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和某豈改欺君!

敬之,你有什麼想法?”孫士毅有些奇怪地問道。會反對彈劾富勒渾。要知道,如果富勒渾被彈劾了,雖然這兩廣總督十有八九就是他孫某人的,可廣東巡撫的位子也差不多就要讓何貴給坐上去了。不過,何貴的反對也沒有讓孫士毅生氣!一年之內由布政使升巡撫,再升總督,這種升遷速度固然會很讓人興奮,可是,行事謹慎一向是他的座右銘,而且,就算當了總督,他也要何貴跟和琳幫襯着不是?

“自從咱們到廣州以來,富勒渾對咱們也還算不錯!咱們做什麼事,他也沒使過什麼壞水,甚至於,這一次跟洋人聯手進剿海盜的事情也是他幫咱們向朝廷說明的。……如果這樣就彈劾了他,會不會有些不近人情啊?而且,咱們畢竟纔剛來廣東,腳跟還沒站穩,這時候把一個還能幫着遮風擋雨的大樹給鋸斷了,對咱們也未必是什麼好事呀!你們覺得呢”何貴微笑着說道。

“那你的意思是……?”和琳問道。

“留着他!過段時間再說……反正,他富勒渾早就已經渾身是洞,早戳晚戳都是一樣!”何貴笑道。

“這話也很有些道理!……那就先這樣吧,和中堂那邊,我來回復!”孫士毅也點點頭說道。雖然不能快些當上總督,可他也有自己的考慮。剛到任沒多久就把上司給參劾了,難免會給上面的那些人留下爭權奪利地印象。雖說未必會有什麼傷害。可終究也不算好。別忘了,他雖然有和珅當後臺,可富勒渾也是阿桂的族孫啊!雖說阿桂的官聲不錯,可是,偶爾給那些不長眼睛的人一隻小鞋穿的事情也是有的。而且,兩廣總督負責海關,自己跟何貴,還有和琳三人已經秘密寫信給和珅要求其向乾隆進言增加關稅。並且已經獲得了同意。雖說是爲了國庫的收入着想。可這一次的關稅增幅之大,很難保證會對這海上貿易有什麼影響。如果這時候去接任總督一職,萬一出了事兒,還不是自己撐着?與其那樣,還不如讓富勒渾去頂缸呢!反正這廝早晚要下臺,多一項罪名也無所謂。

“留他在任上,豈不是要害苦了那些商人?”和琳有些猶豫地說道。

“你說什麼?”何貴一怔。摳了一下耳朵又問道。

“我說,留富勒渾在任上,他和他地那些手下豈不是要把那些商人給害苦了?”和琳又重述了一遍剛纔地話。

“哈哈……我沒聽錯吧?泌齋你居然替那些商人擔心?”何貴有些古怪地笑了起來,他還真有點兒不相信。這年頭當肯爲商人考慮一二地官員,比鳳毛麟角可都要稀罕!何況是和琳這種角色!

“這有什麼好奇怪的?前些天你在香港島的時候,哪天沒跟我嘮叨這些?不過你的話也對,如今的廣東,如果不是那些商人。也不會有如今的繁華!雷州府那幾個地方。就因爲沾不到好處,多少年都是窮得叮噹響……我是怕關稅高了,又有富勒渾在上面敲榨。那些商人心灰意懶撤瓢不幹,那樣的話,咱們就算日後接手,又能有什麼好處?”和琳說道。

“正因爲如此,纔要讓富勒渾多呆一段時間。等他把壞事都做盡了,咱們再出面地時候,纔好撥亂反正啊!”孫士毅笑道。

“正是此理。對外貿易可是有大利可圖的!只要這海關還開着,就一定會有人來做生意……所以,泌齋你不必擔心太多!咱們還是先讓富勒渾安安穩穩的過上一段時間再說吧!”何貴笑道。

“我話都說到了,既然你們既然還這樣想,那就這樣吧!”和琳說道。

……

富勒渾的智力不算低,但很顯然也不算高。何貴等人對他的算計他沒有任何的發現,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居然還認爲這三人並不算太“壞”,除了何貴提醒他戒毒,和琳在上報朝廷剿滅海盜的功勞之中,也沒少填他那一份兒+廣地日子暫時過安穩了,北京城那些人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而事實上,不僅是北京城,乾隆五十年,幾乎整個大清國都沒能過上好日子。

而能夠讓包括乾隆在內的那些掌權者們頭痛不已地,在這一階段,自然就只有自然災害了!

