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辭學記

楊雁回穿得這套新衣裳有些繁複。刺繡精美,做工精緻,且是村裡人極少穿的好面料。廣袖飄飄,長裙曳地,外頭還罩了一層同色紗氅,人便似籠在輕煙薄霧裡。

早先閔氏拿了尺寸,說要請裁縫給楊雁回做新衣裳時,楊雁回非要自己畫的這衣服樣子。閔氏看了直說,難爲她是怎麼想出來的。

其實楊雁回已將那裙子畫得簡單了好些,連料子都標註的是次一等的。

裁縫鋪的人看了樣子,又看了閔氏開的料子,直接報了個差點讓閔氏暈過去的價錢。但是想想女兒身體已經這般好了,都能畫畫了,還指明瞭要這樣的,閔氏硬是咬咬牙同意了。再說這畫上的衣服瞧着也是怪好看的,配得上她女兒。就讓女兒美一回吧。

即便如此,裁縫鋪的人還是過了好久纔將衣服送了來。楊雁回早穿着舊衣服快把夏天過完了,還準備要去女學上課了呢。

新衣服到了,楊雁回反而不好意思穿了。因爲那時她已發現,在這個家風勤儉的新家,便是這樣的衣服,也不是隨便就能穿的。她還記得楊鶴對她說:“五兩三錢一身的衣裳,你也真能造。知道一畝地才幾兩銀子嗎?”楊雁回理直氣壯的回答:“不知道。”

楊鶴瞅瞅自己身上那不到三錢銀子的衣衫,便去一旁默默的腹誹母親大人偏心去了。

其實楊雁迴心虛得很。想想村裡人家日常穿的衣裳,她覺得這衣服真穿出去了,滿村人都會圍着看的。穿着舊衣服上了一天女學後,她更堅定了把這套衣服藏在櫃子裡的決心。女學的姑娘們,各個都養得很金貴,也沒見誰穿成這樣。

是以,楊雁回還是頭一遭穿這身衣裳出門。

待騾車停在趙先生家所在的過道口,楊鴻特地去後頭扶了楊雁回下車。不然真怕她踩到自己的裙角給絆倒了。他這會才發現這身衣裳的不好來,沒事做這麼長幹什麼?

這個時辰,村裡許多老頭、老太、媳婦子們,都搬出了凳子、馬紮之類,在門前或過道口的樹底下乘涼,手裡做着活計,三五一堆的聊着閒話。

忽見來了一輛騾車,一個英俊少年撩開了紗簾,從裡頭扶下來一個千嬌百媚的小美人。小美人一手提着裙子,蓮步輕移,嫋嫋婷婷,煙霞流動,搖曳生姿。

衆人便都伸長了脖子往這裡瞧。

不知誰家門前,一個眼花的老大娘使勁兒睜着眼看,眼瞅着小美人兒往她這邊過來了,便問道:“這是誰家的閨女?我怎麼認不得了?”

楊雁回其實也不認得這白髮老大娘,但她心裡想着,以前定是見過的,便走上前笑道:“您老再看看,我都在這兒上了許多年學了,這會子,您倒不認識我了?”

老大娘這才瞧清楚了,連聲道:“哎唷唷,是青梅村楊家的丫頭呀,好些日子不見,越發好看了。你們瞧瞧,往日裡我就說這小閨女長得好看,如今更像是年畫裡下來的仙女兒了。”

楊雁回其實被衆人瞧得甚是不自在。但是那又如何呢?劉蘭芝被婆婆攆回孃家,拜別公婆時還要盛裝打扮呢。她這明着是來辭學,實則也是被先生厭棄了,沒辦法纔要走,自然也不能灰溜溜的走。何況被人這樣盯着瞧,又來問話,本也是意料之中的。

果然,老大娘旁邊的小媳婦問道:“怎麼這會來了?你們那課不是隻上半天麼?”

楊雁回便道:“娘不讓來上學了,說是讓家去跟她學針黹女紅、管家理賬。叫大哥帶了我來,向先生辭學。”

老大娘便笑道:“這是正理。別說咱們莊戶人家,就是那大家子裡的小姐,也要學做針線的。”

衆人便都笑了起來。還有個中年婦人道:“人家楊家那個莊戶人家,和咱們這個莊戶人家,可是不一樣。”

老大娘也笑了:“所以人家的丫頭纔要學管家理賬呢,咱們的丫頭可不用學這個。”

唯一沒笑的,恐怕就是去鎮上割了兩斤排骨回來,此刻剛到過道口的趙先生了。

趙先生冷眼看着過道里的人說笑。這小丫頭片子倒是聰明,來辭學也要鬧得人盡皆知,好叫人人都以爲是她主動辭學的,不是叫做先生的攆了去的。這樣也好,免得學堂裡的姑娘們胡亂猜測。如若不然,楊雁回年歲也不大,既沒說親又沒及笄,好端端的,忽然便不來了,也怪惹人生疑。

不過可惜趙先生想錯了,很快她就會發現,衆人還是對楊雁回的辭學原因生疑,併爲此議論紛紛。

一個大嬸又衝楊鴻道:“這就是楊家的大小子吧?”

