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信守諾言

蘇天成剛剛準備歇息的時候,王大治來稟報,說是外面有人來拜訪了。

他沒有在意,回到家鄉來了,有人來拜訪是正常的,這個年代,有人來拜訪,不是說非要認識你的,有些讀書人,可以自我引見,反正大明朝都是讀書人把持的。讀書人本身所具有的優越心理,也使得這方面的結交,是不少的。

“蘇大人,別來無恙啊,在下曾經想着,到江寧縣去看看的,想不到蘇大人回來大婚了。”

“哎呦,原來是孫大人啊,快請坐,請坐。”

孫傳庭來拜訪,確實出乎了蘇天成的預料。

一年之前,他見到了孫傳庭,兩人當時就約定了,一年之後,孫傳庭到江寧縣去看看的,想不到孫傳庭記得這麼的清楚,看來孫傳庭能夠成爲大明朝少有的悍將,也是有原因的。

“早就想着到江寧縣去看看了,蘇大人剿滅了紫金樑,以不足五千將士,迎戰對方一萬多流寇,能夠生擒紫金樑,在下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啊。”

“孫大人不要這麼說,只是僥倖而已,這次回到山西來,我還在想着,山西的流寇猖獗,有些甚至就在附近活動,聽聞有一部分的流寇,已經進入到北直隸,到了趙州、西山、順德、真定一帶了,看來還是要加大進剿的力度啊。”

“是啊,流寇猖獗,朝廷難以安寧啊,剿滅流寇。需要耗費大批的銀兩,流寇的破壞性也是很大的。流竄到每一地,都是生靈塗炭,若是長期這樣下去,後果難料。”

“依照孫大人的意思,這剿滅流寇,應該採取什麼辦法啊。”

蘇天成這樣問,是有深意的,孫傳庭作爲明朝末年著名的將領。主要功勞,就是剿滅和鎮壓農民起義軍,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最終也是栽倒在農民起義軍的手裡,按照以前的歷史軌跡,崇禎八年的時候,孫傳庭纔會復出。最終於崇禎十一年,在潼關兵敗身亡。

孫傳庭的戰術,有着一定的先進性,也是以剿滅流寇的實力爲主的,不主張受降,而且在征戰的過程中。還注意了就地發展,不斷冷自身的實力。也是因爲這些正確的主張,在剿滅流寇的戰役中,取得了一些關鍵性的勝利。

可惜生不逢時,朝廷內部的鬥爭。他與楊嗣昌之間的矛盾,最終結下了惡果。曾經告病辭官,曾經被投入到大獄,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戰果,付諸東流,崇禎十一年再次復出,流寇已經成了氣候。

“蘇大人如此說,在下真的是不好意思啊,想蘇大人剿滅紫金樑,已經是名震朝廷了,如何剿滅流寇,瞭然於胸,在下要是評頭論足,豈不是班門弄斧了。”

蘇天成有些無奈的搖頭,明朝出名的將軍,幾乎都是文人出身的,孫傳庭是萬曆年間的進士,學問是不用說的,一般人理解的,軍中的將領,都是脾氣火爆的,直來直去的,這其實是最大的誤解,明朝的儒將是很多的。

“孫大人萬萬不要有這樣的想法,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孫大人雖然賦閒在家,然我們都是同鄉,我想着,適當的時候,向朝廷舉薦大人的,山西深受流寇侵擾之害,以至於農民不能夠安心生產,如此的局面,是不能夠長期存在下去的。”

孫傳庭的臉紅了一下,他已經過了不惑的年紀,足足比蘇天成大了一倍的年紀,想想蘇天成擔任江寧縣知縣,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經立下了這麼大的功勞,看看自己,天啓年間,魏忠賢亂政,辭官歸故里,轉眼這麼多年過去,蹉跎了歲月,寸功未立。

“蘇大人這麼說,在下就不客氣了,其實在下是贊成蘇大人的戰術的,對付流寇,必須剿滅他們的有生力量,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不能夠招撫,以消滅其有生力量爲最大的任務,而且剿滅流寇,和恢復生產要同步進行,必須要安撫一方的百姓。”

蘇天成微微點頭,這樣的做法,才能夠做到一勞永逸,可惜大家明白這個道理,真正能夠這麼做的文武官員,幾乎是沒有的,要麼就是想着急功近利的,恨不得明天就剿滅了流寇,或者是一廂情願的認爲,流寇是迫不得已造反的,只要朝廷施以恩惠,一定是能夠剿滅的。

恢復生產,不是嘴上說的那麼簡單,需要耐心,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特別是在剿滅流寇之後,怎麼來讓農民能夠吃飽飯,能夠不想到造反,比如說河南的那種情況,農民不支持流寇,讓流寇沒有生存和落腳的地方。

“就說這紫金樑被剿滅,在下就分析過了,蘇大人曾經在河南賑災,傳播了朝廷的聲譽,農民感恩朝廷,想到的是穩定,不願意造反,紫金樑離開山西,進入河南,得不到支持,萬般無奈的情況下,進入湖廣,想着取道湖廣,進入四川,這樣的情況下,人心不穩,必然是惶惶然的,大人抓住了機會,一舉剿滅了紫金樑,立下了不世之功啊。”

