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黑暗之劍,光明之心(下)

蔡確這幾年一直呆在老家,他老家就在泉州,雖然面對着舊黨的高壓,他都不敢說話了,不過不妨礙他用耳朵去聽,用眼睛去看,所以知道得比較清楚,立即答道,原因與今年經濟無關,主要是前幾年絹價下跌,經濟敗壞,各種產業凋零,導致各個豪強與商賈們將錢帛重新向田地轉移,兼併越發嚴重。

有的豪強爲了彌補他們的損失,不斷肆虐兼併耕地,又提高了田租,即便今年經濟好轉了,這些底層佃農生活依然很艱難。而且國家確實人煙太過稠密了。

因此朝廷不用幹涉百姓的遷徙,且不說彼岸對宋朝的幫助,隨着大批佃農遷徙離開,能緩解人煙稠密之壓力,也能逼迫豪強寬鬆田租,用利於國家安寧。

實際這些道理王巨很早就講了,不過小皇帝剛剛親政,蔡確不得不重新講一遍。對於王巨,趙煦比他父親還要信任,只是下詔書請王巨回來,王巨卻在彼岸回絕了。

到了紹聖二年,磨古斯此時十分困難,宋朝果斷地向他提供了大量武器物資,但還不能挽回磨古斯的頹勢。

紹聖三年,經過三年休生養息,宋朝忽然出兵,重新收回武都軍與黑山。

契丹派使黠問,趙煦也沒有客氣,反過來黠問遼國爲何撕毀和盟條約,而且不是第一次了,宋夏開戰時,遼國派使勒索,熙寧大旱時,遼國派使勒索,永和國家混亂時,遼國又派使勒索,並且侵佔了豐州與勝州地界,將數千戶宋朝移民強行擄到他處,生死不知。

既然如此,要戰便戰。

交涉過後,趙煦宣佈與遼國開戰,同時也停止了所謂的和幣。

但遼國使者沒有察覺到危機,繼續聲色俱厲。

這是全面開戰了,有一些大臣反對,甚至高曹兩家也有人跳了出來。

其實趙煦對曹高兩家也十分地不滿,不過因爲是皇親國戚,趙煦只好隱忍着,現在正好,朝廷立即派人查辦了曹高兩家的一些產業,並且全部充公,沒有處理曹高兩家任何一個人。

但這是一個信號,你們雖是皇親,可太貪心了……於是在後面歷歷數數盤查下,兩家同樣漸漸走上末落。

同時一些舊黨的小蝦米,也被整理出來,藉着這個機會,一一貶向南方。南方是佳地,你們好好地呆在那邊吧。

於是朝堂再無一個反對聲音。

紹聖四年,宋朝正式宣佈收復燕雲十六州,兩國交惡。然而遼國因爲一東一西兩場叛亂,導致國力下降,而且他們又面臨着一個可怕的對手,完全成長起來的章楶。兩國於多處戰場上作戰,遼軍屢屢失利,不過章楶穩打穩紮,僅是收復了易州地區,但也拿下了紫荊關與飛狐關,使得河北與河東地區的前線得以打通。

紹聖五年,高麗人聽到相關的消息,趁火打劫,向遼國出兵,打算趁機拿下遼南地區,恢復高句麗時的疆域。

這時王巨從彼岸寫來一封信,說高麗人不可信,當年爲了牽制遼國,宋朝半賣半送,幾乎是送給了高麗人大量器甲,朔正元年又給了高麗人許多好處,然而高麗人一邊從宋朝撈好處,一邊與遼國眉來眼去,這讓王巨噁心了許久。

宋朝也聽從了王巨意見,停止了用兵,然後派使與遼國重新議和,兩國重新劃分疆域,易州與飛狐縣必須割讓給宋朝,當然和幣繼續不會給了,遼國不同意,兩國又開始扯皮。

紹聖六年,遼國發兵高麗,秋天高麗投降,遼軍返回。宋朝則撥出大批款項,於北方前線陸續修建了近千里的“鐵路”,這是彼岸在沈括技術再次革新的技術,每輛機車拉貨量達到了七十噸,從四十噸到七十噸,已經是一個很了不起的進步了,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技術,彼岸將它們一起交給了宋朝。

