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二六 白忙乎一場

崇禎四年五月,夏天到了,河南陝西山西數省大旱,旱情伴隨蝗災,有的地方今年又會顆粒無收。湖廣發生水災,淹了無數房屋稻田,百姓流離失所。

不過這些不影響杭州的繁華,姑娘媳婦盼來了夏天,可以穿漂亮衣服了。照樣也不影響眠月樓的紙醉金迷,無論發生什麼事,該玩樂的,還得玩樂不是。

眠月樓進門便是一個大廳,可供人喝茶吃飯聊天聽琴。大廳內有兩道樓梯,上去就有許多雅間,還有姑娘們侍候客人的地方。有舊相好的,一進門便問“小紅有空沒”,“翠花在否”,或者老鴇小二都認識的熟客,便招呼“大爺好久都沒來了,是不是把我家小紅忘了哦?”也不用挑選姑娘,直接就尋舊相好去了。

一個姑娘走進一間屋子,對正在裡面收拾打扮的李香君說道:“姐姐,該你上臺彈琴了。”

李香君在銅鏡裡照了照,“好了,好了,催什麼呢,馬上就去。”

那姑娘甩了甩手上的手帕,說道:“姐姐真是命好呢,怎地不呆在總督府裡享福,還出來做什麼,趙大人也不心疼你麼?”

李香君嘆了一聲:“成天介呆屋裡,不嫌悶得慌。”

那姑娘酸溜溜地說:“人比人那,氣死人。像咱們這些薄命人,就等着做哪家老頭的小妾,有個依靠,還不定有人看得上呢。”

“哎呀,妹妹別長吁短嘆了,對了,新開那家綢緞莊說進了好貨色,待會兒陪姐姐去看看,有中意的,姐姐給你付錢。”

兩人言談了一會,又有人來促催,李香君忙抱了箏去了大廳,剛剛走出房門,客人們便興奮起來,大呼“是香君姑娘!”“哎呀,今日咱們可得有眼福了”……

李香君心情很好,對着衆人嫣然一笑,頓時又引得一陣騷動。

李香君調了一下琴絃,彈得是一曲《雁落平沙》。《雁落平沙》又名《平沙落雁》,曲調悠揚流暢蓋取其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里,天際飛鳴。借鴻鵠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者也。

剛彈了一段,下邊的人便發出了唏噓之聲,最前面那桌上一個胖頭男人興奮之餘,聽見《雁落平沙》,大覺失望,朗聲喊道:“彈的什麼鳥曲兒?來唱一句‘一根XX往裡戳’。”

李香君聽罷眉頭一皺,“當”地一聲,絃斷了一根,她怒火中燒,丟下古箏,走到臺下,狠狠地瞪了一眼那胖頭男人,就端起桌子上的一杯酒,向那男子潑了過去,潑完便長揚而去。

“哈哈……”大廳中鬨堂大笑。胖頭男子一臉水淋淋地站了起來,尷尬地看着那些嘲笑他的人。

“啪!”胖頭男子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大聲罵道:“老鴇呢,給爺出來!”

老鴇聽說客廳裡出了事,忙跑了出來,聽見那男子的話,便走過來不住道歉賠禮,“是鄙樓怠慢了客官,我替香君姑娘給客官賠禮了,今兒這一桌免費,請客官原諒則個。”

胖頭男子氣憤地說道:“爺不缺這幾個錢,叫李香君出來親自給爺道歉。”

“這可使不得。”老鴇低聲道,“香君姑娘連咱東家都得十二分忍讓,您可犯不着較這勁。”

“你們東家和我何干?”

老鴇白了一眼,說道:“您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在杭州地界,您還能惹得過趙總督?”

胖頭男子聽罷愕然道:“李香君是趙大人的人?”

“可不是,您說,您惹得起麼?”

老鴇見那胖頭男子的氣勢頓時軟了下去,老鴇的眼睛裡泛出一絲冷笑和嘲弄。

眠月樓的老闆早就看中了李香君的價值,名爲聘她爲琴師,實則就是當菩薩供着,珠寶玉器,綾羅綢緞,沒少給李香君。李香君在眠月樓,簡直比公主還過得快活。

當然,付出總是有回報的,就憑眠月樓和趙謙拉上的這一層關係,眠月樓做什麼事可就更方便了,比如逼良爲娼啊,虐死小姑娘啊,之類的小事,地方官員根本就不會過問,一些衙門缺錢了也不會敲詐眠月樓。這等好事,哪裡去尋?

