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國恥昭昭_六 逢澤獵場中陰謀與財富較量

六 逢澤獵場中陰謀與財富較量

逢澤獵場豔陽高照,和風帶暖,正是圍獵的大好時光。

逢澤岸邊是連綿起伏的山,尤其是北面的芒山碭山,遙遙相望恍若一體,時人統稱芒碭山。這片山澤密林蒼蒼葦草茫茫,其中又不乏起伏舒緩的大片草地,是各種野獸生存的上好水草之地,也是便於馳突狩獵的佳場勝地。芒碭山之所以成爲中原圍獵的勝地,還在於它有兩種極爲珍貴且奔跑如飛的靈物,一是麇,二是麋鹿。麇,後人稱爲獐,似鹿卻沒有角,非但善於奔跑跳躍,而且可以逢水游泳,正是狩獵高手極具刺激的對手。麋鹿,當時人稱四不像,其角似鹿非鹿,其頭似馬非馬,其身似驢非驢,其蹄似牛非牛。這四不像溫順通靈,若能捕到馴養,那真是善解人意的罕見珍品。然而更吸引狩獵者的是,四不像的肉是天下難覓的補陽神物。會盟大典上魏惠王所說的“逢澤鹿肉”正是此物。

有天下聞名的獵場,六國會盟這樣的盛典,豈能沒有一場大型圍獵?

魏惠王是個非常精於享樂之道的君主,更是大型圍獵的箇中高手。祖父魏文侯和父親魏武侯已經創下了強盛基業,他的青少年時期都是在華麗的宮廷中度過的,既沒有帶兵打仗,也沒有出使奔波。雖不能說沉溺於聲色犬馬,卻也是實實在在地浸透了富貴奢華。三十年前,父親魏武侯病逝時,要不是弟弟公子緩密謀篡奪他的繼位權力,他也決不會打起精神與公子緩勢力周旋,最後將其全部剷除。即位以來,他一直以這次奪位大戰爲驕傲,認爲自己是天生奇才,自當統一天下。即位第二年,他即宣佈稱王,向天下顯示了他的勃勃雄心。列國嘲笑他“繼位八年,一事無成”,他哈哈大笑。在他看來,真正的王者是大氣揮灑,關鍵處一戰定乾坤,何在乎整天計較些許勝負?像六國分秦這樣的大謀劃,如果不是他這個魏王,誰能聚盟六大國?大計一旦確定,實施交給丞相和將軍們就行了,王者氣度在於揮灑富貴使天下仰望如萬仞高峰,始能震懾天下。正因如此,魏惠王對會盟圍獵異常重視,昨夜在王帳中與公子卬謀劃到四更天方睡。其間上將軍龐涓緊急晉見,報告趙國策動秦國叛亂遲滯和秦國陰雨連綿的事,意欲請魏惠王敦促六國從速集結兵馬等候機會。魏惠王大手一揮:“上將軍,明日再議可也,圍獵大事須得謀定。”龐涓悶悶不樂。他要龐涓坐下出謀劃策,龐涓卻說:“臣不通狩獵。臣告辭。”他知道龐涓出身寒門,確實不懂大型狩獵,也沒有挽留。之後魏惠王又和公子卬琢磨了圍獵的每個細節,纔打着哈欠去了後帳,撲到已經酣睡的狐姬身上。