不說先前的甘肅玉門地震,也不說陝西的黃河水倒灌;湖北宜城、興化、隨州、枝江的饑荒發生之後,乾隆也緊急派遣官員救災,並再次起復李侍堯爲湖廣總督,命其主持賑災事宜。

可是,沒有人想到,這些災害僅僅只是乾隆五十年全國性大災害的開胃湯而已!

到了秋天,山東青州府所屬壽光、昌樂、安丘、諸城等縣發生饑荒,官員賑災不利,百姓幾致父子相食。之後,福建建安、江西萍鄉等地發生水災,湖南、湖北、安徽、江蘇、山東、山西、河南、直隸等省份又普遍出現旱災,其中,湖北、河南、山東尤其嚴重!……經戶部統計,各省所需救濟銀兩,總額竟達一千四百萬兩之巨!

“竟要這麼多?”

“皇上,奴才已經是精打細算了……絕不敢有任何的差錯!”

乾清宮御書房內,和珅跪在地面上偷偷擡頭看了一下御案後面的乾隆,又把臉深深地埋了下去!……一千四百萬兩銀子啊,這筆錢的數額實在是太大了,大到他主管大清國的財政以來,從來沒有一次性接觸到過這麼大的數目!當然,最關鍵的是,這筆錢不是收入,而是支出!而在他的身邊,阿桂等人也是眼觀鼻,鼻觀心的不發一言!其實他們也不是不想發言,只是根本就不知道該說什麼……大清國一共才十八個行省。現在一下子就有九個遭災,一千四百萬兩銀子恐怕都是少地了!

乾隆高坐在御座之上一言不發,雖然面無表情,可他疼呢!那可是他的錢!本打算過完了這第五十個年頭,就再來一次南巡,可現在倒好,全國範圍的大災害來了!這種環境下還巡個屁呀!

“皇上…?”

“國庫存銀可夠?”乾隆終究不是小氣人兒,也就是恍忽了一下。就重新鎮定了心神!看和珅還跪在那裡。便伸手示意他站起來。然後又說道:“若是不夠的話,可從內帑中拿出一些來暫且支應!”

“回皇上,國庫銀兩暫時倒還夠用,只是……”和珅稍稍直了直身子,又向乾隆抱拳道:“只是今年的稅恐怕是收不上來了!”

“國家有災,百姓有難,和中堂。你怎麼還想着收稅?”王傑有些不滿地說道。

“王愛卿此言有理!錢糧該豁免的還是要豁免呀!”乾隆的心又疼了一下!支出一千四百萬兩,再豁免受災各省的錢糧……光這一下,恐怕就是兩三千萬兩地銀子沒了,這還沒算各地地那些工程要錢……這可是自己登基五十年地大慶之年,怎麼老天爺偏偏就在今年降災呢?誠心想跟老子做對不成?

“皇上,恐怕不光是賑災跟豁免錢糧的問題!”老子當然知道要豁免錢糧,可沒你這皇帝開口,該收的還不是得照收?和珅心裡嘀咕了兩句。又暗暗罵了王傑一句站着說話不腰疼。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這才又接着說道:“受災各地還要播種……這種子錢還是要朝廷出,這一來二去。如果沒有別的辦法,今年朝廷恐怕就沒什麼收入了……”

“……”沒收入了?乾隆與衆人盡皆默然!看來“苦日子”持續的時間還要加長!

“和中堂,您一向精於算計,可是,據我所知,朝廷每年的收入足有六千萬兩之巨,這賑災,加豁免錢糧,再加種子錢……還用不了這麼多吧?”福隆安突然開口問道。

“福中堂,如果只是這三樣的話,當然用不了這麼多!可是,……朝廷每年還要疏浚運河,修建防水工程,這加起來少說又是五六百萬兩啊!”和珅瞟了一眼福隆安說道。

“那也應當還有剩餘纔對!”福隆安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對,還是有些不依不饒!

