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章 ,改變困局

十月中旬,暹羅東部的德烏敦戰役越陷越深。

弗倫奇軍團在九月底時完成了全軍整頓,並將軍團現役的四個師傷缺人員全部補齊,正式向德烏敦開始進軍。

隨着弗倫奇軍團的增援抵達,暹羅軍隊士氣大振,使得德烏敦防線更加堅固。

中國方面除了在月內從越南增派了二十一師支援德烏敦之外,大陸橋第二兵團也處於作戰前最後的備戰狀態,可是即便如此也無法改變戰線僵局的情況。

從今年三月份開始直至今日,德烏敦戰役前前後後已經進行了半年之久,儘管中國士兵保持着恆定的戰鬥力,可面對殊死頑守的敵軍依然沒辦法取得進展。尤其是六月份到八月份這段時間,隨着氣溫轉熱,南亞的高溫X溼熱天氣讓中國士兵苦不堪言。就算到了十月份,這種炎熱的影響依然沒有完全消散。

目前壓在德烏敦的第一獨立山地師、大陸橋第一兵團、二十一師、二十二師四支部隊,所有前線指揮官對突破目前的困境全然是一籌莫展。

可偏偏南亞戰爭的這個環節非常重要,上面接連下達了許多命令,敦促前線儘快改變目前的戰局。只是這些命令除了給所有將士們徒增壓力之外,實在難以有任何效果。

這大半年時間以來,中國軍隊的陣亡人數累計已經超過一萬人,這可是德烏敦戰線敵我合計兵力的二十分之一,無論如何都不能算是一個小數目。至於受傷的士兵更是多不勝數,在補充兵力和後勤問題上成爲了重大負擔。

爲了解決目前的困境,南亞戰區總司令何福光與南方第二集團軍總司令顧品珍二人,在十月十五日這天動身南下,從昆明抵達德烏敦前線親自坐鎮戰事。

何福光和顧品珍在前往德烏敦前線的路上,已經聽取了目前戰況細節的彙報,因此抵達德烏敦東郊後沒有像其他官僚將軍那樣召開會議,而是直接帶領參謀官們去前線實地視察。一連視察了三天時間,幾乎把長達十五里的火線全部走了一個遍。

回到戰區前線指揮所之後,何福光這纔派人將各路部隊長官叫來會商。

“首先我要很嚴肅的說明一件事,一開始選擇從德烏敦進行突破,這就是一個錯誤的戰略決定。”在所有將領到齊之後,何福光鄭重其事的說道。

大家聽到這裡,表情都顯得驚詫起來。雖然當初選擇進攻德烏敦並不是戰區司令部命令下達的作戰方向,只是考慮到中國兵力全部集中在附近,於是順理成章的就近選擇進攻德烏敦。然而大半年前決定發動德烏敦會戰,戰區司令部就算沒有命令認可,卻也是認同了這個戰略方向。現在何福光突然說出這樣一句話,讓人一下子感到似乎是要找人背黑鍋似的。

看着衆人驚愕和疑心重重的表情,何福光揮了揮手,沉着氣說道:“我沒有責怪任何的人意思,實踐出真知,在沒有切身實地的做出詳細考察之前,任何臆斷都是有風險的,這次我們被困在德烏敦是最好不過的例子。總之,日後千萬千萬要引以爲戒,絕不可以以爲之前的順利就能永遠順利下去!”

“元帥教訓的是,我等一定銘記在心。”

“確實是疏忽了。”

“總司令之言,不可輕忘。”

衆人連忙點頭附和着說道,但是大家心裡還納悶不已,爲什麼突然說選擇德烏敦開戰是錯誤的決定,若是因爲現在的困境,半年前選擇任何地方都有可能發展到如此地步。畢竟是事在人爲,戰場上風雲莫測,馬後炮可不是什麼真本事。

李純沉吟了一會兒,隨後問道:“總司令,那接下來我們該如何行動?如今這裡已成定局,既然無法突破,難道要選擇撤退不成嗎?”

何福光面無表情的說道:“發現錯了,那自然要去更改,難道一錯到底嗎?”

衆人面面相覷,心中不由自主的尋思着,難道真要撤退?