早晨醒來,晴空豔陽,魏惠王的心情特別舒暢。

圍獵總帥公子卬一聲令下,魏國的三千鐵騎和臨時增調的七千步卒共一萬之衆,分作三面浩浩蕩蕩地向芒碭山獵場進發。漫山遍野,鼓號震天,旗幡飄揚,場面蔚爲壯觀。魏惠王戎裝甲冑,身背硬弓長箭,踏上大梁工匠特爲六國圍獵打造的王車,隆隆出動了。明亮的陽光與王車鑲嵌的極品珠寶交相輝映,使車中的魏惠王天神般燦爛威武。環視原野的壯闊氣勢,他覺得自己比周穆王神遊西天還要有氣魄。在他的王車後面,是狐姬的一輛小巧精緻的青銅軺車。狐姬內穿緊身紅裙,外罩一領價值連城的紅底金絲披風,在金燦燦的銅車蓋下盡顯嫵媚的風采。這是魏惠王的精心傑作。他沒有讓狐姬乘坐篷車,而是讓她乘一輛特製的軺車。這種軺車是天下通行的車輛,輕巧堅固,有一頂車蓋立在車廂中央。若是官車,則車蓋的高低以車主人品級的高低而定,最高六尺,最低三尺。狐姬的車蓋自然是六尺極品,站在車中亭亭玉立,裙帶招展,比坐在四面遮擋的篷車中倍顯風姿。再後並行的是上將軍龐涓的戰車和圍獵總帥公子卬的華麗軺車。只有龐涓固執,自己親自駕馭一輛戰車,腰繫短劍,揹負弓箭,脫下了會盟大典時那身華麗的裝束,換上了一領黑色披風和戰場甲冑。正是這一點魏惠王奈何不得龐涓,也正是在這一點上魏惠王隱隱約約地有點兒不喜歡龐涓,覺得他有時莫名其妙地讓自己掃興。按照本心本性,魏惠王不大喜歡這種一天到晚國事不離口的死板僵硬人物。身邊一個丞相公叔痤,一個上將軍龐涓,恰恰都是這種人,令魏惠王經常感到很不自在。若非公叔痤和龐涓目下是魏國柱石,魏惠王可能根本不想見他們。

轔轔隆隆的車聲和馬蹄聲、鼓號聲、腳步聲、四野驅趕野獸的呼喝聲混雜瀰漫,等閒之人耳音閉塞,講話也不由自主地高聲大氣。車上的魏惠王卻是耳聰目明,不斷向四野瞭望。猛然,他眼睛一亮,長劍向高坡後一指,高聲命令:“四不像!快!”馭手一抖馬繮,四馬展蹄,王車便隆隆衝上高坡。坡下綠色的葦草中正有被軍士驅趕出來的幾頭四不像奔跑跳躍。王車向坡下衝鋒間,魏惠王已經取下硬弓搭上長箭,看看飛馳的王車漸漸接近四不像百步之遙,魏惠王一箭射出,領頭的那隻四不像悲鳴一聲,倒在葦草中掙扎。

“魏王萬歲!”四面山頭上圍觀的軍士一齊歡呼。

歡呼聲中,王車已經衝到,魏惠王左手抓着車軾,伏身一個魚鷹掠水般的動作,將那頭帶箭的四不像擄上王車。

“萬歲!萬歲!魏王萬歲!”漫山遍野又是一陣歡呼跳躍。

魏惠王對着剛剛趕到的狐姬大笑:“這隻四不像賞給

狐兒!”

“狐兒謝過我王。”狐姬豔麗柔媚地笑了。

公子卬在軺車上拱手讚歎:“我王不愧獵場高手,臣弟欽佩之至!”

魏惠王大笑:“逢澤逐鹿,鹿死我手,吉兆也!”

龐涓瞭望着北面的廣闊山原,指着隱隱約約的紅藍色旗幟:“魏王,山後趙侯正向這邊圍過來了。”

魏惠王豪氣大發:“好啊!翻過山去,會會趙種。”

圍獵總帥公子卬高聲命令道:“獵場北移,會合趙國!”

大隊人馬轟轟隆隆向北面的山頭圍來。翻過山頭,只見葦草茫茫的山坡上奔馳着趙國的三千騎兵,他們是馳馬圍獵,趙成侯也是棄車換馬。若不是那一件翻飛舒捲的紅藍斗篷和那面隨他飄移的“趙”字大旗,偌大獵場還真是難以找到他的準確位置。魏惠王向龐涓一揮手:“走,追上趙種!”說完輕輕跺腳,王車向長長的山坡俯衝而下。龐涓一抖馬繮,兩馬戰車隆隆跟進。

