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洛陽之戰(9)

馬蹄漸響,透過凌晨的雨霧,我已可以清楚地看到蒙騎踏過水窪時,飛濺而起的水花,還有一張張面目猙獰的面孔。

“統制大人……”望着越來越近的蒙騎,王堅焦急地對着我喊道。

我知道王堅爲什麼而着急,騎軍對陣貴在速度。現在蒙軍離宋軍只有三百步左右的距離,若我軍還不開始加速的話,那麼很有可能一個照面就要處在被動挨打的狀態。

此時我的心中正飛快地思考着,蒙軍輕騎的攻勢我已見過,毫無疑問他們的實力遠上宋騎之上。此番更是以一千宋騎對付兩千蒙騎,雖然此時跟在我身邊的一千騎軍大多都是原新兵營的軍士,雖然他們每人馬上都還掛着三、四顆的新式霹靂火球,但以這樣的實力還不足以與雙倍的蒙騎硬拼,這樣做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全軍覆沒。

一千宋騎全軍覆還是小事,若不能完成此行的任務——炸燬寸金堤,那也就意味着洛陽城內的驍騎軍也無法安全逃脫。

想到這裡,我不顧正向我狂奔而來的蒙騎,高聲對身後的驍騎軍喊道:“衆軍士聽令,全軍一字排開,霹靂火球,目標——前方空地。”

衆軍士聞言都不由一愣,他們都知道,霹靂火球是不可能對三百步外的蒙軍造成傷害的,而且蒙軍吃過霹靂火球的一次虧後,也不可能再一次看着冒青煙的霹靂火球還往前衝。但我身邊所帶的騎軍大多由原新兵營組成,他們可不比其它的驍騎軍軍士。他們心中雖有許多的疑惑,但還是堅定不移地執行了我的命令,包括王堅在內。

一個個冒着青煙的霹靂火球劃過一條條優美的拋物線從軍士們的手中投了出去,然後在潮溼的泥地上懶洋洋地打了幾個滾,便落定在宋軍陣營的前方。在我舉手示意下,驍騎軍掉轉馬頭後退了幾十步。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不讓霹靂火球裡爆出的鐵蒺藜,傷着高高地騎在馬上的驍騎軍軍士。我也考慮過是否要讓驍騎軍就此西撤,但我並不能肯定這千餘枚霹靂火球的爆震波能夠將寸金堤震開。也許我們現在只需往寸金堤上丟上一塊石頭,或者只需馬蹄所產生的震動就能讓寸金堤轟然崩塌,但也有可能寸金堤還可以在黃河水裡支撐幾個月,誰知道呢?不過我卻很清楚地知道的一點:今天不是寸金堤決口,便是我鄭言亡。就算揹着十餘顆霹靂火球衝到寸金堤上,我也要將其炸開,所以我很快就放棄讓驍騎軍就此西撤的想法。

與大多數驍騎軍心中想像的一樣,蒙軍果然改變了攻擊方向,他們在宋軍拋出了霹靂火球后,很快就分成了兩隊,繞過霹靂火球向驍騎軍的兩翼殺來。

驍騎軍軍士們默默地看着向他們狠衝而來的蒙軍,他們沒有張弓搭箭,也沒有抽刀舉槍,不是他們不知道該怎麼做,而是因爲我沒有下令。他們就這樣靜靜地等待着,眼裡閃着視死如歸的堅定。我雙眼緊盯着幾十步前的霹靂火球,看着它們冒出的青煙在細雨中漫舞。時不時擡頭冷冷地望了望正不斷地逼進的蒙軍,我沒有指揮驍騎軍是因爲我要等,我要等着霹靂火球爆炸後的結果,然後再做出相應的反應。若霹靂火球能震開堤壩,那好說,驍騎軍只需取弓射殺在水中的殘餘蒙軍便可。若是震不開堤壩,那就要全軍衝至堤壩,拼着同歸於盡,也要用霹靂火球將堤壩炸開。

兩百五十步,蒙軍紛紛鬆開手中的繮繩,取出強弓。

兩百四十步,蒙軍頭也不回地隨手從箭壺中取出一枝箭搭在弓上。

兩百三十步,蒙軍猛一發力,一個個朝天斜舉、蓄勢待發的箭鏃,在細雨中閃着寒光。

兩百二十步,……

幾聲巨響暴起,我首先感覺到的就是座下的戰馬被驚得一個狠顫,然後四蹄便在原地不安地燥動着。不遠處蒙軍手中開得滿弓的箭,也情不自禁地脫手而出。瞬時幾千枝箭便像蝗蟲般地飛向宋軍陣營,聽不到嘯聲,因爲衆人的耳朵已被接連而來的巨響充滿了。兩百二十步也是在蒙軍射程範圍之外,所以大多數的箭枝都落在宋軍陣營的前面,只有少數幾名軍士中箭倒地。

由於霹靂火球引線的燃燒的快慢有所不同,所以爆炸聲直到盞茶的時間才停止。此次千餘枚霹靂火球爆炸的威力自然不是上次幾十枚可比的。放眼整個戰場之上,無論是蒙軍還是宋軍,都已沒有什麼陣形可言,人人都在竭立控制着座下受驚的馬匹。甚至有些戰馬已不顧背上騎手的命令,瘋狂地向前直竄而去。

