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鐵腕平亂_四 咸陽老世族的最後時刻

四 咸陽老世族的最後時刻

北阪之戰,對貴胄元老們不啻炸雷擊頂。

這些元老雖然都曾經有過或多或少的戰場閱歷,但在變法的年代裡,都早早離開了軍旅,離開了權力,對秦國新軍已經完全不熟悉了。況且,時當古典車戰向步騎野戰轉化之時,軍旅的裝備,打仗的方略,甚至傳統的金鼓令旗,都在發生着迅速的變化。二三十年的疏離,完全可以使一個老將變成軍事上的門外漢。他們熟悉義渠國這種傳統野戰的威力,還記得當年秦國的戰車奈何不得這聚散無常的牛頭兵,否則,義渠國可能也早被秦國徹底吞沒了。但是,元老們卻不熟悉秦國新軍。在他們眼裡,新軍就是取締了兵車、變成了騎兵步兵而已,能厲害到何處去?看到義渠牛頭兵漫山遍野壓向北阪,而秦軍只有三個五千人方陣時,他們都以爲一萬多對十萬多,義渠縱然戰力稍差,也是勝定無疑。尤其是孟西白族人與那些舊時將軍出身的元老們,早已經在津津評點秦軍的缺陷了。

“雲車上是誰?還說和人家野戰?”

“義渠牛頭兵,野戰老祖宗。誰不知道?”

“完了完了,嬴駟這小子完了!”

“何能不完?連個大將都沒有!老秦國幾時弄成了這樣?”

“老太師,義渠兵蠻勢得很,將來難弄,誰能打敗大牛首?”

那時候,這羣貴胄元老已經不是老秦人,而是觀戰使團了。當野牛陣在“哞哞哞”的連天吼叫中壓過來的片刻之間,元老們一片驚呼:“哎呀——野牛陣太狠了!”一片悲天憫人的哀嘆,卻分明滲透出無法抑制的狂喜。可驚呼未了,那舒心的笑意就驟然凝固了。秦軍步陣弓弩的威力教他們目瞪口呆,秦軍鐵騎摧枯拉朽般的衝鋒殺傷,使他們心痛欲裂,北方山野冒出來抄了義渠後路的那支黑色鐵騎,更教他們欲哭無淚。貴胄元老們在義渠人遍野的慘叫哭喊與鮮血飛濺中,死一樣的沉寂了。及至嬴虔閃電般殺了義渠國大牛首,被殺怕了的義渠人茫茫跪倒時,元老們大多都軟癱在了山坡上。

老甘龍幾乎變成了一根枯老的木樁。整整一天一夜,不吃不喝不睡,一個人在後園石亭下呆呆地望着蒼穹星羣的閃爍,望着圓圓的月亮暗淡,望着紅紅的太陽升起。家老輕悄悄走來稟報說,大公子甘成被山戎單于押解到了咸陽,國君卻派人送到太師府來了,大公子渾身刀劍傷痕,昏迷不醒……老甘龍依然木樁一樣佝僂着,沒有說話。

夜晚再次來臨,老甘龍進了浴房,開始了齋戒沐浴。這是一種古禮,在特別重大的事情之前盡戒嗜慾潔淨身體,此所謂“齋戒以告鬼神,潔身以示莊敬”。老甘龍本來就慾念全消,此刻更是平靜,枯瘦如柴的身子泡在碩大的木盆中,淹沒在蒸騰的水霧中,竟恍恍惚惚地睡去了……隱隱約約的,外邊有杜摯的哭聲和哄哄嗡嗡的說話聲,良久方散。可是,老甘龍還是沒有出來。

三日後的清晨,老甘龍素服隻身來到了咸陽宮的殿下廣場。他從容地展開了一幅寬大的白布,肅然跪坐,抽出一柄雪亮的短劍一揮,齊刷刷削去了右手五根指頭。看着鮮血汩汩流淌,老甘龍仰天大笑,揮起右手在白布上大書——穆公祖制,大秦洪範。費力寫完,頹然倒在了冰冷的白玉廣場。

