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千鈞一髮(2)

(感謝飢餓的山獅、山自偉岸投出了寶貴的月票,謝謝了。)

江寧營的行動是非常迅速的,也是有條不紊的,其實各營一直都是整裝待發的,只要命令下達之後,馬上就可以出發了,何況這次跟隨行動的,還有炮兵營。

蘇天成的心裡沒有底,那個俘虜,算得上是他最大的依靠之一了,若是這個俘虜不屈服,不肯說實際情況,那麼自己只能夠在離開寧夏後衛駐地的時候,找到熟悉路徑的嚮導了,可這裡的嚮導,不可能很清楚錫伯族和達烏爾族的部落所在地的。

一炷香的時間到了,俘虜被押進來的時候,蘇天成內心是非常緊張的。

征戰本來就是賭博,很好有萬事俱備的情況。

俘虜進來之後,主動跪下了。

“大人,在下是有罪之人,剛纔想清楚了。”

自稱爲在下,明顯是讀書人了,蘇天成眼睛裡面,閃過一絲光芒。

“哦,想到了什麼,說出來吧。”

“在下劉基,延安府人氏,崇禎四年延安府生員,四年末,因爲鄉試落地,和幾位同窗周遊,來到了寧夏後衛駐地,想不到遇見了蒙古韃子侵襲,在下的幾個同窗,都死於戰亂之中,在下勉強活命,被押解到河套地區,後來才知道,是被錫伯族部落擄掠了。”

“在下也想着,一切都完了,有過尋死的年頭,也是一次偶然的機會。遇見了錫伯族部落首領,首領看我氣勢不一般。注意到了,故而到了首領的身邊,在下曾經想着,堂堂讀書人,豈能委身於異族蠻夷,可身邊人的熱情豪爽,打動了在下,在下時常在想。若是我大明朝的讀書人,也有錫伯族人一樣豪爽坦蕩,何至於形成目前的局面。”

“在下被聘爲了錫伯族部落首領的軍師,也出過了一些主意,得到了他們的信任,可兩個月之前,老首領病故身亡。在下是漢人,不受人待見,新任的首領信不過漢人,故而在下成爲可有可無之人,這次首領派出軍隊,入關劫掠。要求在下參與,畢竟在下是漢人,熟悉關內的情況,在下也清楚,區區幾百人入關。等同於自取滅亡,說不定這是首領設下的計謀。就是想着讓在下送命的。”

蘇天成的臉上,露出了微笑。

“呵呵,看來你也是落魄之人啊,首領要求你入關,你本來想着必死,卻沒有預料到,寧夏衛的軍士,根本不敢和你們接觸,任由你們肆掠,所以說,你有了求生的慾望,想着能夠建立功業,回到部落之後,重續輝煌,得到首領的信任,因爲你在部落生活多年,深知他們的習性,他們不會無緣無故殺人,心思坦蕩一些,就是要殺掉某人,也是要求他去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若是這人能夠回到部落,身份地位立刻改變了。”

劉基臉色發白,身體晃動了一下。

“大人是怎麼知道這些事情的。”

蘇天成當然知道,他是穿越人士,對於蒙古人的豪爽,以及朋友之間的禮儀,都掌握一些的,大學的時候,曾經有兩個蒙古族的同學。

“好了,本官知道這些事情,既然你說出來了自己的身份,本官想,你恐怕還想說一些什麼的。”

“罪人剛纔看到大軍正在準備,想必大人是準備要有所行動了。”

“你的觀察很是仔細,本官不妨告訴你,江寧營準備進入河套地區了,目標就是錫伯族和達烏爾族部落的駐地,他們多年肆掠關內,也該要付出代價了。”

“若是大人信得過罪人,罪人願意爲大軍的嚮導,只是懇請大人,饒了罪人的家眷。”

“這沒有問題,本官是爽快人,你還有什麼要求,一併說出來,你我約定,本官不想以勢壓人。”

劉基的身體顫抖了一下,一字一句的開口了。

“罪人想恢復生員的身份,能夠參加科舉考試,罪人不想以前的那段經歷暴露出來,罪人想着重新做人。”

“合情合理,沒有問題,本官也有要求,你若是盡心盡力幫助江寧營,本官不僅幫助你隱瞞一切的事宜,還會在鄉試的時候,向主考官推薦你,可你若是三心二意,出爾反爾,本官挖你的祖墳。”

劉基的表現很是奇怪,看了看蘇天成之後,突然嚎啕大哭了。

好一會,劉基安靜下來了。

“大人,罪人絕不敢三心二意,這麼多年以來,罪人最爲思念的就是父母,最對不起祖宗,罪人根本不敢想今後,大人是罪人的再生父母,罪人豈敢出爾反爾。。。”

有了劉基當嚮導,大軍進入河套地區,將要省去很多的麻煩,劉基在河套地區生活了五年時間了,應該是熟悉所有情況了,何況作爲部落首領的軍師,更是要關注周圍部落的情況的,蒙古各部落,因爲生存環境的惡劣,相互之間時常要進行廝殺的,掠奪了其他部落的財富和人口,自己所在的部落,纔可能壯大起來。