良久,蒙軍才依靠着他們高超的騎術,搶在宋軍的前頭穩定住了局勢。當他們正要趁着宋軍還未排好陣形前發起攻勢時,另一件讓他們吃驚的事又發生了。

伴隨着震動,一陣沉悶的隆隆聲從地底傳來。即便是騎在馬上,衆人還是可以清晰地感覺到大地在顫抖,於是剛剛被控制住的馬匹再次驚慌起來。突然一聲異響傳自堤壩,所有人都條件反射地往堤壩望去。卻見堤壩中央已出現了一道明顯的裂縫,幾道渾濁的河水從裂縫中噴射而出。然後這道裂縫便像是“爬山虎”的枯藤一樣,向四周迅速擴散開來。不一會兒,隨着“突”的一聲,一條水桶粗的水柱出現在堤壩的中下部,一塊幾噸重的夯土被這條水柱衝得飛出了百米開外。接着便是第二條,第三條……

終於,隨着一陣轟響,寸金堤這個龐然大物瞬間便崩潰了。原先被它擋在身後的河水,像是一羣掙脫了束縛的小孩一般,盲目地、歡快地越過寸金堤的殘軀四處亂竄。

等的就是你了,我一邊盡力控制着座下的戰馬,一邊興奮地想道。

第38章 訓練第55章 成都之戰(10)第28章 遇敵第29章 寶靈山第3章 定計第52章 圍城打援第71章 得勝歸來第50章 智破蒙軍第50章 智破蒙軍第55章 南易北難第12章 貪官第38章 論戰第62章 震天雷第51章 朱重九第25章 燕京第30章 比拼第69章 利州之戰(4)第4章 火攻第43章 埋伏第1章 迎客第25章 玩火第61章 酋長第5章 閱兵第49章 生死絞殺第45章 闊端第51章 意外第9章 驛站會故人第30章 比拼第38章 訓練第11章 誣陷第13章 完顏守緒第36章 洛陽之戰(9)第20章 三峰山之戰(4)第57章 蔡州之戰(10)第65章 利州第5章 順流而下第19章 書信第27章 消息第18章 財有定數第17章 三峰山之戰(1)第40章 滑雪第61章 丁黼之死第53章 蔡州之戰(6)第21章 北伐第42章 士氣之戰第19章 逆轉民風第20章 淮河之戰(4)第48章 巫術第1章 重回臨安第39章 下等人第38章 入川第3章 打草驚蛇第40章 孟珙第27章 籠絡第28章 洛陽之戰(1)第53章 蔡州之戰(6)第50章 智破蒙軍第49章 蔡州之戰(2)第13章 內政第36章 釣魚城之戰(4)第73章 投鼠忌器第70章 利州之戰(5)第11章 說服第61章 丁黼之死第18章 宋不犯我,我不犯宋第7章 鏢稅第47章 城防第33章 叢林追蹤(3)第59章 成都之戰(14)第26章 宮城第9章 國用司第43章 潰軍第28章 鮎魚效應第69章 利州之戰(4)第22章 回汴京第22章 回汴京第16章 無奈第30章 比拼第47章 成都之戰(2)第9章 驛站會故人第68章 利州之戰(3)第4章 練兵第48章 成都之戰(3)第39章 生死鬥第28章 柳暗花明第5章 順流而下第31章 叢林追蹤(1)第37章 使者第51章 朱重九第54章 奇襲劍門關(2)第36章 下水第47章 成都之戰(2)第73章 投鼠忌器第48章 成都之戰(3)第38章 比試第26章 成都首富第13章 丁大全第34章 楚州之戰(3)第51章 朱重九第52章 釣魚城之戰(20)
第38章 訓練第55章 成都之戰(10)第28章 遇敵第29章 寶靈山第3章 定計第52章 圍城打援第71章 得勝歸來第50章 智破蒙軍第50章 智破蒙軍第55章 南易北難第12章 貪官第38章 論戰第62章 震天雷第51章 朱重九第25章 燕京第30章 比拼第69章 利州之戰(4)第4章 火攻第43章 埋伏第1章 迎客第25章 玩火第61章 酋長第5章 閱兵第49章 生死絞殺第45章 闊端第51章 意外第9章 驛站會故人第30章 比拼第38章 訓練第11章 誣陷第13章 完顏守緒第36章 洛陽之戰(9)第20章 三峰山之戰(4)第57章 蔡州之戰(10)第65章 利州第5章 順流而下第19章 書信第27章 消息第18章 財有定數第17章 三峰山之戰(1)第40章 滑雪第61章 丁黼之死第53章 蔡州之戰(6)第21章 北伐第42章 士氣之戰第19章 逆轉民風第20章 淮河之戰(4)第48章 巫術第1章 重回臨安第39章 下等人第38章 入川第3章 打草驚蛇第40章 孟珙第27章 籠絡第28章 洛陽之戰(1)第53章 蔡州之戰(6)第50章 智破蒙軍第49章 蔡州之戰(2)第13章 內政第36章 釣魚城之戰(4)第73章 投鼠忌器第70章 利州之戰(5)第11章 說服第61章 丁黼之死第18章 宋不犯我,我不犯宋第7章 鏢稅第47章 城防第33章 叢林追蹤(3)第59章 成都之戰(14)第26章 宮城第9章 國用司第43章 潰軍第28章 鮎魚效應第69章 利州之戰(4)第22章 回汴京第22章 回汴京第16章 無奈第30章 比拼第47章 成都之戰(2)第9章 驛站會故人第68章 利州之戰(3)第4章 練兵第48章 成都之戰(3)第39章 生死鬥第28章 柳暗花明第5章 順流而下第31章 叢林追蹤(1)第37章 使者第51章 朱重九第54章 奇襲劍門關(2)第36章 下水第47章 成都之戰(2)第73章 投鼠忌器第48章 成都之戰(3)第38章 比試第26章 成都首富第13章 丁大全第34章 楚州之戰(3)第51章 朱重九第52章 釣魚城之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