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出爾反爾

京城皇宮。

明宗皇帝從文祥的手裡接過冷無爲上書的摺子,將南方的事情扼要的記載上面,“十三弟,你以爲這事情如何處理啊?”

文祥冷冷一笑,起身道:“臣弟以爲這事情要徹查,一查到底。凡與此案有牽連者,殺無赦,以正朝綱。”

明宗皇帝笑笑而不語。

在整個御書房內,除了他們二人外,只有已經升任宮廷大總管的小順子,站在一旁。明宗皇帝此時在房內踱步,忽然對小順子問道:“這事情你怎麼看?”

小順子不曾想皇上會問他,尷尬的笑了笑,“皇上,後宮有規矩,內臣是不能幹政的。”明宗皇帝哈哈一笑,“你擔說無妨,朕赦你無罪。”

文祥也一旁鼓勵他,小順子思考了一下,才道:“皇上,奴才見解淺薄,也說不出個什麼道理來。奴才以爲冷大人跟隨先皇那麼久,是個頭腦很明白的人,從來沒有幹過讓先皇失望的事情。所以,奴才以爲這事情他既然敢攔下,就說明這案子就弄的再大,也動搖不了國本。不知道,奴才有沒有說錯什麼?”

“哈哈……”明宗皇帝笑的非常的痛快,讚許的點點頭,不過還是沒有一錘定音,把摺子再仔細推敲一下,道:“冷無爲辦這事情不太合適,畢竟像他這麼能幹又忠心的人在現在的朝野上實在是太少。這麼一個得罪人的差事讓他去做,對他今後的發展將會相當的不利。朕要另派欽差,專門審這個案子。”

文祥考慮一會兒,笑道:“皇上英明。的確,這事情冷無爲已經攪的太深了,況且他又沒有得到聖旨,再讓他審也不合適。不過,審理這案子的欽差要好好斟酌一下,畢竟這案子很有可能捅到咱們身邊的親屬。這案子審到什麼程度,這要先交代好,不然的話恐怕朝野上下以及皇室宗親那裡有不好的反應。”

明宗皇帝擺擺手,“這人選朕已經想好了,就讓前上書房大臣鄧容去吧,以前他也搞過刑獄,這方面他不生僻。況且此人在前太子一事上被八弟他們整過,心裡想必有團火在燒。浙東省那邊,朕派人去查過,幾乎有一半的人和老八他們有聯繫,這事情真要往下扯,搞不好會弄到老八身上。再說,這個鄧容還是有一定的辦事能力的,也是個識時務的人。”

文祥作揖,躬身道:“皇上聖明。”

朝廷另派欽差的文書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向浙東省那裡傳去。當冷無爲接到文書後,立刻就明白了裡面的意思,笑了笑把文書交給嶽真,然後吩咐田大和白雲飛道:“這案子就到這,你們要交代好手下的人,把犯人看好。還有,無論那個鐵全什麼親人來探望一律不得讓他們見面,哪怕他就是病了,把大夫請過去就行了。至於他在牢裡面說的什麼話,一個字也不要泄露出去。”

田大和白雲飛拱手,下去傳令。

屋內只有小寇子、嶽真和馬娉婷在裡面。小寇子爲他們幾人倒上茶後,就規矩的呆在一邊,而馬娉婷正像賢妻良母一般,繡着什麼東西。

“候爺,皇上對您可真是另眼相看啊,把這麼得罪人的事情給了鄧容,這下子可有鄧容受的了。”嶽真捧着杯子笑道。

冷無爲從袖子裡拿出幾疊銀票出來,假惺惺的嘆道:“哎呀,真是可惜了他們的心意。不過誰讓他們攤上這事呢,也不能怪我了。”對着手指唾了一可吐沫,興趣勃勃的數去銀票來。

十天後,在朝廷派出欽差前,魏青書來到了臨安城。不過他沒有一開始就會見那些地方的官員,而是在一旁觀察瞭解其中的形勢。當朝廷要派欽差來的消息從八王爺那裡傳來的時候,他知道時機已經到了。

