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上香遇劫靈隱寺

靈隱寺,本名雲林禪院,位於西湖西北靈隱山上,乃是中原最負盛名的佛剎之一。而由於蘇杭一帶的日益繁榮,它也同樣是香火鼎盛,兼且此處千峰競秀萬壑爭流,香客既多,前來散心的有錢人也同樣不少。

這一日正是初一,因此一大清早,山道上便出現了稀稀拉拉的香客。此時已是年前的隆冬時節,因此來此禮佛的人無不裹着厚厚的棉衣,饒是如此,仍舊有人凍得面色發紫。由於靈隱寺乃是數百年的古寺,因此那條香客往來的山道也頗爲平坦,縱使是馬車也行得。不過,此時日頭剛剛升起,登山的虔誠信徒中大多都是衣着尋常的平民。

正當人人都盼望着能夠燒到這一日的頭香時,一陣馬蹄聲突然遠遠傳來。不多時,一輛馬車便疾馳而來。那車四周包着深淺兩色的綢緞圍子,鑲邊包角處還有精美的花紋,邊上還有流蘇網格等裝飾。那拉車的兩匹馬也同樣是毛色鮮亮,不用那車伕如何吆喝,腳下步法竟是絲毫不亂。馬車後還有兩個騎手跟隨,看那騎在馬上紋絲不動的架勢,便盡顯豪門護衛本色。

在一衆香客殷羨的目光中,馬車緩緩停在了寺門口。此時,寺門口已經有不少新來的香客,聞聲便往那馬車上望去,只見車簾一掀,下來了兩個十六七歲使女打扮的女子,緊接着又抱下來了一個約摸三四歲的小男孩。見那小男孩渾身裹得嚴嚴實實的綾羅綢緞,便有旁觀者眼睛亮了起來,看那光景,今日是大戶人家的家眷前來上香了。

果然,等到車廂中又下來了兩個中年僕婦之後,一個裹着裘皮披風的年輕女子便輕輕巧巧地下了車。她左右環顧了一陣,又擡頭看了看那靈隱寺三個字,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

“舉兒,過來!”

白玲彎下腰示意兒子近前。輕鬆地把人一把抱起,伸手在他粉嫩的臉頰上親了一記,心中不免有些遺憾。原本她和伊容說好一起帶子女來靈隱寺遊玩,誰料前一天夜裡先是高鵬越發熱,然後高嘉一早又鬧騰着人不舒服,高蘅更是死活不願出門,因此她只得一個人帶了兒子出來。

此刻見寺中殿閣雄偉,她不由興致高昂。轉頭吩咐了一聲便當先往寺內而去。

她雖然是漢人和烏蠻的女兒,但是卻秉承了母親的美貌,因此久在京城,竟從未有人懷疑她這個德陽縣君有什麼問題。一路走進寺中,她卻不像別的信徒那般虔誠禮佛,竟只是抱着兒子在殿門口駐足觀賞,竟是毫無禮佛地架勢,再加上她的富貴裝束以及十分的美貌,竟引來不少人偷偷圍觀。

“玲夫人!”旁邊那中年僕婦見勢不好,便上前一步勸道。”這裡人多。還是先進殿拜了菩薩,然後讓這裡的知客僧帶您去見主持,再到後院逛逛吧。這裡都是些尋常的景緻。後頭還有更好的!”

和伊容一樣,白玲雖然嫁了人,卻依舊是少女時脾氣,本有心不聽那僕婦的,卻也覺得四周那些目光煩人得緊。”既然這樣,便去大雄寶殿先進香吧,省得回去之後高郎說我入寺不拜沒有規矩!”

她這一吩咐,隨行的兩個護衛連忙隨侍上去,護着她進了大雄寶殿,然後便在門口客客氣氣地一攔。來此地上香地香客都是司空見慣的人。見這架勢便都在門口等着,只是議論紛紛自然難免。聞訊而來的一個知客僧上前一問訊,立馬嚇了一跳,幾乎是連奔帶跑地往內院知會主持,而耳朵尖的幾個香客同樣聽得清清楚楚。

“是高相公的二夫人!”