這時,不等衆人發問,何福光緊接着又說道:“我在來之前已經通知元首,並且聯絡了北京軍事管理局,月底之前空軍陸戰隊會增援到我們這邊。”

在場的所有人都聽說過空軍陸戰隊在朝鮮戰場上發揮的重要作用,大名鼎鼎的山地狼行動和市場花園行動幾乎已經成爲中國國防大學的軍學教本,這是人類軍事史上首次採用大規模傘兵部隊執行作戰,更是開闢了海陸空三棲兵種聯合作戰的全新戰術模式。

傘兵能夠支援南亞戰場,必然能夠製造一個突破口,最起碼也能在敵後開闢戰場牽制前線的敵人,徹底改變目前的僵局。

就在衆人交頭接耳議論時,何福光再次鄭重的說道:“你們不要以爲傘兵部隊是爲了德烏敦會戰而來的,我必須下達一項命令,德烏敦會戰從今天開始轉爲戰略防守,我部不再有任何主動進攻的行動。”

山地師師長韓玉國忍不住問道:“大帥,難道就這麼放棄了?”

何福光冷笑着搖了搖頭,說道:“我有說放棄嗎?我之前已經說過,知錯就要立刻去改。我們之所以在德烏敦這裡陷入困境,敵人的頑強防禦只是其中之一,另外一點是周邊地理環境實在不利於大規模的作戰。也就是說,我們在這裡投入的兵力越多,反而會困陷的越深。”

他說完,招了招手讓自己的隨員取來一份地圖鋪在面前的桌面上。

這份地圖是再尋常不過的戰場示意圖,但是上面很多地方都經過何福光親筆圈畫和註釋,早已經顯得有些面目全非了。

衆人立刻湊上來,仔細看着這份地圖,等待着何福光來做進一步解釋。

何福光一邊在地圖上指點,一邊說道:“根據我這幾天的觀察,德烏敦南部和北部都是茂密的熱帶雨林,在這些茂林之中還有顛簸起伏的山區地形。我們的戰場幾乎只能集中在德烏敦東部這一比較擁擠又狹長的開闊地區。但是畢竟這塊開闊地區面積有限,而且正迎對着敵軍正面強硬防線,這才使得這大半年來我們都是在硬碰硬。”

對於何福光的分析,在場將領一點都不感到陌生,他們在德烏敦都有大半年的時間了,這些最基礎的情況若是還不瞭解,那還真是白穿了這身軍服。然而,就算如此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中國軍隊的戰鬥力、武器裝備、空軍支援,都比暹羅地方軍具有兩三個檔次的優勢,正面作戰完全不是問題。

