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蘑菇

過了端午節,爹還是隔上一日送兩日鮮貓爪兒菜,寧婉在家裡收菜,曬菜。

不論是因爲送野豬肉還是過端午節,家裡從沒停過收菜,甚至還收了更多。野豬被殺之後,村裡人就可以到原來被野豬佔了的山坡去採貓爪兒菜,甚至端午節這一日也有幾個人繼續上山採菜,因此每天都能收上幾百斤上千斤。

很快滿山遍野的貓爪兒菜都長得老了,寧樑才停了送鮮菜,與寧婉在家裡曬菜,曬乾的菜再打捆,空了的時候就送到虎臺鎮去,這一次便不急了,乾菜是放不壞的。

寧婉便又開始了採蘑菇、收蘑菇。天氣一暖,每逢雨後三家村後的山上便一夜之間長出許多的小傘,幾天之內若不採下來就會自己壞掉了,因此採蘑菇是要分時間的,最好在雨後的早晨,揹着筐子上山,不必進入深山裡面,就在附近用心尋找,半天下來就能採滿滿一筐。

這邊的蘑菇主要有榛蘑、松蘑、大腿菇、白花臉和雞油磨等幾樣,榛磨是長在矮木叢中的,棕褐色,個子不大,傘也比較薄,但味道十分鮮美,特別適合燉雞吃,榛磨燉小雞,算得上三家村,甚至虎臺縣,整個遼東的名菜了。

松蘑自然長在松林中,老紅色,也不大,但是傘很厚,燉雞燉肉都好吃,不如榛蘑味鮮,但吃起來肉乎乎的,十分暢快。

大腿蘑自然長着粗粗的腿,傘蓋也大,最大的有半尺多長,一寸多厚,摸着硬硬的,可卻特別的鮮香。把幾個新鮮的大腿蘑放在窗臺上,滿屋子都是香氣,燉肉吃又香又綿軟,單獨炒了吃也好。

白花臉一般都是雪白雪白的,十分地細嫩,因爲長在草叢中不容易採到,但是吃起來又香又嫩,比前面的幾種蘑菇都要貴一些。尤其有一種白花臉上面帶着淺淺的粉紫色,大家叫紫花臉的,比白花臉還香還嫩,更是少見。

雞油蘑則是雞油一般的鮮黃色小蘑菇,光光滑滑,又十分鮮嫩,這種蘑菇只適合新鮮時吃,若是曬乾了就變柴了,不容易燉爛。但是也專門有人喜歡這這一口,說是越嚼越香。

就算沒有寧婉收蘑菇,三家村的人每年到這個時候也會上山採蘑菇的,自家吃的,送親友的,劉貨郎有時也會收一些。

但是今年採蘑菇的熱情還是與往年不同,有了貓爪兒菜的經歷,大家對於採蘑菇十分上心,也都打算再賺上一筆。採貓爪兒菜最多的幾個人,一個月賺了近兩貫錢呢!

羅雙兒還悄悄告訴寧婉,郭家年初因爲郭小燕推寧婉受了傷賠的錢,當時是借了餘家的,現在也因爲採貓爪兒菜換的錢而還清了。寧婉聽了沒說什麼,可是心裡到底還是想到了夢中之事,又覺得自己的生意雖小,但並不是只對自家有利,整個三家村的人都在其中得宜了。

寧婉還是與寧大娘、春玲和、羅雙兒等人一起上山,到了山上大家便散開了。長年採蘑菇,每人都有自己的地方,原來蘑菇這東西每年都會在原處長出來。

這些秘密地方有的是自己找到後記下的,也有的是家裡人傳下來的,就比如寧婉現在到了一處山岩下,這個就是寧賢帶她採蘑菇時告訴她的,聽說是由奶奶傳給大姑,大姑又傳給她的。

寧婉撥開半人多高的雜草,果不其然地見到了一圈熟悉的紫花臉。新鮮的紫花臉十分地好看,雪白的杆,雪白的傘,但在傘的上面卻不均勻地撒了一層粉紫色,看起來果真像一個花臉,待曬乾了,這嬌豔的顏色就變得暗淡了,接近於灰紫色。

蘑菇成長還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它們時常長成一條線或者一個圈,發現了一個,在附近繼續找下去,一定還會找到更多。現在這個紫花臉的蘑菇圈便能有幾十個,外面一圈長得最大,裡面的略小一些,就像專門有人爲它們排好位置一般。

寧婉小心翼翼地將蘑菇從地裡撥出來,卻不帶太多的土,她要將這裡原樣留下來,再下雨時就會長出同樣的紫花臉。

收了這圈紫花臉,寧婉心裡說不出的愉快,便輕聲哼了起來,“九月九,秋風起,莊稼人兒早早起,高梁紅來大豆黃,五穀那歸倉人兒喜。”收穫的喜悅都是差不多的,這曲子最能體現她現在的心情了。

