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重慶成都

綿陽的戰事越來越激烈,整個正月大雪佳節氣氛被無休無止的槍炮硝煙打破。士兵們躲在冰冷的戰壕裡,老百姓們蜷縮在漏風的牆角,好不容易盼望的瑞雪兆豐年,無數田地卻遭到炮彈、腳印和烽火的踐踏。

熊克武爲了保證綿陽聯防防線能夠堅持到成都會戰打響,不得不從後方動員了不少新兵輸入前線。這些新兵甚至都不能被稱爲“兵”,每人領取十塊錢的安家費,之後由後勤軍官押到前線,在這裡領取從屍體堆裡收回的槍支彈藥,直接投入戰鬥之中。沒有經過訓練,沒有到達合適的年齡,連一套像樣的軍服都沒有。從十三歲到五十歲,只要是腿腳齊全的男丁都在接受徵召的範圍。

從除夕一直鏖戰到正月初八,在四川只要超過五天以上的戰鬥都屬於大戰,熊克武和劉存厚的對決仍然難分難解,也仍然沒有絲毫退讓的跡象。傷亡的數字每天都在增加,物資的消耗一天比一天沉重,然而這一切只不過是一場更大戰爭的前奏。

陳宦在重慶終於坐不住了,在前面七、八天的時間裡他向川中所有部隊都下達通知,要求各路川軍火速向綿陽、樂山、宜賓發動進攻。雖然之前他已經做好心理準備,可萬萬沒想到川內的小軍閥們竟然無一人接受自己的命令,甚至連一封敷衍推辭的回電都沒有。他終於明白過來,南方的氣焰在冥冥之中已經水漲船高,孫震、鄧錫候、田頌堯、周駿這些人根本不可靠,扼守成都等待援軍只能由自己親力親爲。

在正月初八這天下午,陳宦以四川督軍名義命令手下十八師立刻向成都增援,十九師向瀘州、內江增兵駐防,中央第三師先頭部隊開至資陽建立前沿據點。瀘州和內江的增兵是爲了警惕遵義的南方第七師團,同時配合中央第三師在資陽形成聯防,脅迫樂山、宜賓的滇黔兩路軍隊。

雖然他極不情願把自己手頭上的兩個師派出去,因爲這是自己在四川立足唯一的根基,一旦硬碰硬的打起來,十八、十九兩個師只有消耗的份兒,再無補充復原的可能。手裡的根基每消耗一份,他這個四川督軍的威信便會降低一份。

要不是之前答應劉存厚爲看住成都後方,他一定會硬撐到最後,等兩個中央師全部入川把重任推到他們身上。

劉存厚是陳宦在川內唯一的友軍,就連跟劉存厚同一政治派系的周駿都見風使舵。自從滇黔兩個旅陸續開動之後,劉存厚從綿陽前線每天連發三封急電,催促陳宦趕緊向成都馳援,保住他的大方後。陳宦很清楚,如果自己再不行動,只怕連劉存厚這唯一的友軍也會失去,甚至還有可能臨陣倒戈。

接下來的三天,重慶這座江城每時每刻都有部隊調動,城內城外的好幾處軍營已經屯空,從這一幕幕的情勢不難看出,川內的火藥味正在直線攀升,一場自廣東戰爭之後的有一次大戰正在快速的醞釀。

羅佩金的先頭部隊抵達成都南郊雙流縣時,正是正月十三的下午。先鋒營在縣城外設下臨時前線指揮所,派出偵查兵到縣城附近打探情況,發現第十八師兩個營已經在這裡利用地形佈下緊促的防線。偵察兵與敵軍隔着兩百多米發生小規模交火,雙方都是摸瞎的亂開一陣槍,誰也沒打中誰,之後便快速撤退了下來。

前線指揮所把蒐集的少得可憐的情報發到後方旅部,羅佩金得知情況之下,非但沒有下令後續部隊加緊前進,反而通知前線指揮所先撤下來。他知道成都現在不再是之前那樣空蕩無防,北洋十八師差不多六千多人已經提前增援過來,單憑自己手裡一個兩千多人的旅進攻成都,無疑是以卵擊石。

