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張國維上門

“所謂涉事官員,並沒有具體點出姓名,有誰沒誰,誰該算做涉事官員,誰又可以置身事外,這本身就是考量官員的認知。高拱當日風頭最盛時,擅權獨斷,較之江陵尤有過之,以首輔而兼天官,國朝所未有。他把官員銓敘升轉大權拿到手裡,朝堂之上遍植私人。張居正雖然驅逐高拱,但是終究他要的是天下太平國泰民安,不想搞到人心惶惶的地步,所以於百官儘量保持不動。後來用江陵黨替換了一些人,但是爲了不製造恐慌,還是留用了大批高拱提拔的官員。從高拱退職到現在,一共也沒幾年,那些人的權勢還是有的。有些人與高拱聯繫不深,張居正對他們不薄,他們也就舍高就張。也有一部分卻是高拱心腹,從心裡維護他的。這些人平日看不出來,這次卻是個試金石。”

今天刑部的工作效率不高,按說眼下正是捉拿朱國臣餘黨,清理衙門內部的時候,刑部正該忙碌。可是人心浮躁,大家的心思都在這場廟堂爭鬥上,對於案件投入的精力有限,工作正經也沒幹多少。

刑部裡參與過周世臣案的三名司官都已經外放,但是剩餘司官不代表安全。如果朝廷追查涉事人員,誰也不敢保證板子不落到自己頭上,所以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

午飯之時,范進與侯守用離開衙門,到附近一家小酒館用飯。鄭嬋已經離開了,她在都察院哭訴了一個多時辰,居然讓不少正人君子爲之慷慨解囊,光是捐款就收穫了上千文銅錢。能從一幫窮御史身上搞到這麼一筆錢,足見其表演功力。

說了幾句她的事,侯守用就提起了眼下的朝局。他的品級太低,除非是大朝會,否則上不了金殿,於工作上也是聽令而行。對於慈聖的懿旨略做分析,便猜出李太后這麼做的真正用心是在排雷。

“如果說這個朝廷裡最不希望高拱回來的,排第一的絕對不是張居正,而是皇帝與慈聖。當初高拱放言,十歲子何以坐天下,形同篡逆。穆廟待其恩重如山,可是方一升遐,他便口吐如此無君無父之語,萬歲恨其入骨。這次驅高,陛下當然是滿意的,慈聖那裡也會支持。”

范進笑道:“恩師既然看得出這一層,又何必擔心?早就該放開手腳施展一番,只要萬歲歡喜,自然有似錦前程。又何必遲遲不見動作,連這次上本,都有些遲疑。”

“你年紀還輕,這裡面的沉重還是不明白。這個天下雖然是萬歲的天下,但不是說萬歲想怎麼做就一定能怎麼做,更不是他討厭誰,就真能把誰趕走的。就拿眼下這件事來說,其實也是在弄險。一旦朝堂上支持高拱的人多,萬歲又該如何?總不可能以一人之力硬拗百官之志,寒了羣臣之心。其實做官也是如此,我們在地方上任官,看上去威風八面,實際也是處處受制於人。不懂得妥協退讓,一味剛強之人,多半是沒有什麼好下場的。除非是海瑞那種人,事事親歷親爲,一坐官就斷去七情六慾,酒色財氣樣樣不動。那等聖人品性,普通人可是學不來的。”

范進點着頭,“恩師說的是。不過弟子想來,周世臣案證據確鑿,再加上週應甲多半要倒。四品棘卿都被斬落馬下,誰還會跳出來麼?”

“難說。爲師在官場上沉浮多年,奇事怪事看的多了,很多時候本以爲穩操勝券,也有可能被人反敗爲勝。有時以爲一敗塗地,卻又能死棋肚裡出仙招。所以爲師教你一點,得意之時須防意外,失意之時不必絕望,看似無路可走的局面,或許也隱藏一線生機。”

“弟子多謝恩師指教。”

“我不是跟你談玄,爲師是書生也不是出家人,講玄門的東西也不曉得。我只和你講事實。就拿眼下來說,這種事應該由內閣來議,拿出個定案執行就好了。爲何非要百官來議?就是擔心處置不公,引來文武一起反彈,那事情就很難辦了。讓百官公議,實際是想借羣臣之口,讓高拱名聲蒙羞。一個被百官口誅筆伐之人,又怎麼能掌樞?這個算盤是很好的,可是一旦百官之中多一半的人絕口不提高拱,只說窮治翁大立或是張國維的罪,皇帝又該怎麼辦?難道爲了一個人,就得罪滿朝文武大臣,那公事還辦不辦了?”

