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重建天龍(二)

京城。皇宮。議論殿上。

德武帝俯視羣官,今日的神情可以說是龍顏大悅。自從昨日接到冷無爲的摺子後,提到喉嚨口的心徹底放了下來。

“各位愛卿,想來你們可能已經知道了,天龍省的官員們創造出了一個奇蹟,幾十年未見的洪災襲擊天龍一個省,大雨連綿,他們居然還能把大堤守住,從而保住了整個江南。這足以成爲全天下百官的楷模。”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

“皇上福威遠致,乃百姓之福,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衆官員和衆皇子跪下呼叫道。

“劉本,擬旨,凡抗災救災的有功之官員,重重獎賞。”德武帝從來沒有象現在這樣開心過,就在幾十天前,整個京城謠言四起,說什麼大漢實行新政乃亂國之魁首,因此上天降罪。太常寺卿也遞上摺子進行反對,消沉多時的禮部尚書童維也上摺子附和。其他臣子雖然沒有上摺子,但從他們不置一詞這態度上,就可以看出,他們是在等待,等天龍省決堤時在羣起攻之,哪料想天龍省有驚無險。

劉本上前道:“臣準旨。皇上,今天早上天龍省那裡來了一些官員聯名的摺子,都是參天龍省提督學政賀子宣的,據他們所奏,在抗洪期間,賀子宣不但沒有給予支持而且還拖了後腿,當衆官員把自己的親人送上大堤的時候,賀子宣大門緊閉,對災情無動於衷。更甚的是,賀子宣居然在天龍城大堤岌岌可危之時只顧自己逃命,不顧百姓死活。其影響十分的壞,如果當時不是天龍省巡撫冷無爲率領衆官員死守大堤,吃住都和百姓一起,穩定了民心,那後果十分的嚴重。因此他們奏請皇上嚴懲。”

所有的人對這封摺子無動於衷,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爲賀子宣出來說話。

四皇子文真暗道:這冷無爲的報復來的還真是快啊,自己不動手卻讓下面的人說話,連時間都拉開了,果然很高明。

十三皇子和十八皇子微笑着對視了一眼,彼此會意。

八皇子文思現在顯得很被動,天龍省被保住了,從而使的朝廷損失降到了最低,如果真按自己說的不保,那後果十分嚴重,雖然這賀子宣還是值得保的,但現在冷無爲和這羣官員風頭正盛,已經成爲挽國家於危難的大功臣,因此乾脆什麼話也不說。

德武帝看着百官居然沒有一個人出來爲賀子宣說話,十分滿意,看了看童維道:“童尚書,這賀子宣好象是孝文二十年科甲進士,當時你和蘇安是正副主考官,說來也是你的門生,說說看這事情你怎麼看?”

自從院試風波後,童維對賀子宣就有了芥蒂,雖然賀子宣來了書信告罪並解釋,但心裡頭還是有這一根刺,如果不是因爲他辦事不力,他也就不會搞成現在這麼被動,現在做什麼事情都要看別人的臉色。

“皇上,臣以爲賀子宣讀聖賢書卻如此作爲,實在是有辱聖人門生之臉面,按大漢律條,官員在危機關頭,只知保命而不顧百姓者,是爲瀆職,重者應撤職查辦,輕者降級處分。天龍省抗災事關國家安危,官員責任重大,臣以爲應將賀子宣削職爲民,用不敘用爲可。”童維從現在的情勢看出,德武帝對賀子宣肯定是要重罰的,與其被動接受,倒不如主動出擊,還賣了天龍省衆官員一個好,何樂不爲。

德武帝點點頭,但還是沒有說話。

林天遠服侍兩位皇帝,他對德武帝心裡有什麼看法太瞭解,不表態說明懲罰力度還不夠,上前道:“臣以爲官職越高,所犯下的罪也就越大,臣以爲應該抄家以警示後人,應以賀子宣爲戒。”

“哈哈……,到底是兩朝老臣,說話就是不一樣,就照你的話做吧。至於天龍省的布政使嘛,你擬出一個人選給朕,現在天龍省肯定是支離破碎,等他們將損失報上來後,再說吧。”德武帝大笑道。

林天遠驚喜莫名,本來以爲還要多花點手腳把這布政使的位置搞到手,想不到居然就這麼簡單,忙跪下道:“臣領旨。”

德武帝又看了看童維,道:“童尚書,之前你上的摺子我還留着,如今看來這新政還是很和天意的,沒有歷史重演,你說呢?”

