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各有謀劃,歪打正着

暮色初降、寒鴉歸巢,在關睢苑裡賞完梅景用完晚膳,壽太妃在老王妃的攛掇下喝了幾盞燙暖的韶興老酒,臨行前又“被迫”收下了世子妃熱情相贈的兩盒六安瓜片,想到剛纔自己沒忍住讚了兩句“這茶不錯”,壽太妃雙靨漲紅的推拒。

這茶市面上雖也有外售,價格自是不菲,自從奪爵之後,壽太妃一家便再也享受不到各地的貢俸,算來已經許多年沒有喝到上品的茶。

可太妃終究是宗室,尚有自尊,不想顯露出小家子氣來。

“知道老太妃疼我,見我與世子愛茶,纔不想奪人所好,是新歲時宮裡賞的,我還留着好些呢……老太妃今日聽說那些閒言碎語,緊趕着來提醒我,我心裡感激,否則等這謠言傳了開去,宮裡怪罪下來,雖我無辜,也不免得受人言議論,傷及天家與宗室聲譽更是大事。多虧了太妃,我卻不知怎麼表達謝意,心想太妃祖籍是在六安,應是喝得慣這茶……是我一片心意,還望老太妃體諒。”

一番話下來,讓壽太妃心裡十分慰貼,並不覺得有半點難堪,這才收了下來,瞧見錦盒裡兩個用來裝茶的金琉璃八駿罐做工精美顯然大內御造,越發覺得喜歡,一路上笑容不斷,回到西城府邸自家門前,十分大方地賞了楚王府安排跟車送她回府的管事婆子二兩銀子,被自己的兩個小丫鬟摻扶着樂呵呵地換了軟轎回到內宅。

坐了還不到一刻,就聽說孫子孫媳婦來問安,壽太妃的滿心喜悅這才消淡了幾分,頗有些忐忑不安。

太妃早年性情急躁火暴,偏偏娶了個相同性情的兒媳婦,婆媳兩個關係一貫勢如水火,後來媳婦與兒子先後走在前頭,兩個孫媳婦進門,不想一個比一個性烈如火,磨合多年,壽太妃眼見着家族被天家冷落,兩個嫡孫沒有聖眷謀不到差事,一年比一年落魄,出身勳貴的孫媳婦孃家雖在權勢上沒有助益,慶幸的是嫁妝豐足,又多虧得大孫媳婦管理得當,纔不致捉襟見肘,有兩個厲害的孫媳婦管教,曾孫輩不至於沾染上紈絝習氣,家裡倒也安寧,壽太妃這才後悔當初對兒子寵慣得過了頭,縱得他無法無天,若這時還有爵位在,堂堂宗室也不致於門可羅雀,她的長曾孫更不會在婚事上這般艱難。

壽太妃年過七十之後,其實性情就大有收斂,再沒有與兩個孫媳婦起過爭執,家中一應瑣碎也放手給晚輩們自己處理,這回想到自己一時沒想周全險些惹禍上門,竟有些害怕孫子孫媳埋怨。

果然,當晚輩們聽說壽太妃今日是被小謝氏攛掇着“大鬧楚王府”後,都黑了臉。

兩個孫子一聲不吭,正襟危坐。

長孫媳何氏就先忍不住了——她是永靖候的嫡女,因着生母早逝,閨閣時被繼母驕縱得沒邊兒,跋扈的名聲當年也是街知巷聞,婚事上頭自然不免被人挑揀,到了二十歲“高齡”纔出嫁,這些年來主持內務,更是養就成說一不二風風火火的性情。

“祖母往常沒少勸咱們遠着那幾個皇子親王,說招惹不得,這回怎麼自己倒犯了糊塗?我們儘管不受天家重用,到底還是宗室,比外人更曉得皇族裡頭的陰私事……祖母從前還說過王府那位二爺沒安好心,老王妃糊塗不通事務,把內宅中饋交給庶子媳婦打理,早晚得鬧出禍事來,後來楚王世子與蘇家聯姻,您還冷笑着說過楚王府這回得家無寧日,讓人看不盡笑話,先前虞洲娶了黃七娘,回門禮鬧出一場事故,孫媳婦還想果然薑是老的辣,不愧是祖母,吃的鹽比咱們吃的米還多,眼光就是敏銳,哪知今日我就半晝不在家,您竟被謝氏攛掇去幹涉人家的家務事,牽涉進事非圈。”

