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汴京城辱國立盟 殺熊嶺老將捐軀

〖汴京城辱國立盟~殺熊嶺老將捐軀〗

詩曰:

日影不移花影動,只因風行相侵擾。

兵頹將萎更冗官,國家只在旦夕亡。

劬勞王事前旌驅,風搖嶺樹葉落滴。

自古名將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

話說姚平仲私逃入蜀,其父姚古遍尋不到,以爲戰歿,就城外建立衣冠冢一塋,哭祭一番不表。

卻說姚平仲夜斫金營不克,遁去。金使前來問罪,宰相李邦彥與其說道:“用兵乃李綱、姚平仲,非朝廷之意。”天子遂罷李綱,廢親征行營司,以蔡懋代之,謝罪於金人。斡離不又使人前來議和,天子命駙馬都尉曹晟回使金軍。越日,又命資政殿大學士宇文虛中、知東上閣門事王球再使斡離不,許割三鎮地。

太學諸生陳東、高登等人得知李綱被罷,集京師臣民數十萬人伏闕宣德門下上書道:

在廷之臣,奮勇不顧、以身任天下之重者,李綱是也,所謂社稷之臣也。其庸繆不才、忌疾賢能、動爲身謀、不恤國計者,李邦彥、白時中、張邦昌、趙野、王孝迪、蔡懋、李梲之徒是也,所謂社稷之賊也。陛下拔綱列卿之中,不一二日爲執政,中外相慶,知陛下之能任賢矣。斥時中而不用,知陛下之能去邪矣。然綱任而未專,時中斥而未去,復相邦彥,又相邦昌,自餘又皆擢用,何陛下任賢猶未能勿貳,去邪猶未能勿疑乎?今又聞罷綱職事,臣等驚疑,莫知所以。綱起自庶官,獨任大事。邦彥等疾如仇讎,恐其成功,因用兵小不利,遂得乘閒投隙,歸罪於綱。夫一勝一負,兵家常勢,豈可遽以此傾動任事之臣。竊聞邦彥、時中等盡勸陛下他幸,京城騷動,若非綱爲陛下建言,則乘輿播遷,宗廟社稷已爲丘墟,生靈已遭魚肉。賴聰明不惑,特從其請,宜邦彥等讒嫉無所不至。陛下若聽其言,斥綱不用,宗社存亡,未可知也。邦彥等執議割地,蓋河北實朝廷根本,無三關四鎮,是棄河北,朝廷能復都大梁乎?則不知割太原、中山、河間以北之後,邦彥等能使金人不復敗盟乎?一進一退,在綱爲甚輕,朝廷爲甚重。幸陛下即反前命,復綱舊職,以安中外之心,付种師道以閫外之事。陛下不信臣言,請遍問諸國人,必皆曰綱可用,邦彥等可斥也。用舍之際,可不審諸!

此時,正值李邦彥入朝,陳東等人大罵道:“李浪子、李士美來了,吃裡爬外的奸狗,大好江山毀於你手,還有何面目上朝!”衆人慾毆之,李邦彥疾驅得免。吳敏傳宣李邦彥,衆人不退,撾壞登聞鼓,山呼動地。

殿帥王宗濋恐怕生變,奏請天子免從,天子乃遣耿南仲出宣德門與衆說道:“已得旨宣李綱矣。”內侍朱拱之宣李綱遲緩,衆人大怒,臠而磔之,並殺內侍數十人。天子亟召李綱,李綱入見,泣拜請死。天子亦泣,乃復李綱尚書右丞,充任京城四壁防守禦使。

李邦彥退朝,衆人指而大罵,大呼欲毆之,李邦彥驚慌失措,疾驅得免,以特進、觀文殿大學士充太一宮使。後吳敏爲請,李邦彥復起爲太宰。天子下詔誅士民殺內侍爲首者,禁止伏闕上書。斡離不又使王汭來。天子以觀文殿學士、大名尹徐處仁爲中書侍郎。罷免蔡懋。天子令宇文虛中、王球復使金軍,以肅王趙樞爲質,並請回康王趙構。

