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9章 一個傳奇

時間到了大晉二十四年。

五十八歲的蘇天成,馬上就要到六十歲了。

他也有很多的遺憾,大晉的確是無比富強了,但不少的問題,也慢慢開始暴露出來,這是發展過程之中,必然遇見的問題,但有一點蘇天成是把握的非常好的,那就是在人民的思想認識方面,崇尚理想,講究奮鬥,遵循規矩和制度,成爲了社會的主流,道德對個人的約束,有一些時候甚至強過了法律。

穿越四十年了,短短的四十年,在歷史上不過是眨眼之間,用彈指一揮來形容,完全可以,不過這四十年,蘇天成所經歷的風風雨雨,所樹立起來的大晉王朝,還真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工業化的浪潮開始出現了,因爲蒸汽機的出現,生產開始朝着集約化和大型化發展,商貿經濟成爲了主流,農業生產無可奈何的退後了,衣食住行開始朝着高精尖的方向發展。

蘇天成曾經在多次朝會的時候提出來,崇尚節儉的思想絕不能夠丟,不管個人是如何的富裕,官吏若是出現奢侈浪費的苗頭,就一定要處理。

民間早就出現個人崇拜的跡象,這種苗頭,蘇天成是堅決制止的,他不喜歡搞什麼個人崇拜,沒有那樣的必要,不過老百姓自發的表示出來尊敬,他也沒有辦法,只是官府絕對不能夠做這些事情。

朝廷裡面的事情,基本都是蘇明劼在處理了。蘇天成的主要精力,集中到皇孫的身上,他一如既往的要求,皇孫必須要成器,特別是蘇明劼的兒子。

歷史的習慣,蘇天成暫時不準備打破,他也清楚,總有一天。這種繼承製度會被摧毀,但作爲凡人,他也有私心,這些事情,就留給歷史去做,自己不要操心那麼多了。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存在的,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公正,就好比說擔任了近三十年第一丞相的朱審烜。在朝廷裡面的威望就是不一般的,也是因爲這層特殊的關係,多年來。朱審烜都是盡心盡力。維繫大晉朝廷的統治,思想一樣根深蒂固,若是蘇天成提出來其他的思路,譬如說不能夠實行繼承製度了,估計朱審烜會第一個跳出來反對。

凡事有利就有弊,沒有十全十美的。

大晉二十四年八月十五。

中秋節到來。皇宮裡面很是熱鬧。

蘇天成和家人聚在一起慶賀中秋節,對於皇家來說,能夠有這等團圓的機會,非常難得,朱審烜和家人也參加了。

這一夜。蘇天成喝了不少酒。

夜深了,蘇天成沒有絲毫的睡意。衆人都散去之後,他留在了御花園裡面,身邊守候的有朱審馨和劉鐵漢。

蘇天成不想有人打擾,他獨自走到了一邊,看着天上的圓月,嘴裡唸唸有詞。

忽然間,天空出現了一匹飛馳的白色駿馬,駿馬在天空之中翱翔之後,慢慢的降落到了蘇天成的身邊。

蘇天成臉上帶着微笑,微微唸叨,這一天終於到來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四十年時間了,穿越之前,也剛好是四十歲,這是老天的安排。