壽太妃漲紅了臉,並沒有斥責何氏不敬。

兒子剛被奪爵的時候,壽太妃十分不滿高祖“無情”,私下裡沒少與人說“無情無義”的話,自認爲當初她與老王爺在楚州吃了不少苦,虞姓坐了江山,他們自該享榮華富貴,兒子不過就是強佔了個民女,也算得上罪過?爲此壽太妃還衝撞過高祖皇后,更不把幾個皇子妃看在眼裡,便是當今太后,都吃過她的掛落。

後來高祖突崩,四子奪爵,一場突變至血流成河。

壽太妃眼看着威風凜凜的英國公劉氏家破人亡,遭至滅族,高祖親生的兩個兒子也身首異處,經過這場血雨腥風,壽太妃才真正領會了“天家無情”,雖蠻橫的性情一時難改,卻也懂得了“君臣有別”“尊卑分明”,再不敢對天家任何不敬。

這時她長嘆一聲:“我親身經歷過焦月謀逆,眼看着當年劉家怎麼威風八面,後來落得家破人亡,連個傳宗接代的子孫都沒活下來,與他們有牽連的顯貴,也沒一個落着了好……知道這儲位的事沾染不得,對那些皇子親王能避則避……可眼看着家門冷落,標兒眼下過了四十,榴兒也已三十好幾,兄弟兩個還閒在家裡,連個散階都撈不着……倘若再不找給濟兒他們這一輩找些門路,將來日子越發艱難,空有個宗室的名頭,怕是連那些寒門都敵不上。”

太妃這麼一嘆,虞標虞榴兩兄弟更覺黯然,宗室全仗天家恩典,就算復行科舉,宗室子弟也不能參加,那些寒門士子將來靠着寒窗苦讀尚有金榜題名位極人臣的一日,而對於閒散宗室,若不得聖眷,所得無非只有歲俸,省吃儉用度日。

“謝氏一說要給濟兒謀個統領,我當即就動了意,又只想着這事雖與三皇子有關,可他是男子不怕聲譽受損,又是天潢貴胄,普通人哪敢非議?就算蘇妃,她是大長公主的掌上明珠,她的父親衛國公又得信重,不怕幾句流言蜚語指謫,我想着謝氏就是爲了找蘇妃的晦氣,出口惡氣罷了,我壓根也沒想過真能治蘇妃的罪,無非就是陪着謝氏演一場戲,讓她難堪,只要我不張揚,外人也不知道,事情不會鬧大,白白讓濟兒得個前程有何不好?”

何氏暗哼一聲——老太太想得如意,這世上哪有這麼容易的事,王府謝氏哪是個大方人,不過老太太一心是爲她的兒子着想,何氏也不願過多埋怨。

壽太妃更是一臉的懊悔:“想到濟兒的將來,我就疏忽了謝氏是陳五郎的岳母,這事情竟牽涉到儲位之爭,還是多虧了蘇妃提醒……我才醒悟過來,一時貪心竟險些釀成大禍,我也是出了一身冷汗。”

太妃最忌憚的事就是牽涉進皇子奪權,當年那場腥風血雨實在讓她心驚膽顫。

故而今日旖景一提這事根本目的是對三皇子的污篾,聖上必會嚴察追究,她就畏縮了。

“你們放心,我還沒老糊塗,當場就沒再刁難蘇妃,明說是謝氏挑唆造謠,蘇妃倒還是個伶俐人兒,見我轉了態度,她也沒有不依不饒,一直對我就恭順持禮奉承討好着……我見她與楚太妃都是好說話的,一時沒忍住……”壽太妃說到這裡,眼見剛剛緩和了臉色的孫子孫媳又緊張起來,忙揮着手讓他們稍安勿躁:“我就提了幾句濟兒,說他自幼也是飽讀詩書,沒沾染紈絝習性,騎射也好,可惜被他祖父當年的罪過牽連,賦閒在家未免可惜……蘇妃倒答應了與遠揚提上一提,看能不能在六部給濟兒謀個閒差歷練。”

這話讓何氏激動起來:“世子妃果真這麼說?”