話分兩頭,此時粘罕遣人來京求賂,大臣以勤王兵大集,拘其使人,又暗結耶律餘睹以圖粘罕。粘罕大怒,急攻太原不克,分兵襲京師,得平陽府守將劉嗣初爲嚮導,攻入南北關,權威勝軍李植以城降,粘罕取隆德府,知府張確、通判趙伯臻、司錄張彥遹戰死。粘罕次澤州,進軍高平。知州高世由前往犒勞粘罕軍,粘罕乃率金兵退去。

初時,金人犯京城,蔡懋下令不得擅自放箭、拋石,禁使霹靂炮、猛火油櫃,將士積憤。李綱復職,令能殺敵者厚賞,衆無不奮躍。斡離不懼,稍稍引退,明言割三鎮詔與親王爲質,方能退師。李綱奏請如澶淵故事,遣兵護送,且戒諸將,可擊則擊之。天子允之。

斡離不不知是計,遣韓光裔前來告辭,遂退兵馬,汴京解嚴。並以滑、浚二州還宋。李綱以兵十萬分道並進,將士受命,踊躍以行。

宰相李邦彥等言李綱盡遣城下兵追敵,恐倉促無措,急徵諸將還京。諸將已追及金人於刑、趙之間,得還師之命,無不扼腕嘆息。待李綱力爭,復追,而將士已解體。

金人退去,天子大整朝綱,罷了李邦彥,以張邦昌爲太宰門下侍郎,吳敏爲少宰中書侍郎,李綱知樞密院,耿南仲爲尚書左丞,李梲爲尚書右丞,罷宇文粹中知江寧府,种師道罷爲中太一宮使,貶太師致仕蔡京爲秘書監、分局南京,貶太師、廣陽郡王童貫爲左衛上將軍,貶太保、領樞密院蔡攸爲太中大夫、提舉亳州明道宮。

二月下旬,樑方平因棄黃河渡口,處死。罷免王孝迪。命給事中王雲、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曹曚出使金國。

御史中丞許翰知种師道被罷,入宮見天子,請道:“師道名將,沉毅有謀,山西士卒,人人信服,不可使解兵柄。”

天子道:“師道老矣,難用,當使卿見之。”乃令許翰見种師道於殿門外,師道見許翰,以爲儒生,閉口不語。

許翰與种師道言:“國家有急,詔許翰訪所疑,種公勿以書生之故不肯談。”

師道始言:“我衆彼寡,但分兵結營,控守要地,使彼糧道不通,坐以持久,定可破也。”

許翰服其言,覆上奏天子道:“秦始皇曾以王翦老,而用李信,兵辱於楚;漢宣帝不以趙充國老,信而用之,而能成金城之功。自姜太公以來,用老將建功者,無可計數。以古揆今,師道雖老,智慮未衰,尚可用也。”天子沉思良久。

許翰又言道:“金人此行,存亡所繫,令一大創,使失利去,則中原可保,四夷可服。不然,將來舉兵再次南侵,必有不救之憂。宜起師道統兵擊之。”

於是,加种師道檢校少師、進太尉,換節鎮洮軍節度使,爲河北、河東路宣撫使,屯兵滑州。保靜軍節度使、殿前副都指揮使姚古爲河北、河東路制置使。

三月,天子遣徽猷閣待制宋煥往道君皇帝行宮報說金人撤退之事。募人掩埋軍民遺骸,遣人於京城四郊祭奠。將東京副留守李梲罷爲鴻慶宮使。罷張邦昌爲太一宮使。徐處仁爲太宰門下侍郎。唐恪爲中書侍郎。翰林學士何鎬爲尚書右丞。御史中丞許翰爲中大夫同知樞密院。宇文虛中罷爲青州知州。命趙野爲道君皇帝行宮奉迎使。