蘇天成跨上了駿馬,駿馬一聲長鳴之後,載着蘇天成,飛向了天空之中。

。。。

一直等候的朱審馨和劉鐵漢,遲遲沒有見到皇上,有些着急,兩人循着皇上走過的路線找尋,但看見的一幕,令他們大驚失色。

皇上坐在地上,臉上帶着安詳的笑容,閉着眼睛,臉色蒼白。

御醫很快趕來了,大晉的醫術已經很發達了,但所有的御醫都不知道皇上得了什麼病,只知道皇上的脈搏非常的微弱。

皇上的身體一向很不錯的,小病小災幾乎都沒有出現過。

蘇天成的病倒,一下子令皇宮和朝廷亂套了。

深夜,在京城的文武官員,悉數都集中在皇宮外面,他們在這裡靜靜等候,能夠進入到皇宮裡面的,也就是朝廷丞相,消息就是通過這些丞相帶出來的。

朝中官員的異動,也引發了老百姓的注意,畢竟中秋節,老百姓也一樣要過節。

很快,有人打聽到了,皇上病重。

整個京城都轟動了,很多的老百姓開始朝着皇宮的方向而去。

集聚在皇宮外面的人越來越多,但秩序井然,所有人都是默默的等候消息。

蘇天成終於醒了。

御花園裡面的那個情景,他自己是清楚意思的,自己在前面的那個世界四十年,穿越之後,來到大明王朝的末年,也是四十年,這是天地輪迴的註定。

朱審馨、春屏、王芙蓉、柳如是、顧橫波、陳圓圓等人,都圍攏在牀邊,每個人的眼睛都是紅的。

“你們不要哭了,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朕也不能夠例外,朕這一輩子,有你們陪着,滿足了,其實朕建立大晉王朝,朕不在乎,朕在乎的是和你們度過了這麼多年。。。”

蘇明劼帶着諸多的皇子、皇女,包括皇孫,悉數跪在牀前。

“明劼,你就要開始擔負起重任了,朕平日裡該說的都說了,該如何做,你也知道,朕唯有一件事情,一直都沒有說,今日也要說了,朕走之後,你要支撐起來這個家,不管是皇家還是尋常的百姓之家,都要有主心骨,都要團結,你就是主心骨,你的心裡要時時刻刻想着親人,手足相殘的事情,絕不能夠發生。”

蘇天成看了看諸多跪在面前的兒子和孫輩。

“你們都記住,家和萬事興,這個道理,誰都會說,但不一定都能夠做到。自古以來皇家就是多事的,朕走之後,不希望發生這些事情,你們一定要自律,不能夠因爲是皇家子弟,就有着太多的特殊。”

朱審烜帶着朝中的丞相,跪在了牀前。

儘管大晉朝廷已經廢除了跪拜的制度,但在病危的皇上面前。他們選擇了跪下。

蘇天成吃力的握住了朱審烜的手。

“大哥,這麼多年過去了,你我能夠配合的如此緊密,恐怕歷朝歷代都不會出現這等的奇蹟,你比朕年長,朕曾經擔心,你是不是會想到功高震主的事宜,朕如今要閉眼了,也就安心了。沒有出現這等的事情,蘇明劼是你的侄兒,不管怎麼說。你都要堅持一段時間。好好的輔佐明劼,明劼沒有經過過廝殺,很少吃苦,儘管在外磨礪了,但和你我的經歷是無法比較的,明劼的看法過於的樂觀。有些時候,你還是要告訴他,現實是殘酷的。。。”

朱審烜一直在哽咽,根本就說不出話來了,幾十年在一起。他和蘇天成之間,絕非君臣關係那麼簡單。

“大哥。拜託了,諸位愛卿,拜託了,朕在天上,也要看着你們的,若是你們不能夠好好的輔佐明劼,朕在天上也要責罰你們的,你們要多多保重身體,爭取多在朝中做事。。。”

蘇天浩與蘇天然一樣跪在了牀前。

“大哥,這麼多年了,你在朝中做的很好,讓朕非常的欣慰,可朕一直都沒有讓你做丞相,你不要多心,朕早就和你說過,你的能力尚不能夠勝任丞相一職,若是勉強上去了,丟醜的是我們蘇家,朕走之後,想必朝廷一定會推薦你做丞相的,朕希望你推辭,朕這是肺腑之言。”

“二哥,朕與你之間的恩怨,早就過去了,朕也不在乎那些往事了,不過朕還是有幾句話,要特別和你說說,朕希望你自律,這些年來,朕聽到了一些議論,都是說到你和你的家人,朕在世的時候,可以罩着,朝中文武大臣看在朕的面子上,也不好過於的追究,但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朕走了,若是你不能夠嚴厲管束自身、管教家人,真的惹出事情來了,難道還想着相安無事嗎。”

