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節 北上支隊

呼延庚整頓軍馬,帶了一個指揮的陷陣營和一個指揮的輕騎。隨着右軍本部的士卒都調往各團練廂做押正什長伍長,右軍剩下的只有兩千人,正式改稱背嵬軍。呼延庚帶出來一千人馬。高寵爲背嵬軍統制兼騎軍統制,武松爲陷陣營指揮使。

他乘船先到深州,與普六茹伯盛派來的第十一團匯合,十一團團司馬是陽繼忠。他原爲府州軍一名下級騎兵軍官,善使一杆大槍,隨折可求救援太原失敗,不得已落草雁北山區,與一班潰兵靠搶土匪維生。

在和尚洞大會時,陽繼忠加入了紅巾軍,在普六茹伯盛麾下,因爲他曾在雁北山區落草,對雁門、代北的地形都很熟悉,普六茹伯盛便把他派來了。

陽續忠見到呼延庚,單膝跪下,捧上一方印信。呼延庚一看,是天雄鎮撫使的印信。上次普六茹伯盛到滄州的時候,就想把印信交給呼延庚,但呼延庚沒要,這一次他又讓陽繼忠帶了過來。

現在呼延庚下屬三千五百人,組成北上支隊,在深州統一上船,沿着滹沱河向上遊行進。滹沱河在過了深州後,上游方向轉向西北,穿過真定東北部,進入太行山區。

真定現在被金兵佔據,但完顏訛裡朵所部損失慘重,主力已經返回塞外休整。呼延庚下屬連人帶馬加糧草軍械,整整六十條船。這樣宏大的船隊,絕非真定留守的幾百金兵和幾千籤軍膽敢阻攔。

呼延庚也不生事,船隊快速通過金兵佔領區,進入太行山區。

呼延庚通過得太過迅速,金兵也未來得及在沿河佈防,北上支隊無驚無險,到達代州五臺縣外圍。

北上支隊在五臺縣外的一處河灘上下船,獨輪車推着軍資糧草,軍漢們揹着兵器鎧甲,排成四列縱隊,曉行夜宿,來到五臺山寺廟。五臺山是我國著名的佛教聖地。山上分佈着三百多座寺廟,共有和尚數千人。

呼延庚先派出兩名親兵上山給普濟寺方丈送信,約定明日上山拜訪。

第二天,呼延庚快到五臺山寺廟時,只見廟外廣場上人山人海,旗姍招展,鼓樂喧天,幾千名和尚身披襄裝,手持笙簫鑼鼓,排着一列列整齊的隊伍。他們如此隆重,莫非是在辦什麼大事嗎?

呼延庚正疑惑不解時,打前站的親兵來到跟前報告,說和尚們聽說朝廷官軍要在這裡住宿,正列隊歡迎呢。呼延庚把隊伍安排在山坡休息,便和陽繼忠,高寵,武松帶着十幾個人來到廣場,頃刻鼓樂齊鳴。

鐘聲再起,主持和尚雙手合十。快步前來迎接,陪同呼延庚走過樂隊行列,來到一排椅子邊就座。

老主持興奮地說:“久聞呼將軍大名,盤秀山谷大捷聲振華夏,貧僧早有所聞,而今目睹尊顏,不勝榮幸之至“”說罷,讓小僧送上清茶,請呼延庚一行品嚐.

“打擾了,給大師添麻煩了,呼延庚也按佛家禮節,雙手合十,說,“我呼延庚到了五臺山,是爲了抗擊金賊,希望大師能助我一臂之力。共同抗敵。”

主持說“我佛慈悲,講的是普渡衆生。而今索虜,滅我中華,逆天行道。我們是出家人,但沒有出世,支持朝廷官軍抗戰,責無旁貸。呼將軍有何困難,一呼百應,要人有人,要錢有錢,願盡微薄之力。”

兩個人談得十分融洽,中午,老主持請呼延庚一行吃了一頓齋飯。飯後,老主持道:“呼將軍,山上的僧人久慕王師,請將軍爲僧衆們訓話”。

呼延庚想,我和你們這些和尚有什麼好說的?菩提樹明鏡臺嗎?但眼下也不能推卻,讓僧衆們失望。

剛要開口,卻不知道如何稱呼這些和尚,最後他說:

“師父們。”他這一開口,引起了一陣小小的喧譁。師父是個很尊貴的稱呼,在場的大多數出家人是不能被稱作師父的。

“師傅們通曉典籍,曉暢事理,本輪不到我這個軍漢來說什麼。但索虜們已經佔領了太原,攻克了隆德,南到汴梁,北到雄州,都在受到索虜的荼毒。我請師傅們隨我下山,不在上陣殺敵,而是重在救助安撫困苦的百姓。”

這時,邊上站出來一個年老的僧人,看袈裟是五臺山上哪一座叢林的主持,這老僧人道:“山上的年輕僧衆,都要下山與金賊廝殺。老衲以爲,此事有違出家人的慈悲之心。我等出家人與世無爭,官府是宋人還是女真人,我等都是一心禮佛,不問世事。”

“山下百姓是活是死,也與大師無關嗎?”呼延庚追問,“五臺山周圍百里的田地,都是各大叢林的田產,被金人佔去,也與大師無關嗎?”

