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節 糊塗(上)

濟南,十二月十二日這天,膠東的縉紳們聚集在萊州,鄧名正在試圖說服他們繼續支持禁海政策的時候,祖澤溥接到了來自徐州的捷報。

最近一段日子,祖澤溥稱得上是度日如年,因爲他手中的精銳兵力已經損失殆盡,無論是被明軍攻下濟南或是切斷漕運,等待他的可能都不僅僅是烏紗帽落地了。因此,扶清滅明軍雖然是不折不扣的亂黨,但祖澤溥卻睜着眼睛說瞎話,硬是向北京彙報說這可能是一羣自發成立的支持清廷的義軍,如果扶清滅明軍出現了什麼不應有的行動,也可能是受到了明軍的矇蔽。

祖澤溥很清楚,輔政大臣對他的報告連一個字都不會相信,不過返回來的聖旨卻勉勵有加,指示祖澤溥要靈活地採用“誅其首惡,赦免脅從”的策略來收編扶清滅明軍,指導這支心向朝廷的大軍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朝廷假裝不知道祖澤溥的彌天大謊,這也早在祖澤溥幕僚團的意料中,現在山東的局面已經沒法再難看了,朝廷倉促之間無法給山東派來援兵,所以只能裝糊塗下去。

縉紳們都是在當地有勢力的人,如果他們是一盤散沙還沒什麼可怕,不過即使如此,北京的朝廷或是濟南官府也不會有人瘋狂到想把膠東的縉紳、士人一個不落都殺光的地步——即使以滿洲太君的驕橫也做不出來。實際上滿洲太君是非常聰明的,如果他們真的完全不懂人心,那現在肯定還在寬甸的野人山裡收買路錢呢。

而祖澤溥別說丟光了他的督標,就是實力完好的時候,也打不過全膠東的縉紳大聯合——擁有全部山東的綠營,祖澤溥可以嚇唬住全部的山東縉紳,殺掉每一個他看不順眼的傢伙;但如果有兩個府的縉紳突然聯合起來和他玩命,山東總督是沒法對付的。

當初聽到扶清滅明軍這個名字後,祖澤溥就知道膠東的縉紳還是首鼠兩端,既然在膠水河大獲全勝的鄧名都不逼着這幫人出投名狀,不願意把騎牆派趕到清廷這邊來,那失敗的山東總督之自然更沒有這個膽子。縉紳們想騎牆那就好辦,祖澤溥給朝廷的奏章就是一種安撫,暗示縉紳們完全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反正過來,只要不是首惡,也沒有死心塌地給鄧名賣過命,那山東總督衙門一定既往不咎。

而朝廷的指示更是對祖澤溥這種策略的認可,索尼變不出糧食和白銀,鰲拜也沒有讓滿洲幼兒一夜都長大成人的法寶,所以對於山東的事也只能暫時裝糊塗,這樣大家都有面子。要真是火眼金睛地大喝一聲“你們都是叛賊”,那對於叛賊豈有不去鎮壓的道理?到最後多半還是要招安,丟臉的還是朝廷。而招安一羣從頭到尾就沒安好心的叛賊,和招安一批受到矇蔽的忠義之士顯然不是一回事。

本着“不聾不啞,不做親家翁”的態度,索尼就指示祖澤溥要努力挽救這些誤入歧途的大清忠貞之士。不過祖澤溥也很清楚,要是最後這差事辦砸了,招安失敗,被叛軍端了濟南城,那所有的罪名肯定都要由他承擔下來,還要被扣上一頂“信口開河,矇蔽朝廷”的罪名。

得知扶清滅明軍開出萊州時依舊打着討伐“通鄧”叛逆的旗號時,祖澤溥心中也是有喜有憂。喜的是知道膠東縉紳聯盟依舊沒有徹底把寶壓在鄧名的身上,憂的是鄧名這個奸賊實在是太狡猾了。如果鄧名被勝利衝昏頭腦,強迫縉紳們立刻明確立場,那肯定會造成膠東縉紳集團的分裂。到時候祖澤溥就可以趁機看出誰是一定要打擊的,誰是可以拉攏的,而且還有了供那些縉紳出賣的替罪羊。

今天納蘭明珠從萊州返回濟南後,和祖澤溥密談了一個時辰,然後急匆匆地返回北京覆命。

“鄧名真是一肚子壞水。他這麼一個年紀輕輕的毛頭小子,怎麼就這麼多心眼呢?”祖澤溥送走了朝廷的密使後,回到書房中對着幕僚們大發雷霆:“李國英居然還說鄧名老實厚道,他一大把歲數都活到狗身上去了嗎?”

