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拋石車

“這便是拋石車了!”在張珏的指揮下,十餘名軍士將一輛拋石車推到了我的面前。

這拋石機是存於成都的兵器庫中的,丁黼的武衛軍被趙彥吶調走時,並沒有將這些重型武器帶走,而且成都原本便是做爲西川的一個後備兵器庫,所以在成都的庫房中,各式各樣的重武器比如說三弓牀弩、排子駑等並不缺少。當初成都之戰時它們沒有派上用場,只是因爲我手下都是民兵,沒有人會用而已。

自從分配下內政的任務之後,我便加入到張珏與王堅當中,與他們一起進行城建和兵器的製作。因爲我覺得至少在這一方面,憑着我比他們多了近千年的見聞,應該還是大有作爲的。

火『藥』的製作我已經放開手讓王堅負責,他手下僅存的幾百名驍騎軍騎軍,個個都是信得過的人。火『藥』的製作過程並不複雜,重要的就是安全和保密,所以讓他們做卻是再合適不過了。

不過火『藥』製作出來後,很快就要面臨着如何應用的問題。霹靂火球我是不打算再作了,雖然它在戰場上的表現很好,但也暴『露』出很多問題,比如說重量過大,無法將它拋得遠;殺傷力不足;攜帶不方便等等。這很快就讓我想到了現代所使用的木柄手雷,它是靠爆裂開的彈片傷人,而不必像霹靂火球那樣要在中間加上許多鐵蒺藜,從而可以減輕不少重量;它還有一個手握的木柄,所以它也可以拋得更遠;再有木柄手雷也不像橢球形的霹靂火球一樣難以攜帶,它只需一個手榴彈袋,便可以讓每名軍士都輕鬆地裝備上四枚這樣的手雷。當然,到現在我還是覺得重裝步兵裝備手雷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因爲厚重的盔甲使他們在投擲手雷時,會出現許多的困難,作戰時也會因此發生許多沒有必要的意外。而且我若是能將這種手雷裝備到每位騎兵和弓箭兵身上,那數量我想已足夠應付任何一場戰爭了。

當然,這些手雷與現代的手雷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因爲我還是沒辦法制出現代這種拉弦式的手雷,它們還是靠點燃木柄中的引線引爆的。雖然對這點還是一種遺憾,但是這種手雷在宋朝,卻絕對是一個高科技產品。可以想像,它在宋朝的守城戰、攻城戰、巷戰還有近身肉搏戰中都能起到決定勝負的作用。所以我很快就畫下圖紙,吩咐張珏按照圖紙中的比例大量生產這種手雷。

但我又不得不承認它並不是萬能的,因爲軍士們就算有經過專門的擲彈訓練,也無法將手雷擲得比弓箭,比拋石車還遠,再加上它們必須點燃引線才能引爆,所以引爆時間過長,爆炸時間不確定等缺點,註定了它還是無法在野戰中與以弓箭爲主的蒙古騎兵相抗衡。

這就讓我很自然地想到了拋石車,當初看到拋石車時,我就想像過一個個炸『藥』包由拋石車發『射』到蒙古騎兵羣中的景像。雖然拋石的機動『性』極差,但是在一支萬人的部隊裡,若是有百輛這樣的拋石車,那麼這些拋石車就可以很好地保護着這支部隊不受蒙古騎兵的攻擊。

只不過……

看着眼前的連在拋石梢上的百根麻繩,我不禁暗自搖頭苦笑。這是我首次以研究的心態打量着拋石車,宋朝的拋石車的構造並不複雜,甚至可以說很簡單。簡單到幾乎可以說,就是一輛平板車上立着一根可以旋轉的粗木,然後在這根粗木頂端加上一根拋石梢而已。二十名木匠,在木料充足的情況下大約兩個時辰的時間便可以製出一輛這樣的拋石車。但就是這樣看了一眼便能記住構造、知道如何製作的東西,『操』作起來卻是十分複雜。每輛單梢的拋石車都需要近百人拉繩,若是多梢的則需更多。百輛拋石車,真是談何容易。一百輛拋石車也就意味着我需要一萬人來『操』作它們。如果我要用這玩意對付蒙古騎兵的話,那麼以後我所帶的兵,也許全都要轉型成拋石兵了。

而且要訓練這些拉繩的拋石兵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爲他們拉繩發力的時間必須一致,而且在戰場上拋石車還常常要轉向,特別是對付機動『性』極強的蒙古騎兵。所以就得要求這些拋石兵也要跟着拋石車的轉向,而整齊而快速的移動。這些沒有一個月左右的訓練,是得不到好的拋石效果的。而且就算經過了嚴格的拋石訓練,也無法保證這近百人每次拉繩的力道都一樣,這樣就會造成攻擊的不確定『性』,也就是每次石頭的落點相差都十分大。所以想用這種拋石車精確地攻擊到某個目標,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

能不能對這種拋石車做一些改進呢?我皺着眉頭想道,用這種拋石車守城、攻城的話還可以,若是要將它拉出城去打野戰,那麼它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操』作它的人太多了。比如說我要保護一支萬人的步兵在野外不受到蒙軍騎兵的攻擊,就要派出一萬人的拋石兵去保護,這根本就是不現實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一幕幕在現代看過的古代戰爭片在我腦海裡閃過,在我的印像裡,戰爭片裡的拋石車好像都不需要這麼多人『操』作的。不過那些都是電影而已,自然是當不得真的,我也沒有辦法回到現代去找那些導演理論,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靠自己的腦袋才成。