不過,三家村裡的人平日是不唱歌的,這些小曲兒只有小孩子們可以隨意唱着玩兒,年紀大一些了就不好意思唱了,特別是女孩們,在外人面前唱歌似乎有些不正經。因此寧婉也只是見周圍沒有別人小聲地哼着,隨手採了些雞油黃,然後她就幸運地找到了一片大腿蘑。

雖然從吃的角度寧婉最喜歡白花臉紫花臉和榛蘑,但是採到大腿蘑她卻是最欣喜的,因爲大腿蘑一隻能頂別的蘑菇好幾只,甚至十幾只,只要將這一堆大腿蘑採到筐子裡,她今日的收穫就不少了。

蘑菇不似乎貓爪兒菜一般能放得很實,便不是很沉,因此寧婉採了滿滿一筐回了家,一股腦地先倒在一旁,把蘑菇上面沾的草棍落葉之類摘了去,然後分門別類地揀成幾堆,無論是接下來送到酒樓還是曬乾了賣,都要按不同的各類來計算的。

這時便有人喊了,“婉兒,我的蘑菇收拾好了,你來稱一稱吧!”

“好了!”寧婉應了一聲,將自己的蘑菇放在一旁,拿了稱先收大家的。還是一樣的老規矩,一筐蘑菇不挑的一斤兩文收,而收拾好又分過類的蘑菇價要高一些,尋常的三文錢一斤,唯有白花臉和紫花臉五文錢一斤。

因此蘑菇的重量雖然輕了,大家收到的錢卻多了。而且,採蘑菇的活比起採貓爪兒菜更適合女子,她們背不動上百斤的貓爪兒菜,但採蘑菇時卻更加靈巧迅速。就比如羅雙兒和春玲嫂子,都採了五十多斤,是最多的。至於當時採貓爪兒菜最多的郭夏柱和寧大江卻都遜色幾分了。

大家採的蘑菇種類不同,寧婉收了之後便分門別類地堆成幾大堆,看起來十分觀壯。而挑揀得仔細,不只是爲了分類之後容易賣出去,也是爲了防毒蘑菇。

山中的蘑菇種類非常多,其中就有許多毒蘑菇。那些顏色特別鮮豔,紅色帶小白點,或豔粉色的蘑菇便是有毒的,三家村人常年採蘑菇都十分清楚,根本不會採這樣的蘑菇。但是還有一種蘑菇,長得與平常的蘑菇很相似,卻也是有毒的。

這就需要挑揀的時候仔細看了,這裡還有一個法子,那就是蘑菇傘下面的褶皺是片狀的就是無毒的,而尖刺狀的就是有毒的。

入口的東西不同別的,因此要格外用心。三家村的人吃慣了山珍,因此對這些也極明白的,故而採蘑菇時就很用心,沒見過的蘑菇並不敢亂採,寧婉收時再認真查上一回,一定不能讓毒蘑菇留下。

蘑菇鮮時送到酒樓固然要貴上很多,但是非常難運,很多路上就壞了,損失便都在這上面。因此,這些蘑菇要趕緊曬晾起來,寧婉自己手腳不停,寧清和於氏也幫忙,就連羅雙兒和春玲也不先走,幫着寧家將蘑菇全部在院子裡排開纔回家。

各種蘑菇或幹些或溼些,大約十斤左右能曬成一斤幹品。曬蘑菇又與曬貓爪兒菜不一樣,除了要先挑揀一回之處,還要把特別大的蘑菇撕成兩半,而長腿蘑要用刀切成略薄些的片才能曬透。而曬得半乾的蘑菇,又要用針和錢將它們穿起來,再掛在屋檐下繼續曬。

寧婉是勤快的人,對自家收到的山貨更是用了十分的心思,除了曬蘑菇,還每於爹要去虎臺縣之前的一天,便揀了最鮮的蘑菇放在陰涼處略通通風,卻不曝曬,第二天早起將蘑菇一個個揀到籃子裡再蒙上冷布,這樣送到虎臺縣時便還是又鮮又好的。

家裡還是有貨先送到望遠樓,自野豬肉之事後,掌櫃的對寧家越發好了,給的價又都提了一些,與在街面上賣的不相上下,其實望遠樓這麼大的酒家,根本不在在意這點小錢,他們要的是最鮮最好的食材,這樣才能拉得住食客,保住酒樓在虎臺縣第一的名頭。

