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甘心臣服,不懷妒恨

安瑾問的是大君立威有何打算,自然不限於兒女私情,金元一來已將安瑾引爲知己,再者與伊陽夫妻又是同盟,當初伊陽君可是對她示誠示忠,不惜政治聯姻也要助金元問鼎儲位,眼下大君歸來,成了金元最有威脅的對手,於公於私,安瑾的“審問”都合情理,金元應當釋疑。

她沉默一番,自斟了一盞酒,緩緩地品了半盞纔再說道:“就算安瑾今日不問,我也打算找一時機與你夫婦二人坦言,大君相比於我,更加適合將來引領臣民繁榮西樑,我們應當鼎力助他,才更利君國強盛。”

安瑾並不覺得驚訝,其實自從大君歸復西樑,金元非但沒有排斥阻撓插手妨礙,反而對他立足西樑多有助益,甚至還主動上諫陛下冊封大君爵位時,安瑾與伊陽都料到金元不會與大君爲敵,所以,她這時也只一句:“願聞其詳。”

“安瑾可知浩靖六郡幾難攻克?”金元不答反問。

“倒是聽伊陽說過一些。”

“北原對呈耶、東鄭兩藩早有覷覦,這回他們爭執糾葛不乏北原從中挑唆,打的就是吞併的主意,起初是薛國相諫言,北原對兩藩時有滋擾,西樑每回資助兵力不堪煩擾,兼之若是拿下兩藩,纔有望攻克浩靖佔據險關,故定將計就計之策,待北原強佔兩藩西樑即有名義反攻,當初表哥與我相商,籌謀着是否能趁此機會攻下浩靖一、二邊郡時,我尚且覺得是表哥好高鶩遠,便是薛國相也不看好。”

金元輕輕一嘆:“表哥當時並未堅持,甚至不曾爲此懇請增兵,但他卻做到了,我實在心服口服,原本還有與表哥一比高低之心,眼下盡都變爲滿懷飲佩。”

安瑾表示懷疑:“大君這回用的是間計,使北原內亂,論來,也有投機取巧之嫌。”

“薛國相也曾動過這樣的心思,但卻無從着手。”金元頓下手中酒盞:“這事並不簡單,雖我們早知北原王子間也存爭權奪勢,但實難利用,安瑾細想,倘若暗察不得浩靖守將與哪位王子早有勾結,怎麼能說服十王子生出刺殺太子之心,並且北原王剛好就讓太子監戰,而太子偏偏逃過了刺殺,並得藩國相助有望安然潛返北原,十王子纔會驚慌失措,不惜勾結守將謀逆。”

倘若太子死了,十王子奸計達成,浩靖守將自然不會擅離職守,西樑也無機可圖,這其中當真是錯了一步脫了一環也會白費心機,更重要的時機要掌握得恰到好處,達成的確大不容易,而這一回,大君甚至沒有動用西樑間人,說明他在北原早安排了自己的佃作,而且作用要比西樑原來的間人有用得多。

“此計還有絕妙之處,便是北原王這時也聽說了浩靖守將與十王子勾結,十萬逆軍正往京師,故而,他必須調兵征討阻撓,如此一來,北原便不及組織兵力奪回浩靖,我們也能趁勢佈防固關,駐兵浩靖,鎮服遺民,待北原王庭平亂,浩靖已經被我西樑穩握手中,有雄兵據險郡,他們再想奪回難於登天。”金元繼續說道:“浩靖六郡一直是陛下心裡的死結,甚至有不能征服實爲遺恨之嘆,這回表哥能一舉奪下並且穩守,已經盡獲臣民信服,君王器重,確爲西樑將來強國之君不二人選。”

安瑾看得出金元對大君的佩服確爲由衷而生,也沒有再質疑對方的能力,只是說道:“但這回大君讓胡、慶二氏領副將之令奪下兩藩,以致兩姓也立軍功,對廢除政會之策大爲不利,若有政會存在干涉政令,勢必依然會縱容貴族以勢壓民,從長遠來看,並不利於民生與政通人和。”

西樑重商,貴族們與商人勾結獲利,又有政會阻撓輕賦減稅之安民政令,以致西樑民衆大多貧寒,甚至不能安居樂業,更關鍵的是從百姓手裡徵得的賦稅並沒有歸於王室,而是被大貴族以及三姓瓜分,西樑王儘管好戰,也有統一各部壯大西樑的雄心,可惜國庫實在不能支撐大規模的戰爭,故而,才必須瓦解三姓壟斷財政,根本上就是要廢除政會。