三月中旬,以燕王趙俁、趙偲爲太師。天子下詔金人叛盟南侵,其元主和議李邦彥、奉使許地李梲、李鄴、鄭望之皆罷黜。又令种師道、姚古、种師中領軍援救三鎮,保塞先祖陵寢所在地,誓當固守。

陳東屢次上書乞誅蔡京、蔡攸、童貫、朱勔、高俅等人,天子欲遣聶昌爲發運使往圖之。

李綱道:“若使聶山所圖果成,震驚太上皇帝,此憂在陛下。萬一不果,賊子數人挾太上皇於東南,求劍南一道,似孟德故事,陛下將何以處之?莫若罷聶山之行,請於太上皇而回,除此數人,自可不勞而定。”天子從其言。

時道君皇帝還於南京應天府,以書問改革政事之故,且召吳敏、李綱。天子以爲道君太上皇帝意有不測,李綱請行道:“此無他,不過欲知朝廷事爾。”天子乃遣李綱迎道君皇帝於南京,以徐處仁爲禮儀使。罷免殿中侍御史李擢、左司諫李會。

且說李綱至南都應天府,具言天子聖孝思慕,欲以天下供養老皇帝之意,請道君太上皇早還京師。太上皇泣數行,問道:“卿不久前何以去職?”

李綱回道:“臣昨任左史,以狂妄論列水災,蒙恩寬斧鉞之誅,然臣當時所言,以謂天地之變,各以類應,正爲今日攻圍之兆。夫災異變故,譬猶一人之身,病在五臟,則發於氣色,形於脈息,善醫者能知之。所以聖人觀變於天地,而修其在我者,故能制治保邦,而無危亂之憂。”道君稱善。

道君太上皇又詢問近日都城攻圍守禦,語漸浹洽。李綱對答如流,道君皇帝乃出玉帶、金魚、象簡以賜李綱,道:“行宮人得卿來皆喜,以此示朕意,卿可便服之。”又道:“卿輔助皇帝、捍守宗社有大功,若能調和父子間,使無疑阻,當遂書青史,垂名萬世。”李綱感泣再拜。李綱乃辭別道君還東京,與天子言太上皇之意。

宰執進迎奉太上儀注,依耿南仲之意,欲屏太上皇左右大臣,纔可使太上皇車駕入京。李綱與之爭辯,天子才未允許。迎奉道君皇帝入宜春苑,太后入居寧德宮。北兵已去,文恬武嬉,皆置邊事於不問,唯李綱憂心忡忡,與同知樞密院許翰議調防秋之兵。

三月下旬,以中山知府詹度、太原知府張孝純、河間知府陳遘併爲資政殿大學士,澤州知州高世由直龍圖閣,以獎賞守城功勞,命肅王趙樞爲太傅。月末,命康王趙構爲集慶、建雄軍節度使,尚書戶部侍郎錢蓋爲陝西制置使。命陳東初品官,賜同進士出身,陳東推辭不受。籍沒朱勔家財。三十日,貶蔡京爲崇信軍節度副使。此時,西夏趁宋內亂,已攻取天德、雲內、武州及河東八館。

四月,夏人攻陷震威城,守將朱昭戰死。太上皇還京,李綱等迎拜國門,天子朝拜道君皇帝於龍德宮。自此,太上皇帝逃亡三月,方回京都。天子下詔立子趙諶爲皇太子,耿南仲爲門下侍郎。

四月中旬正值乾龍節,羣臣至紫宸殿祝壽。次日趙野被罷免。金國狼主吳乞買使賈霆、冉企弓來朝。天子貶童貫爲昭化軍節度副使,遣往郴州。並下詔令吏部考覈庶官,凡由楊戩、李彥搜刮之公田,王黼、朱勔之應奉局,童貫西北之師,孟昌齡河防之役,夔蜀、湖南之開疆,關陝、河東之改幣,以及近習引薦,獻頌可採,特赴殿試之流,所得爵賞,悉皆奪之。令但逢假日,京中各部不得休息,以平涼軍節度使範訥爲右金吾衛上將軍。