“大哥,二哥的家事,也就是你能夠說說了,朕走之後,希望你能夠多多約束,我蘇家不能夠有辱沒祖宗顏面的事情出現。”

子時,精神突然不錯的蘇天成,要求皇宮侍衛擡着他到皇極宮。

劉鐵漢親自擡着轎子,走在前面。

朱審馨等人,默默的跟在後面。

蘇天成居然能夠自己走下轎子。

看着天上的一輪圓月,蘇天成站在皇極殿前面的臺階上,突然指着天空大聲的怒吼了。

“蒼天,朕不悔這一生,該做的朕都做了,朕有很多話想說,可朕什麼都不想說,朕就是一句詩詞,送給老天,蒼天悲歌歌一曲,狂飆爲我從天落。”

蘇天成的這句話說出來之後,本是一輪圓月的天空之中,剎那間涌動出來厚厚的雲層,電閃雷鳴之間,大雨從天上落下來了。

宮中的鼓聲響起來。

宮外的文武百官和百姓,全部都跪下了,這鼓聲是什麼意思,他們非常清楚。

三百多年過去了,物是人非,大晉皇室依舊存在,只不過沒有掌控權力了,皇室成爲了國家的象徵,成爲了所有人崇拜的對象。

最令人感嘆的是大晉王朝的強盛,自從大晉王朝建立以來,一直都遵循按照制度和要求做事情,令這個王朝不斷的強盛,幾乎沒有遭遇過多少的波折,更是憑藉着一國之力,阻止了無數次的戰爭,後來的皇室子弟,順應歷史潮流,主動讓出了權力。

大晉王朝的創始皇帝蘇天成,是全世界都知道的皇帝,成爲了衆口一詞的改變世界歷史的第一人,這份榮耀,足以令皇家自豪了。

一箇中年人來到了京城,他看着周圍熟悉的一切,嘴裡喃喃自語。

“花非花,夢非夢,花如夢,夢似花,夢裡有花,花開如夢。

心非心,鏡非鏡,心如鏡,鏡似心,鏡中有心,心如明鏡。”

(最後囉嗦幾句話,一年多時間,寫完整本書,有很多感慨,感謝讀者大大的支持,正是因爲捨不得,故而推遲了幾天完本,目前上傳新書《鐵血兵戈》,講述唐朝末年的故事,風格與本書有所不同,主角的性格出現了明顯的變化,我會努力寫的更加的精彩,期盼得到讀者大大的支持,拜謝了,謝謝一年多時間的支持,懇請繼續得到支持。)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1189章 稱帝(1)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413章 羣英會第845章 慘敗(3)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25章 原來如此第129章 忠告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675章 計中計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22章 青樓第581章 尊嚴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268章 敵情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1184章 行動(1)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45章 租子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59章 收穫季節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1190章 稱帝(2)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418章 造勢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202章 商議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1190章 稱帝(2)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614章 剪不斷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158章 籌謀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417章 訓斥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7章 馬市驚魂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273章 麻煩事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653章 預判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1083章 廷辯(1)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485章 計劃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703章 遠見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776章 迅雷動作(1)
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1189章 稱帝(1)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413章 羣英會第845章 慘敗(3)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25章 原來如此第129章 忠告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675章 計中計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22章 青樓第581章 尊嚴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268章 敵情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1184章 行動(1)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45章 租子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59章 收穫季節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1190章 稱帝(2)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418章 造勢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202章 商議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1190章 稱帝(2)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614章 剪不斷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158章 籌謀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417章 訓斥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7章 馬市驚魂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273章 麻煩事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653章 預判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1083章 廷辯(1)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485章 計劃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703章 遠見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776章 迅雷動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