紹聖七年,磨古斯兵敗,他本人被遼國生擒活捉,以磔刑處死,陸輝帶着部下從遼東撤走,但因爲連年征戰,遼國已經是千創百孔。同年,彼岸又向宋朝提供了另一項技術,那便是火槍,不是很先進的步槍,但它是真正的燧發槍,而且是技術比較成熟的燧發槍。於是宋朝下詔,大規模的製造與裝備。

紹聖八年,宋朝再度向遼國用兵,章楶穩打穩紮,先是拿下涿州,然後圍困幽州,有意圍點打援。遼國果斷上當,派出兩路大軍前來解救,章楶讓折可適於得勝口死死擋住遼國山後來的援兵,然後派出主力軍隊,與遼軍於潞縣東北白嶼河會戰。此役在章楶指揮下,加上宋軍種種犀利的新式武器,擊斃生擒近十萬遼軍。然後宋軍再調頭西向,一路追擊遼國的西路援兵。

接到東路軍的捷報後,宋朝河東路與河西諸路軍隊這才集結,向遼國山後再度發起進攻。

紹聖八年八月,幽州向宋朝投降。這場會戰一直持續到了紹聖九年夏天,但因爲鐵路的出現,宋朝得以輕鬆地將物資運到了最前線,於是經過數場大會戰之後,遼國不得不退出了關內,這一年九月,宋朝正式收回所有的燕雲地區。不但燕雲地區,包括關外的東勝州,雲內州陰山南部地區,遼國豐州夾山南部,以及雲州北方的遼國德州,也被宋朝拿下。並且連連失敗,遼國已經是江河日下,甚至畏懼宋朝之逼,不得不將政治中心轉向上京。

不過宋朝也沒有向北方經營了,儘管火藥、燧發槍與鐵路的出現,能讓宋朝經營更遠的疆域,但軍民也要休生養息了。

雖然現在宋朝器甲更加先進,但現在的技術,仍不能保證漢人軍隊對遊牧民族大軍取得壓倒式的優勢,至少黃火藥武器彼岸還沒有研發成功呢。

因此宋朝停下腳步,安撫百姓,然後藉助陰山地形,修建長城與堡砦。

黃河一直扭來扭去,如果按照原來王巨計劃,先治河工,後伐遼國,現在燕雲地區收回來了,河工必須進入議程。

但燕雲終於迴歸中原的懷抱,因此趙煦大赦天下。

百姓聞之也歡欣鼓舞,簡單的一個道理,俺修了一個房宅,可蔽風雨,可以防盜,但這個大門始終被一個惡人佔據,一家人能不能有安全感?

這就象天朝,爲什麼天朝忍受着緬甸的一些做爲,還不是爲了那個油管,然而真的無奈,因爲新加坡是反華的急先鋒,其可惡度遠超于越南,幾乎與倭國相提並論,一旦開戰,這個小國家必然配合美國,封鎖馬六甲航道。

燕雲地區相對於中原王朝,地位比馬六甲海峽更加重要,或者說明朝,明朝與清朝入關有何關係?如果不是李自成,清朝一千年也不可能成功入關!

宋朝以後會不會恢復漢唐雄風,百姓不管的,至少現在終於有了安全感。

趙煦又大封功臣,他將王巨列爲第一位,沒有人質疑,儘管王巨一直在彼岸。

其次是章惇,章楶排在他後面的,但同樣無人質疑。

蔡確幾年前就過世了,章惇成爲國家首相。這幾年因爲不斷地戰爭,辰光一直沒有恢復到朔正元年的地步,不過在章惇、張商英努力下,宋朝並沒有因爲戰爭給百姓帶來沉重的負擔,至少能與元豐初年那段時間相媲美吧。再加上宋朝一直沒有禁止百姓向彼岸遷徙,赤貧百姓數量一直保持着很低的比例,這個良好的大後方,纔是收復燕雲地區最大的保障。

然而所有人都忽視了一點,直到這時候,王巨與文彥博、司馬光等人的鬥爭才宣佈結束,某些舊黨也永遠釘在史冊的恥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

“官家出來了,”妃兒說了一句。

王巨擡起頭,看着宣德門城樓,上面走出一大羣人,離得有些遠,看不清楚上面每一個人的面目,不過正中一襲正黃衣服十分醒目。

應當還好吧,雖然不象王巨身體那麼地魁梧,但至少能與青年時趙頊相比。

這纔是一個好消息,如果沒有意外,就憑藉這身體,趙煦也能活到四五十歲,那麼熬,也能將宮中那個向氏給熬死了。

還有另一條好消息,趙煦有一個兒子平安出世,並且活了下來,如今已經四歲,其母狄氏在宮中十分低調,外界傳言狄氏在後宮中做得不錯,十分樸素,而且她有三個媽媽,宮中不過兩個婆婆,因此狄氏周旋於兩個婆婆之間,一直沒有發生太大的衝突,以向氏那個性子,其實這真的很不容易。