“這一點,表哥也有打算,與我從前同薛國相商議先利用慶氏宗家打壓胡氏,再轉頭收拾慶氏不同,他的建議是直接提請大賞軍功,讓普通貴族都得封邑候。”金元笑道。

安瑾眉梢微挑:“其實這在大隆也算慣例,若立大功,便得候爵,可在西樑,長久以來唯三姓王族纔有封邑之說……政會勢必不會通過。”

“所以,追奉胡、慶二氏的貴族們該有多失望?”金元頷首。

安瑾忍不住小小的驚呼出聲:“大君是想分化兩姓背後的勢力?”

能得恩封邑候者自然不會是普通部卒,而是各位領將及其麾下軍官,這些人無一不是大貴族,都是三姓助力。

西樑本爲三國聯盟,因此纔有三姓執政之盟約,而三姓之後,都是各國原本的世勳舊貴做爲支撐,這些人爲三姓提供支持的同時,也依賴着三姓享受榮華富貴,但倘若他們的利益與三姓,具體來說是胡、慶二氏發生衝突……

“貴族們與政會勢同水火,便會上諫廢除政會,以期王室有利他們的政令得以實施,而沒了他們支持,慶、胡二家再不足懼。”金元微微一笑:“長久以來,我將眼光放在民衆利益之上,卻忽視了貴族們的關鍵作用,政令、稅法改革必須循序漸進,第一步就是要廢除政會,我只以爲怎麼也避免不了內亂,必須強權鎮壓,卻沒想到將三姓特權分解給諸位貴族,如此一來,宛姓才能真正收服各部貴族,挑發他們與胡、慶二氏之爭,從根本上瓦解兩姓之勢。”

若引內戰,對西樑勢必重創,無辜受牽家破人亡依然是勞苦大衆,但若能不動干戈廢除政會,使宛姓大權一統衆望所歸,無疑對將來推行新政國強民安最爲有利。

沒了胡、慶二姓,貴族們好比一盤散沙,唯一的依附便是王權,只要執政者爲聖明之君,貴族們可還敢以勢壓民盤剝民脂?當然,對於貴族還是要有所恩顧,施以益處,才能讓他們俯首貼耳遵奉國政,關於政令律法的修訂是個複雜的工作,這事可以徐徐圖之,但益國益民之策制定出來要得暢通無阻的實施,首先就是要廢除阻撓政令施行的三盟政會。

這回浩靖大捷,正是提議賞功封邑的絕佳時機。

三盟政會這個機構已經面臨末路!

而這一切,都是大君歸國短短年餘發生之事,是由他一手策劃。

“當初陛下想要立我爲儲,是認爲我能引領西樑繼續繁盛,事實證明,我還多有不足,大君無論智計抑或果敢都遠勝於我,我甘願爲臣輔佐大君,並無不甘不服之心。”金元看向安瑾,微有戲謔:“嫂嫂對金元之見可還有疑議?”

安瑾輕笑:“金元身爲女子,卻心繫君國,並不計較私利,我甚是心服……不過,大君歸國之初並未張顯能力之時,金元就多有助益,我其實早有猜疑,莫非金元對大君早懷傾慕之心?”

聞得這話,衛曦暫時停了自斟自飲,笑笑地看了安瑾一眼,這小妮子,一早就在自己口中套出了話,卻轉了這麼大個圈才問金元,這是在打什麼主意?不過她當然沒有表現出來,依然沉默。

金元也不諱言:“多年前表哥出使西樑,曾與我談論過西樑政務,那時我就深感他見地獨到,的確心生傾慕。”

“我常與王后閒話,聽她的意思,也想撮合金元與大君聯姻,就我看來,大君固然是最適合的儲君人選,放眼西樑,也沒有比金元更適合的將來王后。”安瑾這時尤其慶幸是在西樑,談論姻緣一事不需任何避諱,直言之後,說到這裡卻微微沉聲:“不過外頭已經傳得沸沸揚揚,大君對倩盼娘子可是情深意重,甚至傳言要立她爲夫人,王后是不以爲意,不過我當日目睹大君對倩盼的維護……”

