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棋逢對手(2)

審訊本應該是擠牙膏的形式,問一點說一點的,可這次沒有這樣的麻煩了,中年人很痛快的開口說了,沒有絲毫的隱瞞和猶豫,其實這人很是奇怪,一旦打開了心結,就沒有什麼顧忌的地方了。

中年人交代的過程中,不僅僅是蘇天成和渠清澤,就連記錄的吏員,都被震驚了。

中年人其實是遼東的漢人,還是當地的生員,也算是讀書人了,後金劫掠的時候,被抓住了,本來抱着必死的信念,可惜被後金的某位軍官看上了,獻給了後金的某位漢人大臣,這個大臣也夠厲害的,專門派出了韃子,將中年人的家人也抓過來了,這樣的情況下,中年人屈服了,開始爲後金效勞了。

這位後金的大臣,正是范文程。

通過中年人的交代,蘇天成知道了,范文程一直都在勸說皇太極,優待漢人,促使皇太極做出來正確的決策,吸納文人,盡最大力量改變不同種族人羣之間的關係,提升漢人的地位,限制滿人的特權,通過這些年的努力,後金民族之間的矛盾大爲緩和。

自從阿濟格在六月份入關劫掠,遭遇慘敗之後,皇太極開始注意蘇天成和江寧營了,採取一切可能的辦法,對付蘇天成和江寧營,這樣的籌劃,進行了幾個月的時間了。

負責這項工作的,正是范文程。

爲此,皇太極拿出來了大量的金銀,通過方方面面的關係,總算是推動了這項工作,皇太極很清楚,明朝的大臣之間,勾心鬥角。相互都不買賬,加上范文程熟知漢人的習性,兩相結合,很有可能通過暗地裡的手段,徹底擊垮蘇天成,只要蘇天成遭遇不測。江寧營也就不會有多大的威脅了。

中年人說到這些情況之後,蘇天成倒吸一口涼氣,看來皇太極果然厲害啊,雖說有范文程效勞,但也要皇太極能夠聽得進去,皇太極本人是滿族人,在後金,滿族人是有着特殊地位的,其餘人在滿族人的眼裡。都是奴才,處於這樣的情況下,皇太極能夠聽進去意見,善待漢人和其餘民族的人,足見其雄心壯志,這也更加體現出來了,皇太極是不一般的人才。

蘇天成不禁有些擔憂了,說實話。朝廷裡面的不少大人,鼠目寸光。相互之間鬥來鬥去,根本就沒有想到朝廷的利益和國家的利益,更不用說爲老百姓考慮了,朱由檢和皇太極兩人比較起來,差別太大了,一個剛毅果斷。一個優柔寡斷,一個身邊人才濟濟,一個身邊大都是爲自身利益考慮的大臣,一個能征善戰,一個在深宮長大。不管怎麼說,都沒有可比性的。

但不管皇太極有多麼的優秀,大清後來推行的重農抑商、閉關鎖國的政策,令中華民族一蹶不振,就從這個方面來說,蘇天成也要阻止歷史的重演。

一次兩次的失敗,皇太極不會在意,可能會更加的堅忍不拔,可朝廷裡面的某些大臣,是不是能夠抵抗謠言誘惑,誰能夠說得清楚。

“我這次到關內來,主要的任務,是鼓動明朝衛所軍官鬧事的,範大人知曉明朝準備在陝西裁撤衛所的事情了,按照範大人的安排,我扮作了京城裡面官員的幕僚,給寧夏衛諸多的衛指揮使透露出來這個消息,他們的情緒很是激烈,也聽從了我提出來的建議,已經準備外出活動了,至於說活動的重點,是北直隸、山東、四川等地方。”

“這幾個地方,也是範大人選擇的,北直隸是京城所在地,這裡的衛所將軍鬧事,比如要震動朝廷,山東經歷過太多的戰火,經不起折騰,若是這樣的消息傳出去,衛所軍官鬧事,很有可能引發山東的大亂和動盪,至於說四川,身處大明腹地,歷來被稱作天府之國,這裡的衛所軍官若是能夠鬧事了,範大人考慮派出軍士來,鼓勵四川的軍士譁變和造反。”

“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大人必然會受到影響,下一步,範大人會再行計劃,最終的目的是借刀殺人,也就是借朝廷的手,除掉大人。”

。。。。。。

蘇天成的臉色凝重。

第一次聽到這些話語,他打內心裡面佩服皇太極,計劃周密,能夠利用方方面面有利的條件,只要能夠達到目的。

但有一件事情,困惑蘇天成。

朝廷裡面的大臣,就算是再不濟,也不會屈從於後金,不管怎麼說,在這些大臣的眼裡,後金不過是北邊一小撮的蠻夷,何況諸多大臣自身的利益,還沒有受到影響,所以說他們投靠後金的可能性,幾乎爲零,就更不用說位高權重的大臣了。