“怪不得那麼氣派,看那些僕婦使女的架勢,尋常人就差遠了!”

“噓,小聲點,看剛剛那位小公子。虎頭虎腦的,生在這頂尖富貴的家裡,真是好命啊!”

正在人們壓低了聲音議論的時候,得了音訊的主持法明終於帶着幾個本寺長老匆匆趕來。這倉促之間,幾人地袈裟便有些不甚齊整。大宋雖然尊佛信道,但是,對於佛道地管束也極其森嚴,富貴人家不得贈送道觀廟宇田產,尋常人沒有度牒不得輕易剃度,種種規矩下來,似那種鄉間小廟破敗的不計其數,就是如靈隱寺這樣的大寺院,那一年地開銷有時也捉襟見肘,若沒有本地大香客的慷慨解囊,以及放利錢的收入,日子也同樣是極其難過的。

可是,這僅有的幾條生財之路,便在高俅上任之後斷去了一條。大觀錢莊的開張讓百姓拍手叫好,卻讓放利錢的人大受其害,寺院更是如此。只不過,法明等人背地裡雖然怨聲載道,卻也知道這有關朝廷法度,在外卻不敢聲張,此時聽得高府家眷前來上香,自然是連忙前來趨奉。

白玲一出來便看見幾個身着袈裟的老僧站在門口,頓時眉頭一挑,信步上前一一見禮。按照慣例,大戶人家進香往往要事先通知廟宇,或是派人淨寺或是派人守道,似她這樣隨便的着實不多。只是高府家規一向對女眷絕少約束,因此她自然不以爲意。

高鵬舉畢竟已經三歲,因此也不肯老是呆在母親懷中,見母親與那些僧人談話,他便好奇地往中間的那個大香爐跌跌撞撞地走去。幾個家人正忙着防範周圍那些百姓,一時竟疏忽了他。

白玲隨口應付了法明等人幾句,便拿目光四處搜索兒子,見其在那香爐便好奇地打圈,不由露出了一絲微笑,然而,下一刻,她臉上地微笑便完全凝固了。

只是一剎那的功夫,那香爐後面就竄出了一個人影,一把將高鵬舉抱在懷中,隨後撒腿就跑。見此情景,率先反應過來的竟是白玲,情急之下,她也顧不上什麼驚世駭俗,足尖一點地便飛一般地向前衝去。而兩個護衛終究還算機警,看見情勢不妙也慌忙追上,一時間只見一女兩男三個人影緊隨最前面那個人影,而其他人全都呆若木雞。

眼看那人影到了寺門口,白玲頓時急了,隨手拿下束髮玉簪,看準了那人右腿,運足力氣往前擲去。她雖然多年未曾動武,但此番準頭竟是半點不含糊,那玉簪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徑直沒入那人小腿,一瞬間血光乍現。

一聽到那聲淒厲的慘叫,又見那人身軀往前倒去,白玲右足重重往地上一點,整個人立時騰空而起,這一躍就是數丈的距離。就當那人正懷中利刃試圖加害時,她的右掌恰好重重擊上其右肩,隨之而來的左手則一把抓起對方的衣領,左右雙足則接連踢上對方腰背,頓時響起了一連串脆響。

等到白玲將高鵬舉抱在手中地時候,那人已經是軟軟地倒在地上口吐鮮血,一隻手仍然抓着孩子的半幅衣裳,眼中怨恨顯露無遺。直到此時,兩個護衛方纔先後趕到,一個挺身護在白玲跟前,另一個則小心翼翼地去查看地上那人的情形。

此時,人羣中方纔反應了過來,頓時發出了一陣山呼海嘯似的叫好聲。平時在大街上看雜耍看多了,看無賴打架看多了,但是,像這樣的場面大多數人卻從未見過。一個富貴人家的夫人,竟然有這樣的好身手,居然能夠從搶走孩子的兇嫌那裡把自己的孩子奪回來,這要是說出去,豈不是說書人最好的題材。就連一旁的法明等僧人也都呆在了那裡,事出突然,儘管寺中也有少數幾個武僧,但是剛剛全都不在,要是這位夫人在自己的地頭上真的出了什麼事,那整個靈隱寺誰負得起責任?