“剩餘?福中堂,您這兩個字可是難爲和某了!那剩下地錢,光軍費就要多少?這一點,您身爲兵部尚書難道還不知道?就算您不清楚,令弟福康安福大帥難道就沒跟您提過這些?而且,除了軍費,還有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官員俸祿,每年的養廉銀……福中堂,如果不是去年令弟在緬甸打了場大勝仗,今年前半年廣東又剿滅了大批海盜,得了些戰利品,恐怕今年不光是沒有收入的問題,朝廷還要倒貼呢!”和珅目光戲謔地瞪了一眼福隆安,侃侃說道。他最近剛剛把傅家最小的福長安拉入夥兒,並且與其上下其手,做下了幾件貪污案!福隆安對此十分生氣,可又能把他怎麼樣?跟福康安一起來找麻煩?嘿嘿,那到時候倒黴的可就不光是自己了……

“哼!”福隆安自然看得出和珅的有恃無恐!可自己兄弟不爭氣,他又能有什麼辦法?只能微微冷哼一聲,徒自懊惱!

“皇上,對於賑濟災民,豁免錢糧之事,臣以爲當派遣官員前往監察,以免有人上下其手,國害民!”王傑這時又開口說道。

“嗯,這話說得對。那就由王愛卿擬旨申飭各地,並着各地監察御使嚴加察訪,不得有誤!若有膽敢趁機發國難財的,爲官吏者殺,爲商者一律罪加三等!”乾隆說道。

“皇上英明!只是,今年朝廷用度頗爲緊張,您看……是不是可以把關稅適當地調高一些,以稍做彌補?”知道王傑意有所指,但和珅只是不在乎地瞅了對方一眼,又轉而向乾隆輕聲問道。

“各地關稅已經不低了,若再行調高,恐有不利!尤其是現在,雖然那些商人也有屯積居奇之嫌,然商路暢通,纔可使其把各地所需物資運往發賣……只要各地官員監察得利,於朝廷賑濟之外,對百姓也應該是有些好處地!”乾隆搖了搖頭,說道。

“皇上英明,惠澤天下!”和珅磕了個頭,再看看乾隆依舊凝重的表情,又道:“不過,皇上,既然各省關稅不宜進行調整,是否可以將緬邊境以及廣東海關的關稅稍做調高呢?這兩省也未遭災,且商旅往來頗多,若能提高一些關稅,與其貿易並無多少損傷,卻能對朝廷有利!”

“原來你是想地這個……這事兒不是早就朝議過了嗎?我朝設立海關,並非貪圖那一點點稅收,主要是不想寒了那些蠻夷的心而已。這調整之議,還是算了吧!”乾隆說道。

“皇上英明!我朝開海關,並非圖利,乃是爲了加惠遠人,撫育四夷。何況而今國家遭受大災,若於此時調高關稅,竟似要以外夷之貲財來調劑我朝廷之緊缺,那些蠻夷若是知道了,又該怎麼想?此舉必然會使夷情不順,更不足以服夷衆而杜猜疑!”王傑說道。