“紫金樑是流寇三十六營的召集人,帶領一萬多人嗎,在廬州府的英山縣,被大人全殲了,這件事情,在山西引發了極大的反響,流寇都有些驚慌失措了,加之朝廷加大了征剿的力度,大部分的流寇,都流竄到北直隸一帶去了。”

“不過,山西境內,還是不安定,在下就知道,還有好幾股的流寇,活動在汾州、沁州、潞安府、澤州、平陽府一帶,四處流竄,居無定所,朝廷的軍隊,不好剿滅。”

“對付這些流寇,在下以爲,要統一指揮權,要穩紮穩打,步步爲營,不要被流寇牽着鼻子走,朝廷軍隊,駐紮在固定的地方,一步步壓縮流寇活動的空間,最終令他們無路可走。”

孫傳庭提出來的戰術,是傳統的思想,也是正規軍作戰的思想,尋求和流寇的正面對決,最大限度的殺傷流寇的有生力量,壓縮流寇的活動空間,令流寇不得安寧,疲於奔命,最終被打垮和拖垮。

這種戰術,不能說不正確,但在明朝末年,這樣的想法,有些天真了。

各地的督撫,想法不一樣,只要自己的境內,沒有流寇的騷擾,就不會去關心其他的地方,同時,統一軍隊的指揮權,更是大忌,不僅僅朝廷不放心,恐怕朱由檢都會嘀咕的,如果軍隊的指揮者多了,大家的意見,更是難以統一。

其實,崇禎十年,楊嗣昌提出的四正六隅十面網的剿滅流寇的計劃,就是基於統一指揮權,各地都要參與到剿滅流寇的作戰計劃中間,這種統一指揮權的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但如果做到了這樣,長時間的堅持下去,流寇是難以發展壯大的。

可這樣做,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大量的消耗了白銀,朝廷是難以長時間支撐下去的,但不堅持下去,放鬆了,最終流寇反彈起來,危害更大。

蘇天成不贊成這樣的作戰方式。

實際上,他要求江寧營將士刻苦訓練,目的是明確的,那就是要鍛煉出來一支無敵之師,不僅能夠和流寇、後金八旗面對面作戰,而且能夠長途奔襲,你流寇不是能夠跑嗎,我比你跑的更快,一旦咬住你了,你沒有地方藏身,就是跑到天上去,我也要追到你,將你拉下來。崇禎十年,李自成在潼關戰役中慘敗,帶着十七人,躲進了陝西東南的商洛山中,可惜朝廷軍隊沒有再接再厲,留下了最大的隱患,導致後來的廄失守,明朝滅亡。

或許是看見蘇天成沒有說話,孫傳庭神情有些嚴肅,更顯得專注。

“孫大人的戰術,是很好的,不過我覺得,目前的條件下,還是尋求各個突破,朝廷困難很大,多方的調動兵力,有着不小的難度,耗費的銀兩,也是天文數字,若是能夠訓練出來一支軍隊,可以和流寇正面作戰,也能夠追剿四處逃散的流寇,是較好的選擇,這樣的一支軍隊,消耗方面,相對少一些的。”

“在下明白了,江寧營應該就是這樣的一支部隊吧。”

“不敢這麼說,江寧營正在建設之中,上次剿滅紫金樑帶領的流寇,是發動的突然襲擊,並非說江寧營就是無敵於天下了,流寇的主力尚在,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傷,再說了,江寧營主要負責江寧縣的巡防事宜,並非是朝廷的正規部隊啊。”

“蘇大人謙虛了,戰場上,勝敗是最好的考量,不管採取什麼樣的方式,只要能夠獲得勝利,據在下知道,一次剿滅流寇達萬人以上者,英山大捷,恐怕是唯一的一次,也是勝的最爲痛快的一次。”

蘇天成笑了笑,沒有說話,有些戰績,不需要刻意的去隱瞞,英山大捷,已經傳遍各地,隱瞞也沒有什麼作用了,江寧營的名聲,也出去了,正是因爲這樣的情況,蘇天成纔要求江寧營擴軍,更加嚴格的訓練,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徹底成熟起來。

第133章 準備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819章 怒氣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1166章 迅雷(1)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159章 剿匪(1)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1081章 暗戰(2)第100章 殿試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773章 海戰(3)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6章 老乞丐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1155章 識趣第87章 禮部第497章 內訌(2)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317章 大比武(2)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616章 理還亂第368章 碰撞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623章 行刺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560章 變通第1169章 昏頭了第67章 歸屬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387章 小手腕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846章 慘敗(4)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1101章 帝心
第133章 準備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819章 怒氣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1166章 迅雷(1)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159章 剿匪(1)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1081章 暗戰(2)第100章 殿試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773章 海戰(3)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6章 老乞丐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1155章 識趣第87章 禮部第497章 內訌(2)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317章 大比武(2)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616章 理還亂第368章 碰撞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623章 行刺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560章 變通第1169章 昏頭了第67章 歸屬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387章 小手腕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846章 慘敗(4)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1101章 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