手搭涼棚一望,魏惠王眼見趙成侯在飛馬追趕一頭奔走如飛的麇,高聲命令:“斜插過去,截住那隻麇!”但是,魏惠王的王車尚在趙成侯的戰馬之後大約三箭之地,要斜插躍前,首先就要追上趙成侯。馭手一聲長嘯,四匹火紅色的西域良馬一齊嘶鳴飛奔,直逼趙成侯的白色戰馬。

趙成侯久經沙場,視野寬闊,早看見魏惠王駕車來追這頭獐子。假若這頭獐子果真被魏惠王截取獵獲,趙國顏面何存?他自然知道魏惠王的王車寶馬皆是天下極品,尋常戰馬根本無法與之爭先。但他這匹白馬卻大非尋常,原是陰山草原的野馬馴化而來,非但有一日千里的長腿耐力,短程衝擊的爆發力更是如霹靂閃電。他冷冷一笑,打一個長長的呼哨,雄駿異常的白馬長嘶一聲,凌空展蹄,貼着茫茫葦草幾乎是飛了起來!雖然如此,魏惠王的王車也已經從三箭之外趕了上來,駟馬嘶鳴,車輪隆隆,氣勢非凡。堪堪接近,王車企圖斜插超前。豈知白馬靈動異常,趙成侯外側的腳輕輕一貼,白馬箭一般躥出半頭截住了斜插之路。狩獵競賽,魏惠王的王車自然不能去硬撞趙成侯戰馬。王車馭手一聲尖嘯,駟馬鼓勇飛起,要靠更快的速度迂迴超前。一旦超出,魏惠王便可一箭射中三丈之外的獐子。千鈞一髮之時,前面突然現出一條小溪,王車駟馬不避溪流,隆隆衝入水中。此時白馬卻是一聲長嘶,騰空而起,飛過小溪。在白馬下落的瞬息之間,趙成侯也從馬上凌空飛躍,一隻大鳥般疾撲獐子,活活將飛縱的獐子一把抓住。趙成侯雙手提起獐子哈哈大笑:“魏王,承讓!”

魏惠王也哈哈大笑:“趙侯該當得此麇,可喜可賀。”

這時,龐涓的戰車也已經趕上,向趙侯拱手笑道:“恭賀趙侯馬到成功。”

趙成侯提起獐子笑道:“上將軍,送你做個坐墊。”正欲擲出,低頭一看哈哈大笑,“慚愧慚愧,竟教我給整死了。”說完雙手向前突然一拋,獐子便向龐涓凌空飛來。龐涓雙手接住,端詳笑道:“沒有傷痕。它與良馬競跑,活活累死了。”

魏惠王與趙成侯同聲大笑一陣。笑罷趙成侯拱手道:“魏王,我的密使已經派出,不日將到隴西。魏國大軍也該出動了。盟主不動,他國不敢爭先也。”

龐涓笑道:“趙侯不以爲太遲緩了麼?”

“不緩。”趙成侯笑道,“關中正逢陰雨,恰好給了我策反需要的一段時日。六國兵馬應該乘此時機,即刻着手集結,開進各自位置。魏國韓國在函谷關內,楚國在武關內,趙國在離石要塞,燕國當在雲中以西。假若集結遲緩,西部一旦起事,就會孤立無援,東部也會失去機會。”

魏惠王很不願意在豔陽高照的獵場說這種事,覺得簡直是浪費大好時光,但又不便直說,皺着眉頭問龐涓:“上將軍之意如何?”