四月下旬,東兵正將佔沆與金軍大戰太原交城縣,敗死。天子貶蔡攸爲節度副使,安置朱勔於循州。

且說种師道之弟种師中奉詔領軍解京師之圍,未至而敵兵已退,遂受命爲河北、河東路制置副使,與其兄种師道以二萬兵守滑州。种師道遣副將姚古援太原,令弟師中領兵救援中山、河間兩府。

天子聞姚古恢復隆德府,又復威勝軍,扼南北關,而不能解圍。於是詔种師中由井陘出太行山西進,與姚古成犄角之勢,互爲援應。

种師中出井陘,克平定軍,乘勝復壽陽。時金將招討都監馬五、沃魯、突合速破宋兵四千於文水縣,宋將黃迪等引兵三十萬紮寨太原文水縣西都谷,金國節度使耿守忠與突合速合兵九千擊之,大破黃迪,殺八萬餘人,獲馬及資糧甚重。姚古已率兵至隆州谷,被突合速、拔離速步騎萬餘所阻。

宋將樊夔、施詵、高豐等聽聞黃迪大敗,欲引軍救太原,被完顏銀術可、習失、杯魯、完速合兵大破之。索裡乙室又破宋兵於太谷,宋兵據太谷、祁縣,阿鶻懶、拔離速復攻破取之。

與此同時,种師中據守榆次,屯兵真定。當時粘罕留銀術可總督諸軍,自避暑於雲中,人言圍太原金軍將遁,李綱、許翰信以爲真,數次遣使者督師中出戰,且責以逗撓。

种師中嘆道:“逗撓,兵家大戮也。吾結髮從軍,今老矣,忍受此爲罪乎!”遂遣人相約姚古與張孝純之子張灝同時俱進,輜重犒賞之物,皆不暇從行。師中率軍抵壽陽石坑,偏將黃友言地勢不利,數求退兵,師中不許。完顏銀術可召回隆州谷完顏突合速,使其與大將斡論、完顏活女合兵八千,迎戰种師中。

兩軍石坑相遇,兩陣對圓,各自射住陣腳。种師中催雪虎馬出陣,斡論見是一員老將,結束端莊。但見:

銀盔似霜蓋,白鬚雪染成。雙目渾如電光生,寒冰鐵甲護體。

驍勇賽薛禮,賈復重出世。兩軍陣前拼生死,英雄老當益壯。

斡論看罷,問道:“汝可是關西小種經略相公否?”

師中回道:“不錯,老夫便是。”回問:“汝是何人?”

斡論道:“我乃金將斡論。”

師中未聞斡論之名,大笑道:“汝乃無名小輩,即知老夫之名,何不速退?”

斡論道:“我雖無名,但奉銀術可元帥之命,來取汝之首級,絕無回軍之理,還望種老將軍勿要怪罪。”

种師中令偏將壓住陣腳,舞銀戟催白馬而出,厲聲大喝:“敵將休逞口舌之利,誰敢與老夫一戰?”

斡論本要出戰,旁邊惱怒完顏活女,大叫道:“量這老匹夫有何本事?且先吃我三百刀。”完顏活女掄大桿刀,打馬衝出陣外,於師中戰起。

种師中與完顏活女大戰十餘合,大吼一聲,一戟刺在完顏活女右肩,完顏活女險些墜馬,忍痛力戰。斡論見完顏活女不敵种師中,令突合速陣前相助,种師中力戰二將,面不改色,五十餘合,二將不敵,雙雙退走,師中揮軍大進,斡論兵敗如山,退三十餘里,師中慮姚古、張灝未至,懼金軍有埋伏,不敢冒進,也自回軍安營。

原來姚古部將焦安節怯戰,謊報軍情稱金軍主帥粘罕將至,因而姚古、張灝生懼,逡巡不前,未能按期會軍。

再說次日斡論又來交戰,師中帶軍衝陣,卻被斡論遣突合速從左所襲,宋軍大潰,斡論追殺一場,收兵。如此,兩軍相戰五次,种師中三勝兩敗,師中見姚古、張灝失期不至,一時難勝金軍,率軍回趨榆次,至壽陽縣西殺熊嶺,離太原百餘里,斡論追至,各自下寨。師中兵士缺糧,乏食三日,飢甚。

斡論使人探知師中營內殺馬食肉,乃與諸將笑道:“种師中數日之內,必敗無疑。”衆將不解其意。

完顏活女問道:“將軍如何得知种師中必敗?”