及至老甘龍醒來,周圍已經全是素服血書的貴胄元老。他們打着各種各樣的布幅,赫然大書:“棄我祖制,天譴雪災”!“新法逆天,屬國叛亂”!“貶黜世族,殷鑑不遠”!如此等等。一片白衣,一片白髮,倍顯悲壯悽慘。

消息傳開,國人無不啞然失笑,紛紛圍攏到廣場來看稀奇。在老秦人看來,突如其來的那場驚雷暴雪,無疑是上天對誅殺功臣的震怒,對商君的悲傷。如今,卻竟然有人說這場暴雪是上天對放棄“祖制”的譴責,當真離奇得匪夷所思。看來這天象也是個面團團,由着人捏磨,到誰手裡都不一樣,尋思着便哄哄嗡嗡地議論,有的竟高聲叫罵起老天來。

正午時分,元老們向大殿一齊跪倒,頭頂請命血書齊聲高呼:“臣等請命國君,復我穆公祖制——”

殿閣巍巍,沒有任何聲息。本來異常熟悉的秦國宮殿,此刻對於貴胄元老們來說,卻如同天上宮闕般遙遠。北阪大戰後,國君本來要召見他們,可那時卻沒有一個能夠清醒地站出來說話的元老。他們眼看着國君輕

蔑地笑了笑就走了,那真是令人寒心的笑。今日,無論如何也不能喪節屈志,要拿出老秦人的風骨,要讓朝野盡知:世族元老別無所求,要的就是穆公祖制。

嬴駟的書房,正在舉行秘密會商。

對於世族元老的請命舉動,嬴駟並無太大壓力。他所思謀的是,如何利用處置元老請命而一舉恢復自己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如何使這場國是恩怨就此了結。要達成此等目標,就不是他一個人一道君書所能解決的了,他必須與應該參與的所有相關力量聯手。

雖是初夏,早晨的書房裡還是有些涼氣,燎爐裡的木炭火也只是稍稍小了一些。嬴駟抄起鐵鏟,熟練地加了幾塊木炭。他在這種小事上從來有親自動手的習慣,尤其在和大臣議事的時候,內侍僕役從來不能進來,瑣細事務都是自己做,顯得很是隨和質樸。加完木炭,他看了看在座臣子笑道:“還有互不相熟者,我來介紹一番。上大夫、國尉盡皆知曉,無須多說。這位乃公伯嬴虔,這位乃函谷關守將司馬錯將軍。剛趕回來的兩位,文員乃商於郡守樗裡疾,將軍乃前軍副將山甲。諸位奉書即到,嬴駟甚覺快慰。今日,世族元老要恢復穆公舊制。諸位之見,該當如何處置?”

樗裡疾、司馬錯與山甲三人,一則爵位官職較低,二則剛匆匆趕到,所以都沒有說話。景監、車英則因爲是朝野皆知的商君臂膀,答案不問自明,所以也沒有說話,只是看着國君嬴駟。殿中沉默有頃,公子虔淡淡道:“人同此心。我看君上就部署了。”

“正是如此,人同此心!”樗裡疾突兀開口,聲音響亮得連自己也嚇了一跳。

“噢?”嬴駟笑了,“人同何心啊?”

“剷除世族,誅滅復辟!”樗裡疾毫不猶豫地回答。

“樗裡卿皁白未辨,何以如此論斷?”嬴駟還是笑着。

“嘿嘿嘿,不除世族,無以彰顯天道,無以撫慰民心。”

“司馬錯、山甲二位將軍,以爲如何?”

“人同此心!”兩員將軍同聲回答,精瘦的山甲還加了一句,“早該如此。”

“上大夫,國尉。”嬴駟輕輕地嘆息了一聲,“不要有話憋在心裡,說。”

車英驟然面色通紅,高聲道:“君上,臣請親自緝拿亂臣賊子!”

