲民’。田產殷實,頗有家財,無需親自務農,只需操練習武。耕作雜務一概交給家奴、佃戶等完成,可謂是舉家養一兵。

且府兵在地方頗有聲望,跟我朝的鄉紳世家一般,倍受尊崇。

在我看來,這叫富養精兵化,且糧草裝備都不是問題,足以完成番上入京、輪換戍邊、集結出戰等任務。正是如此,前唐初期,太宗、高宗乃至玄宗開元年間,能夠滅突厥,絕高句麗,逐西域直至波斯,強盛一時。

我朝衛所軍戶呢?‘籍民爲軍’,大部分軍戶來自陳友諒、張士誠等勢力降軍,還有簽發邊境百姓,強迫入籍。

田地不完全是自己的,是衛所的。戶籍是賤戶,倍受歧視,生活困苦,還要被當地世家豪強視爲奴僕,種完公田還要無償去種私田。

種地和戌邊,天底下最苦的兩件事,都讓他們做了。真要類比,肯定不能用前唐府兵比,只能與前宋的廂軍相似。

這樣的衛所軍戶制,能打出前唐府兵的煌煌軍功嗎?癡心妄想。”

朱翊鈞覺得,真能跟前唐府兵制相比的,可能只有歷史上滿清的八旗制。

但是它跟前唐府兵制一樣,想長期維持一個龐大的職業化軍事集團,是癡心妄想。

陳以勤默然一會,赫然問道:“軍戶衛所制,毫無益處?”

“在我看來,軍戶衛所制唯一的好處,就是爲大明提供了合格的武官,然後這些武官中的精英逐漸成長爲將領。

他們家產殷實,能夠安心學文習武,軍事技能世代相傳。讓我大明在危急之時,不至於無將可用。”

陳以勤馬上琢磨出朱翊鈞對衛所軍戶制的想法。

“太孫的意思,大明衛所制可大改,專事培養世家武官即可,各鎮各營兵丁招募即是。”

朱翊鈞沒有正面回答,只是笑着答道:“而今九邊邊軍,能打能戰的,多是招募的兵丁。”

陳以勤看了看窗外的天色,今天上課時間又結束了。

他有些惆悵,太孫這樣的學生,真得很難教。

心中的主意太正,其心志又堅韌難奪。

這節課陳以勤原本還想着通過歷史給太孫好好上一課,結果被他反過來上了一課。

朱翊鈞按禮向陳以勤長施一揖,傲然笑道:“先生,經義文章,我不如你;治國安邦,你不如我。我們還是各安其所吧。”

陳以勤看着他施然離去的背影,一時間居然無言以對!

