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招安
十二月,仁宗宣詔,新年將至大赦天下。
同月十五日,京師的招安聖旨抵達鄧州,趙澤領旨大軍原地待命,準備過年。
二十日,趙澤派遣振威副尉楊文廣、偏將郭邈山帶三千人馬前往房州招安李鐵槍。
經過半個多月的商談,李鐵槍接受招安。
趙澤向陝西路招討安撫使,坐鎮河南府的韓琦韓大人請命,將郭邈山、李鐵槍納入自己的麾下,加以約束。
韓琦的答覆是等陛下的旨意,趙澤所部原地待命,繼續監視郭邈山、李鐵槍,如有反意,格殺勿論,不可手軟。
2.雪上加霜
將近新年,汴梁一片大雪。瑞雪飄飛,千里明月,偌大繁華的都城格外熱鬧。
轉眼間到了慶曆四年,正月。
元旦朝會那一日,仁宗車駕幸臨大慶殿,接受百官朝拜。
諸州進奏吏,各執本地特產入宮獻禮。
儀式才進行到一半,滿面春風的仁宗忽然在龍椅上手舞足蹈,口出涎水,嘴歪眼斜,將在場重臣嚇得半死。
同日午前,遼朝使者在紫宸殿拜見仁宗,才說了幾句新年賀詞,仁宗猛地從龍椅上跳起,語無倫次,不知所云。
宰相文彥博、參知政事范仲淹只好對遼朝使者說,仁宗陛下是欽酒過量所致,請天使不要介懷。
此後幾天,仁宗病情愈益加重,天天大呼“皇后啊,朕,朕恐怕熬不過今冬了”
曹皇后日夜憂慮,唯恐仁宗突然故去,百年江山無後繼之人,以致憂鬱成疾,重病不起。
京師盛傳,仁宗趙禎將活不過這個冬天。
3.百年孤獨
窗外開着梅花,滿園冷香。
仁宗於昏沉中醒來,忽然覺得精神好了許多,命常侍陳舜封扶他到殿門外,憑欄看京城雪景。
良久,回過頭,問道:“皇后,何在啊?”
陳舜風趕緊回答:“皇后娘娘染了風寒,在宮中調養,不便走動”
“哦”
仁宗默默地點了點頭,心中一陣酸楚,不知不覺竟流了兩行熱淚。
“陛下,您……”陳舜風一時語塞,不知說點什麼好。
“對了舜封啊,朕的兒女呢?”
“都在,在宮內呢!”
“找來,朕要見一見”
“是,陛下!”
陳舜風急忙遣人去召喚宮中大小公主,頓時後宮妃嬪侍從千餘人,擁着公主們奔至福寧宮。
仁宗見衆公主年少,有些還不懂事在人羣中鑽來鑽去,追逐嬉戲,嘆息道:“朕的皇子幾時才能降生啊”
正在這時,曹皇后在百餘宮女的簇擁下來到了福寧宮。
一時間,大殿外跪倒一片人羣,齊聲高呼:皇后娘娘千歲千千歲,祝皇后娘娘鳳體早日安康。
仁宗激動地望着曹皇后一步步走上臺階,忽然問道:“皇后你身體不要緊吧”
曹皇后搖了搖頭,走到仁宗的近前,微微施了一禮。
仁宗忽然又問,“鄧州可曾下雪啊?”
曹皇后一愣,陳舜風趕緊把話接了過來,回答:“不知?”
片刻後,
仁宗想起早年夭折的長子趙曦,心痛不已,一把拉住曹皇后的手,疾呼道:“皇后啊,你腹中的孩子一定要保住啊,千萬要保住,大宋的江山全靠他了!”
曹皇后深深地點了點頭,臉上浮現兩朵紅暈,情意綿綿地望着仁宗。
當天傍晚,仁宗獨坐在御書房內,寫了份詔書。
翌日,抱病臨朝,跟大臣們說了幾句話。
數個時辰後,在回宮途中跌倒。
子夜時分,仁宗趙禎於飄零的風雪中駕崩,年三十四歲。
4.薨
寒風大雪中,整個汴梁城一片縞素。
范仲淹站在殿外,望着風捲殘雲,漫天狂雪,閉上眼睛,淚水方纔流了下來,凍在臉上。
福寧宮外跪着文武百官,哭號之聲從未斷過,不少官員從昨夜就未進食。
由於悲傷過度,先後昏厥數十人。
老王爺趙元儼哭的死去活來,嗓子都啞了,撲倒在殿中。
大長公主趙瑩更是悲傷,哭得梨花帶雨,花容憔悴,悽慘無比,彷彿世上只剩了她一個人,什麼也聽不到,一切事都與她無關。
她伸出手去,想再次握緊皇兄的臂膀,跟他說一句話,一句感謝的話,卻無法辦到,癱倒在牀上。
Www. Tтká n. ℃ O
鳳儀殿內,溫暖如春。
但,曹皇后讓內侍們推開了門窗,雪花從窗外噴灑進來,周圍不聞人語聲,屋內瞬間爬滿了冰霜,連身體都冷得麻木了。
就這樣,曹皇后不眠不食地度過了整整一天。
眼淚斷了線般地打落在雪白的素衣上。
與此同時,
皇宮大內,司天監
一衆大小官員面朝福寧宮,嚎啕痛哭,跪在冰冷堅硬的地面上,膝蓋早已沒了知覺。
監正吳景鸞深吸了一口氣,擡頭望了一眼掛在殿中的畫像,覺得畫中的仁宗分外可親。
於是,掐指一算,不由得大吃一驚!
