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bookmark

入夜,幾處秋蟲的鳴叫更使村莊顯得格外的冷清,一團漆黑中也只有蔣家大門上的那個燈籠影影綽綽地閃動着。

蔣家祖上原是鄂州人,幾經周折定居於巴東。傳到蔣季良手中,已經四代。蔣家原是老實本份的莊戶人,對人十分和氣,以禮待人,被當地人所接納,到二代時,也就是蔣季良的爺爺曾在唐鹹通十四年科舉上榜,官至從四品太中大夫,才變爲以詩書傳家。蔣家人勤奮勞作,人丁也逐漸興旺,蔣季良接手之後,儼然一副大戶模樣,在鄉里也就慢慢樹立起了威信。

眼下,兒媳婦陳氏臨盆在際,蔣季良內心有說不出的欣慰,眼看着蔣家幾代人爲之嘔心瀝血的這一份家業能在自己手中光大起來,恨不得自己能跑去探望兒媳。

今天天剛黑,家裡人便進進出出,甚至忘了平日的家規——說話的聲音比平常高出了幾倍,女人們也都前院後院地亂穿,耳墜兒象風中的狗尾草,搖來晃去地拍打着臉頰。

按慣例,晚上睡覺之前,兒孫們都要在他房裡聚齊,向他問安後方可各自回房睡覺,可今天,過了睡覺的時間已經半個時辰,除了二孫女送了杯茶來,再也沒有別人過來。

忽然,大門外一陣吵雜,接着就是一個高嗓門老婦的高談闊論,原來是村裡專管接生的劉婆子:“都別慌,穩住了,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有我在,你們把心放得寬寬的,保你們……。”

聲音漸漸地向後院去了。

蔣季良本想召人來問問。但轉念一想,別人不來通報,想來也是不讓我着急,我乾脆就裝着一無所知,不動聲色地靜等着吧。

畢竟上了些年紀,天大的事也阻擋不住瞌睡的降臨,一陣倦意涌來。蔣季良便和衣上了牀,透過窗櫺望着滿穿的夜色,隱約還能聽見後院人聲的吵雜。蔣季良心中默唸着:“蒼天保佑他們母子平安,我蔣家從此繼世萬年。”

不知道睡了多久,一聲悶雷響徹夜空,蔣季良不覺出了一身冷汗。正欲坐起。忽然一道白光照耀得他睜不開眼,彷彿是整個夜空都被破開來,緊接着又是幾聲沉悶的響雷……。

待蔣季良再看時,白光已變得不再刺眼,這時他才辨認出那哪是什麼銀光,而是一條盤繞在半空的白蟒,那沉悶的聲音也並非是雷鳴,卻是巨蟒凌空而下時絞尾的聲音。

但見那蟒。雖爲蟒身,卻系龍形。從頭至尾不知長有幾裡,通身銀白,口中那時隱時現的信子猶如血染的長練。

紅白交映,如水的夜空褪盡了顏色,森嚴慘烈的氣氛扼住了整個人世間的呼吸,相比之下,一切生靈都是渺小而無力的。

蔣季良哪裡見過這樣的場面,一時竟連汗都不敢出,誰料想那巨蟒不但沒向別處去,反而直朝蔣家逼來,蔣季良望着愈來愈近的巨蟒的腹紋,連腿都軟得站不穩當了,索性倒在地上。

而這時,蔣季良的嗓子還聽使喚,並沒有因恐懼而失聲,於是,他合上眼,撕心裂肺地喊了起來……。

“父親,父親……。”

蔣季良猛地睜開惺忪的眼睛,辨認出是兒子蔣福荃在牀邊正在搖晃他的身體,再看了看閒垂的牀帳,才慢慢定住心跳,清醒過來,剛欲開口與兒子說話,忽然間聽到一陣啼哭,蔣季良還以爲自己仍在夢中,兒子蔣福荃卻早已奪門而出。

片刻間,蔣家象過年一樣沸騰過來,蔣季良剛要下牀趿鞋去看個究竟,孫女一頭撞了進來:“爺爺,母親生了個男孩兒,您聽,哭得正歡呢。”

“好、好、好,快帶我過去看看。”蔣季良有些忘形,平日裡當着晚輩的面他是絕不會如此有失沉穩的。

“父親說夜裡露氣太重,讓您天大亮了再過去。”

蔣季良坐在牀沿,期待着窗外的夜色完全褪盡。

此時有他已經睡意全無,又想起了剛纔做的噩夢來:“難道這蹊蹺的夢是我的孫子託給我的?難道……。不去管它,只要我蔣家生生不息,還有什麼大不了的呢?”