李香君潑了那客人,老鴇不但沒有怪罪,還在李香君面前痛罵那客人低俗不堪,趁機拍馬,李香君心裡漸漸才舒坦了。

這時進來了一個人要找李香君,樓中的人通知了李香君,她叫人帶來人進來,原來是說她姐姐饒心梅的事兒。

饒心梅便是李林貴之女李香蘭,因是罪民之女,既改名換姓,便不再改回來了,還是用饒心梅這個名字。李香君卻不同,她本來就不是李林貴的親身女兒,只是被李林貴贖身的江南名妓,倒也不必太避諱姓名。

饒心梅得了天花,隔離之後,在郎中的悉心調養之下,竟奇蹟般地康復了。

李香君聞罷這個消息,驚喜非常,隨即又問來人:“稟報趙大人沒有。”

來人答:“已經稟報過了,只是東家有要緊的事要辦,便叫小的告訴李姑娘,代東家去接饒姑娘回府。”

李香君聽罷心裡一涼,心道是否因爲自己太奢侈放縱,趙謙心有不快?怎地姐姐死裡生還,他一點都不在乎的樣子?

因爲趙謙平日裡生活還算節儉,李香君纔有這個念頭。

實際上趙謙是真有重要的事耽擱了,朝廷來了消息,溫體仁派人八百里加急趕到杭州,趙謙正在接待溫體仁的人。

延平府告急,已經過去三個月了,朝廷一直沒有動靜,趙謙身爲地方大員,福建那邊也不該他管,未有朝廷明召,不便起兵,所以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延平府被攻陷,鄭芝龍率軍逼近建寧府。

按照趙謙韓佐信的估計,洪承疇一被召回,朝廷便會下旨命令趙謙救援延平府,然後打一個勝仗,順理成章就能全權負責進剿鄭芝龍的事務,卻不料等了三個月,朝廷連一點風聲都沒有,趙謙等整軍備戰,等於白忙乎了一場。

所以,皇上的心思,不是那麼容易猜到的。

然後溫體仁便派人來通氣,言朝中局勢有變。

洪承疇因在江南沉迷酒色毫無建樹,被召回京師問罪。溫體仁趁機收羅洪承疇的總總不是,想整死這個自諭清流的人物,卻不料皇帝並沒有表態,洪承疇安然無恙。

衆官看到苗頭,趁機爲大牢中的畢自嚴求情,畢自嚴竟被放了出來,而且官復原職。清流官員力薦畢自嚴處理福建亂局,溫體仁自然不會同意,一番明爭暗鬥之後,已是五月了,鄭芝龍攻陷延平府,直逼建寧,朝廷用畢自嚴總理軍務,要到南方來了。

趙謙獲知了這個消息,與韓佐信等人徹夜長談,朝局變故,讓人措手不及。

“聞元輔與內監曹化淳有隙,東林黨人伺機與曹化淳聯手,罷職的周延儒也回到了復社,東林氣焰又起。曹化淳在皇上面前直指元輔有黨,皇上起疑,命錦衣衛暗查,元輔此時情況不容樂觀。”趙謙皺眉說道。

復社乃明末文社。崇禎二年成立於吳江(今屬江蘇),系由浙西聞社、江北南社、江西則社、歷亭席社、雲簪社、吳門羽朋社、吳門匡社、武林讀書社、山左朋大社、中州端社、萊陽邑社、浙東超社、浙西莊社、黃州質社與江南應社等十幾個社團聯合而成。主要領導人爲張溥、張採,他們都是太倉人,又曾同窗共讀,“形影相依,聲息相接,樂善規過,互推畏友”,時人稱爲“婁東二張”。

明代以八股文取士,讀書士人爲砥礪文章,求取功名,因而尊師交友,結社成風,而以江浙一帶尤其。萬曆後期政治日趨腐敗,到天啓年間更出現了閹黨擅權局面,自內閣六部至四方總督、巡撫,都有人甘當魏忠賢的死黨。張溥等人痛感“世教衰,士子不通經術,但剽耳繪目,幾幸戈獲於有司,登明堂不能致君,長郡邑不知澤民”,所以聯絡四方人士,主張“興復古學,將使異日者務爲有用”,因名曰“復社”。

韓佐信端起茶杯,發現被喝乾了。趙謙見罷喊道:“來人,換茶!”

房門推開,趙謙一見,端茶之人竟是饒心梅,頓時有些驚訝,但因韓佐信張岱在旁邊,趙謙也不便多說,只覺得饒心梅大病一場,身體更瘦了,臉色有些蒼白。

饒心梅偷偷看了幾眼趙謙,換完茶,便退了出去,帶上房門。

韓佐信這才嘆聲道:“天心難測,我等做臣子也不好妄自揣度。只是……恐怕我等一開始便想錯了。”

趙謙道:“何處錯了?”