“阿彌陀佛!”法明真心實意地高宣一聲佛號,長長噓了一口氣,這才帶着一幫僧人趕上前去,待到發現那人尚未死去時他方纔放下了心。佛門淨地,雖說事急從權見了血光,但能不傷人命總是好的,否則傳揚出去,這名聲就不好聽,他這個主持更是難擋其咎。

那護衛查探了半晌,方纔站起身來,臉上既有怒色也有駭然:“玲夫人,此人該如何處置?”

“這種人死了活該!”白玲恨恨地吐出一句話,旋即又覺得不對。

她不是那種心機淺薄的女子,這大庭廣衆之下,自己帶的人雖少,剛剛,身份卻已經抖露了出去,若僅僅是那些柺子,決計不會這樣大膽。想到這裡,她立刻吩咐道,“你們先用馬車把人押回去,然後再帶人來接我,務必要看好他,別讓他死了!光天化日之下強搶小孩,沒有人指使絕對不可能!”一句話說完,她懷中的高鵬舉突然大聲哭鬧了起來。

白玲低頭哄起了孩子,兩個護衛拖了人正準備走,法明身後的一個僧人卻突然咦了一聲,然後便蹦出了一句話:“貧僧見過他,他曾經到此地做過一陣雜役,要求剃度時主持沒有同意,後來他便沒有了音信,此次到這裡來,是不是存心報復?”

白玲聞言立刻轉過頭,刀子般的目光登時落在了主持法明臉上。只不過,她卻不信此人僅僅因爲對靈隱寺懷恨在心就出此下策,可是,有了靈隱寺僧人的這句話,查起其人底細就容易得多了。)