斡論道:“古人言:‘殺馬食肉,軍無糧也。’師中雖老成持重,爲時名將,奈何裡無糧草,外無救兵,其勢已窮。軍中殺馬食肉乃兵家大忌,萬不得已,何以爲之?不敗如何?”衆將會意。

斡論乃報銀術可,銀術可悉遣衆將攻种師中右軍,右軍大潰,前軍亦奔。師中獨以麾下死戰,自卯時至巳時,士卒發神臂弓射退金兵數次,金兵傷亡數千,而賞齎不及,皆憤怨散去,所留者才數百人。

張俊時爲隊將,進擊,殺傷金人甚衆,獲馬千匹,請乘勝要戰。師中以日不利,急令退保。金人諜俊計不行,悉兵合圍,攻益急。

張俊勸師中離去,師中苦笑道:“吾乃大將,事至於此,何敢求生?爾等速去,無攖賊鋒。”言畢,提戟縱馬衝入金軍大陣,所殺數十百人,身被四創,血流不止,完顏活女引衆斬師中於陣。种師中時年六十七歲,此乃靖康元年五月中旬之事也。

張俊只得與所部數百人突圍而出,且行且戰,至烏河川,斬追兵五百餘人,由是知名。

劉韐知种師中戰死,慷慨言道:“師中聞命即行,奮不顧身,雖古忠臣,不過如此。”遂上言朝廷,請加優贈,以勸死國者。天子下詔贈种師中少師,諡號“莊愍”。

正是:

諸軍聞敗皆氣奪,衆將懼戰更喪膽。

若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二十七回楊惟忠還闕直事 韓世忠喜結良緣第三十四回過龍崗牛皋出世 收鄆州張俊斃寇第四十回感忠義岳母刺字 恨無力老種歸天第十九回美女將役用骷髏兵 宣撫使入京獻僞帝第六八回捨命柘皋龍爭虎鬥 謀計西湖論功行賞第三十六回武松獨臂殺首惡 趙桓登基貶羣賊第三十八回汴京城辱國立盟 殺熊嶺老將捐軀第四六回宗澤彌留呼渡河 關勝盡忠死濟南第二十四回羣星感應赴仙山 李逵大鬧伏魔殿第六回取杭州城衆星歸天 破南國軍兩敗俱傷第六五回王夜叉克復宿州城 嶽太尉上書乞進兵第四七回史斌敗死鳴犢鎮 曲端勇取長安城第十七回望海尖方七佛脫厄 頭陀鎮武二郎破敵第四五回討叛逆曲端鞭將 諫昏君宗澤上疏第二回佛天王再挫官兵 花仙子捍城抗敵第六二回廢劉豫岳飛用間 罷趙鼎秦檜專國第十一回劉光世攻破婺州城 宋公明搶佔嚴家溪第十四回火牛陣黑夜破官軍 連環馬白晝取孤城第二十二回俞道安兵敗身死 呂師囊計窮被擒第十四回火牛陣黑夜破官軍 連環馬白晝取孤城第六八回捨命柘皋龍爭虎鬥 謀計西湖論功行賞第六九回置樞密盡收兵權 遊古寺兄弟相逢第四十回感忠義岳母刺字 恨無力老種歸天第六一回良馬對節使拜太尉 淮軍叛都督辭相位第三十八回汴京城辱國立盟 殺熊嶺老將捐軀第四二回康王即位應天府 趙雲夜宿忠義村第三十六回武松獨臂殺首惡 趙桓登基貶羣賊第三十二回嶽鵬舉初戰告捷 郭藥師大勝番將第六五回王夜叉克復宿州城 嶽太尉上書乞進兵第四六回宗澤彌留呼渡河 關勝盡忠死濟南第五十回韓潑五怒戰長江 秦長腳歸國任事第十一回劉光世攻破婺州城 宋公明搶佔嚴家溪第五六回仇泰然死守抗敵 秦會之東山再起第六九回置樞密盡收兵權 遊古寺兄弟相逢第四九回韓良臣大破苗劉 晃斡出攻陷杭州第十五回童宣撫奏凱還朝 裘道人敗死新昌第六一回良馬對節使拜太尉 淮軍叛都督辭相位第五十回韓潑五怒戰長江 秦長腳歸國任事第六九回置樞密盡收兵權 遊古寺兄弟相逢第五十回韓潑五怒戰長江 秦長腳歸國任事第四回陳遘上疏平逆寇 趙約詈賊死杭州第二十八回童宣撫分道伐遼 種都統退保雄州第三十八回汴京城辱國立盟 殺熊嶺老將捐軀第三十六回武松獨臂殺首惡 趙桓登基貶羣賊第五八回徵新楚張德遠督軍 破益陽牛伯遠捨命第二十二回俞道安兵敗身死 呂師囊計窮被擒第五回宋江引軍救秀州 方臘趁夜出郡城第三十一回周同功德圓滿 岳飛從軍真定第二十三回太師鈞旨屠村民 先鋒請令擊賊寇第五一回曲端絕命恭州獄 吳玠一敗金兀朮第十五回童宣撫奏凱還朝 裘道人敗死新昌第六八回捨命柘皋龍爭虎鬥 謀計西湖論功行賞第二十八回童宣撫分道伐遼 種都統退保雄州第三十回童太師二次伐遼 劉延慶折損軍旅第四四回牽羊禮金主辱宋帝 治寇亂諸將討羣盜第三十七回魯智深雍丘誅佞 姚平仲入蜀得道第三十三回蕭幹敗亡箭笴山 張覺走死燕京地第四六回宗澤彌留呼渡河 關勝盡忠死濟南第六回取杭州城衆星歸天 破南國軍兩敗俱傷第二回佛天王再挫官兵 花仙子捍城抗敵第三十五回靈狐坐殿警公卿 金國毀盟侵宋土第三回樊壯士雪夜刺賊 曾知州離任城陷第六八回捨命柘皋龍爭虎鬥 謀計西湖論功行賞第五九回伐洞庭岳飛建功 