第104章 ,張人駿言第750章 ,日本福岡第863章 ,二月一日第307章 ,鼓舞民心第647章 ,卓如交心第1118章 ,四國首腦會議第1202章 ,大陸橋計劃第1173章 ,上海陰謀第200章 ,宋教仁來訪第275章 ,陸榮廷的覺悟第876章 ,決裂第785章 ,慶元會議第721章 ,由內而外第849章 ,採取行動第1066章 ,海峽殖民地第441章 ,岑春渲家宴第856章 ,信與證第428章 ,軍屯運動第1018章 ,戰場轉折點第861章 ,事先的意向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1094章 ,突破口第325章 ,岑春渲效應第1127章 ,建立太平洋艦隊第478章 ,轎車第600章 ,最弱而最強第875章 ,關鍵會議第433章 ,廣東內部小派系第181章 ,廣東革命政府第995章 ,見義勇爲白崇禧第134章 ,南軍北軍第1220章 ,野心家第176章 ,廣東水師的頑抗第466章 ,上海的混亂第998章 ,風聲第480章 ,舊事重提第1216章 ,變相而談第1082章 ,平壤軍事基地第627章 ,恆榮貿易公司第1206章 ,舞會陰影第33章 ,天價贖金第1042章 ,罪證第606章 ,重慶成都第882章 ,一天一百萬第500章 ,德國福克式飛機第1076章 ,緊急行動第232章 ,暴風雨第938章 ,山縣有朋的決定第821章 ,屠殺戰列艦第392章 ,岑春渲南歸第113章 ,拔出隱患第340章 ,大膽之舉第1220章 ,野心家第236章 ,請出山第980章 ,夏季大雨第375章 ,泄露第540章 ,舊式軍人第888章 ,亞洲戰略第857章 ,前奏之動第283章 ,新年第468章 ,消滅和扶持第791章 ,開戰第433章 ,廣東內部小派系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313章 ,英國人的陰謀第1191章 ,發佈會之後第241章 ,應接不暇第1144章 ,蒙古鐵路計劃第217章 ,談不攏第866章 ,場面失控第779章 ,典型英國主義第703章 ,換督第243章 ,上海俱樂部第931章 ,無限制火力第395章 ,陳其美的陰謀第144章 ,劃分勢力第837章 ,輿論攻勢第134章 ,南軍北軍第952章 ,態勢第944章 ,德國反應第529章 ,李厚基覺悟第741章 ,泄密第415章 ,一談第1006章 ,緊急會議第1149章 ,定局南亞第56章 ,張家大少第832章 ,內閣會議第246章 ,窗戶紙第975章 ,山地狼行動結束第890章 ,佈置第1024章 ,官場改革第717章 ,第三師鏖戰第945章 ,世界大戰的改變第410章 ,授勳儀式第715章 ,共同敵人第111章 ,借力用力第1116章 ,戰場和會場第803章 ,大夜襲第265章 ,退下來的防線第546章 ,計劃實施
第104章 ,張人駿言第750章 ,日本福岡第863章 ,二月一日第307章 ,鼓舞民心第647章 ,卓如交心第1118章 ,四國首腦會議第1202章 ,大陸橋計劃第1173章 ,上海陰謀第200章 ,宋教仁來訪第275章 ,陸榮廷的覺悟第876章 ,決裂第785章 ,慶元會議第721章 ,由內而外第849章 ,採取行動第1066章 ,海峽殖民地第441章 ,岑春渲家宴第856章 ,信與證第428章 ,軍屯運動第1018章 ,戰場轉折點第861章 ,事先的意向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1094章 ,突破口第325章 ,岑春渲效應第1127章 ,建立太平洋艦隊第478章 ,轎車第600章 ,最弱而最強第875章 ,關鍵會議第433章 ,廣東內部小派系第181章 ,廣東革命政府第995章 ,見義勇爲白崇禧第134章 ,南軍北軍第1220章 ,野心家第176章 ,廣東水師的頑抗第466章 ,上海的混亂第998章 ,風聲第480章 ,舊事重提第1216章 ,變相而談第1082章 ,平壤軍事基地第627章 ,恆榮貿易公司第1206章 ,舞會陰影第33章 ,天價贖金第1042章 ,罪證第606章 ,重慶成都第882章 ,一天一百萬第500章 ,德國福克式飛機第1076章 ,緊急行動第232章 ,暴風雨第938章 ,山縣有朋的決定第821章 ,屠殺戰列艦第392章 ,岑春渲南歸第113章 ,拔出隱患第340章 ,大膽之舉第1220章 ,野心家第236章 ,請出山第980章 ,夏季大雨第375章 ,泄露第540章 ,舊式軍人第888章 ,亞洲戰略第857章 ,前奏之動第283章 ,新年第468章 ,消滅和扶持第791章 ,開戰第433章 ,廣東內部小派系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313章 ,英國人的陰謀第1191章 ,發佈會之後第241章 ,應接不暇第1144章 ,蒙古鐵路計劃第217章 ,談不攏第866章 ,場面失控第779章 ,典型英國主義第703章 ,換督第243章 ,上海俱樂部第931章 ,無限制火力第395章 ,陳其美的陰謀第144章 ,劃分勢力第837章 ,輿論攻勢第134章 ,南軍北軍第952章 ,態勢第944章 ,德國反應第529章 ,李厚基覺悟第741章 ,泄密第415章 ,一談第1006章 ,緊急會議第1149章 ,定局南亞第56章 ,張家大少第832章 ,內閣會議第246章 ,窗戶紙第975章 ,山地狼行動結束第890章 ,佈置第1024章 ,官場改革第717章 ,第三師鏖戰第945章 ,世界大戰的改變第410章 ,授勳儀式第715章 ,共同敵人第111章 ,借力用力第1116章 ,戰場和會場第803章 ,大夜襲第265章 ,退下來的防線第546章 ,計劃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