范進不住點頭道:“恩師一言,弟子茅塞頓開,以往倒是把事想的太簡單了。”

“你年紀輕,遇事衝動,很多時候看不到這裡的干係。我們做官固然是吃着皇帝俸祿,爲萬歲分憂。可是身邊人對你的看法,也不能不顧慮。衆口鑠金積毀銷骨,如果所有人都看你不順眼,你的日子就難過了。做孤臣說來容易,真正做起來很難,更別說古往今來,做孤臣的又有幾個好下場?咱們還是得多多結交同僚,關鍵時刻,他們比皇帝有用。”

范進道:“恩師,那你現在怎麼想?”

“還能怎麼想?爲師已經上了這條船,難道還能退下來?正如你所說,就算我現在退身,他們也不會饒了我。也就只能有進無退,至於未來結果如何,就只好看造化。開弓沒有回頭箭,爲師只能把高拱羅列進去,治他的罪。若是高新鄭他日真的回朝掌樞,我就上個告病奏章,回家務農去。”

范進笑道:“恩師言重了,弟子擔保,事情絕對到不了這一步。”

等到晚上散衙之時,范進本想到達智橋去看望花正芳,卻被侯守用制止了。“花兄的病雖然兇險,但是有郎中看護,一時間不至於有變。退思你先別忙着去,且先回家去,好好安撫一下鄭氏。這個女人爲了你可以在都察院外頭擊鼓鳴冤,不管是膽略還是那股不怕死的勁頭,都值得你珍視。等你到了爲師這般歲數就知道,女人麼相貌放在次要,惟有這顆真心難得。不管她曾經經歷過什麼,只要對你有這份心,你就不該有負於她。回去好好安撫她幾句,陪她說說話,花老那邊有爲師在,不用你操心了。”

范進琢磨着恩師的話,也覺得很有道理,回去路上先是買了些熟肉,又買了幾樣精巧的首飾,準備送了做謝禮。可等到家門口,方一敲院門,鄭嬋就衝出來迎接。不等范進送禮,她搶先道:“老爺您可回來了,有人等了您半天了。從中午就在這裡等,一直等到現在。茶都換了好幾波,真難得他哪那麼大肚子。”

“客人……誰啊?”

“這官爺妾身倒是認識,管這一片的指揮老爺,姓張,官諱是上國下維……”

張國維。周世臣一案裡第一責任人,現在就在自己家裡等着拜見。范進冷哼一聲,“這張老爺倒是膽子不小,敢來我的家裡。我正好看看他,對我有什麼話說。”

房間裡,錢採茵陪着張國維正在說閒話。在這個家裡,做這種事也就她合適。也正是有她這麼個善於敷衍場面的女人在,張國維等待得纔不至於太過無聊,如果換做鄭嬋,兩下基本就沒話可說了。

張國維四十幾歲,生得高高大大滿臉絡腮鬍,看着就是一幅武人的威武相貌。身上穿着一身醬紫色的箭袖方巾,做個武士打扮,眉宇間倒是着實有些英武之氣。一見范進立刻搶步上前納頭便拜,竟是主動行跪拜之禮。

京師的治安從名義上是大興、宛平兩縣共同負責。將京師從中軸線一分爲二,左邊歸大興,右邊屬宛平。但實際上,兩個縣衙門的影響力僅限於成郊結合部加上外城部分地區。外城與內城相結合處乃至內城的治安,兩個衙門什麼都管不了。

京師這種地方官宦子弟遍地都是,任意一家的父輩老人,都比兩縣縣令來得硬氣。家中管家就可能和縣官平起平坐,指望他們去管這些官員子弟勳臣後代,基本就是做夢。是以京城裡的治安主要由刑部、五城兵馬司及各自的巡城御史外加錦衣衛共同負責。

其中五城兵馬司將京師分爲五部分,每一部分設一兵馬指揮帶着弓手官兵維持治安,巡檢地面。其主官雖然也叫指揮,但品級只有六品,與三品指揮使完全沒有可比性,至於工作性質簡單來說就是兩字:背鍋。

一個六品指揮的品級和大、宛兩縣知縣相若,可武官品級遠不如文官值錢,事實就是兵馬司最高主官雖然是指揮,實際工作則由該管片的巡城御史負責,兵馬指揮只有聽令的份。京師裡的豪奴勢要不計其數,更有爲數可觀的皇親國戚。如果遇到一個強項令一般的巡城御史,和誰都敢鬥一鬥,最後倒黴的就是兵馬指揮。那些吃了虧的達官顯貴不願意招惹文官,想個辦法拿捏的小武官根本不廢力氣。

