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重返荊州

到了涿縣。<

第二日,一路到了樓桑裡,無數人出來相迎。劉備一眼就看見了站在前面的母親和妻子。心中喜悅難以言表,雙腿一夾馬腹,人便如旋風般衝了過去。

到得近前,翻身下馬,拜見母親劉氏。劉氏老淚縱橫,扶起劉備,看着雖然黑了些卻更加精壯的兒子,哆嗦着嘴脣,卻又不知說些什麼纔好。

回到家中,劉備看着縮在盧珻身後的小小人兒,心中歡快得很,張開雙手,道:“七七,來,讓阿父抱抱!”

小傢伙聽到劉備的聲音,嗖的一下又把小腦袋給藏在孃親的身後了。盧珻笑容如水,把女兒輕輕牽了出來,笑道:“七七,你不是一直喊着要阿父嗎?你看,你阿父回來了,爲何要藏起來呢?”小傢伙出生的那天,正好是初七,盧珻讓劉備取名,劉備興致勃勃想了許久,想得頭疼,就先把小丫頭的小名給取了,就叫初七,後來盧珻不同意,就叫七七了。

在孃親和劉備的溫柔眼神下,七七終於怯怯的走到劉備跟前,細聲的叫了一聲:“阿父!”劉備一把摟住這細小柔軟的身子,歡喜的道:“好孩子!七七真乖!”

也許是血脈相連,七七似乎感覺到了劉備心中的歡快,於是又大聲的喊了一聲:“阿父!”

劉備連聲哎哎的答應。不一會兒,父女倆個便已經玩得極熟了。劉備更是讓女兒騎在自己肩頭,扛着她走了好幾圈。到吃飯的時候,七七都不肯從劉備身上下來了。

晚上,哄着七七安歇之後,劉備一把抱起一臉嬌羞的盧珻,大步往臥室而去。一夜極盡**,期間滋味不足與外人道。早上劉備起來,只覺神清氣爽,看到所有一切,都覺得是美好的。

中平三年春一月,劉備強忍着不捨,離開了樓桑。他不敢回頭,怕看見孃親、愛妻眼中的淚花,怕看見七七哭着呼喊阿父的聲音。生在亂世,男兒自當橫行天下。兒女情長,就暫且擱置一邊罷。

劉備方到長安,見了張溫,張溫便大笑着相迎,道:“玄德鄭門立雪,真風雅事也。”

劉備愕然,怎麼這麼快就傳到張溫耳中了?他卻不知道,鄭玄門下弟子,來自五湖四海,像清河崔琰等人,還都是歷代仕宦高門。尊師重道的人,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是會得到大家的稱讚的,更何況是在劉備這個名士身上?於是大家趁過年的時候,回去一說。瞬間就傳遍八方……

見了衆人,座中閒聊,問及今年籌劃方略。衆人紛紛說如是,張溫只聽不語,笑着持觴一輪輪的勸酒。主客皆歡。

酒過三巡,劉備便進言道:“明公,今欲平涼州賊,某以爲,非熟諳涼州事務之人不可。某舉二人,明公若得此二人,韓遂、邊章等賊,彈指可滅也。”

劉備話音方落,衆皆訝然。劉備卻聽得一聲怒哼。順着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卻是董卓董仲穎。正一臉不爽的看着自己。劉備啞然,心道誤傷董仲穎了,看不出來他還是個玻璃心?

便見張溫訝道:“此何人哉,竟得玄德如此推崇?”

劉備便道:“前涼州長史蓋勳蓋元固,漢陽太守傅燮傅南容。此二人皆忠直果烈之士,又久在涼州,精通兵事。明公若得此二人,必如虎之添雙翼也!”

張溫雖聞蓋勳之名,卻也未見過這人。至於傅南容,他還是知道的,隨皇甫嵩出討黃巾,屢立戰功,數斬名將,確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若不是得罪了閹宦,也不至於出遣涼州。

有了劉備和傅燮打底,張溫不禁也對蓋勳好奇起來。心道若真如玄德所言,蓋勳和傅燮對涼州形勢瞭如指掌,那麼有了此二人相助,欲討破逆賊,確實是易如反掌。

於是張溫便笑道:“便依玄德之言,老夫這便詔書徵辟二人。若涼州事定,某必不敢忘玄德今日獻策之功。”

劉備拱手一禮,正容道:“爲國效力,份中事也,豈敢居功?”

