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年輕

盧鐵石到了京城第一天就將所有事情都辦理妥當,只等着兵部上奏皇上,聖旨發下,就可以回遼東了。當然,三品以上的官員,皇上多半會面見上一面的,而寧婉做爲命婦也有可能得到皇后的召見。

因此他們如今雖然沒有什麼事了,但卻不敢離開洛家太遠,只怕兵部傳來消息未能及時接到,便只洛家住着,最多到米市衚衕周圍轉一轉。

好在並沒有等多久,三日後兵部便送來了消息,令鐵石於九月*朝會之後陛見,而寧婉也在同一日進宮朝見皇后娘娘。

雖說是第一次進宮,但是兩個人都沒有多緊張。洛大哥早給他們講了進宮一應要注意的事項,又告訴他們只要依禮行事便罷,皇上皇后並不會多問什麼,不過是個過場而已。

雖說是走過場,但畢竟是見駕,總要特別用心。第二天他們早早便起來了,寧婉洗漱了先穿上真紅的大袖衣裳,卻不急着披霞帔戴首飾,卻親手幫鐵石穿好官服,只怕別人沒有自己弄得妥帖。

晉見的官服在遼東的時候就備好了,昨晚拿出來用燒酒噴過,再拿鐵熨斗燙得平平整整,緋紅的袍子穿在身高腿長的鐵石身上十分合體,胸前繡着的猛虎顯得他更加威武英俊,寧婉喜歡得緊,瞧着下人們不在,將衣帶理好了便踮起腳順便香了一下面孔,又逗笑道:“皇上見了你一定喜歡,萬一留下當駙馬可怎麼辦?”

盧鐵石就笑了,順手將轉過身要走的媳婦撈了回來,着實地嚐了嚐她香甜的脣,又捏了捏臉,“也只有你才覺得我這樣好呢,傻媳婦兒!”

“我纔不傻,先把人搶來了,就是公主看上也沒法子了,”寧婉奪手推開他,將金繡雲霞孔雀紋的霞帔抖一抖披在身上,小心地戴上翟冠,方坐在梳妝檯前撲粉,再用黛筆將眉毛描深,塗上紅紅的口脂,最後又揀了一個紅梅花鈿貼在前額正中,十分小心地讓梅花中心的金色花蕊紋絲不亂,這纔對着鏡子左顧右盼,又問鐵石“這妝容可還好?”

寧婉原就長得美,生了兩個孩子之後竟增加了許多豔色,如今再盛妝打扮,真是光彩照人,盧鐵石愛得什麼似的,卻也知道這時候不能再動手,便也笑着說:“這樣的美人進了宮,皇宮裡的妃子們都會嫉妒了!”

兩人正說笑,洛冰和衛夫人過來。原來洛冰雖然再三交待過,只還是不放心,特別請假回來的,衛夫人畢竟是京官夫人,也曾進過宮的,亦過來指導,現在一同上下打量一番,就都放了心,“衣着十分得體,且你們倒沒有嚇得戰戰兢兢的,已經比初次陛見的人都強多了。”說着送他們上了車子,又叮嚀道:“在宮裡要謹言慎行,皇上皇后垂問再開口,只如實做答就好。”

京城的路又寬敞又平整,車子跑在上面特別地輕快,寧婉便將手放在了鐵石的手中,“其實我還是有些害怕的,剛剛在洛大嫂面前不好意思露出來,只怕她笑話我。”

鐵石就笑着在她耳邊說:“我心裡剛剛也有些忐忑,不過又一想,皇上不也是人嗎?有什麼可怕的?”

寧婉便也小聲說:“他雖然是皇上,但連自家裡的事都沒弄明白,兩個兒子不和爭家產,就是在鄉下也是讓人笑話的,果然沒有什麼了不起。”

“皇家的家產與別人家的不一樣,得了皇位的便有了整個天下,失了皇位的恐怕連命都沒有了,”鐵石就說:“因此若只以齊家一項而論,沒有幾個帝王能做得好的。”

按說皇家的事是不能隨便議論的,但是他們夫妻只低聲說了幾句倒不怕,畢竟傳不出去。而且因爲他們悄悄說了這些,便更覺得皇上也只是個很平常的人,剛剛的不安早不知什麼時候就都散了。