除了李國英以外,稱讚鄧名厚道的人可不是少數,因此祖澤溥在直接和此人打交道以前也有很多誤解。前些日子鄧名自己保舉自己爲扶清滅明軍的提督,保舉信送到濟南衙門裡後,祖澤溥一夜間愁得頭髮白了好多根。這個首惡倒是找到了,可是沒本事誅。還有一個於七也是債多了不愁的主,那幫縉紳雖然是牆頭草,可是抓不到合適的打擊對象用來殺雞儆猴。而且鄧名這個保舉自己的奏章實在是沒法對天下宣佈,否則朝廷就成笑柄了。

思來想去,祖澤溥最後含含糊糊地報告朝廷:有流言說鄧名自己保舉自己,要當那個扶清滅明軍的提督,帶着大清的忠臣去討伐通鄧的叛逆。鄧名擺明了是指鹿爲馬,還惡毒地裹挾了膠東的縉紳、士人,元氣大傷的山東總督左右爲難,不知道該不該怒斥其非,最後只能懇請北京聖裁。不久,祖澤溥收到了北京的回覆,內容倒也簡單:既然是流言,那就不管它好了——北京也左右爲難着呢。

聽納蘭明珠的意思,鄧名的陰險程度還在鄭成功之上。鄧名通常不會強人所難,別說他的那些縉紳盟友,就是清廷這樣的生死大敵,鄧名也擺出一副什麼都可以談的樣子來,而這正是最讓輔政大臣頭疼的地方。因爲有選擇就有可能出錯,有退路就有可能遲疑。當初朝廷被鄭成功忽悠得遲遲下不了決心,難以決定是戰是和。朝廷一方面擔心不在東南投入足夠的軍費會被鄭成功偷襲,又擔心這筆錢可能會花得冤枉——萬一招安了鄭成功,拿這筆銀子用去對付西營不好麼?

當初用來對付鄭成功的試金石就是剃頭,但這個辦法對鄧名卻沒用。而納蘭明珠對鄧名的判斷竟然是:他議和的誠意比鄭成功大。

不用說北京朝廷,就是濟南總督府都因爲納蘭明珠的判斷而彷徨起來。要是鄧名的態度一目瞭然,祖澤溥能夠清楚地知道到底該走剿、撫哪一條路,那他就能朝着一個目標全力以赴,集中力量去實現成功機會最大的那個方案,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和幕僚團一起心存僥倖、搖擺不定了,

幕僚團一如既往地爲應對策略爭吵了起來,聽得祖澤溥一陣陣頭大。

而這時手持捷報的衛兵一臉興奮地衝了進來:“總督大人,大喜、大喜啊!”

“怎麼?”祖澤溥猛地擡起頭:“能有什麼喜事?難道是淮揚大捷嗎?”

“正是,正是啊。”來報捷的衛士臉上全是抑制不住的喜色。

報捷的使者趕到了濟南,康親王傑書向朝廷報告,他統帥的十萬大軍向盤踞在揚州運河一帶的明寇發起猛攻,與明軍展開了激烈交戰。仰仗皇上和太皇太后的洪福,擊退了猖狂的明賊,迫使他們向長江方向逃竄。更在此役中擊斃了鄧名的心腹大將趙天霸,這個消息已經得到了確認。

“呵呵,哈哈。”讀着康親王的捷報,祖澤溥興奮地在書房裡走來走去。剛纔他一張嘴就問是不是江南的消息,也是因爲知道江南最近就要打起來了。在朝廷的反覆催促下,康親王肯定不會選擇不戰而退,勢必要打上一仗。馬上就要過年了,所以算來開戰也就是這幾天的事。

“這個趙……,對,趙天霸,本官也早有耳聞,確實是鄧名手下的第一悍將。好像昆明那把大火就是他點的,在鍾祥也是他殺害的胡總督,還在南京親手拿住的郎總督,不,拿住郎廷佐那個逆賊。”在這封捷報裡,康親王還坦承鄧名確實不在揚州那邊,抓到的俘虜供稱鄧名已經帶着一批人離開江南去了山東,而留下他最爲倚重的趙匪天霸,妄圖牽制王師。

祖澤溥興奮地把康親王的捷報高高舉起來,對周圍的幕僚們宣佈道:“王爺不日就要率領大軍返回山東,挾大勝之餘威,把鄧名一舉趕下海去。”

“皇上洪福,王爺神威!”

在場的幕僚們響起了一片歡呼。

雖然鄧名氣焰囂張,但徐州的十幾萬大軍回返,那膠東的難題自然迎刃而解。大家再也不用糾結了,到底是談判還是討伐一目瞭然——鄧名不肯談判就打垮他,到時候談不談都要另說了。

祖澤溥發出命令,派人馬上把捷報送往給北京,同時還添油加醋地說道,他也從側面聽說了大捷的消息。據聞,膠東賊人聽說了此事,正是人心惶惶,現在康親王要是返回的話,定然能把陣腳大亂的鄧名一舉蕩平。

歡天喜地的幕僚團各自忙碌去了,祖澤溥把一個心腹叫到身邊,低聲吩咐道:“快去一趟登州,再不去就晚了。”

“怎麼?”這個心腹見祖澤溥神態猙獰,方纔還在臉上的喜悅之色消失得無影無蹤,驚疑地問道:“總督大人,去登州這件事,不是萬不得已的最後手段麼?”