龐涓拱手笑道:“臣以爲,趙侯不必思慮大軍集結之事,龐涓會教你滿意。趙國只要把西部的事辦妥,足矣。”

“好,有上將軍一諾,趙種安得不放心?”趙成侯又轉頭笑道:“魏王啊,這齊國不出兵還要分一杯羹,公平麼?趙種以爲,齊國至少當出糧草兵器和一些軍餉。”

魏惠王沉吟點頭:“有理。好,找齊王說去。”說着一指東邊山後的紫色旗幟,“在那裡,走!”一跺腳,王車從草地上平穩滑出。趙成侯飛身上馬,龐涓催動戰車,一齊向東邊山頭而去。翻過山坡,但見起伏不平的茫茫葦草中,舒捲的紫色大旗四面飄揚,顯然在從四面圍趕鹿羣。兩支隊伍輕騎馳突,倒更像是戰場操練。年輕的齊威王親自駕着一輛戰車追殺獵物。看陣勢,他顯然已經發現了魏惠王趙成侯,駕着戰車迎了過來,齊國將士也從四面聚攏而來。

齊威王遙遙拱手:“魏王,趙侯,田因齊有禮了。”

魏惠王和趙成侯同時拱手:“齊王獵物豐厚,可喜可賀。”

齊威王笑道:“魏王趙侯,可願下車稍歇,品嚐一番齊酒?”

“正合我意,齊王可人也!趙侯,來。”魏惠王大笑着跳下王車。

趙成侯撫須大笑:“趙種酒命,豈有躲酒之理?”當即翻身下馬。

齊國軍士已經在草地上鋪下了一張巨大的白色羊皮氈,又從一輛車上擡下三個木酒桶。氈旁草地上也支起了鐵架,齊國軍士利落地宰殺了一隻四不

像,吊在鐵架上烤了起來。齊威王又鄭重地請龐涓、公子卬和狐姬入座,六人開始了熱烈的飲酒談笑。

魏惠王轉動着手中粗樸的盛酒陶碗笑道:“齊爲大國,簡樸若此?”

齊威王大笑:“魏王謬獎了,田因齊何敢當簡樸二字?魏王想說我寒酸也。”

衆人一齊大笑。趙成侯道:“哪裡話來?總比我趙種還強一些。”說着摘下腰間的皮酒袋一晃,“老兵一個。”

衆人笑聲中,魏惠王咳嗽一聲道:“齊王啊,六國分秦,齊國有一份。你不出兵,能否出點兒財貨糧草?”

齊威王沉吟道:“但不知,盟主想讓齊國承擔幾多?”

“軍糧十萬斛、馬草五萬擔、盔甲兵器五萬套,另加萬金。”

齊威王思忖有頃:“魏王,糧草兵器我出。萬金之數,齊國無力承擔。”

魏惠王大爲驚訝:“萬金也無法承擔?齊國財富何處去了?”

齊威王看魏惠王驚訝的樣子,不禁大笑道:“國有財貨,安得無處可用?獎勵墾荒、更新兵器、開辦學宮、賞賜將士,何處不用金錢?田因齊糧草兵器有一些,金錢,可是拮据得很。”

魏惠王睜大眼睛,一副匪夷所思的樣子大搖其頭:“齊王何須搪塞?一個幾百年大國,任何一件國寶便價值連城,如何能拮据若此?”

“國寶?不知魏王所指何物?”

魏惠王哈哈大笑:“看來,齊王國寶還是很多,本王何知你物哉!”

齊威王搖頭微笑:“慚愧得很,田因齊不知魏王所指國寶爲何物?”

魏惠王霍然站起,高聲道:“天下財貨,聚於王室。天下富貴,莫過國王。王富而國富,王有寶而天下安。這王室藏寶就是國寶,國寶就是國力。目下魏齊並稱王國,田齊又是繼姜齊之後的老牌大國。你田氏在一百年前就是姜齊的公卿首富了。國老多財,齊國豈能沒有國寶?”

“國寶就是國力?魏王之意,誰的國寶多,誰的國力便強?”

魏惠王頗爲矜持地笑道:“多寶強國,自古皆然。”

齊威王搖搖頭:“齊國沒有這種國寶。”

魏惠王慨然一嘆:“不管齊王所言真假,本王都讓你看看我的國寶。你來看,”他用手一指那輛光華四射的王車,“我大魏國雖然立國剛剛百年,但卻有鎮國之寶,十顆夜明大珠!你知道這種大寶珠麼?每顆直徑一寸,其光芒在夜晚可照亮十二輛戰車。若一百二十輛華車相連,簡直一條彩龍!你看,眼前我這輛王車鑲有兩顆寶珠,足使這輛車價值連城,超過楚國和氏璧!”話音落點,外圍的魏國軍士一片歡呼。

魏惠王輕蔑笑道:“齊國曾富甲天下,難道可憐得沒有一件國寶?”

