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節 雁門關

雁門關的南面,有一道著名的深溝——黑石溝,本是一條河道,河流枯竭後,只留下這道大溝。

溝壁是傾斜的,有的坡段,如果小心的行走,可以爬上爬下。

呼延庚命人在黑石溝里正對雁門關的方向,挖下六道彎曲的壕溝。這些壕溝之間的通道,互相錯開,金兵要通過壕溝,必須在每兩道壕溝之間橫向運動半里地。

黑石溝前,數百匹戰馬駐足觀望着,口鼻中噴吐着熱氣,四足不停在地面上搗踏,然而馬的主人們卻始終緊緊攥着繮繩,不肯輕易鬆開。

約一個謀克金軍騎兵,統一披掛着騎兵甲,在壕溝前小心翼翼地審視着雁門關方向的敵情,四周不斷有騎術精湛的輕騎自大路兩側返回隊中,向上級軍官流水般報告着周圍方向上的敵情。

在關牆上隱蔽着的呼延庚等軍官此刻只能看得見這些騎兵,卻看不到敵人的營寨。

眼前的敵人極其老道,他們將營地紮在了宋軍的視力範圍之外,這樣既可以有效地避免營地遭受突襲,還能夠另敵軍摸不清虛實。

高寵率領輕騎與忻州的金兵衝突了幾次,慢慢將他們誘向雁門關。

石家奴的直屬謀克對面是一支由無數百戰餘生的老兵組成的部隊,與其正面野戰肉搏無疑是極不明智的,充分利用壕溝障礙和遠射武器給予他們最大的殺傷,這纔是正確的戰法。

而陽繼忠手下的那些紅巾,則可以先觀摩戰鬥,學習戰鬥,在戰鬥中成長。

石家奴在彌縫着眼睛打量。城頭上的呼字大旗表明了對手的身份。呼延庚,那個擊敗過完顏銀術可,完顏粘罕,完顏訛裡朵,迫退過完顏婁室,據說完顏斡離不的死也和他有點關係。

這個難纏的敵人如今就躲在這道已經譭棄的關隘背後。

石家奴知道,金軍中許多人都對這個塞外姓的傢伙心懷戒意。雖然他還沒有與此人正面對陣,但關前那六道挖得極爲詭異的壕溝卻已經顯示出了此人的陰險和毒辣。

宋軍善箭,九長一短,衆所周知。石家奴相信,只要自己下屬一旦小心翼翼邁入了那個由緻密的壕溝和惡毒的通道構成的死亡地帶,用不了多長時間,自己所有的騎兵不是翻下壕溝就是在狹窄曲折的通道上變成活靶子。這道壕溝防線特意留下了通行的道路,目的就是引誘自己的騎兵勇士進入這一地域。

在弓弩的射程之內,騎兵爲了不至於順着河道滾下去,必定小心翼翼的下坡而被迫緩緩而行,而且必須排着隊一匹一匹馬那麼往前挪。溝的底部還有壕溝……

天色已經漸漸黑下來了,看着陰雲密佈的蒼穹,呼延庚的心一點點沉了下來,看來今夜註定將是個沒有月光的夜晚了。敵人之所以一直在壕溝前耐心等待,等的應該就是這個,看來今晚一場惡戰是不可避免的了。

現在不是春天嗎,怎麼看起來要下暴雨的樣子?看着頭頂的濃雲,呼延庚腹誹着天氣,好吧,四月底已經勉強能算初夏了。空氣中充滿了溫潤潮溼的氣息,似乎有點大雨將至的味道。

儘管下雨將會給敵人的進攻造成一定的障礙,一旦下起雨來,火箭不能用,弓弩的弓弦也最好收起來,大家拼刀吧。

隨着天色一點一點黯淡下去,陽繼忠的兩個指揮開始上城,每個人身邊都放了一個盛滿水的木桶,那是爲了防備敵軍向城頭上投擲火把用的。

從面前的敵人從容不迫等待天黑這一點來判斷,呼延庚估計這些敵軍在越過壕溝地帶時應該不會舉火,但是在登城之前這些敵軍肯定會點燃火把。

利用夜色的掩護跨越壕溝地帶是一回事,在沒有月光的夜裡摸黑登城則是另外一回事,前者是聰明,後者則是愚蠢而沒有常識。

隨着天色的變化,城頭守軍的可視距離在迅速縮短,如今即便是城頭上的人再怎麼努力的看也已經看不清黑石溝裡的情況了,至於敵軍的舉動,基本上完全看不見了。

只能作出最基本的判斷,沒有大批的密集的馬蹄聲響起,敵軍大隊應該還沒有離開。

天色漸漸黑了下來,每個伍長除了自己身邊的軍漢之外基本上就再也看不見其他人了,天空像一口黑沉沉的大鍋倒扣在頭頂上,密實得一點縫隙都不露,平日裡明亮皎潔的月光都被攔在了重重雲幕的後面……