壽太妃連連頷首:“我一把年紀了,還會拿這事欺哄你們不成,今日我在旁看着,蘇丫頭年紀雖輕,卻不是個輕狂人,那氣度風範是謝氏不能比的,楚太妃也是真把她當作親孫女兒般疼愛,在楚王府裡她說話能算數,她既然答允下來,這事該有七、八成準……過上兩日,你們倆再去趟楚王府,就說爲我今日不分清紅皁白指責蘇妃的事致歉,備上些禮,再探探蘇妃的口風。”

不說何氏喜形於面,連二太太陶氏都打起了小算盤,她的長子才十五,倘若這回楚王府願意提攜,最好是能進金吾或者羽林衛,可是天子親衛,磨礪幾年不怕在京衛謀不上個統領、校尉之職,纔有望與勳貴聯姻。

當即就忙不迭地出主意:“楚王府與衛國公府都是天子信臣,尊榮顯赫,不缺那些金銀珠玉,咱們手裡也沒有什麼稀世奇珍,孫媳婦聽說世子夫婦是雅人,我的嫁妝裡倒有兩本前朝珍籍與幾幅名家字畫,便讓大哥大嫂帶去,也讓世子夫婦領會咱們的誠心。”

何氏自然領情,虞標卻還有考慮:“三皇子府處死侍妾的事外頭並沒議論,要說這事只是謝氏胡謅,她也沒這麼大膽,不知謝氏後頭還有哪些人推波助瀾,真真假假本與咱們無干,可祖母已經牽涉了進去……就怕等外頭有了風言風語咱們脫不開關係,要我說來,這事還得防範着,應當知會康王一聲,康王可是宗人令,究竟是三皇子枉法還是受人陷構該由他斷個是非黑白,若是謠言,宗人府自然應當追察出處,總之咱們可得擇清,免得受天家忌防埋怨。”

壽太妃祖孫這頭商議謀劃,關睢苑裡旖景正在世子跟前“承認錯誤”:“今日事發突然,未免打得我手忙腳亂。”

虞渢今日孤伶伶地用了晚膳,早早就去了書房“用功”,這時卻擱了筆,帶着笑意看向旖景:“你這還叫手忙腳亂?因着這段對壽太妃一家關注,猜測着他們忌諱着牽涉進皇子爭儲,先就用三皇子擋着前頭,震懾住壽太妃,順便把二嬸推到她自己挖的坑兒裡,就等着謄出手來再往裡填土,世子妃太謙虛。”

“可我答應了太妃,給她的曾長孫謀個差事……雖說你已經先有打算,可聖上眼下還沒提過繼的事,咱們自然不能就說過繼太顯眼,建議聖上授職兩位族叔。”旖景仍有些羞愧。

原來自從上回入宮,旖景看出太后有意的是安樂,深覺壽太妃一家難纏,安樂也不好“拿捏”,擔心安樂過繼來楚王府,萬一下了和親的聖旨,她不願哭鬧起來,事情沒法收拾,虞渢想了一陣,也覺得過繼太顯眼,到時和親的詣旨一下,明眼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壽太妃與何氏真蠻橫起來,說楚王府爲了不讓安然遠嫁算計她家閨女,楚王府也“百口莫辯”。

所以虞渢就盤算着不如諫言,說服聖上受職虞標兄弟,讓他們進京衛領個校尉的職銜。

就算聖上對虞標兄弟不信重,但京衛長官是衛國公,有他震着,虞標兄弟也就是個擺設,不過在旁人看來,天家對他們兄弟也算看重罷了。

豈不比過繼更自然。

將來聖命安樂和親,壽太妃爲了子孫的前程考慮,也只能領旨謝恩。

總之與楚王府無關,安然也不會受到非議。

不過眼下天家還沒提過繼的事,虞渢自然不能主動諫言,暴露出如姑姑來。

哪知壽太妃就先打上了門。

旖景爲了徹底交好壽太妃一家,無奈之下先答應替虞濟爭取差事,事先並沒與虞渢商議,怕讓他爲難。

“不礙事,宗室子弟不能參加科舉,而有的閒職也不好讓有真才實學的進士擔任,反而讓學子們以爲是朝廷不重視他們這些科舉入仕之人,聖上原也有意讓一些宗室或者勳貴子弟領着京都的閒雜事務。”虞渢倒不介意,又沉吟了一陣:“二嬸那腦子還想不到搬動壽太妃爲難你,世子妃有沒想過誰在幕後策劃?”