齊威王依舊微笑:“盟主,我的國寶不一樣。”

魏惠王一怔:“噢?還是有嘛,請道其詳。”

齊威王爽朗笑道:“田因齊以爲,國寶者,國家棟梁之才也。田因齊不才,數年來尋覓這種國寶,築起稷下學宮召集天下名士,也才堪堪覓得幾位可稱鎮國之寶的人才。目下的齊國,南有大將檀子鎮守,南部十二小國對齊稱臣,楚國亦不敢北犯我邊界。西有郡守田盼鎮守高唐關,趙國人再也不敢隨意到齊國水面捕魚,反而與我修好。趙侯,對麼?北邊有能臣黔夫鎮守滕城,民衆安居樂業,燕國七千民戶遷入齊國,我增加人口十萬。臨淄都城有仲首做司寇,齊國盜賊消失,夜不閉戶。另者,我齊國還有當世名將田忌鎮撫四方——田將軍見過魏王。”

外圍戰車旁肅立一員大將,正是昨日趕到逢澤的齊國大將田忌。他上前拱手作禮:“田忌拜見魏王。魏王康健。”

魏惠王面色難堪,卻又不得不點頭示意。

齊威王愈發直抒胸臆:“齊國至寶,光耀萬里,豈止照亮十二輛兵車而已。本王以爲,財貨應交於商人,換來糧食兵器充實國力。珠寶藏於王室,徒然四壁生輝,有何價值可言?魏王頭上一顆明珠,雖價值連城,然頂於王冠,與國何益?與民何益?魏王愛姬身上這一領金絲斗篷,更是價堪抵國,然繫於一身,與國何益?與蒼生何益?”

一席話,齊魏趙三邊人馬肅然靜場。猛然,齊國軍士歡呼雀躍起來,“萬歲”之聲震於四野。魏惠王臉色尷尬,公子卬不知所措,龐涓默然低頭。

突然,馬蹄如雨,兩騎飛至。“報”聲未落,兩人已在魏王面前拜倒。

“何事驚慌!”魏惠王無端地聲色俱厲。

騎將高聲報:“稟報大王,公叔丞相病勢危重,請大王回宮陳明大事。”

魏惠王頗爲不耐:“久病在牀,有何大事可言?”

齊威王正色拱手:“魏王國務繁忙,會盟也已經終期,田因齊告辭。”

突然,魏惠王覺得此話應該由他先講,如何你便先講了?臉一沉不睬齊威王,大步轉身:“回宮!”跳上王車,隆隆而去。

趙成侯縱聲大笑:“不想齊王奇兵突出,快哉快哉!”

“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趙侯不也一樣麼?”兩人同聲大笑,互相道別,一東一西,分道揚鑣而去。明媚的陽光下,茫茫葦草像金色的波浪,隱沒了遠去的旌旗戰車,悠長的牛角號嗚嗚捲走了萬千鐵騎。

逢澤獵場沉寂了。

(本章完)