關下突然間傳來了一陣響動,似乎是原本坐着休息的士兵們站了起來,隨着他們的動作,綴在皮甲上的鐵片發出一陣聲響,隨即似乎有一個人在喊話,離得太遠聽不清楚。但是城頭的人很清楚,敵人要開始攻城了。

翻越黑石溝的行動仍然花費了一些功夫,宋軍在黑石溝里布下了鐵蒺藜。

一直等到入夜才發起攻擊,本來便是爲了避免敵軍的弓箭給己方造成重大傷亡。不過石家奴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所能夠避免的僅僅是大規模的傷亡,個別傷亡是無法完全避免的。敵人的壕溝挖得很有學問,那些預留出的通道使得攻城方即便是明知是死亡陷阱也不得不往裡跳。

披着甲冑的鐵浮屠要全面翻越這些壕溝實在過於消耗體力了,對於已經在野外呆了一個白天的金軍騎兵而言,在攻城前必須有效地節省每一分體力。

因此當攻擊命令下達後,最先出動的是五百籤軍。石家奴的這個猛安兩千人出頭,只有他的直屬謀克是女真人,另外契丹、奚、渤海大約有四百人,強徵到猛安中的草原蠻部有六七百人,最後是一千籤軍。

剛剛走下黑石溝的河道,踩到鐵蒺藜的籤軍就停了下來,抱着腳哀嚎,身後的草原蠻部用刀砍死了幾個倒黴鬼,驅趕着他們繼續前行。

從第一道壕溝開始,所有的金兵都開始謹慎起來了,一方面因爲天黑,又不能舉火,行動過快的話容易不小心跌進壕溝,另外一方面這些金兵都知道城頭上的敵軍一定會用弩箭封鎖這些通道,因此穿越下面的六道通道時需要極爲小心。

不過第二道壕溝同樣佈滿鐵蒺藜,扎傷了許多籤軍,這些籤軍一瘸一拐的往前走,不時有人滾下壕溝。但宋軍沒有放箭。

片刻之後,金兵們已經穿越了第三道壕溝,這段路程的一半已經走完。

城頭上依然沒有動靜。

金兵們繼續向前,第四道第五道壕溝也被毫無懸念地跨越了。

到這時候,前面的籤軍和後續的草原諸部每個人心中都明白城頭的弓箭手究竟在等待什麼了。草原蠻部的臨時首領合不勒知道,敵人的弓箭明顯是準備着在那裡進行阻擊的。如果越來越多的士兵被集中在兩道壕溝之間這方寸之地上,敵人的弓箭根本不用瞄準,哪怕在黑夜中也能夠給己方軍隊造成重大殺傷。

領頭的金軍軍官沒有絲毫的遲疑,一揮手,讓自己的部屬驅趕着籤軍大步跑動着向壕溝中央的通道衝去。

這時,雁門關的城門打開了,衝出來一個長槍和旁牌的花裝隊,旁牌手在前,長槍手在後,直接黑石溝的北岸,正對壕溝中央的通道。

旁牌手到了岸邊,指揮使一聲號令,兩百名旁牌手齊齊的將旁牌往下一紮,旁牌形成了一道木牆,正好堵住壕溝中央的通道。

五百籤軍在前,其他各個謀克在後,河道里密密麻麻的擠了至少八百人,對這樣密集的人羣,根本不用瞄準,關上的宋軍開始拋射。

宋軍有意避開衝在前面的籤軍,因爲怕誤傷自己人,而在黑石溝邊上的旁牌木牆後面伸出一支支長槍,攢殺着面前的籤軍。

“咻——”

又是一撥箭矢射了下來,幾名金兵伴着慘叫聲,翻身掉下了壕溝。

而在黑石溝岸邊的,雖然是紅巾,但和他們面對面的是籤軍,戰鬥意志比紅巾差遠了,現在籤軍身後的金兵忙於應付天上的箭矢,無暇用刀來督戰了。

籤軍的身後沒有刀,面前卻有三百杆長槍在瘋狂的攢刺,面前的紅巾變得比身後的草原太君們更可怕。終於有籤軍受不了了,轉頭逃跑。

合不勒帶領草原諸部在籤軍身後督陣,他一刀砍死一個逃跑者,但更多的逃跑者涌來,將他推到壕溝裡。

幾百名要逃跑的人絕不是同樣數量的督戰隊可以攔住的。在幾條壕溝構成的狹窄地帶上,如果攔截的金兵不掉轉頭往回跑,就會被逃跑的籤軍衝到壕溝裡,斷無生理。

於是來自草原的猛士們也只好調頭偷跑。

但回去的路同樣充滿鐵蒺藜,天上是宋軍漫射的箭矢。踩中鐵蒺藜的人如果忍不住蹲下看自己的腳,就會被自己人活活踩死。

合不勒踩中了鐵蒺藜,他忍着痛,推着身前的人。前面的人吃不住力,被推倒在地,勇敢的合不勒掛着鐵蒺藜的腳一下踩在他的身上,鐵蒺藜紮在地上的那根尖刺刺進倒下者的腹部。這個倒黴蛋的慘叫聲又被幾隻腳踩了回去。