所以這個差使一般沒人願意幹,當上了也交卸不掉,基本沒什麼希望升遷,幹壞了也不容易革職。好不容易來了個背鍋的餓,哪那麼容易跑路。當然,做這差事也是有好處的,其是直接和商賈小販城狐社鼠打交道的,誰想在京師立足,都得孝敬兵馬司這些地頭蛇。如果運氣好,幹上幾年就可以發一筆橫財,在京裡買到屬於自己的房子。

張國維的臉色雖然不好看,但是從衣服用料以及佩飾上來看,倒不像個窮人。范進與他互相見禮,寒暄幾句分賓主落座。錢採茵不用招呼,自己找了個藉口起身離開,將房間留給這兩人。

張國維看看四下無人,忽然二次起身,直挺挺跪在范進面前道:“範大老爺,卑職久仰您的大名,只可惜一直俗務纏身無緣拜見。今日前來一爲一睹大老爺廬山真面,二來求大老爺高擡貴手,饒小人一條性命!小人來世當牛做馬,都要感謝大老爺恩重如山。”

說話之間他已經朝地上用力地磕起頭來,范進起身躲閃着,不受他的頭,伸手將其攙扶起來。

“張主麾,你太客氣了。範某不過一介書生,自身並無官職,如何能救你的性命?有話坐下說吧。”

張國維這種人在官員眼裡,其實比吏強不到哪去,京師裡一個六品巡城指揮,很難讓人把他當做官看。不過在管片百姓眼裡,這種人卻是伏地城隍,隨便一句話,就能要人失去賴以謀生的攤位鋪面。屬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對范進肯定不敢招惹,但是說到上門攀附,其實也未必,主要是大家不混一個圈子,拜范進的碼頭也沒用。

之前范進查朱國臣案時,張國維不會上門,便是知道上門求情,也不一定有用。大家固然都同朝爲官且范進住的還是自己管片,但文武終究是不同的體系,上門哀求送禮,能發揮多少作用都難說。這次被迫上門原因也很簡單:他走投無路了。

在京師混的,多少都有點關係背景,張國維也不例外。他在兵部有關係,一直以來都是這個關係在給他撐腰,加上本身又是個芝麻官,也就犯不上再拜其他碼頭。張國維在五城兵馬司內,向來是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生活,既不冒尖也不惹事,活的也自安逸。得知范進重查周世臣案之後,他緊張是有的,但是說不上有多恐懼。這一案他自己只是第一審問人,後面有刑部有首輔,只要他們不倒,自己就不會有問題。

問題還是出在朱國臣一夥人襲擊鄭家鋪上,這裡是他的管片,雖然因爲廠衛的人在,五城兵馬司巡兵不來這裡查,但是責任是少不了的。還不等他反應過來,又有百官共議的懿旨下發,張國維頓感大禍臨頭。

他通過關係打探了一下,眼下輿論的主流,都把他定成第一責任人。乃至一些人爲了開脫高拱和翁大立的責任,也把責任往張國維這甩。如果再不做點什麼,他這個背鍋專業戶即將揹負起自己官場生涯裡最大的一口黑鍋,而這口鍋顯然超出他體量承受範圍,結果多半是要拿人頭來頂。

他的關係在這事上發揮不了什麼作用,想要找其他的門路,在短時間內還說不上話。范進是他在當下惟一能找的人,只好硬着頭皮上門。他也知道這事不能只靠紅口白牙說幾句閒話,咬咬牙道:“範老爺,小人做了這些年受氣官,手上頗有幾文積蓄,只要範老爺救小人一命,小人願意傾囊相報。這裡有些許薄禮,不成敬意,請老爺笑納。”