晚上,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魏青書來到湯化的私宅。當湯化得知是八爺派的人立刻待爲上賓。遣退那些下人後,魏青書做在尊位上,低頭看着碗裡的茶,冷冷地道:“你們乾的好事,現在把柄全部落在冷無爲的手裡,還當沒人事一樣。朝廷已經派欽差過來了,大約力兩天後就到這裡了,你好好想想吧。”

湯化本來很好的心情,突然被魏青書這席話嚇的無影無蹤,抱有一線希望道:“魏先生,冷無爲已經被我收買了,他不會再審下去。欽差來了,還和以前一樣,過過場子而已。”緊張的用袖子擦擦臉上的汗水。

魏青書把杯子重重的往桌子上一墮,“湯大人,你是不是腦子有問題,這冷無爲是能收買來的嗎?他是那種吃人不吐骨頭的混蛋,你給他送銀子,那就是白給。現在主審官又不是他,只要欽差一來,把鐵全往堂上一送,那什麼都完了。”

“先生不會吧,冷無爲他說只要我把罪責賴在孟……”話說到這裡,湯化不方便再說下去。

魏青書都被氣暈了,“你是不是糊塗啊,他說這話你也能信。聽說你把孟長廣給辦了,人都押在牢房裡,是不是?你們一個個同心協力的本事沒有,倒互相欺壓來的卻那麼快。孟長廣這個人不能留了,你儘快把人給處置了。”

湯化頗有些爲難,道:“這……好象不大好吧?”

魏青書瞪了他一眼,“我警告你湯大人,事情如果真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你必須把所有的罪都扯到端王爺的身上,人也是他讓你們殺的,金礦也是他讓你們開的。至於孟長廣也是他派人殺的。和八爺沒有一點關係,好在本省當中知道與八爺有關的也只有你和孟長廣,孟長廣一死,你死死咬住端王爺,就沒有人能查出來。只要八爺沒有事情,你的家眷就有八爺代爲照顧,你的子女照樣有出頭的一天。否則的話,你知道後果……”說完一拍案子,走了。

湯化像丟了魂一樣,暈倒在地。

次日,因刺客牽連的臬臺孟長廣突然畏罪自殺,上吊而死。當消息報到冷無爲這裡,卻沒有感到絲毫驚訝。湯化戰戰兢兢的道:“冷大人,孟大人的事情恐怕……”

冷無爲突然打斷了他的話,“這事情也怪不得你,誰讓他想不開呢。怎麼處理你看着辦吧,,去忙吧。”

“下官告退。”湯化擦了滿頭的汗,出去。

他一走,藏在屏風後面的嶽真走了出來,笑道:“想不到八爺的人動手這麼快?”

冷無爲卻翹着腿道:“也不算快了,我給了他這麼長時間讓他去動手,到現在才動手,也算不得快了。嶽先生,你可知道我是怎麼想這件事情的?”

嶽真笑笑,在他身旁坐下,“這很簡單,在如今的朝野上,威望最高,權力最大的還是八爺。如果這個案子直接捅到八爺那裡,事情就會變的非常的棘手。要知道皇上雖然有心也想借這個案子一口氣把八爺扳倒,但他畢竟還有所考慮不周,八爺真的倒了,那百官就會出現羣龍無首的局面,對皇上不能全心效忠,地方官員就會觀望,對皇上會產生懷疑,那一系列的反應都會因爲皇上初登大寶根基不牢,而產生極大的後果。侯爺您的眼睛可看到了皇上還沒有看到的地方,所以你也只是想削減八爺的勢力,爲皇上立威。這道菜的嚼頭也只是如此而已,至於他們是不是會扯到端王爺的身上,那就不是我們所預料的事情了,就看皇上的決心有多大。”

冷無爲笑了,這嶽真把自己的心思說的個透徹,“真不愧是嶽先生,我肚子裡的東西都給你猜個八九分了,不錯,這道菜也只能吃到這裡,插的越深就越脫不開身,如果皇上考慮的朝廷基業,對八爺他們退讓,這替罪羊就推到我的頭上,加上這一次來主審的鄧容,所以這事情上要小心啊。”