而合不勒將鐵蒺藜留在倒黴蛋身上之後,被身邊的人推擠着,踉踉蹌蹌的堅持着沒有倒下,回到了黑石溝的南岸。

求宣傳、收藏和月票啊。

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第八十二節 救魏第四十七節 阻截第一百一十六節 目標冀州第一百零三節 理順第九十節 保塞第七十二節 劉汲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二百五十二節 勇氣第一百一十節 偷閒第二十七節 從泰山到五臺山第七十七節 借鎮第十六節 爭嫡第十五節 盧龍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八節 激進第二百三十七節 單相思第二百三十八節 義無反顧第兩百一十八節 平亂第二十一節 張橫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二百二十五節 爭權第十節 戰長安(二)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一節 童穆的作用第四十五節 疊陣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三十三節 後陣第四十六節 救趙州第一百二十八節 階官與軍銜第十三節 戰長安(五)第六十四節 聯姻第一百七十六節 相殘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八十七節 藩鎮第三十節 沁水第五十五節 混亂第三十一節 太行山東麓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第一百八十七節 斬首第二百五十九節 舊法第八十八節 援兵第十節 復耕第二十三節 董平第四十七節 司農寺第三十八章 跑腿第二十四節 開戰第三十節 襄垣第三十四節 結陣第二十一節 張橫第八節 金慄山第二十三節 狹路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四十二節 兩宋之戰第二十八節 羣盜第一百七十一節 拒絕第二十六節 霸州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三節 行軍司馬第九十二節 品字第十三節 戰長安(五)第八十八節 援兵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一百五十一節 淝水第七十九節 張益謙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三十四節 結陣第三節 真相第九十三節 不利第七十九節 張益謙第七十四節 忻口第三十九節 金眼彪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五十節 旁牌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九十四節 出塞第四十一節 船料場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六節 成軍第一百九十五節 首謀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四十四節 該當如何是好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四十節 賽跑第二百五十七節 解釋第一百八十九節 報信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四十八節 路線第四十一節 六路第一百二十一節 詐城第三十一節 相州第一百二十三節 擇道第一百三十四節 仁主第四十九節 任命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
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第八十二節 救魏第四十七節 阻截第一百一十六節 目標冀州第一百零三節 理順第九十節 保塞第七十二節 劉汲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二百五十二節 勇氣第一百一十節 偷閒第二十七節 從泰山到五臺山第七十七節 借鎮第十六節 爭嫡第十五節 盧龍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八節 激進第二百三十七節 單相思第二百三十八節 義無反顧第兩百一十八節 平亂第二十一節 張橫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二百二十五節 爭權第十節 戰長安(二)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一節 童穆的作用第四十五節 疊陣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三十三節 後陣第四十六節 救趙州第一百二十八節 階官與軍銜第十三節 戰長安(五)第六十四節 聯姻第一百七十六節 相殘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八十七節 藩鎮第三十節 沁水第五十五節 混亂第三十一節 太行山東麓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第一百八十七節 斬首第二百五十九節 舊法第八十八節 援兵第十節 復耕第二十三節 董平第四十七節 司農寺第三十八章 跑腿第二十四節 開戰第三十節 襄垣第三十四節 結陣第二十一節 張橫第八節 金慄山第二十三節 狹路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四十二節 兩宋之戰第二十八節 羣盜第一百七十一節 拒絕第二十六節 霸州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三節 行軍司馬第九十二節 品字第十三節 戰長安(五)第八十八節 援兵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一百五十一節 淝水第七十九節 張益謙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三十四節 結陣第三節 真相第九十三節 不利第七十九節 張益謙第七十四節 忻口第三十九節 金眼彪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五十節 旁牌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九十四節 出塞第四十一節 船料場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六節 成軍第一百九十五節 首謀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四十四節 該當如何是好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四十節 賽跑第二百五十七節 解釋第一百八十九節 報信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四十八節 路線第四十一節 六路第一百二十一節 詐城第三十一節 相州第一百二十三節 擇道第一百三十四節 仁主第四十九節 任命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