戰官軍楊幺身死第四七回史斌敗死鳴犢鎮 曲端勇取長安城第三十一回周同功德圓滿 岳飛從軍真定第二十九回張叔夜計窘宋江 梁山軍招安受賞第六八回捨命柘皋龍爭虎鬥 謀計西湖論功行賞第一回方聖公僣號清溪縣 呂信陵首戰威坪鎮第五一回曲端絕命恭州獄 吳玠一敗金兀朮第七回戰烏龍嶺兄弟傷亡 複錢塘縣英雄智勇第四二回康王即位應天府 趙雲夜宿忠義村第四六回宗澤彌留呼渡河 關勝盡忠死濟南第三回樊壯士雪夜刺賊 曾知州離任城陷第三十六回武松獨臂殺首惡 趙桓登基貶羣賊第四一回破六甲金人陷汴京 擄二帝北宋大終結第四回陳遘上疏平逆寇 趙約詈賊死杭州第二十九回張叔夜計窘宋江 梁山軍招安受賞第四五回討叛逆曲端鞭將 諫昏君宗澤上疏第三十一回周同功德圓滿 岳飛從軍真定第二十一回方聖公伏誅汴京 霍成富剽掠縉雲第四三回樑興聚義太行 張所募兵河北第十八回方七佛自刎永寧江 呂師囊兵敗芙蓉鎮第六五回王夜叉克復宿州城 嶽太尉上書乞進兵第五九回伐洞庭岳飛建功 戰官軍楊幺身死第六十回梁紅玉陷陣身亡 楊沂中破敵晉爵第四十回感忠義岳母刺字 恨無力老種歸天第十一回劉光世攻破婺州城 宋公明搶佔嚴家溪第五七回李伯紀縱論天下 楊義勇陳兵洞庭第十五回童宣撫奏凱還朝 裘道人敗死新昌第二十四回羣星感應赴仙山 李逵大鬧伏魔殿第十二回韓世忠力擒渠帥 林教頭奮斬敵將第四五回討叛逆曲端鞭將 諫昏君宗澤上疏第六回取杭州城衆星歸天 破南國軍兩敗俱傷第十二回韓世忠力擒渠帥 林教頭奮斬敵將第四回陳遘上疏平逆寇 趙約詈賊死杭州第十九回美女將役用骷髏兵 宣撫使入京獻僞帝第六七回朱仙鎮金牌促班師 燕京府片語除政敵第三回樊壯士雪夜刺賊 曾知州離任城陷
第二十七回楊惟忠還闕直事 韓世忠喜結良緣第三十四回過龍崗牛皋出世 收鄆州張俊斃寇第四十回感忠義岳母刺字 恨無力老種歸天第十九回美女將役用骷髏兵 宣撫使入京獻僞帝第六八回捨命柘皋龍爭虎鬥 謀計西湖論功行賞第三十六回武松獨臂殺首惡 趙桓登基貶羣賊第三十八回汴京城辱國立盟 殺熊嶺老將捐軀第四六回宗澤彌留呼渡河 關勝盡忠死濟南第二十四回羣星感應赴仙山 李逵大鬧伏魔殿第六回取杭州城衆星歸天 破南國軍兩敗俱傷第六五回王夜叉克復宿州城 嶽太尉上書乞進兵第四七回史斌敗死鳴犢鎮 曲端勇取長安城第十七回望海尖方七佛脫厄 頭陀鎮武二郎破敵第四五回討叛逆曲端鞭將 諫昏君宗澤上疏第二回佛天王再挫官兵 花仙子捍城抗敵第六二回廢劉豫岳飛用間 罷趙鼎秦檜專國第十一回劉光世攻破婺州城 宋公明搶佔嚴家溪第十四回火牛陣黑夜破官軍 連環馬白晝取孤城第二十二回俞道安兵敗身死 呂師囊計窮被擒第十四回火牛陣黑夜破官軍 連環馬白晝取孤城第六八回捨命柘皋龍爭虎鬥 謀計西湖論功行賞第六九回置樞密盡收兵權 遊古寺兄弟相逢第四十回感忠義岳母刺字 恨無力老種歸天第六一回良馬對節使拜太尉 淮軍叛都督辭相位第三十八回汴京城辱國立盟 殺熊嶺老將捐軀第四二回康王即位應天府 趙雲夜宿忠義村第三十六回武松獨臂殺首惡 趙桓登基貶羣賊第三十二回嶽鵬舉初戰告捷 郭藥師大勝番將第六五回王夜叉克復宿州城 嶽太尉上書乞進兵第四六回宗澤彌留呼渡河 關勝盡忠死濟南第五十回韓潑五怒戰長江 秦長腳歸國任事第十一回劉光世攻破婺州城 宋公明搶佔嚴家溪第五六回仇泰然死守抗敵 