錫伯族的壯大,也就是幾年的時間,明朝末年的時候,錫伯族都不是很有名。

蘇天成突然有了一種奇怪的想法,難道說錫伯族的強大,與劉基有關嗎,蒙古各部落的文化,是遠遠不能夠和大明內地比較的,缺乏了文化,發展必然受到阻礙,就算是後來的大清朝,進入到關內,統一中原之後,也是注重文化的發展和傳承。

劉鐵漢等人側面提醒了蘇天成,不知道劉基是不是可靠,蘇天成告訴他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若是自己懷疑劉基,就不會用劉基來當嚮導了,當然,強大的自信也讓蘇天成能夠做出來這樣的決定。

蒙古各部落的軍隊,不會太多,按照皇太極兵力的分配,滿洲八旗總數不過十二萬人,每旗也就是7500人,相對來說,滿洲八旗的軍士是滿員的,可蒙八旗就不一定了,比如說,滿洲八旗每個牛錄額真帶領的是300軍士,蒙八旗每個牛錄額真帶領的軍士,基本沒有達到300人,有的甚至只有150人。出現這樣的情況,也是因爲蒙古大漠的生活條件困苦,人員的繁衍受到很大的阻礙,人員的增長是很慢的。

基於這樣的情況,就算是錫伯族所有軍士聚集起來,不可能超過兩萬人,沒有能力殲滅江寧營一萬五千人。

連夜出發之後,劉基是跟隨在蘇天成身邊的,他開始詳細介紹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的情況,蘇天成終於知道了自己對手的大致情況。

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是新近慢慢崛起的兩個族羣,在蒙古草原和沙漠裡面,成爲了領頭羊,若不是皇太極的崛起,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甚至可能開始統一整個的蒙古部落了,兩個部落長期駐紮在河套地區,這裡有着最爲肥沃的草場,對於依靠遊牧生活的蒙古部落來說,草場就是生命。

有了好的草場,加之時常進入大明邊關劫掠,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的人口迅速開始增加了,部落以超乎衆人預料的速度發展,人口增多了,軍士必然增加,另外一個方面,開銷也增加了,這些年以來,兩個族羣的部落,不僅僅是進入關內劫掠,在大草原上面,也攻擊其他的族羣。

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的首領,都是八旗的旗主,各自統領有軍隊,其中錫伯族部落的軍隊,人數超過一萬了,勢力最爲強大,達烏爾族部落的軍隊,也接近萬人了,這一次,皇太極警告了蒙古各部落,一定要注意大明朝的江寧營,不要輕易進入到關內,兩個族羣的旗主,不是很在意,加之部落的需求大幅度的增加了,所以這次各自派出一個牛錄的軍士,試探一下情況,若是沒有什麼事情,大規模的入侵就要開始了。

瞭解到情況之後,蘇天成更加的着急,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的距離不是很遠,也就是兩百多裡地,若是一個族羣遭遇到進攻,另外一個族羣會很快馳援的,這也就是說,洪承疇帶領的五千將士,將要迎戰兩個族羣的兩萬左右的軍士。

這種危險,不用多考慮,就可以清楚了。

劉基在地圖上面,詳細標記了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所在的位置。

看着地圖上面的兩個小點,蘇天成心急如焚,這個時候,他期盼洪承疇帶領的將士,沒有能夠找到好的嚮導,依舊在草原和沙漠裡面盤旋,雖然說這樣的可能性不大。

大軍加快了行軍速度,正月初四,來到了安寧堡所在的地方,大軍要從這裡越過長城,進入到河套地區。

馬華彪帶領的將士,先期抵達了這裡,主要是爲大軍採購補給,特別是糧草,氣候寒冷,將士的營養必須要跟上,肉食更是不能夠少的,否則在草原和沙漠作戰,體力不濟了,錯失戰機不說,自身還有可能遭遇到危險。

寧夏後衛的於指揮使一直跟隨大軍行動,這個時候,也不敢耽誤了,爲大軍準備了大量的羊肉和豬肉,都是煮熟之後,切成一條一條的,便於將士攜帶。

離開安寧堡的時候,於指揮使爲江寧營指派了是個嚮導,這些都是曾經深入過河套地區的軍士。

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53章 目不忍睹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12章 知己知彼第81章 未雨綢繆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1184章 行動(1)第371章 探究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122章 眉姑娘第476章 啓動第177章 無法無天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490章 近憂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129章 忠告第444章 想不到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1173章 歹毒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106章 禮儀第467章 敗退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418章 造勢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159章 剿匪(1)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883章 對決(5)第145章 後續事宜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316章 大比武(1)第123章 唐海泰第809章 前兆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3章 痛下殺手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774章 海戰(4)第160章 剿匪(2)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1167章 迅雷(2)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337章 血色殘陽(2)
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53章 目不忍睹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12章 知己知彼第81章 未雨綢繆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1184章 行動(1)第371章 探究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122章 眉姑娘第476章 啓動第177章 無法無天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490章 近憂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129章 忠告第444章 想不到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1173章 歹毒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106章 禮儀第467章 敗退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418章 造勢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159章 剿匪(1)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883章 對決(5)第145章 後續事宜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316章 大比武(1)第123章 唐海泰第809章 前兆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3章 痛下殺手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774章 海戰(4)第160章 剿匪(2)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1167章 迅雷(2)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337章 血色殘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