景監陰沉着臉道:“臣請爲監刑官,手刃此等狐鼠老梟!”

“公伯以爲如何?”

蒙着長大面罩的嬴虔身子不自覺地抖了一下,聲音卻很是平淡道:“爲國鋤奸,理當如此。”

“好。”嬴駟輕輕叩了叩書案,“山甲將軍輔助國尉,樗裡疾輔助上大夫,其餘刑場事宜,司馬錯將軍籌劃。也該了結了。”

會商一結束,車英帶着山甲立即出宮,調來五百步卒五百馬隊。車英派山甲帶領大部軍兵去世族各府拿人,一個不許走脫。自己卻親自帶了兩個百人隊來到廣場。老貴胄們正在涕淚唏噓地向着宮殿哭喊,突聞鏗鏘沉重的腳步,不禁回頭,卻是大驚失色——車英手持出鞘長劍,正帶着一隊甲士滿面怒色地大步逼來。

“你,你,意欲何爲?”杜摯驚訝地喊了起來。

“給我一齊拿下!”車英怒喝一聲,長劍直指,“國賊豎子,也有今日!”

杜摯嚇得踉蹌後退,正巧撞在一個甲士面前,立即被扭翻在地結結實實捆了起來。一時間,蒼老的吼叫接連不斷,百餘名元老貴胄統統被捆成了一串。只剩下枯瘦如柴鬚髮如雪的老甘龍,甲士們卻難以下手,只怕捆壞了這個老朽,殺場上沒了首犯。車英大踏步走了過來,盯住渾身血跡斑斑的老甘龍,冷冷笑道:“老太師,想甚來?”

“豎子也,不可與語。”老甘龍閉上了眼睛。

“老賊梟!”車英一聲怒吼,劈手抓住甘龍脖頸衣領一把拎了起來,又重重地摔到地磚上,“捆起來!這隻賊老梟,撞石柱,割耳朵,斷手指,照樣害人,死不了!”變法後的秦國新軍中平民奴隸出身者極多,對變法深深地感恩,對舊世族本能地仇恨,今日拘拿逼殺商君的老貴族,本來就人人爭先,要不是怕殺場沒了主犯,豈容老甘龍自在半日?此時一聽國尉命令,兩名甲士大步趕上,將地上猥瑣成一團的老甘龍,一繩子狠狠捆了起來。

一個月後,秦國大刑,刑場依舊設在渭水河灘。

圖謀復辟的世族八十餘家一千餘口男丁,全數被押往渭水刑場。依嬴虔的主張,株連九族,斬草除根,殺盡老世族兩萬餘口。可是嬴駟斷然拒絕了,在這種斡旋權衡的大事上,嬴駟向來是極爲清醒的。他相信,只要除掉頑固元老嫡系的成年男丁,就足以穩定大局,物極必反,太狠了只能傷及國家元氣。

消息傳出,舉國震動。老百姓們從偏遠的山鄉絡繹不絕地趕到咸陽,都要看這爲商君昭雪的天地大刑。關中的老秦人更是拖家帶口,趕大集一般從東西官道流向咸陽城南的渭水草灘。六國特使也匆匆趕來了——這是秦國的大事,但六國卻都擔着干係,當初逼殺商鞅,六國都是對秦國強硬施壓的。如今秦國又要翻個個兒,會如何對待原先這筆舊賬?山東六國心中忐忑不安,都覺得這是件摸不透的棘手事。如今的秦國不是從前了,誰願意輕易開罪這個強鄰?