那麼有了這樣的父母,這個孩子長大後,相信也不會太惡。至少宋朝未來與趙佶沒有什麼關係了。

趙煦在城樓上似有所感,說了一句:“朕感到太保來了。”

張商英笑了笑說:“陛下如果思念太保,再下一道詔書,讓他回中原。”

但他心中想,就是下詔書,王子安也不會回中原的。不過他與大夥都以爲趙煦思念王巨,才說出這句話呢,盛世啊,不能與親切的人分享,能不遺憾嗎?

可大夥也不吃味,且不說王巨的功勞,如今宋朝的盛世,幾乎全是王巨一手開創出來的。

而且如果不是王巨以前的教導,再三地勸誡趙煦隱忍,大家都懷疑趙煦能不能在永和時能保住帝位。

並且聞聽朝廷收復燕雲,彼岸獻上王巨的禮物,《唐玄宗本紀》,即便現在,宋朝疆域仍遠不及唐朝,不過與唐朝不同,宋朝控制的疆域,羈縻地區面積不足十分之一,而盛唐控制的疆域大半是羈縻地區。因此某種程度上,現在宋朝已經可以與盛唐相媲美了,王巨送來唐玄宗本紀,用意則是警告趙煦,莫要學習晚年的唐玄宗,因爲唐朝富裕強大起來,而得意忘形,疏於政事,導致安史之亂暴發。

許多言臣看到這個禮物,皆曰善。

王巨又呆在彼岸了,不會與他們爭權奪利,因此大家對王巨皆充滿着崇拜。

趙煦也以爲自己是在胡思亂想,略有些怏怏,不過他腦海裡卻浮現出以前的一幕幕。

邇英閣中:

“能迅速提撥上來的官員,都有一些傑出的表現,當然,有的官員靠巴結奉誠等歪門斜道上來的那不能算。但正常提撥上來的官員,必有一些特殊的政績,比如愛民,興辦教育,德化,經濟,軍事,農田水利或者其他。那麼朝廷有意地將他們調到他們表現好的官職上擔任官員,就能看到他是否在這方面真正善長,同時也是進一步磨勘的過程。”

“這樣,國家就得到了各方面的人才,再根據他們的才能,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各方面就能大治了。”

“還是很難啊……”

“那是當然了,一個家長想讓全家和睦富裕,都十分困難,況且大宋是由兩千萬個小家組成的超級大家。殿下,這暫時非你所能琢磨的,臣再講漢高祖的御人之道。”

王宅:

“昨天看到陛下,身體安然無恙,不過臣不久後要去彼岸,所以防止萬一……到了那時候,請殿下切記兩個字,隱忍。真不行,多翻一下唐高宗與魏文帝未即位前的相關史書。”

“可父皇……”

“殿下,不用擔心,故臣多次說,陛下身體十分重要,你的身體同樣也重要。爲何重要,請隨我來。”

“太保帶我來到這裡,是不是想說一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

“世上之人,無一人不爲名利而熙熙攘攘,就象臣,不爲利,最少也爲了名,但因爲臣久居高位,影響深遠,不僅臣一個人,還有後面一大羣人,即便到了那一步,臣不想做什麼,萬一這下面一羣人想做什麼,或者某個人做什麼,臣如何自處之?因此退到彼岸,纔是善始善終之道。”

那條小巷裡:

“大郎,做得不錯,但知道我爲何讓你這麼做嗎?”

“老師,我不知道。”

“你可以將這個願望看作夢想,如果這個夢想僅是一塊甜糕,一隻新鞠,一雙鞠鞋,一件新衣服,都容易實現,但是這個夢想是一個大將軍,則很難實現,一要有機遇,二要努力,比常人十倍的努力,三還要敢於與敵人浴血奮戰,四還得有天賦,這纔可以從幾十萬禁軍中脫穎而出,成爲一方名將。這僅是一員將軍,如果這個夢想……”

“殿下,這個夢想是開創一個前所未來的強大國度,想要使億兆百姓安居樂業,使敵國聞風喪膽,會是何等之難。就象你父皇,一生兢兢業業,但至今還沒有拿下西夏,還畏懼於契丹。殿下,明白我意思了嗎?”