不存在有人投降後金的情況,那這裁撤衛所軍隊的消息,皇太極是如何知道的呢。

從中年人說到的情況來看,很多的消息,皇太極都是知道的,這恰恰是最危險的地方,後金的情報工作,做到了這個份上,太厲害了,反過來看,大明對後金的情況,幾乎是一無所知,沒有人能夠混進後金的軍隊裡面去,也沒有人願意冒這樣的險,不要看錦衣衛厲害,說到去後金控制的遼東做暗線,一個個都是面無血色,根本就不去,迄今爲止,蘇天成獲取後金的情報,還是隻能夠依靠黃在勝。

一個時辰之後,中年人說完了。

“你說了這麼多,足見你的誠意,有一個問題,本官想問問,我大明朝的這麼多情報,皇太極是如何知曉的,范文程又是怎麼知道的。”

中年人搖搖頭。

“這樣絕密的情況,我是不可能知道的,範大人也絕不會說的,若是知道,我就直接說出來了,不過,依照我的理解,最終起作用的,還是黃金白銀。”

蘇天成點點頭,贊同了中年人所說的話語,他其實也有這樣的想法,這恰恰是最爲難辦的,若非花費巨大的氣力,耗用很長的時間,根本就查不出來人。

皇太極有着如此的雄心壯志,絕不會心疼黃金白銀,加上范文程的運作,利用中年人這種奸細,到大明朝各地,刺探情報,鼓動騷亂,不過是小菜一碟。

這個世界上,普通的百姓,包括好多的官吏,都是喜愛黃金白銀的。

“你好好歇息,養養身體,本官答應你的事情,一定會做到的。”

蘇天成站起身,準備離開了。

既然蘇天成說出來這樣的話語,中年人爲數不多的日子應該是好過了,不存在捱打,也能夠吃到上好的酒菜了。

“大人難道不問什麼了。”

蘇天成看着滿臉疑惑的中年人,微微一笑。

“你以爲只有皇太極和范文程相信你嗎,既然你都說了,本官就沒有問的必要了,本官還可以告訴你,不管是皇太極,還是范文程,都要倒在本官的手裡,可惜的是,你看不到那天了。”

中年人沒有在意,更沒有迴避蘇天成的眼神,等到蘇天成說完之後,中年人忽然說出來了一段話語。

“我相信大人能做到,面對大人的時候,我感覺到無所適從,內心有什麼想法,根本無法隱瞞,大人的氣質,是我見過所有人中間,最爲傑出的,我無法形容,不要說范文程大人,就是皇太極,也不一定能夠比較的。”

蘇天成忽然有了興趣。

“這麼說你見過皇太極嗎。”

“遠遠的看見過,我在範大人家裡的時候,遠遠看見皇太極,皇太極和身邊的人也是不一樣的,一眼就能夠看出來。”

“嗯,你說的是實話,本官也認爲,皇太極的確很不錯,我們之間,可謂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究竟鹿死誰手,讓時間和事實來說話。”

“大人的胸懷,我是佩服的,儘管我沒有資格說這樣的話,可我還是覺得,若是皇太極不能夠暗算大人,最終會敗在大人手下的。”

渠清澤一直都沒有說話,跟着蘇天成出來之後,他忍不住了。

“大人,下官還想着問一些情況的,可大人不問了,下官也不好意思開口了。”

“想必你還想着問問,他在什麼地方落腳,接觸過哪些人,到了寧夏衛的駐地,聯繫過哪些衛指揮使,是不是這方面的問題啊。”

渠清澤不停的點頭。

“這些問題,的確不用問了,早就有答案了,至於說他接觸過哪些人,你認真想想,他被劫掠到後金去之後,怎麼可能和關內有什麼聯繫,他的情況,與黃在勝有着很大的不同,身爲范文程的幕僚,地位不高不低,不需要做諸多的苦力事情,這一次能夠接受任務,深入到關內,說明範文程是非常看重此次任務的。”

“大人,情況已經清楚了,下一步該怎麼做啊。”

“你們馬上去落實一件事情,將中年人的家眷弄出來,送到內地去,告訴他們,永遠不準暴露身份,還有,殺掉幾個後金韃子,送到中年人的家裡去,一把大火燒了他們的家,不要露出任何的破綻,弄成意外的情況,哼,范文程既然想着和我鬥,那我們就好好鬥鬥。”(未完待續。。)

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69章 發榜(1)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845章 慘敗(3)第240章 故人來(2)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1014章 誤判?(3)第3章 痛下殺手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156章 出發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772章 海戰(2)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616章 理還亂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247章 協調會(1)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1115章 老頑固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368章 碰撞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77章 郡主來了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391章 慘敗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824章 準備(3)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772章 海戰(2)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
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69章 發榜(1)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845章 慘敗(3)第240章 故人來(2)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1014章 誤判?(3)第3章 痛下殺手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156章 出發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772章 海戰(2)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616章 理還亂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247章 協調會(1)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1115章 老頑固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368章 碰撞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77章 郡主來了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391章 慘敗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824章 準備(3)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772章 海戰(2)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