第十一章 雄傑悲歌_四 雄心錯斷 陡陷危局第九章 孤城血卜_四 孤城一片有縱橫《大秦帝國》·史源_第一部 《黑色裂變》第五章 情變橫生_一 弭兵論戰 嬴子楚聲名鵲起第六章 櫟陽潮生_一 失望的景監大爲驚喜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一 沉沉夜幕 重重宮闈第四章 秦國求賢令_二 秦國特使來到了洛陽王城大秦帝國第二部下卷第三章 乾坤合同_一 功臣不能全身 嬴政何顏立於天下第八章 失才亡魏_四 特異的滅魏方略震動了秦國廟堂第八章 風雨如晦_二 咸陽大市爆發了驚心動魄的商戰第三章 東方龍蛇_六 幾番折衝 大起戰雲第十三章 鐵血板蕩_一 陰山草原的黑色風暴七 走出暴秦說誤區:秦帝國專制說之歷史分析第八章 連橫奇對_四 衣錦榮歸動洛陽戰國七雄_趙國第十二章 士相崢嶸_一 秦國第一次力不從心了第二章 棟樑摧折_二 長城魂魄去矣 何堪君道之國殤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二 流火落葉公器心第七章 瓦釜雷鳴_七 白氏老族長搬動了大靠山第五章 情變橫生_六 殷殷宴席生出了無端波瀾第二章 國恥昭昭_五 國恥刻石血淚斑斑第一章 六國謀秦_一 上將軍龐涓的秘密使命第三章 邯鄲異謀_三 奇貨可居 綢繆束薪第四章 咸陽初動_一 幽幽南山 不寧不令第一章 權相變異_三 殘詔斷句 李斯的勃勃雄心燃燒起來了經典大戰_鄢郢之戰第十四章 百年一亂_六 行與子還兮 我士也驕第五章 情變橫生_一 弭兵論戰 嬴子楚聲名鵲起第三章 安邑風雲_二 薦賢殺賢公叔痤憂憤而死第八章 幽燕雷霆_一 六百年老諸侯振翼而起第三章 乾坤合同_一 功臣不能全身 嬴政何顏立於天下第十一 章仲父當國_二 卑劣老伎在腐朽國度生出了驚人成效第二章 商旅大士_五 呂不韋豪爽地接受了落魄者的託付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三 消弭風暴的哲人溘然長逝第三章 安邑風雲_五 奇人名士 洞香春波詭雲譎第四章 談兵致禍_四 雲夢澤訪出了逃隱名將第八章 幽燕雷霆_四 我車既攻 我馬既同第三章 西出鎩羽_四 雄心說長策第八章 風雨如晦_一 天人亂象 三策應對第十三章 雨雪霏霏_六 病榻上的秦孝公怦然心動第三章 東方龍蛇_六 幾番折衝 大起戰雲名將_王翦第四章 談兵致禍_一 十六字訣震撼了齊威王大秦帝國第六部上卷第二章 大決涇水_三 法不可棄 民不可傷第二章 艱危咸陽_四 撲朔迷離起雷霆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四 稷下學宮的人性大論戰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五 渭城白露秋蕭蕭第七章 興亡縱橫_三 狂狷齊王斷了最後一條生路第八章 風雨如晦_五 箭方離弦 橫摧長弓第五章 術治亡韓_二 韓衣韓車 韓非終於踏上了西去的路途第十章 偏安亡齊_六 戰國之世而能偏安忘戰 異數也第四章 秦國求賢令_五 求賢令激發了衛鞅第四章 咸陽初動_五 霜霧迷離 宮闈權臣竟託一人第十二章 不寧不令_四 新朋舊情盡路營大秦帝國第一部下卷第三章 西出鎩羽_一 新人新謀棄霸統第十三章 雨雪霏霏_二 孤帆飄蓬水成冰經典大戰_南定百越、北擊匈奴之戰第五章 術治亡韓_四 天生大道之才 何無天下之心哉第六章 風雲再起_四 明大義兮真豪傑第一章 鐵腕平亂_二 百騎揚威 震懾草原大秦帝國第四部中卷第十四章 對峙上黨_五 