米市衚衕原本就離皇宮很近,鐵石和寧婉坐着車子沒多久就到了。兩人到此只能分開,鐵石進了朝會所在的含元殿,而寧婉則要去位於後面的坤寧宮。

命婦進宮按制只許帶一個丫頭,寧婉就挑了盛兒,她跟自己的時間最長,人品行事都是上好的,眼下盛兒就陪着笑臉與引路的小太監搭話,不知不覺地將兩個小荷包無聲地塞進了小太監的袖子裡。

每個荷包裡都放着一對銀錁子,十足的成色,又打得十分精巧,正是洛冰爲她進宮專門準備的。據說宮裡的太監們最貪財,若是不打點好,他們便會使出壞主意爲難人。太過的事他們也不敢,但帶着人在皇宮裡多繞兩圈就不算什麼了,反正宮裡一處處的殿堂看起來十分相像,絕難分辯。貴婦們本就是極嬌弱的,平日走路都少,到了宮裡不能乘車坐轎,幾大圈下來,個個累得叫苦不迭,到了皇后面前非但氣都喘不勻,就是用心畫的妝也要花掉,大失儀態。

不過呢,寧婉倒是趕上了好節氣,眼下正值仲秋,正是京城裡最好的時候,不冷也不熱,寧婉跟在小太監身後神清氣爽地走着,又悄悄向兩旁看着景兒,沒一會兒就到了坤寧宮,心道不如將兩對銀錁子省了,在宮裡多走幾圈並不是壞事,只當長見識。

理雖如此,但話肯定不能這樣說的,寧婉就靜靜地站在宮前候着。

整個後宮裡應屬眼前的坤寧宮最氣派了,坐北朝南的殿堂有九間連廊,重重的屋檐上覆着的是明黃琉璃瓦,先前遠遠望來就見一片金碧輝煌,及到近前只覺得殿外十根大紅朱漆柱威嚴佇立。在寧婉之前早有幾位命婦正候在殿前,原來今日正是椒房進晉的日子,又陸續有新命婦到來,這些貴婦們雖然有相熟的,但也只相互點了點頭,便皆垂首而立,殿前一片肅靜。

突然聽清脆的拍手聲,便有太監自殿內出來尖聲道:“宣夫人們入宮!”大家便按品級魚貫而入。在安平衛三品官就是最大的了,但在坤寧宮前,寧婉的品級就是低的,只排在了中後的位置,跟在諸位夫人身後拾階而上,自正中隔扇門而入,又穿了兩間堂屋到了東邊的暖閣裡。

早有司禮儀的太監引着大家跪拜,一時禮畢,皇后娘娘便賜了座。寧婉因離皇后娘娘略遠坐在了下首不起眼的地方,倒覺得十分自在,一面聽着上面夫人們說話,一面悄悄地打量殿內,果然雕樑畫棟,錦繡富貴啊!

坤寧宮內以金紅兩色爲主,處處雕龍畫鳳,便是殿內的柱上亦盤着金龍,一對正燃着沉香的鶴銜靈芝薰香爐之後,便是皇后娘娘的寶座。皇后娘娘頭戴金冠,冠上滿是珍珠寶石綴的牡丹花、如意雲,又立着六龍三鳳,龍鳳口中又銜着各色珠寶串,冠後有六扇博髻,左右分開,有如五彩的鳳尾,配着織金龍鳳紋繡的衣裙,真是珠光縈繞,富麗堂皇。

幸而寧婉得了那些寶藏,閒時把玩得多了,因此見了這燦爛華貴的裝扮也只是怔了一怔,然後便又能平靜如常。有了這份平常的心,她便發現皇后娘娘其實只是個相貌很一般的中年婦人,與娘年紀差不多,微微發福的身材,白晳的皮膚,圓圓的臉,神情和善,倒有些像虎臺縣鋪子裡招呼客人的老闆娘,望之便覺得親切。

事實上皇后娘娘果然是極親切的,她與幾位品級高的命婦們看起來很熟悉,一見面就笑着說起兒孫輩,東家長西家短的,誰家添了重孫子,誰家孩子有出息,只不過貴婦們口中的出息不是馬驛虎檯安平等處人們所說的謀個出路,賺幾個小錢或者中了秀才之類,而是當了幾品官員,辦了什麼差使等大事而已。

那許多名字寧婉一概不知,也沒打算插話,忽聽皇后娘娘就向一位與她年紀相仿的婦人嘆了一聲,“你一向不喜歡操心的,如今都要辦花會了,想必是要爲東安郡王選王妃,我們可不是老了!”然後就笑着看向了寧婉,“你就是新封的安平衛指揮使夫人吧?真是年輕呀!”