童維後脊樑直冒冷汗,忙跪下道:“臣糊塗,請皇上治罪。”

德武帝點點頭,道:“朕也不治你的罪了,剛纔你說的話說明你是對事不對人的,很好,這天龍省提督學政的人選嘛,你再斟酌一個,一定要品行良好的。朕可不想看到第二個賀子宣。”

童維喜出望外,自己的勢力並沒有受到損失,忙道:“臣定當用心挑出好人選,不負聖恩。”也虧的今天皇上是龍顏大悅。

德武帝笑着點點頭,忽然臉色一正,“太常寺卿,你是負責掌管宗廟禮儀的,居然用祖宗禮法來反駁新政,好,很好,你知道這是什麼罪名,這是妖言惑衆,擾亂朝綱,朕沒有追究童維,那是因爲他措辭很講分寸,他的摺子上寫到‘新政之利弊在於民,民喜則政之良也,民怨則政之弊也,天降災禍是否預兆,臣不敢察也’,看情形他只是見事不明,而且他是對事對人都有一顆公心,因此朕沒有責怪於他。可你的摺子裡,卻大放厥詞,說什麼改變祖宗之法,非但政事無可依循,而且還禍亂國家,這是你該說的嗎?朕自推行新政以來你多方阻撓,口口聲聲祖宗之法,朝廷規矩,如果朕對你不加懲罰,那如果明天下雨或是颳風,那是不是表明朕登基帝位,上天是反對的,來下雨或颳風警示萬民了?”

“臣不敢,臣不是這個意思,請皇上寬恕臣的妄言之罪。”太常寺卿慌忙跪在地上,連連磕頭。

此時八皇子上前道:“父皇,太常寺卿只不過是上折諫言,雖說言辭過於激烈,但這也是他的分內之事,請父皇息雷霆之怒。”

九皇子和十皇子也出列保太常寺卿。

蕭貴中也出列保太常寺卿。

蕭派的人也附和。

“皇上,臣以爲應該嚴懲,新政推行本來就困難重重,如果還因爲謠言鼓惑百官或百姓而多生事端的話,那以後在各省推行新政的事情恐怕就沒有幾個人能夠出力,望皇上明察。”林天遠說完就退了下去。

林派的人也紛紛附和。

二皇子和四皇子、十三皇子、十八皇子沒有出列附和,畢竟這是得罪人的事情,不如禁口來的好。

德武帝考慮半天,雙方都說的有些道理,林天遠是怎麼個想法,他也知道,無非想在那位置上換上他的人,擴充自己的勢力,可現在這林天遠是新政實施的依賴所在,左右斟酌,道:“太常寺卿雖然妄議朝政,但也是其職責所在,但如果每個人都效仿的話倒也不可,朕看這樣吧,你明年都七十了,也是到致休的年紀了,就算是提前吧,所享朝廷待遇不變。至於太常寺卿的人選嘛,林相,你就再辛苦一下,挑一個人選,可別再出現這樣的情況了。好了,退朝。”說完就離開大殿。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一長角鬥,無疑林天遠是其中最大勝利者,不光拿到了一個地方布政使三品大員的官職,還囊括了正三品的京官太常寺卿,可謂是大豐收啊。

“蕭相,得罪了。”林天遠對蕭貴中一拱手。

蕭貴中也拱拱手笑道:“林相現在是聖眷正隆,可喜可賀啊,本官也爲你高興啊。”說着上前走去。

林派的人紛紛向林天遠祝賀。

“八弟,你雖然保人不成,但也不必灰心嘛,啊……”二皇子文忍樂的說風涼話。

城府很深的文思笑笑道:“這也沒有什麼,談不上灰心,二哥,小弟先告辭了。”說着袖子一擺,離開。跟着二皇子也走了。

“到底是個聰明王啊,老八這一手多漂亮啊,不管人有沒有保住可在百官的心目中他可是仁義之王啊。”十八皇子文良在四皇子文真耳邊酸溜溜小聲道。

十三皇子文祥道:“現在二哥可真得意,聽說二哥即將要娶林相的小女兒爲妃,如今林相勢力不斷增大,四哥你看二哥笑的可真開心啊。”

