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節 路線

完顏訛裡朵是知兵之人,雖然宋軍的援軍來得快,迅速攻佔了趙州六縣,完顏訛裡朵沒來得及救援散在外面的金兵,但是他還是派出哨探,打探清楚了宋軍的情形。

宋軍是汴梁城下聲名鵲起的呼延庚領軍,總兵力不滿兩萬。對於這樣的局面,完顏訛裡朵很是爲難。完顏粘罕在新鄉困住王彥,結果被一羣紅巾流寇解圍的事情,已經在完顏訛裡朵幾兄弟中傳爲笑柄。

現在如果完顏訛裡朵去援助韓慶和,那留多少人繼續圍困平棘好呢?留的人少了,城中被圍得姚友仲很可能突圍,而要是帶去人少了,被呼延庚打敗,就更難交代

但韓慶和不得不救。

金國在擊破遼國以後,頗用了一些手腕,籠絡人心。原先在遼國治下的漢官,如劉彥宗、高慶裔、左企弓都頗受重用。韓慶和也是一般。這對金國而言,算是千金馬骨,用來安撫遼國降人,也爲新佔領的土地上的宋人做出榜樣。

現在韓慶和被圍,如果金兵不救,那難免在遼國降人心中留下陰影,出些嫌隙,何況韓常還頗受完顏粘罕和完顏兀朮的看中呢。

完顏訛裡朵思前想後,最終決定留下一萬人,由渾打渾阿魯保率領繼續包圍平棘,自己帶領兩萬人去救援韓慶和,同時派韓常向完顏兀朮搬救兵。

涉及到救援自己的父親,韓常不敢耽擱,連夜趕往完顏兀朮所在的鼓城,他一身縞素,一頭撲進完顏兀朮所在的大堂裡;“請太子郎君救我父親。”

完顏兀朮端坐在大堂上:“你這是作甚?站起來說話。”

韓常站起來,請完顏兀朮出兵,救援韓慶和。

完顏兀朮道:“監軍手下,光女真兒郎就有五千人,渤海、奚部、契丹有將近兩萬人,對付一個小小的呼延庚,不像是碾死一隻螞蟻?”

完顏訛裡朵爲金兵東路軍監軍,又是完顏兀朮的嫡親哥哥,但完顏兀朮不稱呼他“三哥”,而是以差遣相稱,顯示出一種生硬的公事公辦的態度來。

“郎君,去年我大金圍攻汴梁,就是壞事在呼延庚身上,此我金國大敵也,三太子只帶了兩萬人,與呼延庚相當,若是宋軍再添兵,三太子處在下風了。”

“韓尚書手下不是有南邊的幾萬人嗎?”韓尚書就是指韓慶和。

“說來慚愧,家父左右只有不到五千人,被圍在葫蘆河南岸。”

“總歸是你們漢軍無用。”完顏兀朮剛剛開始接替完顏斡離不的職務,對完顏斡離不優待遼國降將的政策,他還有些牴觸。

“小臣罪該萬死,請郎君看在家父兢兢業業爲大金安撫遼東的份上,出兵救援吧。”

“韓常你遠來辛苦,先去休息,待本太子計議之後,再做決定。”

完顏兀朮說完,不等韓常回話,站起身來走出了大堂。

三月十日的凌晨。完顏訛裡朵已經出軍了,他自己騎着馬在中軍,不疾不徐的前進着,彷彿已經在馬背上睡着了。其實完顏訛裡朵在想事情。

相對於兄長完顏斡離不的雍容大氣,相對於四弟完顏兀朮的狡猾兇殘,完顏訛裡朵更接近一個爽直的武將,他欣賞武藝高強,作戰勇猛的遼宋將領,佩服有飽學剛正之名的文士。

這讓他繼續對劉彥宗言聽計從,在另一個時空,他對被俘的張叔夜、劉鞈等人也禮敬有加。

同樣,既然在汴梁之戰中,呼延庚已經展現了與其他宋軍不一樣的能力,完顏訛裡朵也就認爲要將呼延庚作爲一個正常的對手來對付。

一方面,完顏訛裡朵希望完顏兀朮支援自己,在兵力上對呼延庚取得優勢,另一方面,他需要對呼延庚的兵力佈局做準確的判斷。

根據韓慶和派回的信使的彙報,呼延庚所部大約有兩部分構成,一部分看起來就是宋朝的禁軍和廂軍,有甲,有兵器,另一部分就拿着大木棒子,應該是招募的民壯,但圍住韓慶和的,也就是這些民壯。