嶽真眉頭一皺,頗有些擔心道:“那鄧大人會不會正如我們所願,也是點到這裡爲止呢?萬一他真的較真起來,把湯化來個大刑逼供,那可了不得了。”

冷無爲呵呵笑了起來,接道:“我又不是傻子,真到了他胡來的時候,我自然要站出來,起碼在那關口上,我得把事情和八爺他們撇乾淨。就算真的撇不清,我也算是盡力了,最壞的後果也是丟官,起碼能保住性命,朝廷的官員不會緊咬着我不放。”

兩天後,也正如所有人預料的那樣,欽差大人鄧容帶着儀仗隊,顯赫的來到了臨安城。全省四品以上的官員,城中五品以上的官員都來迎接。冷無爲自然也要去迎,欽差嘛,代表的畢竟是皇上,這表面上的工作還是要做的。

鄧容一身鮮亮的欽差官服,在城門口下了轎子,對那些官員的溜鬚拍馬顯得是波瀾不驚,當他看到冷無爲笑着上前迎接他的時候,臉色迅速轉變,一斂嚴肅之狀,笑呵呵的走上前,握着冷無爲的雙手,笑道:“哎呀,冷中堂(軍機大臣,統稱爲中堂大人,以此代替原先上書房大人,在明宗皇帝即位後,徹底取消了上書房內閣。),你可把我想死了,今日能在異地相見,也是一種緣分哪。”

冷無爲也親切地笑了笑,應道:“那是那是,今天咱們可是要多喝幾杯,我還不知道鄧大人您的酒量呢。”

湯化也一旁應道:“欽差大人能到我們這裡來,真是給我們這些地方官的臉面,酒菜已經準備好了,都是地方特色的菜餚,咱們這就請吧。”

鄧容略一點頭,拉着冷無爲的手,親切的一起走了過去。

這席接風宴的排場擺的倒挺大,數十位官員一起相陪,觥籌交錯,來往頻繁。不到一會兒,有些官員不勝酒力,臉色發紅,說話口詞也開始不清不楚的了。

湯化和鄧容、冷無爲、以及東南道御史、學政、都轉鹽運使司運使、道臺等人另爲一席,在這席上的菜餚檔次很高,席中歌舞昇平,絲竹之聲,繞樑而不絕。湯化等人對鄧容拍的馬屁那是一波就一波啊,就是在旁邊聽着的冷無爲也感覺很不舒服。而鄧容面色沉靜,對他們的捧揚也只是微笑而不語。

宴席散後,本來爲鄧容休息準備的是一家別園,哪知道他卻硬要住到巡撫衙門裡,說既然是奉聖旨而來辦差,就不能有一刻懈怠,爭取早日將此中原由弄個清楚,正好冷無爲對此事瞭解甚多,想聽聽他的看法。

湯化等人見他如此堅持,也不好勉強,最後把希望都落到冷無爲的身上,指望他能擔待一二。

巡撫衙門裡,冷無爲把書房讓給鄧容,將案子的卷宗也放到了桌子上讓他過目。鄧容大致了瀏覽了一下,道:“冷大人,這案子你覺的我應該怎麼個審法?”

冷無爲坐在下首,用着些點心,笑道:“鄧大人審案子可不是新手,審過的案子比我吃的飯還多,要我提醒,你不是在笑我嗎?”

鄧容把卷宗放下,突然站了起來,從袖子裡掏出一道摺子來,“上諭,冷無爲接旨。”

冷無爲突然一愣,看到黃色本子出現,封面上清楚地寫着“上諭”二字,立刻跪下,道:“臣冷無爲接旨。”

“察冷無爲在該案之中,曾主審一案,對其細節瞭如指掌。朕派欽差嚴審此案,無論親疏,只要有證有據者無論何人,都嚴懲不怠。望汝好生協助欽差辦案,雖不必陪審,但在細節要領處,盡力襄助,不得徇私。欽此。”

“萬歲萬歲萬萬歲。”雙手接過上諭。

鄧容宣完後,又笑着上前把他扶起來,道:“冷大人請起吧。”冷無爲站起來,看着鄧容笑了起來,“鄧大人我算是服了你了,這道上諭是你從皇上那裡要來的吧,生怕我不管。”