儘管成都是一塊肥肉,可羅佩金仍然不願意自己在前線拼命,讓後面的人白白撿便宜。

夜裡,位於眉山縣城城關的滇軍旅部,羅佩金正在研究成都的佈防。這份情報是廣東特勤處幾個鐘頭前發來的,雖然他從傍晚一直看到現在,可仍然沒有理出頭緒。

“嘖嘖,他們能弄到成都城內的情報,偏偏沒有雙流縣的情報,這叫人情何以堪。”他嘆了一口氣,哭笑不得的喃喃自語。

參謀官趙文臣一直在一旁默不作聲,直到聽到羅佩金這番自言自語之後,方纔上前一步。他看了一眼羅佩金面前的成都地圖,上面用紅線黑字標註了許多據點和防禦陣地。

“大人,看樣子軍事聯合會議很希望我們快點在成都開打。”他不置可否的說道。

“之前的命令是讓我們突襲成都,現在的命令把‘突襲’兩個字換了,變成了‘成都會戰’。呵呵,咱們這個旅加上戴勘的一個旅,再湊上在遵義按兵不動的第七師團,配合川北的第六師團,這陣仗確實足夠打一場大會戰了。可是又有什麼用呢?鬆坡將軍還在編練新兵,熊司令自顧不暇,戴勘的手下前幾天又惹是生非,說到底就只剩下咱們這一部人馬能說打就打。不過這種當炮灰的事情,我可還沒那麼笨。”羅佩金長篇大論的說道。

“可是大人,綿陽的情況已經很不樂觀,省府那邊給咱們有命令,軍事聯合會議那邊也給咱們有命令,若是就這麼一直拖着,這也補是辦法。”趙文臣提醒的說道。

“由得他們去。唐督軍要爭地盤,吳總裁要爭權力,這些大人物們怎麼會知道我們這些小人物的難處。咱們就先在這裡等,起碼也要等黔軍過來會合這纔像話。”羅佩金一臉無所謂的樣子,輕描淡寫的說道。

是夜,眉山縣北風呼嘯,半夜三更時又下了一場小雪,將羅佩金的大營覆上了一層銀裝素裹。整個縣城看不到一點燈火,除了城關軍營這邊有少許零星的篝火,不過在這凍夜裡顯得單薄又無力。

軍營外圍的巡邏據點幾乎沒有人出來,士兵們縮着脖子躲在隱蔽點內,圍着小得可憐的小團柴火取暖。雖然嚴格的說他們必須保證每個鐘點都有人值勤,可是如今天寒地凍,而且這裡又距離雙流縣一百多裡,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危險,反正還有其他據點的人值勤,少這邊七八個士兵無足輕重。