老大娘也道:“這就是那個讀書極好的哥兒?也有日子沒見了。我這老眼昏花的,都認不清人了。”

楊鴻便對老大娘笑道:“季四奶奶這一向可好?”

“好得很”被楊鴻稱爲“季四奶奶”的老大娘道,“我老婆子聽人說,那天下大雨,你和兄弟去魚塘忙到了大半夜。你爹孃好福氣,兩個兒子真叫人省心。別人家的半大小子,這會兒正是讓爹孃瞎操心的時候。”

楊雁回聞言忙去瞧楊鴻。二哥的功勞怎麼莫名其妙就讓大哥給分走了一半呢?可見村裡人傳的話不能盡信啊。

楊鴻完全沒有將功勞還給弟弟的自覺,只是笑道:“四奶奶纔是真的好福氣,聽說您老人家都快抱重孫子了。”

老大娘一聽,果然更是笑得合不攏嘴。

又不知是誰喊了一句:“趙先生回來了?我們還只當你在家呢。怎麼出個門,我們都沒瞧見呢?”

衆人這才發現趙先生就在過道口呢。

楊家兄妹老遠便向趙先生躬身施禮,態度甚是恭謹。

趙先生這才拎着排骨走了來:“雁回來了?有事進去說吧。”語氣甚是冷淡,神情也是淡淡的,並未和衆人打招呼。

楊鴻和楊雁回這纔跟了趙先生,進了季家街門裡。

趙先生甚少與人結交。別人那般熱絡,她卻這般冷淡。衆人都是習慣了的,可總有人瞧不慣她這眼高於頂的樣子。於是,便有那不忿的快嘴媳婦故意高聲道:“你們說這楊雁回真是要學女紅、理賬纔來辭學的麼?別是嫌這學堂風氣不好吧?教出杜家姐妹那樣的女學生來。”

趙先生聞聽此言,拎排骨的手不由用了力氣,手背上青筋都暴出來了。那杜家姐妹纔來這裡上了幾天學?怎地就是她教出來的了?不過那兩個丫頭她是不能再教了。寧可將束脩退還,也不能壞了學堂聲譽。本來今兒個送各家姑娘來的僕婦,便多有傳了家主話的,問她學堂裡怎麼會收杜氏姐妹,會不會把自家小姐帶壞了云云。

一邊往正屋裡走着,向來語氣清冷淡然的趙先生,破例高聲道:“今兒個少棠不在,你們來得可是不巧。”話畢,眼角瞥了一眼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楊雁回。也不知她這是要給誰看!

楊雁迴心說,先生又在睜眼說瞎話了。季少棠若不在,先生那會又出門了,怎麼也不將街門鎖了?想來是說給季少棠聽的,不讓他出屋看自己。

楊雁回懶得再裝模作樣,便道:“學生是來向先生辭學的。”她又不是來看季少棠的。他在不在家,跟她有什麼關係嗎?

閨中幼女辭學,長輩不出面,只打發個年未弱冠的兒子來,真是失禮。趙先生雖心中不滿,卻也不好說什麼。她此刻只望着大家好聚好散,待她端坐在書屋,受了楊氏女的拜別禮,從此再不相見纔好。

眼看着趙先生只管氣呼呼往屋裡去,楊雁回便又叫住了她:“先生,學生就此拜別了。”

這手裡的排骨還沒放下呢,她便急三火四的要走了。趙先生心裡窩火,卻也只得迴轉了身子瞧她。卻見楊雁回並不磕頭,只是又躬身一禮:“學生奉母命,日後要學女紅、練廚藝,往後便不來上課了,先生多多保重。”

說到底,楊雁回並未有錯處被拿了,卻叫攆了去,趙先生也不好再拿禮節爲難她,便道:“你日後也多多保重。還有一事,你自開春到現在,並未上幾日課,那束脩理當退還於你。你且站在這裡等等,我去拿銀子來。”