時當初夏,東西十多裡的渭水草灘一片碧綠,此刻變成了人山人海。聰明的商人們乾脆將雜貨帳篷搬到了草灘,農人們趁着看熱鬧,還買了夏忙農具鹽鐵布帛等,一舉兩得,生意分外紅火。然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逶迤數裡的酒肆長案。咸陽的有名酒家全都在草灘擺開了露天大排案,包紅布的酒罈黑壓壓地望不到邊。其中最有聲勢的,是魏國白氏渭風古寓的露天酒肆,一溜三排木案長達一里餘,各種名酒擺得琳琅滿目,大陶碗碼得小山一般。但有祭奠商君者,饋贈美酒,分文不取。人們本來就喜氣洋洋,有酒更是興奮。長案前人頭攢動,灑酒祭奠者川流不息。已經是須發灰白的白門總事侯嬴,親自督促着僕役們,爲每一個祭奠商君的秦人斟酒,忙得滿頭大汗,卻是樂此不疲。

到得午時,一陣大鼓沉雷般響起,人山人海呼嘯着擁向高處的河岸土包。

一千多人犯被甲士們魚貫押進了刑場中央。爲首者,正是白髮蒼蒼的甘龍。人犯所過之處,無不騰起一片怒吼:“誅殺國賊——殺——”本想赳赳赴刑以彰顯骨氣的老甘龍,在萬千人衆的憤怒喊殺中,不由自主地低下了一顆白頭。時至今日,他才知道“國人皆曰可殺”這句古語的震懾力,一股冰涼的寒氣滲透了他的脊樑,一切賴以支撐的氣息都乾涸了。踉蹌幾步,他癱倒在草地上,再也無法挪動半步了。挾持的兩名甲士一陣緊張,生怕他被嚇死在這裡,不由分說,架起老甘龍飛步來到行刑樁前,緊緊捆在高大的木樁上,使這個最爲冥頑的老梟不至於軟癱下去。

人犯就位,身穿大紅吉服的監刑官景監在土臺上高聲宣道:“大刑在即,朝野臣民,聽國君訓示——”

國君要出來麼?這是誰也沒有想到的。人山人海,頓時安靜了下來。

刑臺中央緩緩推出了一輛高高的雲車,嬴駟的聲音彷彿從天上飄向河谷草灘,從來沒有這樣高亢:“秦國朝野臣民們:本公即位之初,國中老舊世族勾連山東六國,逼殺商君!又勾連戎狄部族,圖謀復辟!賴朝野國人之力,秦國得以剿滅義渠,擒拿復辟國賊,爲商君昭雪!從今日起,秦國恪守新法,永久不變!大秦國人,當萬衆一心,向逼殺商君的山東六國,復仇!”

黑茫茫山海般的人羣振奮了。此刻,還有什麼能比國君親自出面說明真相,併爲商君昭雪更能激動人心?一片連天徹地的歡呼聲,頓時瀰漫在河谷草灘:“國君萬歲!”“新法萬歲!”“向六國復仇!復仇——”

被綁縛在刑樁上的甘龍擡起了頭,目光死死盯住了高高的雲車,卻一句話也喊不出來。

最爲震驚的還是臺上觀刑的六國特使,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恰恰發生了——秦國國君當着萬千國人,竟公然將誅殺商鞅的罪責推到了六國頭上!當此之時,誰能辯駁得清白?更何況,當初還有“請殺商君書”留在秦國。可那是“請殺”,如何竟變成了“逼殺”?特使們慌亂地交頭接耳,一個個面色蒼白。看來,老秦和山東六國這血海冤仇是結定了。

又是一通大鼓,景監一劈手中令旗,高聲喊道:“行刑——殺——”

一片刀光閃亮,碧綠的草灘上滲出了汩汩流淌的紅色小溪,渭水又一次變紅了。

渭水南岸,正有一騎快馬飛來。馬上騎士的紅色斗篷飛動如一團火焰,望着北岸刑場的人山人海,他突然勒馬,哈哈大笑:“好好好!”飛馬向渭水白石橋飛馳而來。

(本章完)