“周延儒被罷,人曰因爲貪墨受賄,實則不然也。東林勾連天下士人,周延儒爲東林領袖,不見容於皇上,故非罷不可。溫閣老以無黨標榜,長期致力打壓東林,深得聖心,故皇上起用溫閣老爲首輔。現今溫閣老培植黨羽肆無忌憚,爲廠衛所察,故使皇上有了警覺之心。大人身爲封疆大吏,與元輔關係非常,不可不慎之。”

趙謙恍然,深以爲然。所謂政治上犯法可以,犯錯萬萬不可,便是這個理。

“畢自嚴南下,不知意欲何爲,是戰是和,高深莫測。”趙謙沉吟許久,“東林自以爲得勢,便上下活動,周延儒反而沒那麼快回到內閣,卑職覺得,畢自嚴出獄,不可小視。”

韓佐信道:“只能等畢閣老到了,才知道他的打算,我等再見機行事。”

這時外面傳來了一聲雞鳴,趙謙向,門外的心腹侍衛問道:“幾更天了?”

侍衛答:“五更了。”

五更天,在京師那會,該上早朝了。趙謙起身:“佐信、二弟,都回去休息會罷。”

張岱整個晚上沒有說多少話,他在政治上畢竟不是太內行,不過趙謙遇事還得喊上他參加,至少要讓別人知道團隊的目的動向。

趙謙正要回到自己的房間,見西廂房那邊的燈亮着,正是李香君住的屋子,便信步走了過去,長隨小林見罷正要告退,趙謙叫住他:“你就在這裡等我。”

趙謙走到窗下,聽見李香君的聲音,聽語氣她好像不太高興。

“枉費姐姐這麼心疼他,姐姐好不容易從鬼門關過來了,他就像一點都不關心一般,不去接姐姐也就罷了,還找了一幫子臭男人,聊了大半夜,想起就讓人心寒。”

然後是饒心梅的聲音,只聽她低聲問道:“你在眠月樓做琴師,是不是收了黃老闆的金銀珠寶?”

李香君:“……”

然後又是饒心梅的聲音:“姐姐以前心有仇恨,趙大人不計較,仍然留我在身邊,那是大人的胸懷。這次姐姐從鬼門關走了回來,也想明白了,咱們家雖遭大禍,罪不在大人,大人只是以天下黎民蒼生計,依律查辦。大人並非貪鄙之人,我們不能仗着寵愛,便肆意妄爲。昨日姐姐病癒,大人只叫妹妹來接我,故意冷落,那是在給我們姐妹敲一個警鐘。妹妹,咱們可不能忘了自己的身份。”

趙謙聽到這裡,心道還是饒心梅有見識,頗識大體。不過現在想來,貪鄙不貪鄙,其實也無關緊要了,進退之要,實在是政治立場要站對,不然你就是個大清官,也不得善終。

李香君道:“大叔真是像姐姐說的那樣麼,真是好可怕哦。”

饒心梅道:“姐姐的病調養好了,大人昨日真有要事,姐姐也可以暫緩回府。大人只叫妹妹來接我,其用意,還不明白麼?妹妹,你也不小了,該懂點事。我們現在已不是大家閨秀,爹爹不在了,我們要自己面對生活,妹妹懂了嗎?”

李香君哽咽的聲音:“姐姐,我明白了,嗚嗚嗚……”

饒心梅道:“如果不是大人收留,我們可能真會淪入風塵,做皮肉之事。大人身居浙直總督高位,妹妹要注意一些事兒,不要圖好玩便老往眠月樓跑,那些地方,不是應該常去的地兒……”

趙謙聽到這裡,轉身離開,心道每個人生存在這世上都不容易啊。當官的猜測皇上的用意,下邊的人,又猜測東家的用意,不用心思,如何能立足於世上?