安瑾說這話時有些緊張,因爲她甚是擔憂金元會對“倩盼”懷恨。

“不是傳言。”金元擡眸,同時微微坐正了身:“事實上表哥遠征前囑託過我,倘若祖父祖母萬一要對倩盼不利,還望我施以援手,他坦言不諱,將來要爲倩盼請封夫人。”

這話不僅讓安瑾大吃一驚,衛曦也險些被酒嗆到,但金元卻十分平靜。

“我也是女子,與普通女子並無區別,會對男子生傾慕之心,可兒女私情於我而言永遠居於末位,我當初幫助表哥,是因爲他爲姑母遺子,與我是親人,眼下我決意輔佐大君,是因爲他確有我不及之能,更利西樑強盛,我從不打算爲了兒女私情付出什麼,自然也不期望會得到回報。”

安瑾實在沒想到金元會說出這麼一番話來,第一反應是並不可信,但金元心平氣和穩重沉靜的神態又讓她不由自主地信服,轉念一想,自己當初請求和親可不也與兒女私情無關,那時也根本不曾打算過什麼嫁與知心人,考慮的唯有怎麼擺脫當時的兩難之境,以爭取可能的平安自在。

金元從小被宛姓王室寄予重望,做爲太子唯一嫡嗣,她將來的婚姻不可能隨心所欲,也許她早做好了政治聯姻的準備,從不對兒女私情寄望的確符合情理。

“不過金元,就算是爲了西樑未來考慮,你與大君聯姻也更加適合。”安瑾進一步試探。

“我就算不是將來王后,也會竭力輔佐大君,聯不聯姻並非關鍵。”金元輕輕一笑:“其實我也這麼以爲,我若是王后,比倩盼更加服衆,表哥將來也更順遂,正如安瑾所言,爲了西樑的將來,我的確應當爭取王后之位。”

卻不待安瑾說話,金元緊跟着又道:“不過,我不能以己度人,用我自己的想法干涉表哥,他要迎娶心愛之人爲正室元配是理所應當,他憑藉能力足以強大西樑,不需再用聯姻,再者……倘若表哥要用聯姻這麼簡單的方式收服宛氏宗室,於公於私,我會認同,可若他不願,我也要維持自己的尊嚴,總不能爲了一廂情願,就用權勢利益相逼,做到那個地步,我自己都瞧不起自己,更辱及宛之一姓,一國公主之尊。”

總之這一晚,安瑾是被金元的坦蕩胸懷徹底鎮服,再不疑心她會爲了女兒家的妒恨之心加害旖景,可也當真拿不準已被大君折服的公主殿下是否願意解救嫂嫂脫困,終於還是決定把這番談話一字不漏地錄於筆下,交燕子樓送去楚州。

如此傷腦筋的事,還是讓兄長去計較判斷吧,她還是依令行事穩妥。

但安瑾實在覺得有些憋屈,趁着一日伊陽“排除萬難”“厚顏無恥”地“死乞白賴”留宿公主府,安瑾掐着夫君的肩膀突然一句:“我怎麼始終覺得,金元才該坐上王位?把西樑交給恣意枉爲的大君殿下就這麼不讓人放心呢?”