5.趙澤的計劃
千里之外博望坡,趙澤的大軍奉命駐紮在這裡。
此時,已是初春時節,萬物復甦。
幾日前,仁宗駕崩的消息不脛而走,傳到軍中引起一陣不小的騷亂,尤其是神衛軍,爲了平息這場不安的躁動,趙澤計劃遠足伏牛山。
那是三月十五日的事,趙澤帶着二十員心腹武將,清晨登上了伏牛山。
這二十員心腹武將是:張載、牧雲寒、狄寧、盧俊、晁方、楊文廣、陳順、滕雄、湯林、郭邈山、張海、三妹、阿寒、李鐵槍、任遷、黨軍子、石奸奸、吳風、吳浪、吳霞。
山巔之上,風起雲涌。
趙澤問衆人:“你們今後有何打算,不妨說來聽聽”
張載回答:“弟子願追隨師傅到天涯海角!”
緊跟着,陳順、滕雄、湯林也不住地點頭。
隨後,
牧雲寒、狄寧、盧俊也抱拳說出了心裡話:“我三人起於草莽,能得大人賞識,乃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只要大人願意,我三人願爲大人赴湯蹈火!”
晁方本就是趙澤的心腹,他的話很簡單:“大人恩重如山,小的願效犬馬之勞!”
楊文廣雖然很喜歡跟趙澤在一起,但,看今天的陣勢,好像要起兵謀反一般,他猶豫了,覺得心裡很堵,畢竟他的祖先是大宋朝的忠臣。
“文廣啊,你不必多心,我只是想知道知道你們的想法,並沒其他意思,等你們說完了,我會告訴你們我的打算!”
“好”楊文廣點了點頭,直言道:“趙大人,咱們可以說是知己了,你也知道,我楊文廣住在汴梁的天波楊府,是楊家後人,我是不會謀反的……”
楊文廣一言既出,郭邈山、李鐵槍等人眼前一亮,打了個冷顫,心說這位趙大人果然高,吾等算是跟對人了。
接下來,郭邈山頭一個站了出來,代表張海、三妹、阿寒說出了肺腑之言:“大人,郭某馬賊一個,年輕時幹了不少荒唐事,如今改邪歸正、棄暗投明,也是拜了大人所賜,還有,老頭子我粗人一個,不怎麼會說話,我一家三口的性命全是大人救的,只要大人一句話,我一家三口願爲大人肝腦塗地!大人,你說怎麼辦吧”
趙澤很滿意地點了點頭,望向李鐵槍,這羣人裡,他是後來的,弟兄死的死散的散,幸好老婆還活着,否則,朝廷招安他也很難接受。
“鐵槍兄,你有什麼打算?”
“我”李鐵槍老臉一熱,支吾了半天,纔開口:“大人,李某自知罪孽深重,本想效仿那項羽自刎烏江,可是,您也知道我還是沒死成,咳,瞧我臭嘴”
李鐵槍自嘲了一番後,一抱拳帶着任遷、黨軍子、石奸奸、吳風、吳浪、吳霞六人齊聲道:“趙大人義薄雲天,我等願誓死追隨”
忽然,
趙澤仰天長笑起來。
最後,他對大家說:“不瞞諸位,其實咱們還有一個更大的願望那就是功成名就名垂青史,然後享清福,但,在那之前咱們需要完成兩件事”
衆人齊聲問道:“大人,是哪兩件事?”
趙澤響亮地告訴他們:“其一、掃平西夏;其二、北破大遼。然後,我會帶着你們去一塊更加廣闊的天地,雄鷹自由地翱翔在藍天,鹿羣肆意奔跑在大地。我會在那裡立國,當然不是造反,那裡非常非常的遠,不是大宋可以比的,所以,我今天要跟大夥講明,我不會勉強誰,但,時機一到我會離開大宋渡海東去,一直向東,帶着所能帶走的一切,並在東邊的神奇大陸上建起一片屬於自己的家園,你們若是同意便舉手,不同意我也不會責怪,好了,舉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