完顏訛裡朵還在繼續想象着呼延庚的情況,他會如何佈局呢?在整個趙州東部的作戰地域內,有三條河流,葫蘆河、洨水、寢水。葫蘆河是東西向的,而洨水和寢水都是南北向。三條河流如同一個“凵”,將寧晉和平棘兩座縣城包在其中,而韓慶和就被圍在“凵”的底部的南面。

現在完顏訛裡朵面臨一個問題:要不要把寧晉縣城打下來。

如果不攻打寧晉縣城,大軍直接南下,而呼延庚在寧晉駐有大軍的話,則可以輕易的截斷完顏訛裡朵的退路,會把兩萬金兵封死在三條河形成的“凵”框裡。

但如果攻打寧晉,則有可能變成第二個平棘,大軍在城下耗費時日,來不及救援韓慶和。

而且,現在已經是春天,金兵的戰馬嚴重的掉膘,從被佔領的真定、定州等地劫掠的糧草也快消耗完了,在趙州劫掠的糧草則損失在寧晉,馬擴趙邦傑率領的紅巾義軍在保州到真定一帶四處騷擾,雖然給金兵的殺傷並不太多,但讓負責後方的達懶所部疲於奔命。

金兵已經耗不起了。

完顏訛裡朵將各種路線在頭腦中比較了一番,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不走洨水和寢水,而是從平棘直接向西南,渡過洨水,一路向南直抵葫蘆河。雖然要渡過兩次河流,但避開了洨水和寢水之間的狹長地帶,而洨水以西和濟水之間,平坦開闊,一旦接戰,有利於金兵大隊騎兵展開。

而且,呼延庚多半會判斷金兵援軍會走洨水以東和寢水之間,那麼在洨水以西留下的兵馬就不會多,同時,寧晉在洨水東岸,呼延庚要將兵力調到洨水西岸來,需要渡河,總歸麻煩一些。

他這次南下救援,不能讓宋軍躲在沿路的縣城裡待機,而是要大張旗鼓,讓呼延庚來阻截,就利用洨水將呼延庚兩部隔開,乘機殲滅呼延庚在洨水以東的部隊。

彤雲密佈的黑夜把雙方的動靜都遮蔽起來,而呼嘯着的山風,也起了助手的作用,把秘密行動的部隊偶而發出的一點囂聲都掩蓋住了。這一場不僅決定河北東路命運,而且也關係到宋金兩朝興亡的戰鬥,就這樣悄悄地開始了。

完顏特術親自率領一千名輕騎兵,作爲第一批渡河部隊。三月初十的半月,只有過了午夜時分,登上天空的正頂,將明亮的月光撒向大地,依靠它的指引,完顏特術飭令所部,嚴格按照規定的渡口渡河。

渡河時彼此照顧,相戒不要發出很大的聲音。他自己身先士卒,第一個就渡過了洨水,在西岸沒有發現一個敵蹤,他帶着渡河成功的舒暢的心情,拍馬徑向西南方向馳去。

這時再要遏制士兵的歡呼聲,幾乎是不可能了。看見主將東馳,陸續渡河上岸的騎兵等不及整好隊伍,就鼓譟着,呼囂着,舞弄手裡的兵刃,跟隨完顏特術迅捷馳去。

橫在勝利道路上的第一道障礙,被順利地克服了。完顏訛裡朵聽到第一線傳來渡河成功的好消息,不敢怠慢,自己迅速渡過河,在親將的簇擁下,快馬東馳。

起更以後,雲層逐漸散開,但是月色更加朦朧了,從平地上騰起的一片霧子好象在它上面蒙上一層輕紗。

隨着黎明前的黑暗的到來,這塊透明的輕紗也逐步變成半透明的絹子,最後變成完全不透明的幕布,這時大地上又回覆到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

起先,被金兵們壓抑不住的歡騰泄露了一部分的軍事秘密,現在卻被包裹在更加保險的春霧中間,戰士們的心情穩定下來,又復歸於沉默,連得雜亂騰踔的馬蹄聲也變得更加掩抑,更加有節奏了,似乎戰馬也通人情,懂得在這樣一種帶有襲擊性質的軍事行動中,不宜過於暴露自己。

重霧,無疑會降低疾馳者的速度,不過河北一帶本來就是平原,有利於戰馬的奔馳,金兵們在這裡已經作戰半年,完顏特術又以善曉地理著稱。他對這裡的地形十分熟悉。哪裡有一片樹林,哪裡有一條岔出正道去的小路他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行途所經,他帶領金兵本能地繞過這些障礙,使行軍的速度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另外一方面,在戰爭中,霧,總是有利於襲擊的一方,因爲靜止的目標,即使在重霧中,也還容易找到,而襲擊者的行動如果得到大霧遮蔽,就可使對方莫測虛實而大吃一驚。

老於軍事的完顏訛裡朵判斷了當前的情況,就馬上平舉起右手掌加在眉心上,搭了個涼棚,望一望根本望不見有什麼的前方,然後回過頭來跟那幾名緊緊跟隨着他的親將說:

“早料不到有這場大霧,它來得正好,乃天助我也!”