鄧容呵呵笑道:“冷大人果然聰慧,不錯,這道上諭是我從皇上那裡要來的,就是擔心你會撂攤子,什麼都不管了。你我都清楚這案子真的審下去可不是隻是浙東省一個省官員的事情,而是牽一髮動全身,很有可能扯到京城裡去。我剛剛到這裡,多少還望冷大人能指點一二。”

冷無爲笑着搖搖頭,“鄧大人,你這道上諭可把我難死了,不管吧那就是有違聖旨,管了吧,這案子審完後就壓根沒我什麼事,功勞可都是您一個人的。頂多我也就是攤一個在旁協助的名聲。什麼都是你的了,以後,鄧大人入閣軍機,那可是指日可待啊。”

鄧容笑笑,“呵呵,冷大人說哪裡的話。說正事吧,這個案子從什麼地方最好入手?”

冷無爲走到桌子旁邊,從卷宗上抽出鐵全那案宗,道:“從這裡可以入手,鐵全是金礦案子的執行者,是和巡撫湯化、臬臺孟長廣最親密聯繫者。只要秘密審理他,不怕他不招。只要把湯化招出來,後面就能扯出一大圈出來,甚至有京城的人。鄧大人後面的事情就不需要我來說明了吧。”

鄧容是個一點就通之人,既然有了敲門磚,也不等酒醒,立刻命手下黑夜開堂問案,秘密審訊鐵全。

這又是一個不眠之夜……

貪官又有幾個是硬骨頭的,何況鐵全看巡撫大人根本就沒有保全自己的意思,當之前聽說孟長廣突然死在獄中的時候,他清楚的知道那是殺人滅口。而那消息正是冷無爲讓人無意中泄露給他的。

鄧容審這個案子是相當的輕鬆,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裡,就得到了鐵全的口供,並知道了一系列有關人等的名單。

第二天一早,陪同鄧容而來的御林軍迅速把湯化的別宅給圍了,將湯化去了官職,扣押起來。在送往巡撫衙門的大牢之中,湯化叫着、喊着,自己冤枉,接着就罵冷無爲“出爾反爾”,是個卑鄙的小人,可沒有罵幾句就讓人把嘴堵上。

但風波並沒有就此結束,東南道御史、學政、都轉鹽運使司運使、道臺以及相關等人,在此後的不到幾天裡,一個個都被御林軍抓了起來,整個臨安城的氣氛一下子,緊張了起來,形成人人自危之局,有的官員被傳去問話,臨走前都要把身後事囑咐一下,有的乾脆讓家眷趕快回老家去。

不久,整個浙東省的行政陷入癱瘓之中,大約有一百二十多名大到二品小到七八品的官員被抓了起來,這些人連翻供的機會都沒有。當抄沒湯化的家資時,鄧容和冷無爲等驚呆了,從他小妾和妻子身上,搜出來的不是銀票而是金票,足有三十萬兩之多,摺合銀票,那就是三百萬兩,這數目實在是驚人,鄧容看到這些金票,利馬讓人去兌了,送往京城國庫。

瞧着那麼多的金子,自己一文錢都拿不到,冷無爲急的直跺腳。但這只是開始,後面凡被牽涉關押的官員也一個個的被抄了家產,已經死去的孟長廣,他的家資僅次於湯化,搜出來的是二十萬兩金票,同樣送入國庫。

