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節 柏鄉

見到縣城中火起,一般的將領可能會想一想,起火的緣故是什麼,會不會是金兵的誘敵之計。但王德素來莽撞,他王夜叉可不管這些,立馬點起百餘親兵,直奔城池而去,讓部將率領大隊隨後趕來。王德率百餘親兵,潛至南城牆外的護城河邊。在河邊,他悄聲下令,命衆人稍微休整。爲便於渡河,這百餘親兵隻身着皮甲,王德自恃力大,將鐵甲包好了背在身後。

將要登城了,此時此刻,王德的心情反倒平靜下來,他半蹲半伏,仰臉往城牆上望去,城中一片慌亂,廝殺聲傳到城外來,城上只有些稀稀疏疏的守衛。

休息了片刻,等跟他來的這百餘親兵回覆到了最佳的體力狀態,他輕聲下令說道:“過河。”

命令下達,王德一馬當先,第一個下入河中。

護城河不寬,也不是太深,雖揹着重甲,但倚仗着過人的體力,王德很輕鬆地就游到了對岸。

過了護城河,離南城牆就只有幾十步遠了。王德沒工夫去理會衣甲上的水,卻慢條斯理地穿好了鐵甲,又再次望向南城牆的城頭。

從王德來的百餘親兵中,專有十幾人帶着掛鉤。這幾人皆臂力出衆之輩,王德一聲令下,他們排開距離,對準城垛,甩動掛鉤,幾聲輕響,不分先後的,幾個掛鉤都掛到了城頭上。

王德抽出右側大腿邊的短刀,咬在口中,又把左邊腰中的大刀固定好,以免影響攀城,隨之,又是頭一個拽住掛鉤,腳踩城牆,向上攀附。王德體力過人,雖着鎧甲,卻一點不影響他攀援的速度。

十幾個人同時爬城,弄出來的動靜不小,城上守衛的金兵聽見了,向下張望,被等在城下的宋兵弓箭手一箭射翻。

城上響起銅鑼的聲音,接着號角響了起來,這面城牆上的金兵開始集結。

但城中正在鬧內亂,韶合的猛安只有一千餘人,一半在城中彈壓內亂,剩下六百人分到四面牆,這一面才一百餘人。

柏鄉的城牆本來就不是太高,王德攀援的速度又很快,不多時,他便已抵至城頭。

過了一會,十餘名親兵也攀上了城頭。王德抽出腰間大刀,帶頭向着城牆的馬坡殺去。這面城牆的一百餘名金兵都在城頭駐守,未曾想王德沒有奪取城牆,一時間王德已經順着馬坡衝殺下去,直奔城門。

王德已經來到城門處,一刀劈翻了城門口的金兵。

血花四濺,那金兵捂着喉嚨,倚着背後的城牆,頹然坐倒,口中發出嗚嗚之聲,隨着聲音的減弱、最終消失,他眼中的驚恐之色也慢慢地消失,最後,沒有了一點的神采。

他雖沒能發出叫聲,但他的跌倒和口中的嗚嗚之聲,到底還是引起了他近處金兵的注意。

在別的金兵做出反應之前,他大吼一聲:“大軍已經登城,索虜速降!”

南城牆上原是悄寂一片,他這一聲大吼來得如此突然,直如滾雷劃過,許多金兵被他這一聲吼叫嚇得跌坐地上,或者被嚇得拿捏不穩,丟掉了手中的兵器。

隨着吼叫,王德指揮跟來的十餘人打開了城門,他的一百餘親兵一擁而入。

此時,南城牆和南城門上已不是混亂,而是混戰。王德的親兵與一百多金兵殺成一團。

王德的部將帶領大隊已經來到城外,乘着城上的混戰,王德所部分批渡過護城河,從城門涌入,南城牆的金兵已經被斬殺乾淨。

金兵副統韶合的反應也算迅速,在王德突襲南城牆、引起南部防區一片混亂後沒多久,他即開始調兵遣將,一邊繼續嚴守其餘三面城牆,一邊放棄了彈壓城內的新附軍,二十帶着本部猛安五百餘人向着城南殺來。

王德的名聲之前並不響亮,他不過是生俘過一個遼國的降將而已,這位女真副統韶合此前並不曾聽聞過他的名號,他對宋軍素來輕視,要以五百女真本部將偷城的宋將斬殺。

韶合趕到南城,發現城門內的門洞裡,城上城下,遍地都是屍體,鮮血不但在地上橫流,並濺射到牆壁上,染紅了兩面的長牆,王德舉刀高呼:“殺!”