束脩六禮,原本是芹菜、蓮子、紅豆、紅棗、桂圓、肉條。這一帶村民送孩子上村學,家境好的,便會給的略豐厚些。楊崎幫楊鶯準備的束脩,除了這些,另有一隻雞,一隻鴨,兩升米酒,一籃雞蛋,十斤大米,還一直請先生多多關照。但趙先生這裡可不止收這些。楊家一年要封二兩銀子給她做束脩呢。

楊鴻忙道:“先生,我兄妹來時,家父有過交代,束脩既已敬獻給先生,便萬萬沒有讓先生退還之理。先生悉心教導舍妹多年,我們閤家感激不盡。家父因昔年操勞過度,積勞成疾,不能親來拜謝,已是深感不安,還望先生不要嫌棄束脩微薄纔好。”

趙先生微微鬆了口氣,道:“你既如此說,我受了那束脩便是。”杜家的束脩是一定要還回去的,楊家今日若真的能厚着臉皮拿走束脩,她家便有段日子要難過了。

楊雁回又向袖中取了本書出來,雙手奉給趙先生,道:“先生,這《西遊記》本是我從季大哥處借閱。他既不在家,此書便交給先生,望先生轉交於他,也免他日後再奔波,還要去我家討還。”

其實楊雁回並不想將書還回來。她覺得這《西遊記》甚是好看,怎奈發售以來便遭瘋搶,楊鶴都弄不來,她更搶不到了。可是都這樣了,她留着人家送的書,也怪沒意思的。唉,本來還想通過季少棠,認識一下邢老先生的。算了,她還是另外想想有哪家名聲極好的書坊吧。

趙先生分明覺得兒子被人家嫌棄了,連送的禮都被退回來了,卻也只能將書接過來,淡淡道:“我會將書交給他。”

“雁回。”東屋檐下忽然傳來低低的叫聲,極是溫雅清和,卻又中氣不足,好似有些發虛。

竟是季少棠從房間裡出來了。

趙先生一張臉登時青白不定,幾乎要給這逆子氣死。到底是讓楊家這小妖精將兒子勾出來了。

楊雁回也沒想到,季少棠竟敢這樣忤逆趙先生。這還是在她家時,聽到母親來了,便嚇得發抖的少年麼?

季少棠穿了一身家常的寬鬆舊衣衫,緩步走至院中,來到楊氏兄妹面前。

楊雁回瞧他面上神色雖平靜如常,但臉色蒼白了好些,且腳下發飄,走得似是有些艱難。莫非……是捱過罰麼?這麼想着,她便心生出了幾分同情。這趙先生果真是教子嚴厲,難怪能把兒子嚇成那樣。可都這樣了,季少棠還敢從房裡出來,也真是……

圖什麼呀他?!

季少棠向楊鴻拱手施禮,楊鴻連忙還禮。季少棠垂眸道:“少棠自外返家,有些睏乏,便一覺睡過去了,這會才醒來。方纔未能相迎,失禮了。”

楊鴻只道:“季賢弟太客氣了,是愚兄妹冒昧來訪纔是。”

季少棠又從趙先生手裡拿過那本《西遊記》來,雙手遞給雁回,低聲道:“雁回妹妹忘了麼,那日我是將這書送給妹妹,不是借給妹妹。既已送人,豈有收回之理?莫非妹妹是嫌這禮太輕薄麼?”

趙先生只覺得這話聽來分外刺耳。兒子明明比那楊雁回高出來大半頭,此刻這般低下頭來好言好語,彷彿在求着她似的,平白矮人半截。再看看楊雁回遍身綾羅、光鮮亮麗,兒子一副病懨懨的模樣,又只穿了一身舊棉麻衣衫,更顯得分外寒酸。

季少棠一番話,讓楊雁回好生爲難。她便怯生生去看楊鴻。

楊鴻負手微笑道:“還不快謝過你季大哥。”

楊雁回這纔將書接過來,垂首道:“多謝季大哥。”

季少棠細細打量她眉眼,只覺得往後便再難見了,心中一陣酸澀,一時情難自已,竟又低聲道:“雁回,你今日真好看。”

楊雁回覺得這小子真是不要命了。

楊鴻瞧着不好,生怕他再亂說話,忙道:“趙先生,愚兄妹這便告辭了。”

趙先生心頭早已是怒火翻滾。她不覺得兒子有錯,只恨楊雁回臨走還要作妖,終是冷笑着諷刺道:“我看雁回已將家裡的綾羅綢緞都穿在身上了,也怪累得慌。你們快些家去歇歇吧。”她覺得自己多年的好修養,全毀在這臭丫頭手裡了。

楊雁回本已轉身要走,聽了這話,便又回過身來,對趙先生道:“雁回初來此地時,所上第一堂課,便是‘正衣冠’。先生教誨,雁回未敢稍有忘懷。今日拜別,自是要整理一番儀容,以免在先生面前失禮。莫非先生反倒覺得雁回有錯?”