第22章 疑霧重重第5章 造膝密陳搬是非第38章 爲求存直言坦白第18章 一語不合動嗔心第10章 官商際野第37章 蔡京內舉不避親第13章 奉詔命兄弟詣闕第40章 塵埃落定第9章 相有意將亦有意第2章 大遼密諜第3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36章 忖得失童貫棄子第6章 堅冰漸融端倪現第7章 高郎道觀遇段郎第34章 尚主乃是家門幸第3章 不老神翁第20章 步步緊逼欲爲營第16章 各顯神通第9章 診親王醫官驚心第19章 處心積慮圖上進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24章 浮出水面第34章 公主府彗星突見第22章 爲國祚后妃妥協第31章 半推半就僞投誠第25章 花中澄心第15章 昔日雛鳥已輕鳴第13章 本是金枝玉葉女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37章 蔡京內舉不避親第24章 巧舌如簧說同僚第29章 鄭居中妙薦能員第16章 燕小七單身歸來第12章 魑魅魍魎煽人心第40章 辭去歸來無定期第30章 送別離人生百態第31章 宋廷亦重遼東事第32章 聞婿言如夢初醒第14章 君王自古無家事第19章 謀西北驅狼吞虎第11章 宗氏元朔第23章 人才基礎第38章 痛苦抉擇第18章 喬遷之議第14章 夏遼各有不解情第36章 蒙聖恩漸生異心第25章 福兮禍兮各所倚第31章 聞金使郡王氣恕第25章 偕使團奉旨回京第26章 聞諫言夜審心腹第36章 翩翩欽使乃閹宦第37章 巧處置恩威並濟第35章 柔情蜜意第14章 將相相見談武事第17章 略施薄懲垂簾太后和影子皇帝第11章 分而化之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詭道第15章 秉燭夜談論茶法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第30章 權臣能臣第32章 結姻親各有喜憂第11章 暗求信物結外援第27章 峰迴路轉第11章 度聖意挺之拜相第32章 赤子忱忱報國心第16章 佳兒佳婦佳偶成第2章 相見時難第26章 度帝心謀傾首相第21章 上陣夫妻母子兵第10章 媒妁言狀元驚心第5章 顏面存亡孰輕重第4章 緊鑼密鼓第39章 雙管齊下第6章 堅冰漸融端倪現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第18章 辨良駿因禍得福第5章 祝融災肆虐禁中第14章 小王駙馬第11章 明算計暗度陳倉第15章 貪得無厭成禍因第30章 送別離人生百態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26章 衆環伺虎視眈眈第23章 高僧不耐苦修寂第20章 希晏訪王厚問策第7章 天子私訪講武堂第40章 因危機心力交瘁第35章 沆瀣一氣共進退第1章 穿越時空第28章 擊掌爲誓第19章 臭味投沆瀣一氣第5章 仇人相見第30章 美人恩重第32章 盛勢出巡第8章 驕郡王強索東青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17章 相忌深落井下石第33章 大行善舉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
第22章 疑霧重重第5章 造膝密陳搬是非第38章 爲求存直言坦白第18章 一語不合動嗔心第10章 官商際野第37章 蔡京內舉不避親第13章 奉詔命兄弟詣闕第40章 塵埃落定第9章 相有意將亦有意第2章 大遼密諜第3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36章 忖得失童貫棄子第6章 堅冰漸融端倪現第7章 高郎道觀遇段郎第34章 尚主乃是家門幸第3章 不老神翁第20章 步步緊逼欲爲營第16章 各顯神通第9章 診親王醫官驚心第19章 處心積慮圖上進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24章 浮出水面第34章 公主府彗星突見第22章 爲國祚后妃妥協第31章 半推半就僞投誠第25章 花中澄心第15章 昔日雛鳥已輕鳴第13章 本是金枝玉葉女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37章 蔡京內舉不避親第24章 巧舌如簧說同僚第29章 鄭居中妙薦能員第16章 燕小七單身歸來第12章 魑魅魍魎煽人心第40章 辭去歸來無定期第30章 送別離人生百態第31章 宋廷亦重遼東事第32章 聞婿言如夢初醒第14章 君王自古無家事第19章 謀西北驅狼吞虎第11章 宗氏元朔第23章 人才基礎第38章 痛苦抉擇第18章 喬遷之議第14章 夏遼各有不解情第36章 蒙聖恩漸生異心第25章 福兮禍兮各所倚第31章 聞金使郡王氣恕第25章 偕使團奉旨回京第26章 聞諫言夜審心腹第36章 翩翩欽使乃閹宦第37章 巧處置恩威並濟第35章 柔情蜜意第14章 將相相見談武事第17章 略施薄懲垂簾太后和影子皇帝第11章 分而化之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詭道第15章 秉燭夜談論茶法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第30章 權臣能臣第32章 結姻親各有喜憂第11章 暗求信物結外援第27章 峰迴路轉第11章 度聖意挺之拜相第32章 赤子忱忱報國心第16章 佳兒佳婦佳偶成第2章 相見時難第26章 度帝心謀傾首相第21章 上陣夫妻母子兵第10章 媒妁言狀元驚心第5章 顏面存亡孰輕重第4章 緊鑼密鼓第39章 雙管齊下第6章 堅冰漸融端倪現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第18章 辨良駿因禍得福第5章 祝融災肆虐禁中第14章 小王駙馬第11章 明算計暗度陳倉第15章 貪得無厭成禍因第30章 送別離人生百態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26章 衆環伺虎視眈眈第23章 高僧不耐苦修寂第20章 希晏訪王厚問策第7章 天子私訪講武堂第40章 因危機心力交瘁第35章 沆瀣一氣共進退第1章 穿越時空第28章 擊掌爲誓第19章 臭味投沆瀣一氣第5章 仇人相見第30章 美人恩重第32章 盛勢出巡第8章 驕郡王強索東青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17章 相忌深落井下石第33章 大行善舉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