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迷弟

“範老爺千萬別客氣,其實在我們薊鎮那邊,範大老爺纔是真正的神仙,比我伯父的名氣大多了。大家都說範老爺是文曲星降世,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載,連我們養的豬,都稱爲範豬……”

戚金說到這裡忽然意識到自己說走了嘴,臉色一變,連忙解釋道:“不……不是這個意思……”

范進一笑,“小將軍太謙了。範某一介文弱書生,跟貴叔侄這樣爲國守邊的名臣不能比。我在家鄉的時候,就聽人說過戚將軍打倭寇的故事,心中一直仰慕老元戎威名,只可惜沒有機會拜見,甚爲遺憾。今日能見到小將軍的金面,於我而言也是件大喜事。貴叔侄爲國朝守衛門戶防範虜騎功德無量,我一個書生上不得前線,胡亂出些主意,能爲前線將士幫點忙,是我應盡之責。就怕才疏學淺越幫越忙,若是誤了元戎的大事,我自己的心裡先就過意不去,就算老元戎不問罪,我自己也過不了自己一關。”

“能以我的姓氏來命名豬,足見這豬養得不尋常,很和兒郎們的心思,證明我獻的方子沒錯。這是大好事我高興還來不及,怎麼會發惱。跟小將軍面前我不必說假話,養豬和豆田的事雖然是我出的主意,但是於北地效果如何我可說不好。今日還得勞小將軍的駕,給我好好說一說。”

要知大明朝眼下武多文少,由於洪武年間的制度規定,三品以下武官都屬於世襲,三品以上武官由三品以下武官中選拔,造成武職都是內部產生。每一次大戰,又會誕生不少功臣,隨後也參與到世襲體制之中,繁衍到嘉靖年間就已經是一個武職幾個世襲子弟爭搶的局面。

李成樑在四十歲的時候還在等着襲職,就因爲鐵嶺衛指揮使的位置有人坐。戚繼光按照制度廕襲其父留下的指揮僉事官職時,發現有資格承襲這一官職的人居然多出來四個,還得通過考試的方式才能真正得到任命。在這種大背景下,一個文臣朋友對於武人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戚繼光在張居正面前向來伏低做小,與遊七結拜金蘭手足,都視爲無上榮耀,范進這相府門婿拿出這麼平易近人的態度與戚金結交,對他來說自然有些受寵若驚。他的年紀又輕,沒有戚繼光那種經驗及圓滑,被范進幾句好話一說,就有些手足無措,咧嘴憨笑道:

“範大老爺看得起標下,標下也不敢跟大老爺面前說假話。其實標下跟伯父說過,範大老爺這麼個肯養豬的讀書人,肯定跟一般的書生不同。但是伯父說,不管什麼樣的讀書人,只要是讀書人就不是我們丘八能比的。對讀書人必須禮貌恭敬,不能失了禮數。人與人之間相處,遠則慢近則不遜,比起來寧可慢也不能不遜,所以要標下在大老爺面前必須時刻記得禮數是怎麼回事,否則定要用軍法來辦。如今看來,還是伯父看錯了,大老爺雖然是文人,卻是武人性子,不會因爲些許小事就發脾氣,朝廷派大老爺來巡按宣大當真是慧眼識人,您這種性子的文人來巡邊,纔是我們軍伍的福分。”

范進哈哈一笑,“少元戎不必只說好話,且說說看,那種豆子的方法可還行?”

“大老爺這法子自然是行的,九邊的軍屯籽粒……這話讓人怎麼說,反正一句話,沒人指望真能有收成。朝廷每年說開軍田多少畝,籽粒多少萬石,都是報功用的,我們反正是從沒見着過。可自從按範老爺的錦囊計耕種以來,地裡的莊稼多打了幾成,糧食眼看着見多,這卻是實打實的。最重要的是這豬養得又大又肥,每口豬足有百斤重,這可是活寶貝以前從未見過。大老爺若不信,可以問王大哥。”

戚金生怕自己多說多錯,點手把王邦屏叫了過來。范進此時才知,王邦屏別看是世襲指揮,標準的坐地虎,與戚金這個南方來的軍官居然一起打過仗,還換過貼,是個忘年之交,兩下交情極好。這次戚金從兵部領了命令一路追趕,就先到南山兵營裡找他,再一起過來拜見,就連給自己送的見面禮五十兩白銀,也是從王邦屏手裡挪借而來。

聽到戚金詢問養豬的事,王邦屏沒口誇獎道:

“那豬是真好。咱們這些當兵的,也就是求口好吃好喝。邊塞比不得腹裡,當丘八的粗人吃不來細糧,所謂好吃也就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自打薊鎮養豬有了成果,這兩年採辦毛豬,大家都爭着買薊鎮的範豬。這豬隻有薊鎮纔有,所以都要看戚帥的臉色,如果戚帥不高興,就誰也沒有肥豬可吃,只好去市面上買瘦豬。同樣一口豬,市面上的比起薊鎮的來,起碼差了一半分量,這可不是幾十斤肉的事,關係着兒郎們碗裡的葷腥,說重一些關係着士氣,誰也不敢大意。薊鎮的豬眼下是九邊一寶,人人都想着搞一兩頭來養,可是即便搞到豬種也不行,自己養怎麼也是瘦,不似薊鎮的豬肥壯。人們都說戚元戎是有法術的,用起神通來,那豬就長得肥,我們不懂這個咒所以不成。”

戚金搖頭道:“王大哥又在亂說了,我不是跟你說過麼,伯父從來不會神道,養豬的竅門就在飼料上。正好問問範老爺,讓他教你這個法子,將來你的地裡也能多收莊稼,豬也長得肥壯。”

范進後世吃的大白豬當下還沒引進,傳統的土豬出肉率低,加上飼料問題,眼下的一口豬也就是幾十斤,長到百斤的極少,搞不好還是老母豬不能吃。豆渣做飼料之後,就能讓豬體內生成氨基酸,增加出肉率,只要飼料給的足,一頭豬出肉量就可以達到百斤。對於軍隊來說,採辦生豬都是按口不是按斤,同樣一口豬,分量重一倍,當兵的碗裡肉就能多二兩,這是實打實的好處,也是個確實的利益所在。畢竟把豬養肥纔可以多賺錢,這是個最簡單的道理。

範豬這個叫法,范進並不忌諱,反倒覺得親切。他並不是一個在乎虛名之人,自身也不是孫、吳、諸葛之類可以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帥才。既然在大明這口鍋裡吃飯,就希望這口鍋存在的時間越長越好,不希望它過早破掉大家餓肚子。既然不能靠個人的能力把這口鍋補牢,就得通過其他手段,儘量讓它堅固。

臨陣指揮層面,范進能出的力量不多,真把他丟到戰場上拒敵,一準越幫越忙。但是後勤補給方面,還是可以做點貢獻,儘自己所能做點事。像是之前獻的傷口護理知識雖然是以陳璘名義上報,但是確實惠及到了普通士兵。隨後在張居正的推動下,已經在九邊廣泛宣傳。受制於客觀環境已經將領對於士兵的重視程度,大部分士兵未必能從裡面獲益,但能多救一些人總是好事。養豬、肥田的方法同理。

杯水車薪也好過連杯水都懶得用,能夠做一點事的就好過什麼事都不做。范進無法保證這條名爲大明的船永遠不沉,也沒有別開天地另造新船的打算,所謂裱糊匠,自然就是在力所能及範圍內,把發現的破損補完,就算是功德圓滿,至於深層次的問題,他自問是無力解決。

就以技術爲例,後人看記載時經常會驚訝原來古代就已經有了這個,然後再鄙夷一番倒退說。事實上古代的技術傳播和保護都很差勁,像戚繼光在剿倭作戰時研發的溼法火藥,到了明末就被再次“發明”出來,隨後到了清朝,分別在清中期、中後期、末期反覆被“發明”。關鍵原因就是,有了這種技術跟這種技術能否傳播繼續沒有任何關係,很多時候就是人死技術消失,更多時候人沒死技術也消失了。

范進的種豆計劃靠着張居正的虎皮,以行政手段強行推廣,才能在薊鎮推行開,又因爲肥豬對於所有人都有好處,才能獲取進一步的傳播。但是這還遠遠不夠,如果沒有後續的計劃跟進,等到張居正一死,新人上臺。爲了表示跟張居正全面劃清界限,這範豬連同豆苗也得從邊關絕跡。

這次的山西之行,怎麼也要給自己的座師找點麻煩。范進心裡如是想着,既然他把自己放在火上烤,那就別怪自己炸給他看,讓他知道一下把危險品置於火源之上是何等愚蠢的行爲。山西是張四維等人的根基所在,一個外來戶要想在裡面有所作爲並不容易,即便是扈從官軍也未必完全可信,眼前的戚金就是上天派來給自己幫忙的好助手。

未思進先思退,最低限度也要保證自己和家中女眷的人身安全。固然如今的范進不是文弱書生,可是身在邊地,有一員虎將保駕自然最是放心,是以范進對於戚金的態度格外優容刻意結交,戚金也自受寵若驚。話漸漸多了起來,態度也不像方纔那麼拘謹。

“標下雖然是武人,但是也識字讀書,範老爺寫的那些話本,也特意買來看過。尤其是精忠傳、楊家將這幾部書,連我伯父都很喜歡的,還特意拿了裡面的故事來教訓士卒。要下面的兒郎像楊令公、嶽武穆這等忠臣來學,以身許國,以性命報答君王。他日自然也有人給他們樹碑立傳,名標青史。”