秦會之東山再起第六九回置樞密盡收兵權 遊古寺兄弟相逢第四九回韓良臣大破苗劉 晃斡出攻陷杭州第十五回童宣撫奏凱還朝 裘道人敗死新昌第六一回良馬對節使拜太尉 淮軍叛都督辭相位第五十回韓潑五怒戰長江 秦長腳歸國任事第六九回置樞密盡收兵權 遊古寺兄弟相逢第五十回韓潑五怒戰長江 秦長腳歸國任事第四回陳遘上疏平逆寇 趙約詈賊死杭州第二十八回童宣撫分道伐遼 種都統退保雄州第三十八回汴京城辱國立盟 殺熊嶺老將捐軀第三十六回武松獨臂殺首惡 趙桓登基貶羣賊第五八回徵新楚張德遠督軍 破益陽牛伯遠捨命第二十二回俞道安兵敗身死 呂師囊計窮被擒第五回宋江引軍救秀州 方臘趁夜出郡城第三十一回周同功德圓滿 岳飛從軍真定第二十三回太師鈞旨屠村民 先鋒請令擊賊寇第五一回曲端絕命恭州獄 吳玠一敗金兀朮第十五回童宣撫奏凱還朝 裘道人敗死新昌第六八回捨命柘皋龍爭虎鬥 謀計西湖論功行賞第二十八回童宣撫分道伐遼 種都統退保雄州第三十回童太師二次伐遼 劉延慶折損軍旅第四四回牽羊禮金主辱宋帝 治寇亂諸將討羣盜第三十七回魯智深雍丘誅佞 姚平仲入蜀得道第三十三回蕭幹敗亡箭笴山 張覺走死燕京地第四六回宗澤彌留呼渡河 關勝盡忠死濟南第六回取杭州城衆星歸天 破南國軍兩敗俱傷第二回佛天王再挫官兵 花仙子捍城抗敵第三十五回靈狐坐殿警公卿 金國毀盟侵宋土第三回樊壯士雪夜刺賊 曾知州離任城陷第六八回捨命柘皋龍爭虎鬥 謀計西湖論功行賞第五九回伐洞庭岳飛建功 戰官軍楊幺身死第四七回史斌敗死鳴犢鎮 曲端勇取長安城第三十一回周同功德圓滿 岳飛從軍真定第二十九回張叔夜計窘宋江 梁山軍招安受賞第六八回捨命柘皋龍爭虎鬥 謀計西湖論功行賞第一回方聖公僣號清溪縣 呂信陵首戰威坪鎮第五一回曲端絕命恭州獄 吳玠一敗金兀朮第七回戰烏龍嶺兄弟傷亡 複錢塘縣英雄智勇第四二回康王即位應天府 趙雲夜宿忠義村第四六回宗澤彌留呼渡河 關勝盡忠死濟南第三回樊壯士雪夜刺賊 曾知州離任城陷第三十六回武松獨臂殺首惡 趙桓登基貶羣賊第四一回破六甲金人陷汴京 擄二帝北宋大終結第四回陳遘上疏平逆寇 趙約詈賊死杭州第二十九回張叔夜計窘宋江 梁山軍招安受賞第四五回討叛逆曲端鞭將 諫昏君宗澤上疏第三十一回周同功德圓滿 岳飛從軍真定第二十一回方聖公伏誅汴京 霍成富剽掠縉雲第四三回樑興聚義太行 張所募兵河北第十八回方七佛自刎永寧江 呂師囊兵敗芙蓉鎮第六五回王夜叉克復宿州城 嶽太尉上書乞進兵第五九回伐洞庭岳飛建功 戰官軍楊幺身死第六十回梁紅玉陷陣身亡 楊沂中破敵晉爵第四十回感忠義岳母刺字 恨無力老種歸天第十一回劉光世攻破婺州城 宋公明搶佔嚴家溪第五七回李伯紀縱論天下 楊義勇陳兵洞庭第十五回童宣撫奏凱還朝 裘道人敗死新昌第二十四回羣星感應赴仙山 李逵大鬧伏魔殿第十二回韓世忠力擒渠帥 林教頭奮斬敵將第四五回討叛逆曲端鞭將 諫昏君宗澤上疏第六回取杭州城衆星歸天 破南國軍兩敗俱傷第十二回韓世忠力擒渠帥 林教頭奮斬敵將第四回陳遘上疏平逆寇 趙約詈賊死杭州第十九回美女將役用骷髏兵 宣撫使入京獻僞帝第六七回朱仙鎮金牌促班師 燕京府片語除政敵第三回樊壯士雪夜刺賊 曾知州離任城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