……

“殿下,通過這個事例,你學到了什麼?”

“大多數人夢想很平凡,所以庸人很多。”

“說得不錯,還有呢。”

“想要未來有所不凡,必須在少年時就要有遠大的夢想,故莊子曰,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殿下說得不錯,但臣爲何將它稱爲夢想,而非理想?”

“想要一生有所作爲,實是不易。就象我朝讀書士子有百萬之巨,以至每屆參加科舉的士子有幾十萬人。他們都想考中進士,實際我朝每屆只錄取兩三百名進士,就算仁宗之時,放開科舉,加上恩科與諸科,一屆人數也不會超過一千人。還有那個少年的夢想,是想做一個大將軍,臣可以這樣理解,他的大將軍多半是指一將之將,然而我朝幾十萬官兵,不過三百餘將,加上其他高級武臣之職,不過五百人。所以想達到這種夢想難到了極點,殿下,還記得張元吳昊麼?”

“記得,漢賊!”

“他們確實是漢賊,然而他們不投奔西夏,繼續呆在我朝,我朝能不能給他們發揮出才能?”

“史書稱有才華的人終將脫囊而出,當然,那種千古難得的人才,無論是什麼制度,什麼樣的環境,也終將脫囊而出,不過一流的人才未必就有那個本領了,自古以來,懷才不遇的人太多太多!那怕是韓信那樣的人才,如果不是遇到了蕭何,也會泯然衆人矣。但就是韓信這樣的人才,今天又能有多少呢?”

“想要實現自己的夢想,如果資質不足,無論再努力,也不可能達成自己的夢想,但有了天賦,沒有了努力,同樣還達成不了自己的夢想。然而有了天賦與努力,沒有機遇,同樣還實現不了自己的夢想。這條道路太難了……就象你父皇,以及臣,都想爲大宋崛起而努力着,陛下乃是一國之君,天下之王,臣乃是當朝宰執,又得逢陛下之器重,然而就是這樣,內政上,陛下與臣不敢深碰兼併,武功上則不敢言收復燕雲。但一路走到現在,陛下有多苦……”

“對了,介甫寫過一篇文章,叫傷仲永。”

“殿下,不錯,那個仲永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他有了天賦,然而不努力,第一關就過不去了,但就是有了努力,未來也未必有所做爲,還要機遇。但有了機遇,還要面對下面的一關,持之以恆!沒有恆心,早墮落者如隋煬帝,晚墮落者如唐明皇。”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不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雖然過去了許多年,這些諄諄教導卻一直在他耳畔迴響,讓他感到溫暖,讓他感到懷念。

看着下面山呼的百姓,趙煦忽然喃喃一聲:“老師,我真想你啊。”

王巨是聽不到了,他看了看左右,宣德門前廣場上擠滿了密密麻麻的人羣,載歌載舞,又有許多百姓不斷地山呼萬歲。

他笑了笑說:“我們走吧。”

這次回來,確實是一大家子離開中原太久,都想回來看一看,另外也要將李家小娘子迎娶回去了,只是他這一行做得十分低調,各地官府皆沒有得知他回來的消息。

然後又聽到朝廷有意於元宵節於宣德門前舉辦一場隆重的燈會,於是一大家子又來到了京城。

一大羣人漸漸擠出了人羣,忽然背後傳來一些轟響。

王巨扭回頭看,無數絢麗的煙花升上了天空,恍若萬樹千花在夜空中綻放。又有早春的風吹來,送來陣陣醉人的清香……

ps:新書合同今天已寄給起點了,這本書從前年冬天就開始構思,至少思路會很清晰的,能讓各位勉強看一看吧,雖然是仙俠類,但幾張大地圖的背景是來自六段中國歷史與三段歐洲歷史,一些重要的人物,在歷史上也能找到其原型人物,相信你們也會喜歡。它剛剛上傳,也是最需要支持的時候,所以厚着臉皮懇求大家收藏一下,投一下手中的推薦票。