五千人齊齊大喝一聲:“殺!”在各指揮使的帶領下,如猛虎入林,分別嚷叫,大聲呼喊。

王德的五千人兵分三路:一路徑赴縣中,殺往縣衙,盡最大的能力造成縣中混亂,以奪守軍的軍心,另一路則殺上南城牆,沿着城牆清楚金兵,發起反擊,擴大戰果,用最快的速度全線佔領全部城牆,進一步地佔領全城。還有一路,由王德親率,與韶合鏖戰。

大部分甲士們分兵兩路,一路擊向東城牆,一路撲向西城牆。

王德自己迎着韶合而去,韶合在金兵中也素稱勇士,見到王德撲來,韶合一揮手:“上。”他的親衛就向王德迎上去。

王德的親兵跟着王德,與這些女真親衛戰在一處,待將這些親衛斬殺乾淨,王德擡起頭來,眼前空空蕩蕩,只有宋軍魚貫入城搜索,韶合卻不見了蹤影。

“入城,入城。”王德大叫。

韶合已經帶着他的猛安逃跑了,被他扔在城中的兩千多新附軍,除去死去和逃跑的,剩下一千三百餘人都投降了王德。王德當即把他們都納入自己本部,分拆補入各個指揮。

王德佔領柏鄉,索超坐不住了,在呼延庚召開軍議的時候,他大步踏出:“某願率三百本部取寧晉。”

呼延庚壯其行色;“且調派三千步軍,爲制使後援。”

索超一揮手:“吾先率軍出發了。”

索超本部,重甲騎兵大約八十餘人,其他都是輕甲。他們連人帶馬,乘船轉入洨水,順利的到達寧晉城外,寧晉就在洨水岸邊。

船隻靠岸以後,手下對索超說:“步軍的船要落後一天才到,我軍在哪裡立營?”

索超道:“幸好步軍未到,我等可獨得取城大功。”

索超帶領手下的騎兵,在天矇矇亮的時候,就直接來到寧晉城下。

寧晉的正北面就是平棘,而金兵的主力正在圍攻平棘,故而在趙州境內金兵搜刮的糧草,都會集中到寧晉。宋軍佔領柏鄉後,得到了金兵常用的幾面旗幟,索超所部現在就高舉着這些旗幟,假裝推着幾輛大車。

本來大車和幾十騎已經過了吊橋,寧晉城頭來了一人,正是從柏鄉逃走的韶合。他一看這些旗幟,就大叫:“關城門,是宋軍。”

前面幾十騎加緊衝進城去,與金兵廝殺。索超所部三百騎兵,陸續都衝進了城門。

城門隨之關上了。若是今天奪不下寧晉,索超就要全軍覆沒在這裡。

索超手持大斧,左劈又砍,將身邊的金兵殺散,他擡頭一望,見遠處有一披重甲之將,衝殺在金兵的最前,徒步奔殺,呼喝不絕,左棍右刀,遠則棍掃,近則刀斫,勢極猛武,所向披靡,約百餘人的宋軍無一人可擋他一合。

宋軍中有人帶弓矢的,從後方射箭,然那敵將身上的鎧甲既厚且堅,卻是大多的箭矢都不能射透,便縱有射透的,也只是箭鏃稍入甲內,造不成殺傷。

索超心道:“聽聞寧晉的金兵守將,完顏聶爾‘以勇知名’,想來這當先衝陣的敵將便是此人了。”見宋軍已經不支,節節敗退,大約很快就會潰敗,遂吩咐左右,“且呼那敵將!”

衆軍漢呼喊了一陣,索超道:“算了,吾自呼之”

索超坐在馬上,拉開架勢,大聲呼道:“完顏聶爾,吾喚爾名,爾敢答應麼?”他聲音如雷,引得身邊軍士精神一振。

索超身邊十餘騎兵便齊齊大呼:“前頭敵將,可敢答應麼?”

一邊呼喊着,這十餘騎兵一邊向着金兵突擊,他們都是索超的手足親衛,突進無前。金兵陣型紊亂,前頭的那個敵將,完顏聶爾聽見呼聲,也不由停下腳步,回頭觀視。

他剛一扭身回頭,迎面就見一道黑影呼嘯而至,還沒反應過來,頭盔上便着了一下,緊接着,隨着衝擊之力,大步地踉蹌後退,直退了十餘步遠,撞入宋軍陣中,又接連撞到了七八個宋軍,這才止住退勢,他以棍支地,勉強站住,頭盔已經被砸進去一塊,頭上的鮮血順着頭盔流出來。

正是數十步外的索超所擲的騎兵手盾,這手盾與別人不同,乃鑌鐵打造,直徑八寸。索超一拋之下,手盾不但越過金兵的陣伍,擊中了這個敵將的腦袋,將頭盔砸得變形,並且還把這個敵將帶得退了那麼遠,一擲之威,乃至於此!