蔣季良喃喃自語了片刻,站起身子,走到牆邊的條案前,順手拿起撣子,把所有傢什上的塵土都依次撣拂乾淨,大概是不想讓這麼灰塵弄髒了他新出生的孫兒。

蔣季良又坐到牀沿上,漫無目的地環顧着四周,屋裡沒有點燈,但藉着皎潔的月光,傢什陳設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他又把視線轉到了山牆上掛着的那副對子,雖然字跡在黑暗裡看不真切,但那兩句話卻是他早已濫熟於胸的,並且每日都要以此捫心自問:“聖代即今多雨露,吾儕何以答昇平。”

先賢祖輩們爲我們造福,我們將以什麼來報答這安逸的生活呢。蔣季良也常以此來訓誡子孫,教他們爲蔣家的未來勵精圖治。

次日,蔣季良端坐正屋,看着兒孫們魚貫而入,向他行禮,笑得燦爛。

照例,首先行禮問安的是兒子蔣福荃,這是個已近不惑的男子,一身鄉紳打扮,雖不華麗但穿戴得體,乾淨利落,他身材不高,體形略瘦,臉上有一雙不大但船頭精明的眼睛,嘴生得十分有棱角,似乎不苟言笑,脣上濃須如墨染過,但鬢角已略顯斑白。

蔣福荃是蔣季良次子,他的哥哥蔣福致是個極爲老實厚道之人,雖爲鄉紳但沒有一絲習氣,論種田務農無不精通,只是治家一竅不通。

而蔣福荃正好相反,由於家境殷實,又無須他操持,便自小放蕩不羈,在鄉里鄉外結識了不少紈絝子弟,每天成羣結隊地飲酒、打獵,有時還大打出手,經常招惹是非。

但蔣福荃卻天生有一口鐵嘴鋼牙,而且說起話來聲如洪鐘,若是惹上是非,不用動手腳,只憑他一張利嘴便能說得對方欲辯無力、欲哭無淚了。

說來也怪,自從過了而立之年,蔣福荃就象變了一個人,脫胎換骨一般,由於素以精明能幹著稱於鄉里,百姓們便把他看作是“半個地方官”。

第48章 籌備軍械坊(一)第十六章第二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七章第一百十五章第一百七十四章第36章 廖匡齊的母親第一百四十章第87章 天災人禍第八十九章第4章 初見蓉兒第二百八十六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66章 彭士愁降服第五十一章第三十一章第79章 番薯燒第十八章第一百零八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一百七十七章第六十一章第10章 廷辯第五十九章第二百零一章第三十五章第37章 天策府第十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22章 正式上任第五十六章第9章 蜀地之行第83章 石敬塘的辯解第七十九章第6章 布衣樑震第二百三十四章第96章 ,第一百四十一章第八十八章第九十五章第53章 民意所向第五十九章第82章 男人的麻煩第一百七十三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83章 魏璘彭曉歸來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二百三十八章第六十章第37章 天策府第一百五十三章第81章 掌書記徐世銘第三十四章第七章第五十六章第66章 彭士愁降服第九十六章第二百三十章第十五章第26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五十六章第八十四章第69章 驅虎吞狼第9章 蜀地之行第52章 文人的憤怒第26章 各懷鬼胎第16章 王佐之道第二百一十六章第二百四十五章第一百零六章第9章 四海鹽鋪第二百零六章第六十一章第43章 海鶻戰船第二十五章第一百五十六章第四章第23章 江陵盟約第一百四十三章第四十七章第57章 楚王親征第二十七章第52章 戰火將燃第四十二章第7章 滅國戰略(一)第19章 君王之理第二百八十二章第97章 傳承第24章 齊已仙逝第51章 元宵之夜第二百四十四章第七十四章第八十章第一百十九章第二百三十五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85章 東王妃的危機感第35章 戰爭的起因第46章 嶽州陷落
第48章 籌備軍械坊(一)第十六章第二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七章第一百十五章第一百七十四章第36章 廖匡齊的母親第一百四十章第87章 天災人禍第八十九章第4章 初見蓉兒第二百八十六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66章 彭士愁降服第五十一章第三十一章第79章 番薯燒第十八章第一百零八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一百七十七章第六十一章第10章 廷辯第五十九章第二百零一章第三十五章第37章 天策府第十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22章 正式上任第五十六章第9章 蜀地之行第83章 石敬塘的辯解第七十九章第6章 布衣樑震第二百三十四章第96章 ,第一百四十一章第八十八章第九十五章第53章 民意所向第五十九章第82章 男人的麻煩第一百七十三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83章 魏璘彭曉歸來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二百三十八章第六十章第37章 天策府第一百五十三章第81章 掌書記徐世銘第三十四章第七章第五十六章第66章 彭士愁降服第九十六章第二百三十章第十五章第26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五十六章第八十四章第69章 驅虎吞狼第9章 蜀地之行第52章 文人的憤怒第26章 各懷鬼胎第16章 王佐之道第二百一十六章第二百四十五章第一百零六章第9章 四海鹽鋪第二百零六章第六十一章第43章 海鶻戰船第二十五章第一百五十六章第四章第23章 江陵盟約第一百四十三章第四十七章第57章 楚王親征第二十七章第52章 戰火將燃第四十二章第7章 滅國戰略(一)第19章 君王之理第二百八十二章第97章 傳承第24章 齊已仙逝第51章 元宵之夜第二百四十四章第七十四章第八十章第一百十九章第二百三十五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85章 東王妃的危機感第35章 戰爭的起因第46章 嶽州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