相持三年 雪球越滾越大 勝負卻越來越渺茫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七 冬雷暴雪諸子百家_雜家第十三章 雨雪霏霏_六 病榻上的秦孝公怦然心動第六章 風雲再起_二 奉陽君行詐蘇秦第四章 咸陽初動_二 丞相府來了不速之客第三章 安邑風雲_六 棋室裡的六國角逐第三章 西出鎩羽_六 孑然一身出咸陽第一章 六國謀秦_四 分秦大計在會盟大典上敲定第十三章 雍城之亂_二 功業不容苟且 謀國何計物議第二章 大決涇水_一 治旱大舉 綱在河渠第九章 呂氏新政_四 歲首突拜相 親疏盡釋懷第八章 幽燕雷霆_二 冰天雪地的遼東軍營第一章 無妄九鼎_四 大雨落幽燕第九章 呂氏新政_二 醇醇本色 殷殷同心第二章 國恥昭昭_三 政事堂憋出了一條奇計第三章 東方龍蛇_四 布衣柴門千里駒第八章 風雨如晦_五 箭方離弦 橫摧長弓第四章 風雲三才_一 尉繚入秦 夜見嬴政第一章 暮政維艱_五 華陽夫人憋出了一字策第七章 帝國烽煙_一 天地莫測 趙高的皇帝夢終作泡影第六章 櫟陽潮生_一 失望的景監大爲驚喜第二章 大決涇水_五 碧藍的湖畔 搶工決水的烈焰轟然激發第三章 邯鄲異謀_五 商旅說政 女兒生情第一章 鐵腕平亂_四 咸陽老世族的最後時刻第十一章 雄傑悲歌_五 一錯再錯 雄傑悲歌經典大戰_邯鄲之戰第十二章 盤整華夏_四 鑄銷天下兵器 翁仲正當金人之像哉楔子第十六章 秦風低徊_三 曠古名將成國殤第三章 西出鎩羽_三 夤夜發奇兵諸子百家_儒家大秦帝國第六部下卷第三章 乾坤合同_四 架構廟堂 先謀棟樑祭秦論 原生文明的永恆光焰——秦亡兩千二百十五年祭_三 歷史煙霧的久遠彌散第四章 談兵致禍_四 雲夢澤訪出了逃隱名將
第十一章 雄傑悲歌_四 雄心錯斷 陡陷危局第九章 孤城血卜_四 孤城一片有縱橫《大秦帝國》·史源_第一部 《黑色裂變》第五章 情變橫生_一 弭兵論戰 嬴子楚聲名鵲起第六章 櫟陽潮生_一 失望的景監大爲驚喜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一 沉沉夜幕 重重宮闈第四章 秦國求賢令_二 秦國特使來到了洛陽王城大秦帝國第二部下卷第三章 乾坤合同_一 功臣不能全身 嬴政何顏立於天下第八章 失才亡魏_四 特異的滅魏方略震動了秦國廟堂第八章 風雨如晦_二 咸陽大市爆發了驚心動魄的商戰第三章 東方龍蛇_六 幾番折衝 大起戰雲第十三章 鐵血板蕩_一 陰山草原的黑色風暴七 走出暴秦說誤區:秦帝國專制說之歷史分析第八章 連橫奇對_四 衣錦榮歸動洛陽戰國七雄_趙國第十二章 士相崢嶸_一 秦國第一次力不從心了第二章 棟樑摧折_二 長城魂魄去矣 何堪君道之國殤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二 流火落葉公器心第七章 瓦釜雷鳴_七 白氏老族長搬動了大靠山第五章 情變橫生_六 殷殷宴席生出了無端波瀾第二章 國恥昭昭_五 國恥刻石血淚斑斑第一章 六國謀秦_一 上將軍龐涓的秘密使命第三章 邯鄲異謀_三 奇貨可居 綢繆束薪第四章 咸陽初動_一 幽幽南山 不寧不令第一章 權相變異_三 殘詔斷句 李斯的勃勃雄心燃燒起來了經典大戰_鄢郢之戰第十四章 百年一亂_六 行與子還兮 我士也驕第五章 情變橫生_一 弭兵論戰 嬴子楚聲名鵲起第三章 安邑風雲_二 薦賢殺賢公叔痤憂憤而死第八章 幽燕雷霆_一 六百年老諸侯振翼而起第三章 乾坤合同_一 功臣不能全身 嬴政何顏立於天下第十一 章仲父當國_二 卑劣老伎在腐朽國度生出了驚人成效第二章 商旅大士_五 