弄到了那麼多的錢,抓了那麼多的官,成績是那麼的顯著,鄧容彷彿看見了皇上讚許的微笑,通往軍機處的大門正向他敞開着……

第200章 管他誰當皇帝第十八章第412章 退(四)第一百四十章第一百七十七章第378章 指日可待(三)第243章 趕盡殺絕第101章 有客來訪第376章 指日可待(一)第七十五章第357章 聯姻(三)第352章 權力之爭(九)第134章 審判(一)第92章 漕幫大會(三)第113章 權力重組第258章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二)第230章 城門官第一章第七十四章第一百五十三章第283章 京中大事第112章 鬥文會(二)第100章 林天遠的決定第238章 出行南李(五)第十二章第405章 認祖歸宗(一)第417章 帝后之爭(一)第330章 大戰在即(一)第139章 楊陵歸天第一百九十三章第346章 權力之爭(三)第388章 新的轉折(三)第104章 初戀(二)第299章 朝變第83章 商人袁貴第198章 左右兩難第一百七十六章第三十七章第七章第331章 大戰在即(二)第126章 化險爲夷第344章 權力之爭(一)第199章 火冒三丈第342章 大戰(九)第273章 談判第422章 無爲歸來(一)第一百六十八章第326章 出兵(二)第257章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第278章 後宮風雲(五)第210章 喜出望外第一百八十四章第128章 重建天龍(二)第413章 退(五)第一百七十一章第371章 動盪(二)第324章 北魏覆沒(三)第365章 潛入僞寧(三)第230章 城門官第254章 出爾反爾第256章 爲官之道第98章 母老虎要來了第一百八十五章第370章 動盪(一)第82章 辛苦逃楚(二)第198章 左右兩難第七十二章第一百八十五章第214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一)第211章 對不起第203章 逼宮(三)第120章 混水摸魚第234章 出行南李(一)第一百五十七章第327章 出兵(三)第120章 混水摸魚第一百八十七章第108章 團聚第195章 宮廷之爭(一)第一百六十一章第二百七百十章 三國結盟二第七十三章第392章 佈局(一)第414章 進退兩難(一)第131章 李相逝世第一百八十一章第409章 退(一)第七十三章第250章 平冤案(五)第194章 皇宮風雲第84章 領旨東行(一)第五十八章第119章 “惟恐天下不亂”第92章 漕幫大會(三)第292章 西楚動亂之始末第347章 權力之爭(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第200章 管他誰當皇帝第十八章第412章 退(四)第一百四十章第一百七十七章第378章 指日可待(三)第243章 趕盡殺絕第101章 有客來訪第376章 指日可待(一)第七十五章第357章 聯姻(三)第352章 權力之爭(九)第134章 審判(一)第92章 漕幫大會(三)第113章 權力重組第258章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二)第230章 城門官第一章第七十四章第一百五十三章第283章 京中大事第112章 鬥文會(二)第100章 林天遠的決定第238章 出行南李(五)第十二章第405章 認祖歸宗(一)第417章 帝后之爭(一)第330章 大戰在即(一)第139章 楊陵歸天第一百九十三章第346章 權力之爭(三)第388章 新的轉折(三)第104章 初戀(二)第299章 朝變第83章 商人袁貴第198章 左右兩難第一百七十六章第三十七章第七章第331章 大戰在即(二)第126章 化險爲夷第344章 權力之爭(一)第199章 火冒三丈第342章 大戰(九)第273章 談判第422章 無爲歸來(一)第一百六十八章第326章 出兵(二)第257章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第278章 後宮風雲(五)第210章 喜出望外第一百八十四章第128章 重建天龍(二)第413章 退(五)第一百七十一章第371章 動盪(二)第324章 北魏覆沒(三)第365章 潛入僞寧(三)第230章 城門官第254章 出爾反爾第256章 爲官之道第98章 母老虎要來了第一百八十五章第370章 動盪(一)第82章 辛苦逃楚(二)第198章 左右兩難第七十二章第一百八十五章第214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一)第211章 對不起第203章 逼宮(三)第120章 混水摸魚第234章 出行南李(一)第一百五十七章第327章 出兵(三)第120章 混水摸魚第一百八十七章第108章 團聚第195章 宮廷之爭(一)第一百六十一章第二百七百十章 三國結盟二第七十三章第392章 佈局(一)第414章 進退兩難(一)第131章 李相逝世第一百八十一章第409章 退(一)第七十三章第250章 平冤案(五)第194章 皇宮風雲第84章 領旨東行(一)第五十八章第119章 “惟恐天下不亂”第92章 漕幫大會(三)第292章 西楚動亂之始末第347章 權力之爭(四)第一百六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