第六十三章 入宮謝恩,商談姻緣第三百六十八章 登門赴邀,有意爭執第兩百三十三章 一波三折,有驚無險第兩百九十八章 細察人心,溫言勸服第一百七十五章 當面對質,好戲開鑼第一百四十四章 姥姥上門,所爲姻緣第四百七十四章 試探得因,總算決斷第兩百七十二章 冤鼓敲響,是爲何人第五百五十四章 歸人在途,又遇故舊第四百一十五章 朗星明月,各憑手段第兩百三十九章 東宮有喜,聖上賜恩第四百一十九章 忠奸之爭,世子警言第四十二章 巴掌甜棗,俱都給之第三百三十五章 狹隘狠毒,虞棟夫妻第三百九十九章 籌謀收買,一石二鳥第三百一十四章 若你意定,決不負誓第七百六十八章 窮途末路,拼死一搏第一章 醒來豆蔻,愛恨重頭第六百三十七章 自作聰明,子若入陷第七百一十章 顯王示意,子若跪地第一百二十四章 計謀雙方,各自手段第一百二十五章 淑女心情,慈父懷抱第七百七十五章 要與不要,皆在我心第五百二十七章 比棋招親,突降豔福第五百零七章 諸子弒母?人倫悲劇第三百四十三章 香河來人,青州寄信第三百六十一章 揮鞭相助,美人英姿第兩百一十七章 白沙渡頭,古怪青年第三百八十五章 遠瑛堂內,終極對恃第七百四十三章 繾綣懷憂,病勢日沉第兩百一十六章 家事朝事,年節不閒第七百八十章 勝負落定,廢位收場第六百八十三章 又生對策,婚事仍懸第一百五十三章 閨閣之間,小有芥蒂第兩百六十九章 當面過招,請猜勝負第五百零九章 世子“寬容”,大度求情第二章 焚書明志,疑惑難解第五百三十三章 和親事定,誰更及時第十七章 罰外加罰,怨上添怨第兩百七十一章 網已密織,只待獸來第兩百零一章 遠人才歸,又將外行第六十六章 花簪風波,荷包傳情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敞心扉,委婉相勸第兩百四十三章 突然生變,生死危機第兩百一十一章 多方攜手,關健一子第五百一十二章 恭順示好,化險爲夷第七百五十八章 楊秦互掐,遼王不愚第五百一十四章 風波未起,責罰難免第兩百三十一章 旖景勸言,將計就計第四百八十六章 飛花渡頭,人約子夜第五百二十九章 兩國貴女,禮教之爭第六百二十五章 逼君准奏,強請赴藩第三十九章 各懷心思,小聚芳辰第三十三章 窗裡窗外,兩心契合第三百零七章 悚然而驚,卻成交心第三百二十四章 施計試探,莫名好友第七百一十三章 添妝之賀,秦氏試探第九十七章 蛇蠍比之,尚有不足第五百三十六章 入潛西樑,一對兄妹第五百九十九章 人逢悲痛,脫胎換骨第一百五十九章 嫌隙難消,心生倦意第一百八十四章 手提悶棒,等你出洞第十九章 猝然重逢,果然隔世第七百六十七章 分吞北原,暗下協定第五百九十六章 暗中舊情,福王審案第七百六十章 中秋月圓,血禍又至第六百五十二章 絕決相逼,生死你定第三百六十八章 登門赴邀,有意爭執第六百一十七章 旖景含怒,吉玉受辱第兩百五十一章 再訪喬縣,攻心爲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蛇蠍毒計,宋氏決斷第四百八十六章 飛花渡頭,人約子夜第五百四十八章 珠胎暗結,動手清算第七百零九章 仲春風暴,暗器脅人第七百一十五章 轉折一日,忽爲側妃第三百六十九章 猖狂姑姪,“可憐”婢女第一百五十章 再結“同盟”,年後初見第七百七十九章 近衛臣服,勝局奠定第五百三十章 晨微露面,皇子醉臥第四百零五章 百變皇子,何爲真心第七百七十八章 黃氏收場,故事未完第兩百五十章 爭分奪妙,不及辭別第一百六十四章 變故突生,生死一線第一百八十四章 手提悶棒,等你出洞第七百三十六章 挑釁有因,獠牙畢現第兩百七十七章 已在死路,尚不知悔第七百四十一章 “反旗”高舉,開誠佈公第五百二十六章 衆芳比才,昭顯風範第兩百六十九章 當面過招,請猜勝負第四百一十八章 “毛遂自薦”,大言不慚第四百零一章 宮宴之上,各懷心思第五百九十九章 人逢悲痛,脫胎換骨第四百六十四章 搬得靠山,殺回王府第兩百七十三章 對薄公堂,收網之時第七百五十七章 你本無心,唯求自保第四百二十五章 夫妻之間,小打小鬧第一百七十章 問罪甄府,慈母悲聲第四百六十四章 搬得靠山,殺回王府第三百二十四章 施計試探,莫名好友