呂不韋豪爽地接受了落魄者的託付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三 消弭風暴的哲人溘然長逝第三章 安邑風雲_五 奇人名士 洞香春波詭雲譎第四章 談兵致禍_四 雲夢澤訪出了逃隱名將第八章 幽燕雷霆_四 我車既攻 我馬既同第三章 西出鎩羽_四 雄心說長策第八章 風雨如晦_一 天人亂象 三策應對第十三章 雨雪霏霏_六 病榻上的秦孝公怦然心動第三章 東方龍蛇_六 幾番折衝 大起戰雲名將_王翦第四章 談兵致禍_一 十六字訣震撼了齊威王大秦帝國第六部上卷第二章 大決涇水_三 法不可棄 民不可傷第二章 艱危咸陽_四 撲朔迷離起雷霆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四 稷下學宮的人性大論戰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五 渭城白露秋蕭蕭第七章 興亡縱橫_三 狂狷齊王斷了最後一條生路第八章 風雨如晦_五 箭方離弦 橫摧長弓第五章 術治亡韓_二 韓衣韓車 韓非終於踏上了西去的路途第十章 偏安亡齊_六 戰國之世而能偏安忘戰 異數也第四章 秦國求賢令_五 求賢令激發了衛鞅第四章 咸陽初動_五 霜霧迷離 宮闈權臣竟託一人第十二章 不寧不令_四 新朋舊情盡路營大秦帝國第一部下卷第三章 西出鎩羽_一 新人新謀棄霸統第十三章 雨雪霏霏_二 孤帆飄蓬水成冰經典大戰_南定百越、北擊匈奴之戰第五章 術治亡韓_四 天生大道之才 何無天下之心哉第六章 風雲再起_四 明大義兮真豪傑第一章 鐵腕平亂_二 百騎揚威 震懾草原大秦帝國第四部中卷第十四章 對峙上黨_五 相持三年 雪球越滾越大 勝負卻越來越渺茫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七 冬雷暴雪諸子百家_雜家第十三章 雨雪霏霏_六 病榻上的秦孝公怦然心動第六章 風雲再起_二 奉陽君行詐蘇秦第四章 咸陽初動_二 丞相府來了不速之客第三章 安邑風雲_六 棋室裡的六國角逐第三章 西出鎩羽_六 孑然一身出咸陽第一章 六國謀秦_四 分秦大計在會盟大典上敲定第十三章 雍城之亂_二 功業不容苟且 謀國何計物議第二章 大決涇水_一 治旱大舉 綱在河渠第九章 呂氏新政_四 歲首突拜相 親疏盡釋懷第八章 幽燕雷霆_二 冰天雪地的遼東軍營第一章 無妄九鼎_四 大雨落幽燕第九章 呂氏新政_二 醇醇本色 殷殷同心第二章 國恥昭昭_三 政事堂憋出了一條奇計第三章 東方龍蛇_四 布衣柴門千里駒第八章 風雨如晦_五 箭方離弦 橫摧長弓第四章 風雲三才_一 尉繚入秦 夜見嬴政第一章 暮政維艱_五 華陽夫人憋出了一字策第七章 帝國烽煙_一 天地莫測 趙高的皇帝夢終作泡影第六章 櫟陽潮生_一 失望的景監大爲驚喜第二章 大決涇水_五 碧藍的湖畔 搶工決水的烈焰轟然激發第三章 邯鄲異謀_五 商旅說政 女兒生情第一章 鐵腕平亂_四 咸陽老世族的最後時刻第十一章 雄傑悲歌_五 一錯再錯 雄傑悲歌經典大戰_邯鄲之戰第十二章 盤整華夏_四 鑄銷天下兵器 翁仲正當金人之像哉楔子第十六章 秦風低徊_三 曠古名將成國殤第三章 西出鎩羽_三 夤夜發奇兵諸子百家_儒家大秦帝國第六部下卷第三章 乾坤合同_四 架構廟堂 先謀棟樑祭秦論 原生文明的永恆光焰——秦亡兩千二百十五年祭_三 歷史煙霧的久遠彌散第四章 談兵致禍_四 雲夢澤訪出了逃隱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