文真冷笑一聲,什麼也不說直朝外走去,文祥和文良急忙跟上。

天龍省。天龍城。

現在天龍省到處都可以看到巡撫衙門的公文,基本上都是催着各衙門口要錢要糧,以及安民的,逃出去的難民基本上也都回來了。而圍着天龍城的洪水已經恢復到以往的標準了。

“冷少,你這麼多天呆在我這裡,可楊雪兒怎麼就不出來找你呢,我真是想不通。”田大一邊爲冷無爲斟酒一邊問道。

他哪知道冷無爲是出來躲災的,如果呆在家裡,那個文靜公主可不把自己吃了纔怪,自己捅了這麼大的婁子不得已就和楊雪兒合計自己先躲在福聚樓田大這裡,等什麼時候楊雪兒把公主安撫好,自己再想辦法回去。

冷無爲一杯酒幹完,才道:“家裡有一個大麻煩,等過一陣子再回去。哦,對了,我忘了問了,漕幫那裡你安撫好了沒有,他們可是出了大力了,這祠堂的事情你和老古再商議商議,儘量在短時期蓋起來,這是我答應過人家的,可不能失信。”

田大笑道:“你儘管放心好,這事情早就辦妥了,連辦祠堂的物料都在那地方放着呢,今天就開始動工了,真想不到老尤這傢伙辦事還真是有一手,就這麼幾天的工夫拉來了這麼多的原料,難民房也建好了,可真是難爲他了。”

冷無爲纔不操那個心,滿不在乎道:“這傢伙總不能老跟在我後面享福吧,也歷練歷練。朱富貴現在怎麼樣了,聽說他的糧店可賠慘了,連老本都搭進去了。”

田大突然笑道:“這傢伙,你可是沒有看見當從口袋裡掏銀子的時候那個樣子,跟要了他的命似的,不過這傢伙的老本倒也沒有賠多少,他那點土匪個性,你是不知道,買什麼東西都是把貨拿走然後再商量價錢,凡是和他做生意沒有一個不到衙門口去告狀的,我都見了好幾個。”

冷無爲搖搖頭,道:“不管他了,賠不賠跟我沒有關係。我現在在琢磨一件事情,你說我立了這麼大功勞,你說皇上會怎麼封賞我,我現在都是從二品的巡撫了,難不成給我個總督噹噹。”話說出去自己都不相信。

田大也搖搖頭,道:“升官好象不太可能,我總有一個感覺,咱們離上戰場好象不遠了,聽說南方打的正順,真讓我想過一把馬背上的癮。”說着自己倒了一杯酒,一乾而盡。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冷無爲眉頭緊鎖,一張一合地,自己尋思着:皇上把我留在京城那麼長時間是爲什麼?現在南方打的正順不可能讓我當將軍去領兵啊,再說就是打的不順也不可能讓我去啊。十三皇爺素在軍中有威信,楊老將軍也是戰場豪雄,就是年紀大了點……

突然冷無爲愣住了,傻傻的看着田大:“不會真讓你說中了吧。”

原來冷無爲已經猜到楊陵可能已經病倒了,百萬大軍有兩個元帥兩個立場不可怕,最怕的是隻有一位元帥,如果楊陵一死,那軍權會在誰的手裡,是十三皇爺,他素來反對新政在百官中也有人緣,如果他帶領軍隊來個倒戈的話,那後果真是不敢預料。