戚繼光訓練士兵的方法,其實是把部下士兵當成軍官預備役來培養。士兵在入伍前基本都是文盲,入伍之後則由戚繼光派人教授文字,讓他們能讀會寫,有需要時,人人都可以擔任基層軍官。

他們讀書的教材原本都是軍令,眼下已經變成范進寫的那些宣傳忠於君上,寧死不能造反的話本故事。這時代的人第一是愚昧迷信,第二就是思想上沒有自己的體系,特別容易被人影響,換句話說三觀沒成型。

像是清末鼎鼎大名的哥老會,在軍隊裡就極有影響力,龍頭山主的大令遠比軍令有效。明軍的情形也類似如此,在軍隊裡教門同樣廣泛傳播,只是沒形成哥老會那麼強大的生命力也不成體系而已。

對於這些士兵而言,跟他們講聖人之道並沒有什麼用。畢竟這些基層士兵缺乏理論知識學習,對於高深的道理聽不明白。范進寫的話本從一開始就是爲民間服務,對於這些士兵而言格外親切,寓教於樂中完成了思想的轉變。

能夠用娛樂的方式講道理就絕不搞高臺教化,這是范進從一開始就定下的目標,搞思想工作不等於非要一本正經,花旗國那種在勇敢的心裡宣傳自己價值纔是王道。

後世在這個領域沒法戰勝花旗國,在這個時代總算有了這個機會和能力,范進自然不會放過機會。大多數人對於其用心看不出來,普通人拿話本只是當個樂字,文人士子也就是個消遣之物,真正能發現話本妙用的人張居正算一個,戚繼光也算一個。

比起嚴苛的軍法,使用話本宣教效果更好,眼下薊鎮士兵有很多已經成了范進的書迷,包括戚繼光叔侄也是如此。戚繼光是把話本作爲一種宣教工具進行研究,戚金正在年少,除了打仗之外愛好也頗爲廣泛,對於范進的作品卻是發自內心的喜歡。

范進所有寫過的話本在薊鎮軍中都有收藏,其中一部分並不適合普通士兵觀看的,作爲福利在軍官中傳播,畢竟軍中缺少女眷這些足本畫冊堪稱甘霖。還有一些主打男女情愛的話本不是武人的菜,但卻是戚夫人的最愛。要知南塘將軍沙場無敵,唯有季常之癖,孝敬夫人乃是軍中第一要務,輕忽不得。

不比戚繼光經驗豐富心智成熟,戚金年紀與范進彷彿,自己認識字卻不算衣冠中人,對於文人士子本就崇拜。平日裡看多了話本,於范進更當做偶像來看,今天見面之下范進的平易近人以及毫無架子,更是讓戚金從心裡敬服,將范進看成了話本里那些書生主人公的化身。

他帶着這種情緒,范進就好跟他交涉,兩下談了沒多久,幾以成了刎頸之交。王邦屏在旁邊擠眉弄眼,又練練乾咳,戚金卻全無反應,直急得王邦屏滿頭大汗。還是范進看出端倪,笑着將王邦屏招呼過來問道:

“王參戎託付了戚小將軍什麼事,不如當面說出來吧。你既然是戚小將軍的結拜手足,本官也就不拿你當外人,有什麼想說的只管說。”

戚金這纔想起什麼,不好意思地摘下頭盔搔着頭皮,“範大老爺有所不知,我這盟兄有點難處,本來託我說項的,不想沐恩小的一時高興就給忘了,也不怪我這兄長着急。”

范進看了一眼王邦屏,“難處?不知是什麼難處,本官又能幫什麼忙。”

“沒什麼,就是前些時大哥出了批貨,不想被人扣住了,這批貨是送給北虜的……得請大老爺高擡貴手通融通融。”