根據以前所學的物理知識,我知道眼前這拋石車無非就是一根槓桿而已。動力是人的拉力,阻力就是拋石梢上的石頭,動力臂小於阻力臂……等等,爲什麼不可以用重物做動力呢?以重物代替人力,用轆轤將重物升起,裝上石彈後只需將重物一放。一顆顆石彈劃過優美的拋物線,往蒙軍陣營飛奔而去的情景再次出現在我的腦海裡。

哈……太完美了。

第26章 說客第48章 巫術第5章 閱兵第37章 使者第36章 茶餘飯後第26章 回城第25章 去後顧之憂第34章 楚州之戰(3)第20章 淮河之戰(4)第2章 協同作戰第47章 絞肉機第44章 釣魚城之戰(12)第56章 軍心第48章 成都之戰(3)第5章 鄞人第58章 成都之戰(13)第1章 麻木第55章 成都之戰(10)第2章 面聖第33章 燕京之戰(7)第16章 過河拆橋第12章 練箭第36章 洛陽之戰(9)第12章 貪官第41章 打算法第36章 忠順軍第31章 叢林追蹤(1)第18章 宋不犯我,我不犯宋第44章 成都之戰(1)第9章 劫殺第63章 夜觀天像第13章 完顏守緒第12章 貪官第59章 謀利州第47章 成都之戰(2)第34章 炮第24章 講學第46章 奴隸兵第1章 京師臨安第3章 演戲第1章 返回宋朝第41章 考覈第2章 驅狼吞虎第14章 只羨鴛鴦第55章 南易北難第42章 士氣之戰第30章 插翅而飛第25章 去後顧之憂第7章 鏢稅第46章 突破第29章 爲帥之道第25章 去後顧之憂第62章 自立第4章 上任第2章 驅狼吞虎第52章 蔡州之戰(5)第19章 脫險第35章 王堅第30章 插翅而飛第60章 天雄關第24章 水戰(2)第12章 貪官第63章 夜觀天像第20章 李寶第53章 蔡州之戰(6)第10章 盡忠第15章 除夕之夜第28章 燕京之戰(2)第27章 入洛第11章 初試弓箭第18章 火藥第9章 劫殺第62章 自立第39章 滑雪板第13章 沈澈出逃第29章 水中之火第52章 蔡州之戰(5)第27章 入洛第20章 故人第17章 洛陽之戰第50章 蔡州之戰(3)第32章 燕京之戰(6)第58章 冉氏兄弟第43章 量角器第43章 量角器第9章 驛站會故人第17章 人質第2章 協同作戰第31章 一字牆第20章 故人第30章 比拼第16章 大戰之前第18章 火藥第54章 釣魚城之戰(22)第40章 狼煙第7章 賈似道第22章 火攻第9章 楚州攻略(2)第64章 志同道合第64章 爛攤子
第26章 說客第48章 巫術第5章 閱兵第37章 使者第36章 茶餘飯後第26章 回城第25章 去後顧之憂第34章 楚州之戰(3)第20章 淮河之戰(4)第2章 協同作戰第47章 絞肉機第44章 釣魚城之戰(12)第56章 軍心第48章 成都之戰(3)第5章 鄞人第58章 成都之戰(13)第1章 麻木第55章 成都之戰(10)第2章 面聖第33章 燕京之戰(7)第16章 過河拆橋第12章 練箭第36章 洛陽之戰(9)第12章 貪官第41章 打算法第36章 忠順軍第31章 叢林追蹤(1)第18章 宋不犯我,我不犯宋第44章 成都之戰(1)第9章 劫殺第63章 夜觀天像第13章 完顏守緒第12章 貪官第59章 謀利州第47章 成都之戰(2)第34章 炮第24章 講學第46章 奴隸兵第1章 京師臨安第3章 演戲第1章 返回宋朝第41章 考覈第2章 驅狼吞虎第14章 只羨鴛鴦第55章 南易北難第42章 士氣之戰第30章 插翅而飛第25章 去後顧之憂第7章 鏢稅第46章 突破第29章 爲帥之道第25章 去後顧之憂第62章 自立第4章 上任第2章 驅狼吞虎第52章 蔡州之戰(5)第19章 脫險第35章 王堅第30章 插翅而飛第60章 天雄關第24章 水戰(2)第12章 貪官第63章 夜觀天像第20章 李寶第53章 蔡州之戰(6)第10章 盡忠第15章 除夕之夜第28章 燕京之戰(2)第27章 入洛第11章 初試弓箭第18章 火藥第9章 劫殺第62章 自立第39章 滑雪板第13章 沈澈出逃第29章 水中之火第52章 蔡州之戰(5)第27章 入洛第20章 故人第17章 洛陽之戰第50章 蔡州之戰(3)第32章 燕京之戰(6)第58章 冉氏兄弟第43章 量角器第43章 量角器第9章 驛站會故人第17章 人質第2章 協同作戰第31章 一字牆第20章 故人第30章 比拼第16章 大戰之前第18章 火藥第54章 釣魚城之戰(22)第40章 狼煙第7章 賈似道第22章 火攻第9章 楚州攻略(2)第64章 志同道合第64章 爛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