第六十三章 入宮謝恩,商談姻緣第三百六十八章 登門赴邀,有意爭執第兩百三十三章 一波三折,有驚無險第兩百九十八章 細察人心,溫言勸服第一百七十五章 當面對質,好戲開鑼第一百四十四章 姥姥上門,所爲姻緣第四百七十四章 試探得因,總算決斷第兩百七十二章 冤鼓敲響,是爲何人第五百五十四章 歸人在途,又遇故舊第四百一十五章 朗星明月,各憑手段第兩百三十九章 東宮有喜,聖上賜恩第四百一十九章 忠奸之爭,世子警言第四十二章 巴掌甜棗,俱都給之第三百三十五章 狹隘狠毒,虞棟夫妻第三百九十九章 籌謀收買,一石二鳥第三百一十四章 若你意定,決不負誓第七百六十八章 窮途末路,拼死一搏第一章 醒來豆蔻,愛恨重頭第六百三十七章 自作聰明,子若入陷第七百一十章 顯王示意,子若跪地第一百二十四章 計謀雙方,各自手段第一百二十五章 淑女心情,慈父懷抱第七百七十五章 要與不要,皆在我心第五百二十七章 比棋招親,突降豔福第五百零七章 諸子弒母?人倫悲劇第三百四十三章 香河來人,青州寄信第三百六十一章 揮鞭相助,美人英姿第兩百一十七章 白沙渡頭,古怪青年第三百八十五章 遠瑛堂內,終極對恃第七百四十三章 繾綣懷憂,病勢日沉第兩百一十六章 家事朝事,年節不閒第七百八十章 勝負落定,廢位收場第六百八十三章 又生對策,婚事仍懸第一百五十三章 閨閣之間,小有芥蒂第兩百六十九章 當面過招,請猜勝負第五百零九章 世子“寬容”,大度求情第二章 焚書明志,疑惑難解第五百三十三章 和親事定,誰更及時第十七章 罰外加罰,怨上添怨第兩百七十一章 網已密織,只待獸來第兩百零一章 遠人才歸,又將外行第六十六章 花簪風波,荷包傳情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敞心扉,委婉相勸第兩百四十三章 突然生變,生死危機第兩百一十一章 多方攜手,關健一子第五百一十二章 恭順示好,化險爲夷第七百五十八章 楊秦互掐,遼王不愚第五百一十四章 風波未起,責罰難免第兩百三十一章 旖景勸言,將計就計第四百八十六章 飛花渡頭,人約子夜第五百二十九章 兩國貴女,禮教之爭第六百二十五章 逼君准奏,強請赴藩第三十九章 各懷心思,小聚芳辰第三十三章 窗裡窗外,兩心契合第三百零七章 悚然而驚,卻成交心第三百二十四章 施計試探,莫名好友第七百一十三章 添妝之賀,秦氏試探第九十七章 蛇蠍比之,尚有不足第五百三十六章 入潛西樑,一對兄妹第五百九十九章 人逢悲痛,脫胎換骨第一百五十九章 嫌隙難消,心生倦意第一百八十四章 手提悶棒,等你出洞第十九章 猝然重逢,果然隔世第七百六十七章 分吞北原,暗下協定第五百九十六章 暗中舊情,福王審案第七百六十章 中秋月圓,血禍又至第六百五十二章 絕決相逼,生死你定第三百六十八章 登門赴邀,有意爭執第六百一十七章 旖景含怒,吉玉受辱第兩百五十一章 再訪喬縣,攻心爲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蛇蠍毒計,宋氏決斷第四百八十六章 飛花渡頭,人約子夜第五百四十八章 珠胎暗結,動手清算第七百零九章 仲春風暴,暗器脅人第七百一十五章 轉折一日,忽爲側妃第三百六十九章 猖狂姑姪,“可憐”婢女第一百五十章 再結“同盟”,年後初見第七百七十九章 近衛臣服,勝局奠定第五百三十章 晨微露面,皇子醉臥第四百零五章 百變皇子,何爲真心第七百七十八章 黃氏收場,故事未完第兩百五十章 爭分奪妙,不及辭別第一百六十四章 變故突生,生死一線第一百八十四章 手提悶棒,等你出洞第七百三十六章 挑釁有因,獠牙畢現第兩百七十七章 已在死路,尚不知悔第七百四十一章 “反旗”高舉,開誠佈公第五百二十六章 衆芳比才,昭顯風範第兩百六十九章 當面過招,請猜勝負第四百一十八章 “毛遂自薦”,大言不慚第四百零一章 宮宴之上,各懷心思第五百九十九章 人逢悲痛,脫胎換骨第四百六十四章 搬得靠山,殺回王府第兩百七十三章 對薄公堂,收網之時第七百五十七章 你本無心,唯求自保第四百二十五章 夫妻之間,小打小鬧第一百七十章 問罪甄府,慈母悲聲第四百六十四章 搬得靠山,殺回王府第三百二十四章 施計試探,莫名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