第一百三十四章 當然選擇原諒他第五百三十二章 鄭洛的下馬威第四百五十一章 名利雙收(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甜美果實(下)第二百零九章 試探第九十六章 算帳(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路向北第二百九十八章 聯合錦衣第三百二十一章 跬步之積第五百零一章 大婚(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三娘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鬧崇文(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帝心飄搖第三百八十四章 按我說的做第九十二章 範母教子第三百三十五章 操控清議(上)第十一章 兩足何以無泥第二百零八章 白門鳳四第五百九十八章 神明庇佑土默特(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節婦清官(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忽然之間明白了第八十七章 根由第三百七十六章 友誼和利益(上)第四百二十八章 女記室第二百八十八章 閒棋立大功第五百二十四章 謀事(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對症下藥(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解圍第五百九十三章 草原驚雷(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秦淮會(下)第九十八章 天大官司 地大銀子第二百零五章 慧劍斷前緣(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豪雨(中)第二百五十章 相府偷會(上)第二百七十四章 陰招第九十四章 花燭第五百一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三十三章 初會鄭洛第三百三十八章 改弦更張第三百二十八章 黔國公案第一百二十一章 立足第三百五十一章 鐵娘子(上)第三百九十章 叫破機關第三百二十九章 激流勇退第二百二十六章 底線與退讓第八十三章 海王請賢第四百八十二章 王穉登的美人計(中)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的對手第一百五十八章 十面埋伏(上)第四百八十一章 王穉登的美人計(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鬧崇文(下)第二百零三章 救星(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月黑風高(中)第六十五章 好風借力(上)第四百二十七章 吏員的傳家寶第四百零五章 奉獻第三百六十九章 我愛這夜色茫茫第四百五十九章 節婦清官(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節婦清官(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裂痕第四百九十九章 舊情難忘第二百零四章 救星(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會試(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強援第五十九章 借艇割禾(上)第三百零六章 張國維上門第一百四十二章 強援第五百六十六章 對症下藥(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我的眼中只有她(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鏢局藍圖第一百四十三章 亞魁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下之政出於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翻江水與燎原火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的對手第三百九十七章 范進新政(下)第四百零五章 奉獻第四百九十四章 翁婿第二百二十七章 夜戰第六百零六章:浮光掠影第三百八十一章 起步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手獵物第六百零一章 范進的奇恥大辱第三百一十三章 高拱出局第三百二十二章 軟刀子傷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門生與座主(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入場第三百四十八章 千里行第五百四十三章 開門揖盜(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開門揖盜(上)第四十七章 折銀代役第一百四十二章 強援第四百八十九章 恨嫁之女第六十四章 畫影圖形第四百六十八章 范進的修、齊、治、平(中)第八十三章 海王請賢第七十四章 互相利用第二百二十四章 水盜第一百七十五章 玉杯銀燭第三百一十七章 官衣賀喜第四百一十三章 情比金堅
第一百三十四章 當然選擇原諒他第五百三十二章 鄭洛的下馬威第四百五十一章 名利雙收(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甜美果實(下)第二百零九章 試探第九十六章 算帳(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路向北第二百九十八章 聯合錦衣第三百二十一章 跬步之積第五百零一章 大婚(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三娘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鬧崇文(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帝心飄搖第三百八十四章 按我說的做第九十二章 範母教子第三百三十五章 操控清議(上)第十一章 兩足何以無泥第二百零八章 白門鳳四第五百九十八章 神明庇佑土默特(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節婦清官(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忽然之間明白了第八十七章 根由第三百七十六章 友誼和利益(上)第四百二十八章 女記室第二百八十八章 閒棋立大功第五百二十四章 謀事(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對症下藥(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解圍第五百九十三章 草原驚雷(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秦淮會(下)第九十八章 天大官司 地大銀子第二百零五章 慧劍斷前緣(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豪雨(中)第二百五十章 相府偷會(上)第二百七十四章 陰招第九十四章 花燭第五百一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三十三章 初會鄭洛第三百三十八章 改弦更張第三百二十八章 黔國公案第一百二十一章 立足第三百五十一章 鐵娘子(上)第三百九十章 叫破機關第三百二十九章 激流勇退第二百二十六章 底線與退讓第八十三章 海王請賢第四百八十二章 王穉登的美人計(中)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的對手第一百五十八章 十面埋伏(上)第四百八十一章 王穉登的美人計(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鬧崇文(下)第二百零三章 救星(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月黑風高(中)第六十五章 好風借力(上)第四百二十七章 吏員的傳家寶第四百零五章 奉獻第三百六十九章 我愛這夜色茫茫第四百五十九章 節婦清官(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節婦清官(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裂痕第四百九十九章 舊情難忘第二百零四章 救星(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會試(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強援第五十九章 借艇割禾(上)第三百零六章 張國維上門第一百四十二章 強援第五百六十六章 對症下藥(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我的眼中只有她(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鏢局藍圖第一百四十三章 亞魁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下之政出於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翻江水與燎原火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的對手第三百九十七章 范進新政(下)第四百零五章 奉獻第四百九十四章 翁婿第二百二十七章 夜戰第六百零六章:浮光掠影第三百八十一章 起步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手獵物第六百零一章 范進的奇恥大辱第三百一十三章 高拱出局第三百二十二章 軟刀子傷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門生與座主(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入場第三百四十八章 千里行第五百四十三章 開門揖盜(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開門揖盜(上)第四十七章 折銀代役第一百四十二章 強援第四百八十九章 恨嫁之女第六十四章 畫影圖形第四百六十八章 范進的修、齊、治、平(中)第八十三章 海王請賢第七十四章 互相利用第二百二十四章 水盜第一百七十五章 玉杯銀燭第三百一十七章 官衣賀喜第四百一十三章 情比金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