完顏聶爾這時才感到疼痛,擡頭看向鐵錘的來處,視野已然模糊,只隱約看到了一個騎在馬上的人影,一把大斧當頭劈下,他的頭顱翻滾着,看見自己的身體頹然倒下。

完顏聶爾一倒,那些金兵先是茫然片刻,很快明白髮生了什麼事後,頓時盡皆膽顫,一個個魂飛魄散,有的呆立原地,不知所措,有的轉身想逃,卻前後有敵,無路可逃,遂丟下兵器,拜倒求饒。

索超的數百部下,也相續駭然,望着索超凜然身形,許多人情不自禁地跟着那些拜倒求饒的金兵一起拜倒,只是他們卻非求饒,而是高呼:“今日方知將主之威。”

求收藏、評論、紅票、月票。謝謝大家

第二百一十九節 儲君第三十九節 金眼彪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二節 豪強第三十六節 回家第六十八節 軍紀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四節 體系第一百二十八節 階官與軍銜第四十六節 少府寺第三節 真相第四十六節 救趙州第四十九節 任命第三十一節 前陣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四十六節 少府寺第八節 金慄山第七十節 奪權第一百六十一節 處置第六十四節 巡城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十三節 戰長安(五)第四十九節 邀擊第二百一十四節 借師助剿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一節 逃民第八十二節 廢立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第一百四十七節 符離第二百四十五節 入甕第九十四節 出塞第九十二節 品字第二百三十八節 義無反顧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六節 雨荷之盟第三十八節 名正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第一百節 解難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八節 謀叛第一節 出軍第一百一十節 偷閒第二百六十節 黃袍第一百三十四節 仁主第一百二十節 遇伏第一百八十九節 報信第二節 圍解第五十節 旁牌第五十一節 劉光國第四十七節 阻截第八十二節 救魏第一百六十四節 車間生產隊第二百四十七節 安心第一百四十八節 歷史名城第八十九節 趙構第五十二節 花裝第一百一十節 偷閒第七十七節 失蹤第二節 大名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八節 謀叛第三十八節 孟津第四十八節 路線第一百七十一節 拒絕第一百七十七節 吾爲建炎天子守第三節 真相第六十六節 茂德第四十六節 飛票第二十六節 霸州第二百四十二節 完敗第一百二十一節 詐城第十節 戰長安(二)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一百三十九節 鄧州第七十四節 忻口搶更新字數,請大家先不要購買第一百四十六節 出籠第五節 潰兵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八節 謀叛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第一百六十八節 京兆府第十二節 南山賊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四十二節 兩宋之戰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三十五節 殺陣第一百五十六節 下蔡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五十一節 飛火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六十五節 借糧第一百三十二節 杜充第一百五十三節 暴雨第二十二節 援魯第一百四十八節 歷史名城第八十節 劉彥宗三策第五十一節 飛火第二節 踹營第六十七節 劫收第一百三十三節 誰的責任
第二百一十九節 儲君第三十九節 金眼彪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二節 豪強第三十六節 回家第六十八節 軍紀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四節 體系第一百二十八節 階官與軍銜第四十六節 少府寺第三節 真相第四十六節 救趙州第四十九節 任命第三十一節 前陣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四十六節 少府寺第八節 金慄山第七十節 奪權第一百六十一節 處置第六十四節 巡城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十三節 戰長安(五)第四十九節 邀擊第二百一十四節 借師助剿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一節 逃民第八十二節 廢立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第一百四十七節 符離第二百四十五節 入甕第九十四節 出塞第九十二節 品字第二百三十八節 義無反顧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六節 雨荷之盟第三十八節 名正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第一百節 解難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八節 謀叛第一節 出軍第一百一十節 偷閒第二百六十節 黃袍第一百三十四節 仁主第一百二十節 遇伏第一百八十九節 報信第二節 圍解第五十節 旁牌第五十一節 劉光國第四十七節 阻截第八十二節 救魏第一百六十四節 車間生產隊第二百四十七節 安心第一百四十八節 歷史名城第八十九節 趙構第五十二節 花裝第一百一十節 偷閒第七十七節 失蹤第二節 大名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八節 謀叛第三十八節 孟津第四十八節 路線第一百七十一節 拒絕第一百七十七節 吾爲建炎天子守第三節 真相第六十六節 茂德第四十六節 飛票第二十六節 霸州第二百四十二節 完敗第一百二十一節 詐城第十節 戰長安(二)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一百三十九節 鄧州第七十四節 忻口搶更新字數,請大家先不要購買第一百四十六節 出籠第五節 潰兵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八節 謀叛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第一百六十八節 京兆府第十二節 南山賊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四十二節 兩宋之戰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三十五節 殺陣第一百五十六節 下蔡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五十一節 飛火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六十五節 借糧第一百三十二節 杜充第一百五十三節 暴雨第二十二節 援魯第一百四十八節 歷史名城第八十節 劉彥宗三策第五十一節 飛火第二節 踹營第六十七節 劫收第一百三十三節 誰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