就在這時,孫有道派人過來,原來傳旨的欽差到了,現在正在臬臺衙門侯着呢。

第124章 冷無爲的價值第331章 大戰在即(二)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三十六章第343章 大戰(十)第209章 意外重逢第274章 後宮風雲(一)第203章 逼宮(三)第94章 酷吏第258章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二)第109章 新的征程第382章 不論成敗(四)第289章 東北事變(二)第419章 帝后之爭(三)第284章 出人意料第198章 左右兩難第五十二章第413章 退(五)第一百七十六章第399章 天下大局(四)第300章 明宗之死第250章 平冤案(五)第104章 初戀(二)第208章 大亂之後(四)第230章 城門官第一百四十二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224章 大戰第一百八十九章第329章 出兵(五)第118章 麻煩的官司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二十四章第299章 朝變第284章 出人意料第372章 動盪(三)第260章 無賴當政(一)第198章 左右兩難第85章 領旨東行(二)第一百四十八章第403章 漕幫大會(二)第370章 動盪(一)第319章 一人得道(四)第394章 佈局(三)第十七章第81章 辛苦逃楚(一)第288章 夢中十二緣第385章 不論成敗第404章 漕幫大會(三)第三十章第304章 大漢危機(四)第六十九章第254章 出爾反爾第一百五十章第273章 談判第199章 火冒三丈第243章 趕盡殺絕第四十章第十九章第三章第374章 動盪(五)第116章 風波再起第89章 冷大人發春第386章 新的轉折(一)第241章 南李之亂第298章 秦雯當家第201章 逼宮(一)第十四章第255章 感懷第315章 大赦天下(八)第十三章第128章 重建天龍(二)第四十章第242章 妓院陰謀第100章 林天遠的決定第一百八十六章第332章 大戰在即(三)第一百七十六章第351章 權力之爭(八)第202章 逼宮(二)第105章 初戀(三)第一百四十六章第364章 潛入僞寧(二)第280章 名將楊純第289章 東北事變(二)第一百六十三章第201章 逼宮(一)第85章 領旨東行(二)第254章 出爾反爾第一百九十章第307章 大漢危機(七)第五十五章第384章 不論成敗(六)第204章 逼宮(四)第294章 追憶第228章 進京護駕第417章 帝后之爭(一)第419章 帝后之爭(三)第100章 林天遠的決定第一百六十七章
第124章 冷無爲的價值第331章 大戰在即(二)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三十六章第343章 大戰(十)第209章 意外重逢第274章 後宮風雲(一)第203章 逼宮(三)第94章 酷吏第258章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二)第109章 新的征程第382章 不論成敗(四)第289章 東北事變(二)第419章 帝后之爭(三)第284章 出人意料第198章 左右兩難第五十二章第413章 退(五)第一百七十六章第399章 天下大局(四)第300章 明宗之死第250章 平冤案(五)第104章 初戀(二)第208章 大亂之後(四)第230章 城門官第一百四十二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224章 大戰第一百八十九章第329章 出兵(五)第118章 麻煩的官司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二十四章第299章 朝變第284章 出人意料第372章 動盪(三)第260章 無賴當政(一)第198章 左右兩難第85章 領旨東行(二)第一百四十八章第403章 漕幫大會(二)第370章 動盪(一)第319章 一人得道(四)第394章 佈局(三)第十七章第81章 辛苦逃楚(一)第288章 夢中十二緣第385章 不論成敗第404章 漕幫大會(三)第三十章第304章 大漢危機(四)第六十九章第254章 出爾反爾第一百五十章第273章 談判第199章 火冒三丈第243章 趕盡殺絕第四十章第十九章第三章第374章 動盪(五)第116章 風波再起第89章 冷大人發春第386章 新的轉折(一)第241章 南李之亂第298章 秦雯當家第201章 逼宮(一)第十四章第255章 感懷第315章 大赦天下(八)第十三章第128章 重建天龍(二)第四十章第242章 妓院陰謀第100章 林天遠的決定第一百八十六章第332章 大戰在即(三)第一百七十六章第351章 權力之爭(八)第202章 逼宮(二)第105章 初戀(三)第一百四十六章第364章 潛入僞寧(二)第280章 名將楊純第289章 東北事變(二)第一百六十三章第201章 逼宮(一)第85章 領旨東行(二)第254章 出爾反爾第一百九十章第307章 大漢危機(七)第五十五章第384章 不論成敗(六)第204章 逼宮(四)第294章 追憶第228章 進京護駕第417章 帝后之爭(一)第419章 帝后之爭(三)第100章 林天遠的決定第一百六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