第四章 秦國求賢令_三 求賢令應時而出第八章 連橫奇對_一 張儀的聲音振聾發聵大事年表第八章 失才亡魏_三 坎坎伐檀兮 置之河之幹兮《大秦帝國》·史源_第五部 《鐵血文明》第十二章 三轅各轍_四 呂不韋終於立定了長遠方略第五章 情變橫生_六 殷殷宴席生出了無端波瀾第一章 無妄九鼎_四 大雨落幽燕第一章 暮政維艱_五 華陽夫人憋出了一字策第九章 孤城血卜_二 塵封的兵器庫隆隆打開第十章 偏安亡齊_六 戰國之世而能偏安忘戰 異數也第十二章 盤整華夏_一 歲末大宴羣臣 始皇帝佈政震動朝野第五章 冬戰河內_二 咸陽宮夤夜決策第十章 合縱回光_二 化周有長策 大軍撼山東第七章 迂政亡燕_五 易水之西 戰雲再度密佈第六章 滔滔江漢_四 江峽大戰 水陸破楚第九章 霹靂手段_四 陰謀與孤獨的老人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二 逍遙峰的鼓盆隱者大秦帝國第三部下卷第五章 情變橫生_三 胡楊林中的落寞庭院第十二章 收復河西_三 衛鞅出奇兵 老龍賈酣戰身死第十二章 不寧不令_一 大義末路何茫然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_六 李斯受命籌劃 帝國創制集權架構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二 流火落葉公器心大秦帝國第四部下卷第十四章 百年一亂_二 司馬錯講述的軍旅故事第六章 亂政亡趙_一 秦國朝野發力 謀定對趙新方略第一章 權相變異_五 李斯開始了別出心裁的才具施展第五章 衛鞅入秦_四 初入秦地謹慎探詢第十五章 長平大決_一 年輕的大將軍豪氣勃發楔子第七章 興亡縱橫_三 狂狷齊王斷了最後一條生路第七章 大成合縱_三 壯士捨身兮濰水茫茫秦風_秦國兵器第五章 天地再造_三 亙古奇書陰符經第六章 秦軍悲歌_五 各具內憂 章邯刑徒軍與王離九原軍第十章 胡服風暴_五 林胡騎術震驚了趙雍六 走出暴秦說誤區:秦帝國法治狀況之歷史分析第一章 初政颶風_五 韓國疲秦計引發出驚雷閃電第二章 國恥昭昭_六 逢澤獵場中陰謀與財富較量第五章 情變橫生_五 情之有契 心之唯艱秦風_秦之禮儀第一章 暮政維艱_二 天地不昭昭 謀國有大道第二章 國恥昭昭_五 國恥刻石血淚斑斑第十一章 雄傑悲歌_五 一錯再錯 雄傑悲歌第九章 分治亡楚_三 項燕良將老謀 運籌舉步維艱第十四章 百年一亂_四 大星垂滄海第二章 山東雄傑_四 安邑郊野的張家母子第七章 流火迷離_二 塞上春寒 心變情異第八章 失才亡魏_六 緩賢忘士者 天亡之國也第五章 情變橫生_二 秋夜高樓 秦箏忽起第五章 情變橫生_一 弭兵論戰 嬴子楚聲名鵲起諸子百家_法家第十二章 收復河西_五 戰國格局大變 咸陽祝捷封商君第六章 滔滔江漢_二 隱世後墨再出山第八章 政俠發難_三 黑篷車主與神秘的工匠第九章 縱橫初局_一 燕山幽谷 維風及雨第七章 迂政亡燕_二 束手無策的燕國釀出了一則奇計大秦帝國第四部《陽謀春秋》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五 渭城白露秋蕭蕭第一章 暮政維艱_二 天地不昭昭 謀國有大道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四 天齊淵波瀾詭譎第三章 東方龍蛇_五 兩使入秦皆惶惶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四 點點漁火不同眠第五章 術治亡韓_六 瀕臨絕境 韓王安終於要孤城一戰了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_七 方塊字者 