伊陽君愣怔當場,爲嬌妻對威望大增的大君殿下恣意枉爲的四字評價極感大惑不解。

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妃智斷,廷益清白第三百九十五章 低估癡心,當頭棒喝第六百二十九章 稱誓在前,決不另娶第七百四十二章 關鍵在於,誰將上位第三百五十八章 痛打江月,張氏陷局第三百七十七章 劇毒*,偷樑換柱第七百零七章 子若心急,黃氏被斥第兩百一十七章 白沙渡頭,古怪青年第兩百四十三章 突然生變,生死危機第一百一十三章 諸美小聚,惡兆傳開第三百四十六章 各有離間,高低顯然第四百七十一章 更改計劃,點醒祖母第三百三十八章 依偎之間,細數疑惑第三百一十五章 萬壽大慶,終臨抉擇第一百九十五章 神秘女子,莫名兇案第一百一十二章 靈山之約,依時發生第六百三十二章 侍女本份,潛入大京第一百五十五章 厚顏如是,無可奈何第一百章 心有抱負,強勢而立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是舊怨,實爲至交第二十七章 姨娘教子,嬤嬤教孫第四百零六章 西郊“巧遇”,夫妻“密謀”第兩百零八章 各人城府,深淺不一第七百一十三章 添妝之賀,秦氏試探第四百八十七章 共遊燈河,敞開心扉第六百八十七章 不在情深,只望互利第三百六十二章 面見殷氏,得證實情第九十三章 戲裡戲外,誰主浮沉第九十六章 英明世子,機智轉寰第五百四十二章 家宴認親,虞湘婚事第兩百八十二章 籌資賑災,悍婦下場第三百二十九章 早有忌防,更深懷疑第一百五十三章 閨閣之間,小有芥蒂第七百七十五章 要與不要,皆在我心第三百四十二章 藉機立威,杖責刁奴第三百零八章 漸揭真相,所謂慈母第三百章 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第一百零七章 失而復得,完壁歸趙第一百四十九章 未雨籌謀,實難料定第兩百八十五章 非是良人,怎託終身第七百六十五章 莞爾之間,有若朝晞第九十章 正面交鋒,勝負難料第四百八十五章 姑嫂情誼,無端挑釁第六百九十章 張氏利氏,連袂出場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真同心?十分未必第六百二十八章 被逼無奈,自找恥辱第三百五十五章 抽絲剝繭,夏夜繾綣第六百三十五章 神醫衛曦,再見故友第六百一十二章 實情相告,夏柯恍悟第三百四十二章 藉機立威,杖責刁奴第三百零二章 佳人及笄,玉佩爲贈第三百一十六章 三心二意,實爲一心第六百七十章 尷尬王爺,拋之腦後第兩百四十三章 突然生變,生死危機第五百二十五章 有意秦晉,各方思量第五百七十章 虞棟陷獄,皇子索恩第一百八十四章 手提悶棒,等你出洞第一百八十一章 並非安慰,深度分析第三百二十四章 施計試探,莫名好友第五百七十九章 欲封大君,長留西樑第六百一十九章 即將出徵,壯志凌雲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發威,王妃駁回第六百六十七章 良宵情長,歲月靜好第五十二章 情竇初開,驚變頓生第七十七章 妖孽皇子,險失清白第一百零一章 疏漠不再,關切依然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在計算,撕破面皮第兩百九十四章 尚未實施,便有變故第六百四十九章 以你之死,引發衝突第五百六十八章 操縱變局,金蟬脫殼第四百五十三章 前世軌跡,今生陌路第三百七十四章 家庭會議,挑破隱密第一百四十七章 得罪惡人,禍之根源第七百三十八章 一敗塗地,秦母求死第四百五十一章 二孃悔悟,商議家事第五百三十八章 數樁喜事,又有恩封第七十三章 新任西席,強勢繼任第三百七十二章 蛇蠍毒計,宋氏決斷第五百八十七章 情義二字,更重江山第兩百九十一章 “死而復生”,無奈示好第六百九十一章 黃氏“錯識”,張大不蠢第二十五章 宋氏之計,釜底抽薪第七百一十一章 王妃“中計”,入宮“和離”第五百三十三章 和親事定,誰更及時第六百八十八章 預算反目,迫在眉睫第六百零五章 慘死秋月,救下夏柯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甘受辱,偏遇輕視第兩百七十八章 聲名掃地,暫扣死獄第四百七十九章 雖動殺意,仍有顧忌第三百五十三章 果斷絕後,扼制謠言第三百二十八章 溫弱兒媳,險惡婆母第七百七十五章 領兵出城,直面生死第七百八十一章 旖辰血恨,親往賜死第三百七十二章 蛇蠍毒計,宋氏決斷第五十二章 情竇初開,驚變頓生第三百七十八章 至親至疏,一對夫妻第兩百零六章 廖氏阿晴,暗中助力第七百二十章 小嫚“復寵”,六娘出閨第兩百一十八章 亦假亦真,打情罵俏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在計算,撕破面皮