在這屋子裡,寧婉的品級的確不夠高,但是她是最小的,其餘高品級的夫人至少到了中年,還有幾個已經是鶴髮雞皮了,因此越發顯出她的年輕。

只有鐵石這樣年少有爲的英雄才能憑着軍功讓她如此年輕便成了三品的誥命!寧婉也早注意到了,心裡自有一番得意,便是入宮時的那點兒擔心也早都丟到了爪哇國去了,趕緊起身上前一步躬身道:“回娘娘的話,臣妾正是盧氏。”

也許是這些貴婦們美人見得多了,而她們年青時也多半是大美人,現在自形容上還能看出些端倪,因此她們都沒有稱讚她的容貌,只是極力說她年輕,“我們都老了,真羨慕年輕的女子呀!一樣的鳳冠霞帔,她穿着就格外好看!”

便有人又讚歎地道:“聽說安平衛指揮使正是個少年英雄呢!”

也有不大清楚的,“新封的安平衛指揮史?就是斬下哈爾朗人頭的那個吧?”

但更多的人都聽過鐵石的名聲,“正是!若不是這位鐵石將軍,去歲遼東恐怕就要陷於夷人之手,京城也就更危險了!”

議論了半晌,皇后娘娘就又笑着問寧婉些瑣事,諸如家裡還有什麼人,孃家是做什麼的此類,正如尋常說家常一般。

寧婉就一一回答,“婆婆先前就過世了,公公在守城中受了箭傷,箭瘡發作沒了,如今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至於我孃家並不是軍戶,先前住在鄉村裡,後來搬到了虎臺縣做些小生意,去年因爲給守城軍士們捐出家產還曾得了朝廷旌表。”

皇后娘娘就讚歎道:“我也聽皇上說起虎臺縣,那樣一個小城,有勇武能戰馳援守城的將軍,有寧死殉城的文官,這本已經十分不易,可竟還有深明大義的百姓,滿城之人破家助軍,以一個小小的城池擋住夷人幾萬大軍兩月餘!”

寧婉先前聽衛氏教自己要有問才答,但此時顯然是不合宜的,便趕緊上前謝恩,“我們虎臺縣得了皇上的旌表和免稅賦三年的聖旨,滿城歡呼,竟比見夷人敗退時還要高興呢!因此我總要替我爹我娘,還有虎臺縣所有人感謝皇上和皇后娘娘!”

就在今年,虎臺縣得了朝廷的旌表,同時還有免賦稅三年的聖旨,大家的確欣喜異常。旌表當然是好,如今德聚豐鋪子裡就掛着一張呢,不管是誰進了鋪子裡見了都不免肅然起敬,寧家人也格外體面;但其實大家更看中的是免稅賦三年,畢竟虎臺這一次被夷人圍攻兩個月損失極大,如今免了三年的賦稅,大家正能緩上一緩,把日子重新過起來。

至於聽到聖旨時比見到夷人敗退還要高興的話,寧婉是誇大其詞了。但是這樣的事不都要誇大一些的嗎?就比如虎臺,如今都說文武官員用命,百姓衆志成誠,但當初,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要保住性命,因此才拼命保住城池,根本顧不上想什麼大義之類的,現在被傳得堪爲忠孝典範,雖不錯但亦有些誇張。

正如寧婉所料,皇后娘娘聽了她的這一番話十分開心,便再贊,“真是滿城忠義之士,可嘆可敬!”與寧婉笑談起當日的情形。

寧婉方知平定夷人之後,錢縣令將鐵石帶半坡堡將士們馳援虎臺;自己與夫人準備*殉城;商戶們如何踊躍捐錢捐物,甚至封少奶奶腰繫彎刀彈琴、羊夫人穿着丈夫的鎧甲守城諸事都細細寫了摺子上奏朝廷了,皇后娘娘竟知道得差不多。

不過寧婉畢竟親眼所見,且她又是個口齒伶俐的,將那些事情活靈活現地講了一回,便將宮內的貴婦們都聽得呆住了,她們身份雖然貴重,但其實從沒出過京城,便是內宅的門也很少踏出,因此對寧婉口中的鮮活事情再愛聽不過了。因此聽了半晌卻還在追問:“再講些別人的事。”