正因爲所有巡邏士兵都這麼想,這一夜軍營周邊竟無一人值勤。

第212章 ,湖南,廣東第688章 ,火車站遇刺第1021章 ,黃海海戰第461章 ,夜闖第815章 ,西線破竹第1171章 ,投機主義第465章 ,清理第54章 ,拯救行動第1160章 ,彼得格勒的動態第374章 ,日本人初露第994章 ,對話“毒氣彈”第181章 ,廣東革命政府第907章 ,東三省陰雲第978章 ,協約國決議第327章 ,袁世凱的壓力第770章 ,南京消息第825章 ,空襲旅順第510章 ,聲明和對策第129章 ,檢閱之前第1196章 ,馬來半島第79章 ,傾心一言第246章 ,窗戶紙第775章 ,對德態度第1197章 ,會孫中山第271章 ,劉永浩事件第428章 ,軍屯運動第943章 ,針對朝鮮第1124章 ,大陸橋第三兵團第812章 ,收網行動第923章 ,事後第798章 ,第一回合第1084章 ,以地換時間第1023章 ,援軍出現第867章 ,掌握之中第885章 ,韋汝聰南下第203章 ,在北方第1161章 ,尼古拉耶維奇第730章 ,政治婚姻第980章 ,夏季大雨第761章 ,婚姻第979章 ,七月第50章 ,入同盟會第1028章 ,閉門會議第142章 ,總參謀長第14章 ,氣勢服人第513章 ,參謀會議第850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706章 ,大戰前第200章 ,宋教仁來訪第945章 ,世界大戰的改變第934章 ,最後的外交第32章 ,遭遇劫案第1018章 ,戰場轉折點第1210章 ,分裂第545章 ,東南沿海巡閱使第1012章 ,空降奇兵第704章 ,激流之下的局勢第224章 ,共和國成立第899章 ,到福州第642章 ,劉厚臉之變第853章 ,親信會議第1124章 ,大陸橋第三兵團第715章 ,共同敵人第136章 ,故佈疑陣第14章 ,氣勢服人第815章 ,西線破竹第1040章 ,吳佩孚的決心第430章 ,陳其美的心態第149章 ,購買軍火第1185章 ,中美會談第923章 ,事後第1038章 ,愚公行動第595章 ,袁世凱命令第1076章 ,緊急行動第496章 ,貌合神離第558章 ,碼頭上第17章 ,義無反顧第1005章 ,特工行動第203章 ,在北方第1179章 ,臺灣海軍大學第10章 ,空額規則第153章 ,盤下碼頭第161章 ,西郊軍營之戰第113章 ,拔出隱患第1168章 ,詳細布置第223章 ,一隅之見第128章 ,乙酉新年第837章 ,輿論攻勢第784章 ,正式宣佈第434章 ,清數第722章 ,大勢已定第357章 ,雙喜臨門第1094章 ,突破口第1174章 ,中華革命黨的態度第629章 ,在重慶第421章 ,北洋政府的嫌疑第1050章 ,行前事務第180章 ,巧遇德國領事第1111章 ,意大利出兵第703章 ,換督
第212章 ,湖南,廣東第688章 ,火車站遇刺第1021章 ,黃海海戰第461章 ,夜闖第815章 ,西線破竹第1171章 ,投機主義第465章 ,清理第54章 ,拯救行動第1160章 ,彼得格勒的動態第374章 ,日本人初露第994章 ,對話“毒氣彈”第181章 ,廣東革命政府第907章 ,東三省陰雲第978章 ,協約國決議第327章 ,袁世凱的壓力第770章 ,南京消息第825章 ,空襲旅順第510章 ,聲明和對策第129章 ,檢閱之前第1196章 ,馬來半島第79章 ,傾心一言第246章 ,窗戶紙第775章 ,對德態度第1197章 ,會孫中山第271章 ,劉永浩事件第428章 ,軍屯運動第943章 ,針對朝鮮第1124章 ,大陸橋第三兵團第812章 ,收網行動第923章 ,事後第798章 ,第一回合第1084章 ,以地換時間第1023章 ,援軍出現第867章 ,掌握之中第885章 ,韋汝聰南下第203章 ,在北方第1161章 ,尼古拉耶維奇第730章 ,政治婚姻第980章 ,夏季大雨第761章 ,婚姻第979章 ,七月第50章 ,入同盟會第1028章 ,閉門會議第142章 ,總參謀長第14章 ,氣勢服人第513章 ,參謀會議第850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706章 ,大戰前第200章 ,宋教仁來訪第945章 ,世界大戰的改變第934章 ,最後的外交第32章 ,遭遇劫案第1018章 ,戰場轉折點第1210章 ,分裂第545章 ,東南沿海巡閱使第1012章 ,空降奇兵第704章 ,激流之下的局勢第224章 ,共和國成立第899章 ,到福州第642章 ,劉厚臉之變第853章 ,親信會議第1124章 ,大陸橋第三兵團第715章 ,共同敵人第136章 ,故佈疑陣第14章 ,氣勢服人第815章 ,西線破竹第1040章 ,吳佩孚的決心第430章 ,陳其美的心態第149章 ,購買軍火第1185章 ,中美會談第923章 ,事後第1038章 ,愚公行動第595章 ,袁世凱命令第1076章 ,緊急行動第496章 ,貌合神離第558章 ,碼頭上第17章 ,義無反顧第1005章 ,特工行動第203章 ,在北方第1179章 ,臺灣海軍大學第10章 ,空額規則第153章 ,盤下碼頭第161章 ,西郊軍營之戰第113章 ,拔出隱患第1168章 ,詳細布置第223章 ,一隅之見第128章 ,乙酉新年第837章 ,輿論攻勢第784章 ,正式宣佈第434章 ,清數第722章 ,大勢已定第357章 ,雙喜臨門第1094章 ,突破口第1174章 ,中華革命黨的態度第629章 ,在重慶第421章 ,北洋政府的嫌疑第1050章 ,行前事務第180章 ,巧遇德國領事第1111章 ,意大利出兵第703章 ,換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