在把這個老僧人堵回去以後,呼延庚號召和尚們參軍:“五臺山與官軍素有淵源。遠的不說太宗真宗年間救助過我河東將士,就是現在我呼延庚麾下,也有近百五臺弟子,五臺山的智深大師,更是被朝廷封爲武節大夫,團練司馬。”

呼延庚又從身邊的隨從中拉出一人來:“你們誰認識他?”

臺下有僧人說:“寶器和尚?”

“一年多不見蹤影,原來從軍去了。”

“殺一人救一人的寶器和尚?”

魯智深從五臺山去救援汾州的時候,就帶着寶器和尚這個雲遊僧人。寶器醫術高強,俠肝義膽,在五臺山上救治過許多患病的僧人,許多人都認識他。

寶器和尚大聲講述了自己從軍的經歷,他在呼延庚麾下主要擔任醫官,現在也是正八品的郎官。

當場有數百名和尚要求參加朝廷官軍。呼延庚和老主持協商,除了三百名參加朝廷官軍外,其餘的派人組織成自衛團,練習刀槍棍棒,隨時準備加入官軍。

應老主持之邀,呼延庚帶着隨從在普濟寺小住幾天。這幾天中,呼延庚派出到西北面的飛狐陘和南面的雁門關探聽情況。

五臺縣沒有多少金兵駐軍,但如果把五臺縣打下來,驚動了南北兩面的金兵,就頗爲麻煩。

想到這裡,他擡起頭來說,“但我們在這裡,只有三千五百人,北面是金國西京大同路,駐有重兵,南面的太原由金兵悍將完顏銀術可駐守,靠我們一支孤軍,南北兩面的金兵同時來攻,我們很難抵擋。列位可有什麼主意?”

陽繼忠道:“額以前在雁北代州做馬賊,知道雁門關南北兩面的金兵,都自顧自兒。文人說話,那就叫掃自家雪。”

“各人自掃門前雪?”

“對,就是這個話,咱們在雁門關南面劫了金兵大隊,只要過了雁門關,太原的金賊就不追了。咱們在北邊被逼急了,跑到雁門關南邊,北邊也就不追了。”

呼延庚指着地圖說道::“雁門關,爲長城之要口。北臨大同,南抵忻口、太原,西接寧武偏關,東接紫荊關、倒馬關。雁門關乃兵家必爭之關口,向南虎視忻口、太原。現金軍已佔領雁門關,因此,也是我必爭之關。只要拿下雁門關,便可方便的南北機動。”

金兵在雁門關駐守過一段時間,但隨着太原以北的義軍逐漸潰散,雁門關的金兵也跟着南下劫掠。

“如果把雁門關附近的金兵消滅掉,咱們能清靜好長一段時間,救援飛狐陘也就沒有了後顧之憂。”呼延庚一指陽繼忠,“這一仗,你負責。”

根據鄉民的線報,有一股金兵的輜重隊,長期往來於原平縣,這是附近最大股的金兵了。陽繼忠率領部隊抵達原平以西南北大常、永興村。等候了幾天,果然見到幾百金兵押送着上千民夫,趕着幾百輛大車往忻口行進

陽繼忠道:“金賊如此大意。前後都沒有哨探,我們要好好教訓教訓他們,給他們一個下馬威”

“對,讓金賊嚐嚐我鐵血大宋的厲害,”陽繼忠身邊一個叫雨田淵的長槍手捏着拳頭說。在普六茹伯盛爲天雄鎮撫使後,手下紅巾的基本裝備如長槍直刀之類基本補齊了。加上呼延庚給補充的裝備,陽繼忠的第十一團,是一個裝備三百輛獨輪車的標準團。

深夜時分,天空一片漆黑,金賊們都在夢鄉之中,陽繼忠一聲令下,全團向金軍發起猛烈的攻擊,火箭的燃燒聲,手雷的爆炸聲和戰士沖天喊殺聲,嚇得金賊抱頭逃竄。黎明時分,清掃戰場,消滅金賊三百餘人,奪得輜重大車兩百輛。

接着他們又在衛村襲擊金軍,打死金賊五十餘人。

但忻口北面的戰鬥驚動了金兵,忻州女真孛堇石家奴的反應出人意料的迅速,他率領自己本部猛安兩千人追擊而來。

金兵氣勢洶洶而來,呼延庚有點猶豫,兩千女真猛安啊,還是比較難對付的,而且火箭等物資用一點少一點,沒法補充。他還擔負着救援馬擴的任務。如果真的像陽繼忠所說,只要躲到雁門關北面,金兵就不再追擊,那退過雁門關北上不失爲一個好選擇。

但就這樣退走,豈不是在金兵面前示弱了?五臺山的和尚們,會怎麼看自己和這支部隊?