“王大人說的有理!可是,如果因爲朝廷的大度而使得那些洋夷視我朝廷爲可欺,與那些不法商人交相勾結牟取暴利,您認爲我們又該怎麼辦?”和珅反脣問道。

“有這等事?”乾隆的聲音又插入了進來。

“我朝海關關稅極低,那些洋夷何必爲了區區一點利潤就違背律法?和大人,你可不要危言聳聽啊?”福隆安又開口說道。

“福中堂此言差矣,和某豈敢欺君?”和珅傲然地看了看另三名軍機大臣,胸有成竹地微微笑道。

第92章 又有得忙了第165章 挖光!第42章 劉全第259章 升官第91章 這人完了!第18章 發財了第28章 走了第42章 劉全第320章 賺個技師第214章 蠻橫第249章 家務事第102章 平定第314章 半路截殺第325章 時間不多第59章 發配萬里第71章 “豐升額”找第76章 戶部主事第240章 想動武第125章 小事一樁第240章 想動武第184章 千叟宴第232章 “老主子”來信第29章 奴大欺人第52章 緣由第140章 準備動手第191章 不留情面第108章 說情,升官第278章 國手第124章 讓他喝東北風去第315章 錢灃死了第57章 商議第254章 下黑手第162章 再去問問?第203章 武林高手第87章 你追我趕第141章 明天第191章 不留情面第134章 餘孽第99章 迎頭對撞第75章 做官之階第174章 國事,家事第111章 緣由第149章 見面第239章 向你求援第122章 喝湯還草第297章 皇帝的東西也敢要?第245章 埋伏第31章 親師傅第233章 抓第86章 清官第176章 參贊第292章 誰簽約?第130章 天地之間有桿秤第313章 孫士毅的煩惱第76章 戶部主事第264章 總督向巡撫磕頭第35章 目標:官員第45章 爭執第301章 禮物第254章 下黑手第227章 起事之前,殺了他!第228章 太歲!!!第190章 兩淮鹽政司/雲南銅政司第242章 啥,虎門沒炮臺?第68章 教你賺錢第99章 迎頭對撞第184章 千叟宴第112章 宣召第100章 驚駭欲絕第253章 破鏡難圓第308章 提案人第203章 武林高手第215章 還會回來的!第152章 怪胎第308章 提案人第112章 宣召第310章 挑事兒第149章 見面第230章 任務第240章 想動武第128章 要有大事第26章 無名武夫第153章 發行天下第14章 “生意經”第二款第281章 風聲鶴唳第305章 餡餅第33章 唱京戲第304章 蘭芳共和國第98章 窩裡鬥第167章 找李侍堯的麻煩!第110章 離間?第133章 行賄第277章 氣!第40章 和氏兄弟的注意第295章 看驢第309章 乾隆六十年第238章 紡織業的開端第38章 把柄第25章 跟大清宰相的非親密接觸第16章 關於農活
第92章 又有得忙了第165章 挖光!第42章 劉全第259章 升官第91章 這人完了!第18章 發財了第28章 走了第42章 劉全第320章 賺個技師第214章 蠻橫第249章 家務事第102章 平定第314章 半路截殺第325章 時間不多第59章 發配萬里第71章 “豐升額”找第76章 戶部主事第240章 想動武第125章 小事一樁第240章 想動武第184章 千叟宴第232章 “老主子”來信第29章 奴大欺人第52章 緣由第140章 準備動手第191章 不留情面第108章 說情,升官第278章 國手第124章 讓他喝東北風去第315章 錢灃死了第57章 商議第254章 下黑手第162章 再去問問?第203章 武林高手第87章 你追我趕第141章 明天第191章 不留情面第134章 餘孽第99章 迎頭對撞第75章 做官之階第174章 國事,家事第111章 緣由第149章 見面第239章 向你求援第122章 喝湯還草第297章 皇帝的東西也敢要?第245章 埋伏第31章 親師傅第233章 抓第86章 清官第176章 參贊第292章 誰簽約?第130章 天地之間有桿秤第313章 孫士毅的煩惱第76章 戶部主事第264章 總督向巡撫磕頭第35章 目標:官員第45章 爭執第301章 禮物第254章 下黑手第227章 起事之前,殺了他!第228章 太歲!!!第190章 兩淮鹽政司/雲南銅政司第242章 啥,虎門沒炮臺?第68章 教你賺錢第99章 迎頭對撞第184章 千叟宴第112章 宣召第100章 驚駭欲絕第253章 破鏡難圓第308章 提案人第203章 武林高手第215章 還會回來的!第152章 怪胎第308章 提案人第112章 宣召第310章 挑事兒第149章 見面第230章 任務第240章 想動武第128章 要有大事第26章 無名武夫第153章 發行天下第14章 “生意經”第二款第281章 風聲鶴唳第305章 餡餅第33章 唱京戲第304章 蘭芳共和國第98章 窩裡鬥第167章 找李侍堯的麻煩!第110章 離間?第133章 行賄第277章 氣!第40章 和氏兄弟的注意第295章 看驢第309章 乾隆六十年第238章 紡織業的開端第38章 把柄第25章 跟大清宰相的非親密接觸第16章 關於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