“現在就是萬不得已的最後時刻了。”祖澤溥臉上哪裡還有一絲一毫的笑意,他眼中滿是血絲:“康親王必定是大敗無疑了!我這次賣了他一個好,盼望王爺在我落難時能記得吧。”

第35節 會面(上)第29節 統一(下)第8節 矛盾第50節 動向(上)第11節 攻勢(上)第20節 僞詔(上)第47節 情報(上)第48節 融洽(下)第4節 國民(下)第1節 代售第54節 議和(上)第50節 追擊(下)第52節 壯士第67節 守法(上)第53節 齊射(下)第36節 分攤(上)第31節 側擊第20節 相逢第44節 中介第19節 跋扈(上)第57節 觀感(下)第47節 證據(下)第35節 會面(上)第24節 整訓(上)第22節 搶攻(上)第9節 買路第3節 君臣第31節 呆仗(上)第43節 鷹派第20節 僞詔(上)第35節 請客(下)第27節 反攻第14節 亂戰(上)第49節 風氣(上)第50節 追擊(中)第30節 變化(下)第50節 債券(上)第51節 晚宴第52節 壯士第30節 變化(上)第41節 失控(上)第13節 試探(上)第31節 戰備第54節 險境第31節 血戰(下)第24節 宣傳第9節 買路第51節 緊俏第6節 事變(下)第39節 嚮導(上)第60節 算盤(下)第36節 否決第57節 觀感(上)第8節 戰備(下)第59節 議款(下)第7節 北上第5節 放棄(下)第59節 魔鬼(上)第50節 懷疑第18節 恐怖(上)第33節 孤注(上)第60節 算盤(上)第60節 約法第69節 忠臣(上)第51節 保衛(下)第5節 退兵第23節 江防第31節 裁軍(上)第41節 遭遇(下)第19節 一騎第31節 呆仗(下)第16節 甕中第10節 鎖喉(下)第4節 棟樑第59節 黃雀(下)第6節 密議(上)第4節 一致(下)第30節 威壓(下)第3節 裁軍第16節 龍騎(下)第18節 恐怖(下)第39節 王佐(下)第52節 壯士第28節 盟軍(上)第48節 專利(上)第26節 兄弟(上)第50節 懷疑第5節 協作(上)第17節 挖坑第45節 突破(下)第35節 會面(下)第12節 軍旗第23節 代理(下)第13節 天明(下)第51節 夢想(中)第38節 包抄第16節 鹽業第13節 試探(下)第49節 副手(下)
第35節 會面(上)第29節 統一(下)第8節 矛盾第50節 動向(上)第11節 攻勢(上)第20節 僞詔(上)第47節 情報(上)第48節 融洽(下)第4節 國民(下)第1節 代售第54節 議和(上)第50節 追擊(下)第52節 壯士第67節 守法(上)第53節 齊射(下)第36節 分攤(上)第31節 側擊第20節 相逢第44節 中介第19節 跋扈(上)第57節 觀感(下)第47節 證據(下)第35節 會面(上)第24節 整訓(上)第22節 搶攻(上)第9節 買路第3節 君臣第31節 呆仗(上)第43節 鷹派第20節 僞詔(上)第35節 請客(下)第27節 反攻第14節 亂戰(上)第49節 風氣(上)第50節 追擊(中)第30節 變化(下)第50節 債券(上)第51節 晚宴第52節 壯士第30節 變化(上)第41節 失控(上)第13節 試探(上)第31節 戰備第54節 險境第31節 血戰(下)第24節 宣傳第9節 買路第51節 緊俏第6節 事變(下)第39節 嚮導(上)第60節 算盤(下)第36節 否決第57節 觀感(上)第8節 戰備(下)第59節 議款(下)第7節 北上第5節 放棄(下)第59節 魔鬼(上)第50節 懷疑第18節 恐怖(上)第33節 孤注(上)第60節 算盤(上)第60節 約法第69節 忠臣(上)第51節 保衛(下)第5節 退兵第23節 江防第31節 裁軍(上)第41節 遭遇(下)第19節 一騎第31節 呆仗(下)第16節 甕中第10節 鎖喉(下)第4節 棟樑第59節 黃雀(下)第6節 密議(上)第4節 一致(下)第30節 威壓(下)第3節 裁軍第16節 龍騎(下)第18節 恐怖(下)第39節 王佐(下)第52節 壯士第28節 盟軍(上)第48節 專利(上)第26節 兄弟(上)第50節 懷疑第5節 協作(上)第17節 挖坑第45節 突破(下)第35節 會面(下)第12節 軍旗第23節 代理(下)第13節 天明(下)第51節 夢想(中)第38節 包抄第16節 鹽業第13節 試探(下)第49節 副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