151.第151章 寇可行,我亦可行!247.第247章 松江,我海瑞來了!第47章 香河大捷第97章 必須攻下明軍車陣!492.第490章 祝壽大戲530.第527章 明軍不地道,盡玩狠活261.第261章 又讓明國人小看我們了420.第419章 大戰前的大同城517.第514章 燕北都司231.第231章 風平浪靜,我們怎麼辦?第368章 整飭宗室就這樣辦!169.第169章 朝堂無高公,如黑夜無皓月486.第484章 給俺答汗安排上!243.第243章 報恩寺大案就是懸案539.第536章 還是我們工人有力量225.第225章 從快從重從嚴!514.第511章 啓新亭會議第364章 召集四王開會453.第451章 馮保和張居正之間的啞謎463.第461章 皇權不下縣?250.第250章 朝獻的大火燒到江華島539.第536章 還是我們工人有力量第363章 我真是太懂事了第93章 乖孫,想好了就去做!453.第451章 馮保和張居正之間的啞謎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第370章 爲大明和父皇遮風擋雨254.第254章 大明的慈愛,是有代價的!187.第187章 先毀其巢穴第388章 追隨殿下行此逆旅!471.第469章 南海封賞463.第461章 皇權不下縣?181.第181章 張四維早朝記428.第427章 孔孟之鄉第66章 松浦黨的反應第24章 心灰意冷的胡宗憲第62章 腦補的海瑞和衆人453.第451章 馮保和張居正之間的啞謎435.第434章 衍聖公府遺毒萬戶194.第194章 是殿下在給你機會127.第127章 西苑賞月257.第257章 怎麼就這麼巧?316.第316章 李家兄弟144.第144章 笨蛋,因爲讀程朱理學能當官啊!198.第198章 家事國事第401章 哪幾藩的口碑最劣?421.第420章 俺答汗請便!262.第262章 大明粑粑船堅炮利168.第168章 高拱回京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第383章 進擊的皇史宬鹹魚們125.第12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540.第537章 你們咋纔來呢!第47章 香河大捷438.第437章 記得給孔聖人留份體面122.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173.第173章 太子確實難對付215.第215章 亂中再添亂533.第530章 都是聰明人啊447.第445章 吃着火鍋 喝着小酒147.第147章 非常苦惱的張居正412.第411章 一件大麻煩事第84章 你愛銀子嗎?第47章 香河大捷206.第206章 千萬兩銀子的暴利112.第112章 又侃暈一位新侍講413.第412章 孤決定!190.第190章 太子,臣一定會辦好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479.第477章 你們也配姓朱!489.第487章 東征初捷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第11章 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142.第142章 張師傅,這樣做不行啊!第106章 這隻小狐狸,成精了!334.第334章 大明王師不搶糧食335.第335章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第90章 又出新幺蛾子了259.第259章 黨爭,大家的老傳統210.第210章 我們可是大明的孝順兒子啊!459.第457章 朱紫少年146.第146章 帶不動的親爹185.第185章 臣是太子的一條狗第353章 徐階和楊金水斗啞謎第79章 世子的羽林衛166.第166章 做太子的一天,早上512.第509章 大明的春天來了!529.第526章 臣願作大明之衛青27.第27章 父與子第388章 追隨殿下行此逆旅!第349章 銀子花出去得聽個響227.第227章 謀國與謀身517.第514章 燕北都司463.第461章 皇權不下縣?第347章 我倆跟着太子一起千古流芳了!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第5章 糾結的張老師317.第317章 瘋了才能打贏!
151.第151章 寇可行,我亦可行!247.第247章 松江,我海瑞來了!第47章 香河大捷第97章 必須攻下明軍車陣!492.第490章 祝壽大戲530.第527章 明軍不地道,盡玩狠活261.第261章 又讓明國人小看我們了420.第419章 大戰前的大同城517.第514章 燕北都司231.第231章 風平浪靜,我們怎麼辦?第368章 整飭宗室就這樣辦!169.第169章 朝堂無高公,如黑夜無皓月486.第484章 給俺答汗安排上!243.第243章 報恩寺大案就是懸案539.第536章 還是我們工人有力量225.第225章 從快從重從嚴!514.第511章 啓新亭會議第364章 召集四王開會453.第451章 馮保和張居正之間的啞謎463.第461章 皇權不下縣?250.第250章 朝獻的大火燒到江華島539.第536章 還是我們工人有力量第363章 我真是太懂事了第93章 乖孫,想好了就去做!453.第451章 馮保和張居正之間的啞謎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第370章 爲大明和父皇遮風擋雨254.第254章 大明的慈愛,是有代價的!187.第187章 先毀其巢穴第388章 追隨殿下行此逆旅!471.第469章 南海封賞463.第461章 皇權不下縣?181.第181章 張四維早朝記428.第427章 孔孟之鄉第66章 松浦黨的反應第24章 心灰意冷的胡宗憲第62章 腦補的海瑞和衆人453.第451章 馮保和張居正之間的啞謎435.第434章 衍聖公府遺毒萬戶194.第194章 是殿下在給你機會127.第127章 西苑賞月257.第257章 怎麼就這麼巧?316.第316章 李家兄弟144.第144章 笨蛋,因爲讀程朱理學能當官啊!198.第198章 家事國事第401章 哪幾藩的口碑最劣?421.第420章 俺答汗請便!262.第262章 大明粑粑船堅炮利168.第168章 高拱回京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第383章 進擊的皇史宬鹹魚們125.第12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540.第537章 你們咋纔來呢!第47章 香河大捷438.第437章 記得給孔聖人留份體面122.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173.第173章 太子確實難對付215.第215章 亂中再添亂533.第530章 都是聰明人啊447.第445章 吃着火鍋 喝着小酒147.第147章 非常苦惱的張居正412.第411章 一件大麻煩事第84章 你愛銀子嗎?第47章 香河大捷206.第206章 千萬兩銀子的暴利112.第112章 又侃暈一位新侍講413.第412章 孤決定!190.第190章 太子,臣一定會辦好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479.第477章 你們也配姓朱!489.第487章 東征初捷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第11章 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142.第142章 張師傅,這樣做不行啊!第106章 這隻小狐狸,成精了!334.第334章 大明王師不搶糧食335.第335章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第90章 又出新幺蛾子了259.第259章 黨爭,大家的老傳統210.第210章 我們可是大明的孝順兒子啊!459.第457章 朱紫少年146.第146章 帶不動的親爹185.第185章 臣是太子的一條狗第353章 徐階和楊金水斗啞謎第79章 世子的羽林衛166.第166章 做太子的一天,早上512.第509章 大明的春天來了!529.第526章 臣願作大明之衛青27.第27章 父與子第388章 追隨殿下行此逆旅!第349章 銀子花出去得聽個響227.第227章 謀國與謀身517.第514章 燕北都司463.第461章 皇權不下縣?第347章 我倆跟着太子一起千古流芳了!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第5章 糾結的張老師317.第317章 瘋了才能打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