華夏文明旗幟也第三章 西出鎩羽_五 命乖車生禍名將_田單第六章 亂政亡趙_一 秦國朝野發力 謀定對趙新方略第四章 咸陽初動_一 幽幽南山 不寧不令第九章 分治亡楚_五 三日三夜不頓舍 項燕大勝秦軍第七章 瓦釜雷鳴_七 白氏老族長搬動了大靠山第四章 風雲三才_三 驅年社火中尉繚突然逃秦第五章 衛鞅入秦_三 茅津渡兩情惜別第七章 帝國烽煙_二 帝國回光 最後秦王的政變除惡第八章 連橫奇對_三 匕首金窟黑冰臺第四章 秦國求賢令_一 車英出奇計 洮水峽谷大血戰第六章 子楚還國_五 一波三折 先機行險第四章 風雲三才_五 清一色的少壯將士使秦國大軍煥然一新第六章 亂政亡趙_二 趙遷郭開 戰國之世最爲荒誕的君臣組合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二 蘇秦別情下楚國第十四章 大帝流火_八 七月流火 大帝隕落第六章 風雲再起_三 燕山腳下的古老城堡諸子百家_名家大秦帝國第三部中卷第十章 蒹葭蒼蒼_一 鼎沸中游離的浮冰第二章 山東雄傑_二 雙傑聚酒評天下第五章 術治亡韓_三 《韓非子》深深震撼了年輕的秦王大秦帝國第三部中卷第七章 興亡縱橫_四 樂毅臨機入咸陽第八章 連橫奇對_二 第一國王與第一丞相大秦帝國第四部中卷諸子百家_陰陽家第一章 初政颶風_三 人性之惡 必待師法而後正第八章 政俠發難_三 黑篷車主與神秘的工匠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_四 呂氏衆封建說再起 帝國朝野爭鳴天下治式第一章 無妄九鼎_二 秦武王隱隱覺得不妙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四 天齊淵波瀾詭譎第七章 興亡縱橫_四 樂毅臨機入咸陽大秦帝國第一部下卷
第四章 秦國求賢令_三 求賢令應時而出第八章 連橫奇對_一 張儀的聲音振聾發聵大事年表第八章 失才亡魏_三 坎坎伐檀兮 置之河之幹兮《大秦帝國》·史源_第五部 《鐵血文明》第十二章 三轅各轍_四 呂不韋終於立定了長遠方略第五章 情變橫生_六 殷殷宴席生出了無端波瀾第一章 無妄九鼎_四 大雨落幽燕第一章 暮政維艱_五 華陽夫人憋出了一字策第九章 孤城血卜_二 塵封的兵器庫隆隆打開第十章 偏安亡齊_六 戰國之世而能偏安忘戰 異數也第十二章 盤整華夏_一 歲末大宴羣臣 始皇帝佈政震動朝野第五章 冬戰河內_二 咸陽宮夤夜決策第十章 合縱回光_二 化周有長策 大軍撼山東第七章 迂政亡燕_五 易水之西 戰雲再度密佈第六章 滔滔江漢_四 江峽大戰 水陸破楚第九章 霹靂手段_四 陰謀與孤獨的老人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二 逍遙峰的鼓盆隱者大秦帝國第三部下卷第五章 情變橫生_三 胡楊林中的落寞庭院第十二章 收復河西_三 衛鞅出奇兵 老龍賈酣戰身死第十二章 不寧不令_一 大義末路何茫然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_六 李斯受命籌劃 帝國創制集權架構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二 流火落葉公器心大秦帝國第四部下卷第十四章 百年一亂_二 司馬錯講述的軍旅故事第六章 亂政亡趙_一 秦國朝野發力 謀定對趙新方略第一章 權相變異_五 李斯開始了別出心裁的才具施展第五章 衛鞅入秦_四 初入秦地謹慎探詢第十五章 長平大決_一 年輕的大將軍豪氣勃發楔子第七章 興亡縱橫_三 狂狷齊王斷了最後一條生路第七章 大成合縱_三 壯士捨身兮濰水茫茫秦風_秦國兵器第五章 天地再造_三 亙古奇書陰符經第六章 秦軍悲歌_五 各具內憂 