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妃智斷,廷益清白第三百九十五章 低估癡心,當頭棒喝第六百二十九章 稱誓在前,決不另娶第七百四十二章 關鍵在於,誰將上位第三百五十八章 痛打江月,張氏陷局第三百七十七章 劇毒*,偷樑換柱第七百零七章 子若心急,黃氏被斥第兩百一十七章 白沙渡頭,古怪青年第兩百四十三章 突然生變,生死危機第一百一十三章 諸美小聚,惡兆傳開第三百四十六章 各有離間,高低顯然第四百七十一章 更改計劃,點醒祖母第三百三十八章 依偎之間,細數疑惑第三百一十五章 萬壽大慶,終臨抉擇第一百九十五章 神秘女子,莫名兇案第一百一十二章 靈山之約,依時發生第六百三十二章 侍女本份,潛入大京第一百五十五章 厚顏如是,無可奈何第一百章 心有抱負,強勢而立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是舊怨,實爲至交第二十七章 姨娘教子,嬤嬤教孫第四百零六章 西郊“巧遇”,夫妻“密謀”第兩百零八章 各人城府,深淺不一第七百一十三章 添妝之賀,秦氏試探第四百八十七章 共遊燈河,敞開心扉第六百八十七章 不在情深,只望互利第三百六十二章 面見殷氏,得證實情第九十三章 戲裡戲外,誰主浮沉第九十六章 英明世子,機智轉寰第五百四十二章 家宴認親,虞湘婚事第兩百八十二章 籌資賑災,悍婦下場第三百二十九章 早有忌防,更深懷疑第一百五十三章 閨閣之間,小有芥蒂第七百七十五章 要與不要,皆在我心第三百四十二章 藉機立威,杖責刁奴第三百零八章 漸揭真相,所謂慈母第三百章 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第一百零七章 失而復得,完壁歸趙第一百四十九章 未雨籌謀,實難料定第兩百八十五章 非是良人,怎託終身第七百六十五章 莞爾之間,有若朝晞第九十章 正面交鋒,勝負難料第四百八十五章 姑嫂情誼,無端挑釁第六百九十章 張氏利氏,連袂出場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真同心?十分未必第六百二十八章 被逼無奈,自找恥辱第三百五十五章 抽絲剝繭,夏夜繾綣第六百三十五章 神醫衛曦,再見故友第六百一十二章 實情相告,夏柯恍悟第三百四十二章 藉機立威,杖責刁奴第三百零二章 佳人及笄,玉佩爲贈第三百一十六章 三心二意,實爲一心第六百七十章 尷尬王爺,拋之腦後第兩百四十三章 突然生變,生死危機第五百二十五章 有意秦晉,各方思量第五百七十章 虞棟陷獄,皇子索恩第一百八十四章 手提悶棒,等你出洞第一百八十一章 並非安慰,深度分析第三百二十四章 施計試探,莫名好友第五百七十九章 欲封大君,長留西樑第六百一十九章 即將出徵,壯志凌雲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發威,王妃駁回第六百六十七章 良宵情長,歲月靜好第五十二章 情竇初開,驚變頓生第七十七章 妖孽皇子,險失清白第一百零一章 疏漠不再,關切依然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在計算,撕破面皮第兩百九十四章 尚未實施,便有變故第六百四十九章 以你之死,引發衝突第五百六十八章 操縱變局,金蟬脫殼第四百五十三章 前世軌跡,今生陌路第三百七十四章 家庭會議,挑破隱密第一百四十七章 得罪惡人,禍之根源第七百三十八章 一敗塗地,秦母求死第四百五十一章 二孃悔悟,商議家事第五百三十八章 數樁喜事,又有恩封第七十三章 新任西席,強勢繼任第三百七十二章 蛇蠍毒計,宋氏決斷第五百八十七章 情義二字,更重江山第兩百九十一章 “死而復生”,無奈示好第六百九十一章 黃氏“錯識”,張大不蠢第二十五章 宋氏之計,釜底抽薪第七百一十一章 王妃“中計”,入宮“和離”第五百三十三章 和親事定,誰更及時第六百八十八章 預算反目,迫在眉睫第六百零五章 慘死秋月,救下夏柯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甘受辱,偏遇輕視第兩百七十八章 聲名掃地,暫扣死獄第四百七十九章 雖動殺意,仍有顧忌第三百五十三章 果斷絕後,扼制謠言第三百二十八章 溫弱兒媳,險惡婆母第七百七十五章 領兵出城,直面生死第七百八十一章 旖辰血恨,親往賜死第三百七十二章 蛇蠍毒計,宋氏決斷第五十二章 情竇初開,驚變頓生第三百七十八章 至親至疏,一對夫妻第兩百零六章 廖氏阿晴,暗中助力第七百二十章 小嫚“復寵”,六娘出閨第兩百一十八章 亦假亦真,打情罵俏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在計算,撕破面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