趙先生若是不想好聚好散,她也不怕鬧個不歡而散。想她好端端的被爹孃兄長捧在手心裡,卻莫名其妙讓趙先生嫌棄了。如今她還沒說難聽話呢,楊鴻也是禮數週全。趙先生憑什麼生出那麼多怨懟,還要出口傷人?

趙先生一時間竟給噎得說不出話來。方纔那話一出口,師長威嚴便已盡數掃地,再說難聽的,越發像是潑婦拌嘴,她也做不出來。

楊鴻覺得妹妹這話回得甚是厲害。他不想鬧得太難看,畢竟外頭那麼多人,動靜一大,只怕要傳得滿鎮皆知。那時,人人都只會道妹妹對先生不敬,吃虧的反而是妹妹,因而便沉聲道:“雁回,不得無禮,怎可與先生頂嘴?先生便是錯了,你也得受着。咱們快走吧,莫打擾先生了。”

趙先生看着他兄妹二人大搖大擺的走了,直氣得在院裡愣了半晌,排骨都忘了放去竈間。

季少棠聽到隱隱的揚鞭聲,便知他兄妹已走遠了,這纔回屋,竟是一句話也沒和趙先生說。

外頭又有哪家媳婦,故意揚高了聲調,笑道:“瞧瞧楊家那大少爺,生得多排場!說話也和氣。也不知日後誰家的姑娘有福氣,能嫁到楊家去。有些人哪,一日裡和人說不了三句話,每每一開口,明裡暗裡誇自家兒子好,也不瞧瞧和人家能比不能比。”

趙先生越聽越來氣。一聽這喊話的就是來旺娘,不就是來旺兩年前遊手好閒,仗着有幾把力氣便要欺負少棠,被她撞見,便訓斥了一頓麼?這來旺娘如此是非不分,胡亂護犢子,難怪來旺越發的不成氣候了。

趙先生走到街門前,重重將門關好,以示自己對來旺孃的不滿。

隔着門縫,隱約聽到有看不過去的長輩說:“來旺娘,你少在這裡指桑罵槐吧,動不動排揎人,也不嫌沒意思。”

“喲~”來旺娘不陰不陽的調調又傳進來,“您老倒是知道疼人,總護着她。你憐她是個寡婦不容易,可人家幾時當你是長輩尊敬過?”

趙先生懶得再聽這幫無知村婦鬥嘴,只氣沖沖進了季少棠的書房。他倒是乖覺,沒敢回屋,先去了書房。

季少棠站在書案前,已在動手研磨,似是準備抄書。趙先生將手裡排骨丟到書案上,指着兒子便教訓道:“你可真是我生出來的好兒子,爲了個野丫頭,竟敢忤逆我!不是兩日下不來牀麼?今兒個倒是好大的精神頭!”

季少棠只是低頭研磨。他也不知自己是哪裡生出來的勇氣,竟敢在母親面前如此無禮。他只知道這會不想跟母親說話,便不開口。

“你……我看上回是打輕了!”趙先生氣得反身從櫃櫥裡拿出藤杖來,“你給我跪下!”

季少棠便停了手,垂眸跪在趙先生面前。

趙先生瞧他一臉死了爹的難過樣,明明滿是哀傷,可那眼裡又好似無悲無喜,就好像全世界毀在他面前,也不能叫他再多一個表情似的,當下又是生氣,又是心疼。想想他身上還帶着傷,又哪裡還捨得再教訓他,直氣得將藤杖重重摔在地上,連聲罵道:“逆子,逆子!那楊雁回有什麼好?連尊師重道都不懂,竟敢駁我的話!你到底看上她哪點?”

季少棠還是面無表情,默不作聲,眼皮也不擡一下。

趙先生氣得厲害,生怕自己忍不住又要教訓他。想想上回下手沒個輕重,已將他打成這樣,又是一陣心疼,便只得氣呼呼拎了排骨,摔門而去。這個楊雁回,走了都不讓人省心!