現在,完顏訛裡朵的本部合扎猛安,伯德特里補的契丹猛安、赤盞暉的奚部猛安,高彪的渤海猛安,王伯龍的漢軍猛安,都集中在河邊,依次過河。

感謝大封推,希望大家多收藏,多評論。謝謝大家。

第一百八十二節 收編第七十三節 小戰第九節 阻擊第二十七節 王淵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一百四十二節 一碗粥第八節 金慄山第七節 魯達第三十節 襄垣第二百二十三節 取汾州第一百九十二節 耳光第十八節 收稅第二十四節 故人第二十一節 梁山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八節 金牌第十五節 崩盤第五十六節 河岸第六節 成軍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二百三十五節 取捨第二節 圍解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第一百四十一節 齊州第三十節 龍崗第五十六節 兌賞第一百零四節 徹查第二百五十六節 汴梁再告急第三十六節 回家第一百二十八節 階官與軍銜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八十二節 堡壘第十四節 議和第一百二十四節 鐵軍第十三節 塘沽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一百八十九節 報信第一百五十八節 受困第八十四節 分裂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第二百四十五節 入甕第三十二節 撞陣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一百一十三章 消除隱患第三十一節 相州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二十九節 上山第五十六節 兌賞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二百五十七節 解釋第四十一節 船料場第二百五十五節 背水第六十一節 秋煞第二百三十節 疑兵第一百二十六節 軍閥還是革命者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十三節 塘沽第九十一節 歸信城外第六十七節 何慶彥第二百一十五節 愛國賊第一百零一節 火併第二十九節 太原還是隆德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十九節 束伍第三節 郭永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七節 馬場第七十九節 張益謙第六十一節 秋煞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六十三節 譁變第五十五節 混亂第十七節 京東東路第一百六十四節 車間生產隊第二百三十八節 義無反顧第一百九十二節 耳光第四十三節 韓家第五十一節 飛火第一百七十六節 相殘第二十五節 歸信縣第九十四節 秦檜第三十二節 撞陣第三十五節 殺陣第兩百一十二節 報紙第四十七節 司農寺第二百二十一節 英雄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一百六十節 社稷爲重君爲輕?第八十二節 廢立第二百四十節 道心叵測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八節 金牌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第十節 復耕第四節 村落第一百二十一節 詐城第九十三節 不利第一百二十一節 詐城第二百三十九節 祭黃帝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
第一百八十二節 收編第七十三節 小戰第九節 阻擊第二十七節 王淵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一百四十二節 一碗粥第八節 金慄山第七節 魯達第三十節 襄垣第二百二十三節 取汾州第一百九十二節 耳光第十八節 收稅第二十四節 故人第二十一節 梁山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八節 金牌第十五節 崩盤第五十六節 河岸第六節 成軍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二百三十五節 取捨第二節 圍解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第一百四十一節 齊州第三十節 龍崗第五十六節 兌賞第一百零四節 徹查第二百五十六節 汴梁再告急第三十六節 回家第一百二十八節 階官與軍銜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八十二節 堡壘第十四節 議和第一百二十四節 鐵軍第十三節 塘沽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一百八十九節 報信第一百五十八節 受困第八十四節 分裂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第二百四十五節 入甕第三十二節 撞陣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一百一十三章 消除隱患第三十一節 相州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二十九節 上山第五十六節 兌賞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二百五十七節 解釋第四十一節 船料場第二百五十五節 背水第六十一節 秋煞第二百三十節 疑兵第一百二十六節 軍閥還是革命者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十三節 塘沽第九十一節 歸信城外第六十七節 何慶彥第二百一十五節 愛國賊第一百零一節 火併第二十九節 太原還是隆德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十九節 束伍第三節 郭永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七節 馬場第七十九節 張益謙第六十一節 秋煞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六十三節 譁變第五十五節 混亂第十七節 京東東路第一百六十四節 車間生產隊第二百三十八節 義無反顧第一百九十二節 耳光第四十三節 韓家第五十一節 飛火第一百七十六節 相殘第二十五節 歸信縣第九十四節 秦檜第三十二節 撞陣第三十五節 殺陣第兩百一十二節 報紙第四十七節 司農寺第二百二十一節 英雄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一百六十節 社稷爲重君爲輕?第八十二節 廢立第二百四十節 道心叵測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八節 金牌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第十節 復耕第四節 村落第一百二十一節 詐城第九十三節 不利第一百二十一節 詐城第二百三十九節 祭黃帝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