章邯刑徒軍與王離九原軍第十章 胡服風暴_五 林胡騎術震驚了趙雍六 走出暴秦說誤區:秦帝國法治狀況之歷史分析第一章 初政颶風_五 韓國疲秦計引發出驚雷閃電第二章 國恥昭昭_六 逢澤獵場中陰謀與財富較量第五章 情變橫生_五 情之有契 心之唯艱秦風_秦之禮儀第一章 暮政維艱_二 天地不昭昭 謀國有大道第二章 國恥昭昭_五 國恥刻石血淚斑斑第十一章 雄傑悲歌_五 一錯再錯 雄傑悲歌第九章 分治亡楚_三 項燕良將老謀 運籌舉步維艱第十四章 百年一亂_四 大星垂滄海第二章 山東雄傑_四 安邑郊野的張家母子第七章 流火迷離_二 塞上春寒 心變情異第八章 失才亡魏_六 緩賢忘士者 天亡之國也第五章 情變橫生_二 秋夜高樓 秦箏忽起第五章 情變橫生_一 弭兵論戰 嬴子楚聲名鵲起諸子百家_法家第十二章 收復河西_五 戰國格局大變 咸陽祝捷封商君第六章 滔滔江漢_二 隱世後墨再出山第八章 政俠發難_三 黑篷車主與神秘的工匠第九章 縱橫初局_一 燕山幽谷 維風及雨第七章 迂政亡燕_二 束手無策的燕國釀出了一則奇計大秦帝國第四部《陽謀春秋》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五 渭城白露秋蕭蕭第一章 暮政維艱_二 天地不昭昭 謀國有大道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四 天齊淵波瀾詭譎第三章 東方龍蛇_五 兩使入秦皆惶惶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四 點點漁火不同眠第五章 術治亡韓_六 瀕臨絕境 韓王安終於要孤城一戰了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_七 方塊字者 華夏文明旗幟也第三章 西出鎩羽_五 命乖車生禍名將_田單第六章 亂政亡趙_一 秦國朝野發力 謀定對趙新方略第四章 咸陽初動_一 幽幽南山 不寧不令第九章 分治亡楚_五 三日三夜不頓舍 項燕大勝秦軍第七章 瓦釜雷鳴_七 白氏老族長搬動了大靠山第四章 風雲三才_三 驅年社火中尉繚突然逃秦第五章 衛鞅入秦_三 茅津渡兩情惜別第七章 帝國烽煙_二 帝國回光 最後秦王的政變除惡第八章 連橫奇對_三 匕首金窟黑冰臺第四章 秦國求賢令_一 車英出奇計 洮水峽谷大血戰第六章 子楚還國_五 一波三折 先機行險第四章 風雲三才_五 清一色的少壯將士使秦國大軍煥然一新第六章 亂政亡趙_二 趙遷郭開 戰國之世最爲荒誕的君臣組合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二 蘇秦別情下楚國第十四章 大帝流火_八 七月流火 大帝隕落第六章 風雲再起_三 燕山腳下的古老城堡諸子百家_名家大秦帝國第三部中卷第十章 蒹葭蒼蒼_一 鼎沸中游離的浮冰第二章 山東雄傑_二 雙傑聚酒評天下第五章 術治亡韓_三 《韓非子》深深震撼了年輕的秦王大秦帝國第三部中卷第七章 興亡縱橫_四 樂毅臨機入咸陽第八章 連橫奇對_二 第一國王與第一丞相大秦帝國第四部中卷諸子百家_陰陽家第一章 初政颶風_三 人性之惡 必待師法而後正第八章 政俠發難_三 黑篷車主與神秘的工匠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_四 呂氏衆封建說再起 帝國朝野爭鳴天下治式第一章 無妄九鼎_二 秦武王隱隱覺得不妙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四 天齊淵波瀾詭譎第七章 興亡縱橫_四 樂毅臨機入咸陽大秦帝國第一部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