寧婉亦看出她們其實對外面的想了想,就笑着說:“守城時可贊可嘆之事皆已經奏報,我便講一件有趣的事吧,也是夷人圍城時發生的。”

“我們虎臺縣裡有一個潑皮,名叫卜九,平日勒索商戶、開賭場、放印子錢無所不爲,大家都極不屑他的爲人。官府裡也幾次要辦他,只是他爲人狡詐,絕難抓到他的把柄,一時也不能奈他如何。且他生性要錢不要命,因此從一個乞丐起,十幾年間竟也積累了萬貫家財。”

皇后娘娘也好,這些貴婦們也好,實在太可憐了,平日裡竟閒極無聊,只聽了這麼幾句便個個神采奕奕,目不轉睛地盯着寧婉,一口同聲地問:“然後怎麼樣了?”

第254章 槐花第169章 一個第283章 破綻第112章 故人第52章 土坯第140章 招贅第163章 設計第75章 孕事第157章 心結第75章 孕事第276章 人品第90章 剪紙第116章 貂皮第105章 禮數第131章 真誠第30章 大伯第243章 襲職第141章 學話第90章 剪紙第229章 剿匪第98章 水塘第239章 逍遙驚馬第267章 商婦第211章 烤肉驚馬第205章 年華第264章 人情第160章 羨慕第298章 失守第87章 拜年第327章 隨意第66章 笑話第96章 私心第214章 包飯第67章 顯擺第352章 名門第61章 認出第321章 復職第347章 怒斥第66章 笑話第303章 惻隱第63章 魚片第352章 名門第210章 盆景第225章 穩住第328章 同齡第350章 豪爽第30章 大伯聘禮第174章 洛冰第251章 家常第51章 應急第66章 笑話第299章 壽麪第256章 爲難第136章 求親第198章 軟弱第109章 香脂第127章 堅定第253章 洗三第28章 盡力第35章 銅鎖第70章 親熱第83章 孝順第299章 壽麪第44章 積累第80章 口風第249章 保胎第175章 平靜第287章 藏珠第288章 出頭好人第197章 疾馳第268章 丈夫第80章 口風第315章 不通驚馬教導第282章 營生第349章 遇險第287章 藏珠第100章 草珠第81章 撕扯第178章 花轎第118章 作主第116章 貂皮第196章 開心第348章 離京第174章 洛冰第214章 包飯第292章 告狀第229章 剿匪第124章 黑心第37章 收菜袼褙養胎養胎聰明第30章 大伯
第254章 槐花第169章 一個第283章 破綻第112章 故人第52章 土坯第140章 招贅第163章 設計第75章 孕事第157章 心結第75章 孕事第276章 人品第90章 剪紙第116章 貂皮第105章 禮數第131章 真誠第30章 大伯第243章 襲職第141章 學話第90章 剪紙第229章 剿匪第98章 水塘第239章 逍遙驚馬第267章 商婦第211章 烤肉驚馬第205章 年華第264章 人情第160章 羨慕第298章 失守第87章 拜年第327章 隨意第66章 笑話第96章 私心第214章 包飯第67章 顯擺第352章 名門第61章 認出第321章 復職第347章 怒斥第66章 笑話第303章 惻隱第63章 魚片第352章 名門第210章 盆景第225章 穩住第328章 同齡第350章 豪爽第30章 大伯聘禮第174章 洛冰第251章 家常第51章 應急第66章 笑話第299章 壽麪第256章 爲難第136章 求親第198章 軟弱第109章 香脂第127章 堅定第253章 洗三第28章 盡力第35章 銅鎖第70章 親熱第83章 孝順第299章 壽麪第44章 積累第80章 口風第249章 保胎第175章 平靜第287章 藏珠第288章 出頭好人第197章 疾馳第268章 丈夫第80章 口風第315章 不通驚馬教導第282章 營生第349章 遇險第287章 藏珠第100章 草珠第81章 撕扯第178章 花轎第118章 作主第116章 貂皮第196章 開心第348章 離京第174章 洛冰第214章 包飯第292章 告狀第229章 剿匪第124章 黑心第37章 收菜袼褙養胎養胎聰明第30章 大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