段二八 三月寒春蘭段五 請陽春白雪段十五 福兮禍所依段二十 色狼需色膽段七 近鄉情更怯段十九 薛國觀生死段三九 黃河結冰了段二十 興亡棋盤中段二一 斷橋唱反詩段三四 猴子戴金箍段二五 大約在冬季段七 仰天一聲嘆段七 夏日的冰塊段四十 洞房花燭夜段六 草市伏擊戰段六 忠大明之事段二七 仙女山之戰段四 分銀娶媳婦段三二 催戰的御史段十二 催松山之箭段二二 禍非一日寒段六一 清明君歸來段三十 安排的緣分段二五 腦袋大就傻段三 計劃與變化段五八 危難不見棄段五 烽火照京師段三五 一曲催人愁段二一 斷橋唱反詩段二十 曰勉爲其難段三 只能相信你段十一 悲蒼生多艱段二七 袁崇煥之死段十六 十丈爲兩桅段二 嘆道路多艱段二八 置死地後生段十一 綠茶香如春段九 棉布裹筷子段十四 廣渠門之戰段三 權和戰之策段八 趙大人臺鑒段四一 我泱泱華夏段四九 若個萬戶侯段五八 危難不見棄段六 人質換土地段十四 識長平公主段二一 斷橋唱反詩段二 歡中秋佳節段七一 且莫問前路段三六 臘梅知我心段六二 螺州城大捷段二四 鳴一曲楚漢段二八 三月寒春蘭段八 蚯蚓居暗處段二七 欲來風滿樓段三七 斬首之完勝段五 烽火照京師段二三 定上下之策段十 受制於商賈段四五 鐵騎不過萬段十五 它去何處了段二五 大約在冬季段四七 佳節煙花絢段六八 辣手摧秋娘段三八 殘暴的人類段九 打了扔出去段三三 八月河水涼段二五 腦袋大就傻段二十 都來分杯羹大明朝官職詳細列表段十九 東南大海戰段六 晴兒姐瘋了段四一 紅豆生南國段一 北京城獻孚段八 他鄉遇故知段五六 趙逸臣審案段十九 出仕爲身謀段十 看瘦腰如舞段三十 安排的緣分段四七 正是想登基段十七 三寸不爛舌段七 近鄉情更怯段十一 你罵我也罵段六 人質換土地段二 名如雷貫耳段六八 辣手摧秋娘段二五 沙場本善變段一 霜冷人落魄段五二 誘勸田鍾靈段三九 黃河結冰了段四九 懲奸除惡霸段九 秀才再就業段三 北方有客來段二一 斷橋唱反詩段三十 四處藏危局段二三 西北朝邑城段二 糧草換軍馬段三二 開封府來使段二十 習慣成自然
段二八 三月寒春蘭段五 請陽春白雪段十五 福兮禍所依段二十 色狼需色膽段七 近鄉情更怯段十九 薛國觀生死段三九 黃河結冰了段二十 興亡棋盤中段二一 斷橋唱反詩段三四 猴子戴金箍段二五 大約在冬季段七 仰天一聲嘆段七 夏日的冰塊段四十 洞房花燭夜段六 草市伏擊戰段六 忠大明之事段二七 仙女山之戰段四 分銀娶媳婦段三二 催戰的御史段十二 催松山之箭段二二 禍非一日寒段六一 清明君歸來段三十 安排的緣分段二五 腦袋大就傻段三 計劃與變化段五八 危難不見棄段五 烽火照京師段三五 一曲催人愁段二一 斷橋唱反詩段二十 曰勉爲其難段三 只能相信你段十一 悲蒼生多艱段二七 袁崇煥之死段十六 十丈爲兩桅段二 嘆道路多艱段二八 置死地後生段十一 綠茶香如春段九 棉布裹筷子段十四 廣渠門之戰段三 權和戰之策段八 趙大人臺鑒段四一 我泱泱華夏段四九 若個萬戶侯段五八 危難不見棄段六 人質換土地段十四 識長平公主段二一 斷橋唱反詩段二 歡中秋佳節段七一 且莫問前路段三六 臘梅知我心段六二 螺州城大捷段二四 鳴一曲楚漢段二八 三月寒春蘭段八 蚯蚓居暗處段二七 欲來風滿樓段三七 斬首之完勝段五 烽火照京師段二三 定上下之策段十 受制於商賈段四五 鐵騎不過萬段十五 它去何處了段二五 大約在冬季段四七 佳節煙花絢段六八 辣手摧秋娘段三八 殘暴的人類段九 打了扔出去段三三 八月河水涼段二五 腦袋大就傻段二十 都來分杯羹大明朝官職詳細列表段十九 東南大海戰段六 晴兒姐瘋了段四一 紅豆生南國段一 北京城獻孚段八 他鄉遇故知段五六 趙逸臣審案段十九 出仕爲身謀段十 看瘦腰如舞段三十 安排的緣分段四七 正是想登基段十七 三寸不爛舌段七 近鄉情更怯段十一 你罵我也罵段六 人質換土地段二 名如雷貫耳段六八 辣手摧秋娘段二五 沙場本善變段一 霜冷人落魄段五二 誘勸田鍾靈段三九 黃河結冰了段四九 懲奸除惡霸段九 秀才再就業段三 北方有客來段二一 斷橋唱反詩段三十 四處藏危局段二三 西北朝邑城段二 糧草換軍馬段三二 開封府來使段二十 習慣成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