因此鮮蘑菇之類的東西,掌櫃再喜歡不過了,尤其是白花臉紫花臉,只半斤八兩的,便能給出十幾錢,至於新鮮的雞油黃、長腿蘑等等,一斤也能有十文錢。酒樓裡只加些最簡單的油鹽烹調,送到客人面前,一盤卻又要翻上不知多少倍。

能點鮮蘑的吃客們是不在意幾百上千文錢的,吃客們吃得滿意,酒樓得了名聲和利,寧家也有實惠。

不過蘑菇不同於貓爪兒菜,不是天天有的,總要在雨後才能採到,因此天氣晴朗時寧婉就在家裡曬貓爪兒菜和蘑菇,又拿了凳子坐在院子裡將早曬乾的艾蒿拿來編成繩子。

天氣越來越熱,蚊蟲也要多了起來呢。

娘是閒不住的人,見幺女將堆在一窗下的艾蒿都抱了出來就知道她要編艾蒿繩了,也拿了一個凳子與她對面坐了幫忙。

寧婉拿出三根艾蒿,在頂端結成一處便交給娘幫她握住,然後就將三根艾蒿像編辮子一般地編了起來,每一根快到盡頭時便另拿一根艾蒿繼上繼續編,一會兒工夫就編出了三尺來長,這時便可以結起來放在一旁,再編另一根。

看起來一大抱的艾蒿編成繩子就少了許多,一綹綹地掛在窗檐下,到了用的時候隨手抽出一條就可以了。

野菜第227章 同病第294章 相助聰明第86章 傢俱第174章 洛冰第62章 拼布第245章 僥倖第245章 僥倖第313章 狡詐第130章 辦法第150章 耳墜第28章 盡力第107章 燈節第126章 沉默第301章 憂鬱第92章 秧歌第292章 告狀第84章 乾親第188章 露面第191章 牛乳第33章 買驢第186章 開朗第202章 議論第237章 喜信第157章 心結第109章 香脂第289章 佛粥第250章 雄心第239章 逍遙第257章 禍患第307章 守城第60章 買布第100章 草珠第60章 買布第196章 開心第171章 嫁衣第236章 教訓第250章 雄心第305章 狼煙第161章 沒臉第263章 異彩第28章 盡力第42章 端午第308章 失貞第110章 姨娘貨郎第66章 笑話第79章 刨花秘密第104章 鋪面第137章 遠走第83章 孝順第75章 孕事聰明第54章 世仇第139章 分店第93章 分家第262章 俗氣第106章 新家第331章 失蹤貨郎第41章 親戚第239章 逍遙第31章 退貨第108章 畫謎第207章 入股第319章 完工第30章 大伯第94章 投奔第137章 遠走第142章 作坊第190章 座次第233章 分別第166章 是誰第51章 應急第60章 買布第97章 命苦第126章 沉默第244章 捷報袼褙第227章 同病第65章 嫉恨第159章 好奇第216章 條件第300章 虛驚第307章 守城第130章 辦法第125章 驚駭第323章 局面第112章 故人羅雙第210章 盆景第295章 冬學第302章 慈愛第156章 詭計第106章 新家第324章 居士第147章 送禮第119章 焦躁
野菜第227章 同病第294章 相助聰明第86章 傢俱第174章 洛冰第62章 拼布第245章 僥倖第245章 僥倖第313章 狡詐第130章 辦法第150章 耳墜第28章 盡力第107章 燈節第126章 沉默第301章 憂鬱第92章 秧歌第292章 告狀第84章 乾親第188章 露面第191章 牛乳第33章 買驢第186章 開朗第202章 議論第237章 喜信第157章 心結第109章 香脂第289章 佛粥第250章 雄心第239章 逍遙第257章 禍患第307章 守城第60章 買布第100章 草珠第60章 買布第196章 開心第171章 嫁衣第236章 教訓第250章 雄心第305章 狼煙第161章 沒臉第263章 異彩第28章 盡力第42章 端午第308章 失貞第110章 姨娘貨郎第66章 笑話第79章 刨花秘密第104章 鋪面第137章 遠走第83章 孝順第75章 孕事聰明第54章 世仇第139章 分店第93章 分家第262章 俗氣第106章 新家第331章 失蹤貨郎第41章 親戚第239章 逍遙第31章 退貨第108章 畫謎第207章 入股第319章 完工第30章 大伯第94章 投奔第137章 遠走第142章 作坊第190章 座次第233章 分別第166章 是誰第51章 應急第60章 買布第97章 命苦第126章 沉默第244章 捷報袼褙第227章 同病第65章 嫉恨第159章 好奇第216章 條件第300章 虛驚第307章 守城第130章 辦法第125章 驚駭第323章 局面第112章 故人羅雙第210章 盆景第295章 冬學第302章 慈愛第156章 詭計第106章 新家第324章 居士第147章 送禮第119章 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