大家還是多多評論啊。給本書更多思路

第二十三節 狹路第八十六節 嗣業第六十六節 茂德第五十一節 飛火第二十一節 偏廂第五十二節 和戎論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十九節 陣地第九十九節 幼犬對弱雞第五十一節 劉光國第一百二十九節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一百一十六節 目標冀州第七十五節 移駕第八十六節 嗣業第九十八節 內訌第十四節 議和第一百一十節 偷閒第一百三十一節 阻止杜充的方法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四十一節 六路第一百三十一節 阻止杜充的方法第二十五節 平陽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二節 豪強第四十三節 爵帥由來第一百八十八節 夢兆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八十三節 僞詔第一百五十二節 演武第一百六十一節 處置第八十五節 守魏第一百二十二節 樂陵第三十二節 新鄉第一百四十八節 歷史名城第二百三十四節 得計第二百三十四節 得計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第一百二十節 遇伏第二百一十五節 愛國賊第五十九節 低調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九節 阻擊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十八節 收稅第一百一十三章 消除隱患第六十節 雁門關第十節 戰長安(二)第一百八十七節 斬首第三十六節 勤王第五十三節 解脫第二節 大名第二十節 驚雷第一百五十六節 下蔡第二十七節 家破第二百五十三節 勇者第二十四節 招安第二百四十三節 神仙的標準第二百五十七節 解釋第二百五十六節 獻俘第一百九十五節 首謀第十四節 灤州第四十節 定製第十七節 中計第六十一節 秋煞第六十七節 劫收第一百五十五節 壽春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八十九節 趙構第十八節 宋第三十六節 勤王第七十五節 張憲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九十三節 勸說第九十五節 祖卜第八十節 劉彥宗三策第二百三十八節 義無反顧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第七十二節 編戶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一百九十節 龍威第七十七節 借鎮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九節 擔保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一百四十二節 一碗粥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九十一節 歸信城外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八十一節 楊惟忠第四十六節 少府寺第六十三節 譁變第一百零一節 火併第十五節 夜驚第二百五十六節 汴梁再告急第二十四節 開戰第七十六節 生變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
第二十三節 狹路第八十六節 嗣業第六十六節 茂德第五十一節 飛火第二十一節 偏廂第五十二節 和戎論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十九節 陣地第九十九節 幼犬對弱雞第五十一節 劉光國第一百二十九節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一百一十六節 目標冀州第七十五節 移駕第八十六節 嗣業第九十八節 內訌第十四節 議和第一百一十節 偷閒第一百三十一節 阻止杜充的方法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四十一節 六路第一百三十一節 阻止杜充的方法第二十五節 平陽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二節 豪強第四十三節 爵帥由來第一百八十八節 夢兆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八十三節 僞詔第一百五十二節 演武第一百六十一節 處置第八十五節 守魏第一百二十二節 樂陵第三十二節 新鄉第一百四十八節 歷史名城第二百三十四節 得計第二百三十四節 得計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第一百二十節 遇伏第二百一十五節 愛國賊第五十九節 低調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九節 阻擊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十八節 收稅第一百一十三章 消除隱患第六十節 雁門關第十節 戰長安(二)第一百八十七節 斬首第三十六節 勤王第五十三節 解脫第二節 大名第二十節 驚雷第一百五十六節 下蔡第二十七節 家破第二百五十三節 勇者第二十四節 招安第二百四十三節 神仙的標準第二百五十七節 解釋第二百五十六節 獻俘第一百九十五節 首謀第十四節 灤州第四十節 定製第十七節 中計第六十一節 秋煞第六十七節 劫收第一百五十五節 壽春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八十九節 趙構第十八節 宋第三十六節 勤王第七十五節 張憲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九十三節 勸說第九十五節 祖卜第八十節 劉彥宗三策第二百三十八節 義無反顧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第七十二節 編戶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一百九十節 龍威第七十七節 借鎮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九節 擔保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一百四十二節 一碗粥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九十一節 歸信城外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八十一節 楊惟忠第四十六節 少府寺第六十三節 譁變第一百零一節 火併第十五節 夜驚第二百五十六節 汴梁再告急第二十四節 開戰第七十六節 生變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