最後要說的,終於完本了。這本書撲得太慘太慘,連我自己都不相信,因此失去了碼字的動力,甚至碼好了,寧願斷更,都沒有動力上傳。但無論我如何斷更,每次上傳都有一些書友立即訂閱。老午在現實中是一個三觀很正的人,一個厚道人、老實人,老午對各位不離不棄的支持,真的很感謝。謝謝,謝謝!(。)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6章 上岸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598章 白衣(上)第724章 孤臣?第501章 好牌第171章 貴人第464章 四樣物事(上)第587章 燕歸來第803章 真正的太傅第14章 小翅膀第716章 睜眼說瞎話第126章 捉婿第58章 苦逼的丁家(下)第660章 漁翁第731章 假像第209章 真相第572章 提醒第649章 海盜(中)第326章 背後的賬第863章 遺臭萬年第697章 芒種第462章 三個富翁第723章 親戚關係第26章 送禮第355章 驕傲(下)第820章 屍車第327章 錦囊第748章 六個大禮(中)第6章 上岸第564章 退一步第498章 後方第781章 真正的助手第175 新私商(上)第166章 推官(下)第624章 縮影第755章 你不懂第208章 權威第73章 自作孽第577章 啪啪啪第177章 買撲第578章 和平第375章 交待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267章 龍手(中)第249章 九屍迎客(三)第71章 天塌了第432章 宋燦第241章 大順大順(上)第692章 聲東擊西計第655章 一線之間第702章 大事(上)第583章 致命的耳光第272章 來了第467章 兵臨第364章 十萬火急第235章 孩子氣第353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下)第503章 大轉移第22章 禍福第587章 燕歸來第198章 遷徙第519章 天上(上)第525章 心機第209章 真相第150章 葬花第二○七章 立學稱子第71章 天塌了第526章 開胃菜(上)第287章 實話第518章 死亡樂章(七)第316章 直臣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190章 亮劍第575章 錦衣晝行(上)第533章 天都天都!第681章 給我一把傘第193章 東澗橋(上)第769章 反轉(下)第596章 市易市易(下)第441章 火拼第793章 大捷(下)第851章 雙保險第286章 周郎顧曲,瓊娘亂弦第835章 同意第346章 潑污第415章 潑(上)第65章 拜節第28章 高人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831章 降第630章 條件(下)第448章 十將-春行第561章 扯皮第535章 號角第663章 老朋友第532章 南來風第49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下)第147章 東華唱名(上)第261章 家第427章 擔心
第6章 上岸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598章 白衣(上)第724章 孤臣?第501章 好牌第171章 貴人第464章 四樣物事(上)第587章 燕歸來第803章 真正的太傅第14章 小翅膀第716章 睜眼說瞎話第126章 捉婿第58章 苦逼的丁家(下)第660章 漁翁第731章 假像第209章 真相第572章 提醒第649章 海盜(中)第326章 背後的賬第863章 遺臭萬年第697章 芒種第462章 三個富翁第723章 親戚關係第26章 送禮第355章 驕傲(下)第820章 屍車第327章 錦囊第748章 六個大禮(中)第6章 上岸第564章 退一步第498章 後方第781章 真正的助手第175 新私商(上)第166章 推官(下)第624章 縮影第755章 你不懂第208章 權威第73章 自作孽第577章 啪啪啪第177章 買撲第578章 和平第375章 交待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267章 龍手(中)第249章 九屍迎客(三)第71章 天塌了第432章 宋燦第241章 大順大順(上)第692章 聲東擊西計第655章 一線之間第702章 大事(上)第583章 致命的耳光第272章 來了第467章 兵臨第364章 十萬火急第235章 孩子氣第353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下)第503章 大轉移第22章 禍福第587章 燕歸來第198章 遷徙第519章 天上(上)第525章 心機第209章 真相第150章 葬花第二○七章 立學稱子第71章 天塌了第526章 開胃菜(上)第287章 實話第518章 死亡樂章(七)第316章 直臣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190章 亮劍第575章 錦衣晝行(上)第533章 天都天都!第681章 給我一把傘第193章 東澗橋(上)第769章 反轉(下)第596章 市易市易(下)第441章 火拼第793章 大捷(下)第851章 雙保險第286章 周郎顧曲,瓊娘亂弦第835章 同意第346章 潑污第415章 潑(上)第65章 拜節第28章 高人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831章 降第630章 條件(下)第448章 十將-春行第561章 扯皮第535章 號角第663章 老朋友第532章 南來風第49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下)第147章 東華唱名(上)第261章 家第427章 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