第170章 再毆第77章 中秋變故第127章 忠烈侯痛打惡宮人第256章 前情第2章 楔子下·飛來橫禍第186章 洞房第45章 侯府秘辛第224章 反目第85章 貴夫人反遭村婦欺第275章 斷義第54章 運河運河第7章 新的生活第241章 盛會第139章 思故人雁回誓悔親第166章 痛毆第231章 約會第248章 避難第33章 雨後第12章 仇人相見第259章 告狀第261章 波折第200章 惹禍第98章 少俠夜探少女香閨第124章 京郊村建起女浴堂第260章 糾結第17章 姨媽帶來的消息第22章 暗算第225章 包攬第2章 楔子下·飛來橫禍第123章 弱質女決意立事業第173章 疑問第93章 忠烈侯巧逢俏農女第113章 三姐生恨大義滅親第292章 □□第108章 苦閔氏無端遭人忌第110章 鬥官差雁回誓護母第140章 農家女倒嫌官家子第298章 亂後第232章 廟會第280章 操心第66章 看戲去第8章 重男輕女第91章 楊家郎大意遭算計第257章 告辭第113章 三姐生恨大義滅親第25章 上學記第109章 各方插手劍拔弩張第164章 來信第153章 看戲第48章 危機解除第288章 懇求第183章 新年第88章 訴悲苦母女生陰謀第104章 秦衙內幫瞞縱火案第191章 往事第261章 波折第62章 賞賜第166章 痛毆第249章 探望第159章 堵人第113章 三姐生恨大義滅親第261章 波折第212章 盯梢第152章 壽宴第217章 生日(下)第33章 雨後第236章 變故(二)第255章 歇菜第135章 見仇人雁回急避劫第104章 秦衙內幫瞞縱火案第187章 尷尬第301章 心願第99章 迎新春智計驅大伯第48章 危機解除第17章 姨媽帶來的消息第182章 年禮第145章 不睦第257章 告辭第9章 誤會第76章 桃花朵朵開(中)第102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三)第42章 辭學記第102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三)第52章 力氣活第246章 審訊第211章 商議第249章 探望第266章 開審第225章 包攬第136章 穆公子情誤楊家女第22章 暗算第47章 小堂妹的疑惑第58章 訴狀第305章 結束第180章 請罪第154章 陷害第237章 變故(三)第148章 懼內第187章 尷尬第166章 痛毆
第170章 再毆第77章 中秋變故第127章 忠烈侯痛打惡宮人第256章 前情第2章 楔子下·飛來橫禍第186章 洞房第45章 侯府秘辛第224章 反目第85章 貴夫人反遭村婦欺第275章 斷義第54章 運河運河第7章 新的生活第241章 盛會第139章 思故人雁回誓悔親第166章 痛毆第231章 約會第248章 避難第33章 雨後第12章 仇人相見第259章 告狀第261章 波折第200章 惹禍第98章 少俠夜探少女香閨第124章 京郊村建起女浴堂第260章 糾結第17章 姨媽帶來的消息第22章 暗算第225章 包攬第2章 楔子下·飛來橫禍第123章 弱質女決意立事業第173章 疑問第93章 忠烈侯巧逢俏農女第113章 三姐生恨大義滅親第292章 □□第108章 苦閔氏無端遭人忌第110章 鬥官差雁回誓護母第140章 農家女倒嫌官家子第298章 亂後第232章 廟會第280章 操心第66章 看戲去第8章 重男輕女第91章 楊家郎大意遭算計第257章 告辭第113章 三姐生恨大義滅親第25章 上學記第109章 各方插手劍拔弩張第164章 來信第153章 看戲第48章 危機解除第288章 懇求第183章 新年第88章 訴悲苦母女生陰謀第104章 秦衙內幫瞞縱火案第191章 往事第261章 波折第62章 賞賜第166章 痛毆第249章 探望第159章 堵人第113章 三姐生恨大義滅親第261章 波折第212章 盯梢第152章 壽宴第217章 生日(下)第33章 雨後第236章 變故(二)第255章 歇菜第135章 見仇人雁回急避劫第104章 秦衙內幫瞞縱火案第187章 尷尬第301章 心願第99章 迎新春智計驅大伯第48章 危機解除第17章 姨媽帶來的消息第182章 年禮第145章 不睦第257章 告辭第9章 誤會第76章 桃花朵朵開(中)第102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三)第42章 辭學記第102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三)第52章 力氣活第246章 審訊第211章 商議第249章 探望第266章 開審第225章 包攬第136章 穆公子情誤楊家女第22章 暗算第47章 小堂妹的疑惑第58章 訴狀第305章 結束第180章 請罪第154章 陷害第237章 變故(三)第148章 懼內第187章 尷尬第166章 痛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