第五百三十一章 線索第六十二章 飛來禍第三百三十八章 改弦更張第三百七十五章 入城第一百零八章 死地(下)第七十三章 考覈第三百一十章 涅槃(上)第六十章 借艇割禾(下)第五百零一章 大婚(下)第七章 範家棟樑第一百四十四章 發解第二百六十一章 范進的反擊第三百八十三章 謀事佈局第四章 坍塌的祠堂第一百九十章 我的眼中只有她(下)第四十九章 採購軍糧(下)第七十七章 戶籍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上)第六十九章 上人見喜(上)第四百九十四章 翁婿第一百六十八章 誅心(上)第二百五十章 相府偷會(上)第四百五十五章 白麪包公範退思(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死士(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孤家寡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初施手段第三百五十三章 有室如牢第四百五十八章 範氏新政(下)第二百四十章 片言變成無情棒第六百零一章 范進的奇恥大辱第五百四十一章 落子(下)第三章 遠大志向第五百九十六章 旭日(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范進的反擊第三百九十章 叫破機關第一百六十一章 好部下與好兄長第三百六十七章 佳話第五百五十章 表態(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閒棋立大功第五百四十七章 落梅(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友誼和利益(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暗訪第五百三十九章 不歡而散(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起步第一百七十八章 病倒第五百六十七章 對症下藥(下)第六百零五章 藍圖第一百四十五章 送別(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美人佯醉索人扶第三百一十八章 兩難抉擇第二百八十章 大好局面第四十一章 普法(上)第二十章 依稀往夢似曾見(下)第五百四十章 落子(上)第150.5章 假古董與假世子第三百六十七章 佳話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歡而散(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按我說的做第二百一十八章 任他風雨滿江湖第八十七章 根由第三百零三章 入坑第三百二十二章 軟刀子傷人第一百七十章 取捨難定第一百四十八章 遍身女衣者第四百五十九章 節婦清官(上)第五十一章風聲雨聲哭聲聲不入耳第三百三十二章 好用與不好用第四十五章 師徒合作(上)第五百一十三章 萬曆的野心第十六章 特殊考題第一百一十四章 戰旗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丈田地第三百二十八章 黔國公案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鬧崇文(下)第九十八章 天大官司 地大銀子第三百五十章 用計收心(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膽大包天範退思第二十九章 縣試(上)第六百零一章 范進的奇恥大辱第一百三十三章 勒石記功第三百三十章 奪情第四百六十二章 鬱悶的朱璉第一百三十一章 絕望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道首輔第二百一十章 功夫換功夫第五章 重定社火第二百七十四章 陰招第三百五十六章 紅粉兵團(上)第三百零二章 自投羅網第五百二十五章 死士(上)第五十七章 閒來寫就青山賣第五百八十四章 以身爲餌(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送別(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求饒第三百六十二章 初施手段第五百九十六章 旭日(上)第十一章 兩足何以無泥第三十七章 功名(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玉杯銀燭第六十章 借艇割禾(下)
第五百三十一章 線索第六十二章 飛來禍第三百三十八章 改弦更張第三百七十五章 入城第一百零八章 死地(下)第七十三章 考覈第三百一十章 涅槃(上)第六十章 借艇割禾(下)第五百零一章 大婚(下)第七章 範家棟樑第一百四十四章 發解第二百六十一章 范進的反擊第三百八十三章 謀事佈局第四章 坍塌的祠堂第一百九十章 我的眼中只有她(下)第四十九章 採購軍糧(下)第七十七章 戶籍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上)第六十九章 上人見喜(上)第四百九十四章 翁婿第一百六十八章 誅心(上)第二百五十章 相府偷會(上)第四百五十五章 白麪包公範退思(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死士(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孤家寡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初施手段第三百五十三章 有室如牢第四百五十八章 範氏新政(下)第二百四十章 片言變成無情棒第六百零一章 范進的奇恥大辱第五百四十一章 落子(下)第三章 遠大志向第五百九十六章 旭日(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范進的反擊第三百九十章 叫破機關第一百六十一章 好部下與好兄長第三百六十七章 佳話第五百五十章 表態(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閒棋立大功第五百四十七章 落梅(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友誼和利益(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暗訪第五百三十九章 不歡而散(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起步第一百七十八章 病倒第五百六十七章 對症下藥(下)第六百零五章 藍圖第一百四十五章 送別(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美人佯醉索人扶第三百一十八章 兩難抉擇第二百八十章 大好局面第四十一章 普法(上)第二十章 依稀往夢似曾見(下)第五百四十章 落子(上)第150.5章 假古董與假世子第三百六十七章 佳話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歡而散(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按我說的做第二百一十八章 任他風雨滿江湖第八十七章 根由第三百零三章 入坑第三百二十二章 軟刀子傷人第一百七十章 取捨難定第一百四十八章 遍身女衣者第四百五十九章 節婦清官(上)第五十一章風聲雨聲哭聲聲不入耳第三百三十二章 好用與不好用第四十五章 師徒合作(上)第五百一十三章 萬曆的野心第十六章 特殊考題第一百一十四章 戰旗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丈田地第三百二十八章 黔國公案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鬧崇文(下)第九十八章 天大官司 地大銀子第三百五十章 用計收心(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膽大包天範退思第二十九章 縣試(上)第六百零一章 范進的奇恥大辱第一百三十三章 勒石記功第三百三十章 奪情第四百六十二章 鬱悶的朱璉第一百三十一章 絕望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道首輔第二百一十章 功夫換功夫第五章 重定社火第二百七十四章 陰招第三百五十六章 紅粉兵團(上)第三百零二章 自投羅網第五百二十五章 死士(上)第五十七章 閒來寫就青山賣第五百八十四章 以身爲餌(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送別(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求饒第三百六十二章 初施手段第五百九十六章 旭日(上)第十一章 兩足何以無泥第三十七章 功名(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玉杯銀燭第六十章 借艇割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