沒幾日,消息傳來,傅燮以漢陽太守職兼張溫軍中參軍事。至於蓋勳,因爲歷任刺史都是極度不靠譜的,他難得氣,棄官回家隱居去了。

蓋勳敦煌人,離長安幾千裡。想找到他的人,只怕要一段時日了。

不過也不用急,先期工作可以開始準備了。最近天氣大好。雖然還是有些寒冷,但畢竟無雨雪等惡劣天氣了。至於積雪未化,大軍在外,這點困難都克服不了,怎麼征戰。

二月初,就在大軍準備妥當,打算開撥,重新進入涼州的時候。一道詔書火速傳來:江夏趙慈起兵反叛,寇略三郡,南陽太守秦頡起兵征討趙慈,不幸戰歿陣中。荊州刺史王敏等率兵平亂,竟然被趙慈一一擊退。朝廷以劉備久在荊州,有威信。於是着劉備率兵南下荊州,討伐趙慈。

劉備當時就凌亂了,荊州好好的,怎麼又冒出個趙慈來了?再把地圖打開一看,離南陽最近的,就是司隸與三輔精兵了。這其中,又只有自己是久在荊州的。怪不得要調自己去。唉,這叫什麼事,還想着今年能不能把涼州之事給了結了呢。結果又出這麼一檔子事。

臨行前,劉備對張溫表示了自己的擔憂:“明公,某這一走,我軍兵力方面……”劉備不好意思說自己一走,漢軍戰鬥力便要少一大截。只能含而不露的說半截。

張溫也是人精,自然知道劉備想說什麼,便搖搖頭,捊須笑道:“玄德勿須擔憂,老夫已報請天子,自幽州調烏桓突騎前來助戰。涼州騎兵再如何悍勇,比起烏桓驍騎來,也要稍遜一籌。玄德且安心南下便是,哈哈哈哈哈!”

劉備聽完,再看着張溫一臉得意的笑容。心想,臥槽,這莫非便是天意?劉備記得,就是朝廷徵調烏桓騎兵前往涼州平亂,讓公孫瓚爲將,結果就有漁陽人與烏桓所部大人相互勾結,同時起兵反叛了,攪得幽州不得安生。要到幾年後,劉虞去了幽州,形勢才穩定下來。

劉備想了想,便道:“明公,烏桓騎兵桀驁難馴……”

還沒說完,便被張溫打斷道:“玄德放心,老夫自有計較。”

見張溫語氣不鹹不淡,劉備瞬間瞭然,張溫獻策徵調烏桓突騎,心中正自得意。自然是容忍不得他人的質疑。既然如此,劉備也便不好再說,也沒法繼續說了,難道要他告訴張溫,烏桓騎兵不靠譜,要起兵反叛了?張溫非當他是神經病不可。

明明知道事情的發展和結局,卻偏偏不能說,說不得。劉備帶着一肚子鬱悶和牢騷南下了,臨行前,又忍不住鬼使神差般多了一句嘴:“明公,還須小心馬騰此人。”

劉備走後,張溫鑑於劉備的名頭,便特意着人去查了下馬騰其人,不久,麾下人來報,馬騰字壽成,爲涼州刺史麾下軍司馬。

張溫不禁失笑,這劉玄德在搞什麼?一個小小的軍司馬,也值得老夫關注?於是便把此事丟之腦後不管。

江夏賊起,兵禍蔓延四處,朝廷震動,於是太尉張延罷免。朝廷以張溫爲歷年老臣,又持節在外平叛,勞苦功高。且去年諸將皆有封賞,唯張溫未賞,於是遣使至長安,拜張溫爲太尉。三公在外,始之於溫。

太尉,在秦與西漢時,爲最高武職,到了東漢,雖然實際權力已經轉移至尚書檯,但作爲三公之一的太尉仍然是天子之下的百官之首。如此位高權重之職位,向來都是在京師宣佈履任的。到時皇帝和百官都要出席觀禮。如今卻在長安拜張溫爲太尉,雖然是權宜之計,卻也看得出,朝廷秩序在漸漸崩壞了。

皇帝似乎很相信他臣子的本領,把平叛的任務甩手扔給臣子後,自己在皇宮中該幹嘛幹嘛。先是使勾盾令宋典修復之前被大火燒成灰燼的南宮玉堂殿,後又聽張讓等人意見,着掖庭令畢嵐鑄銅人、銅鐘,分鎮於宮室,以驅邪穢……皇帝就這樣,努力的一次次揮霍着天下臣民對他的信任,並樂此不疲。

劉備再入荊州,已全無初來時之窘迫,大軍一路從容不迫的自司隸入了南陽。趙慈聞得劉備入荊,急忙收縮兵力,龜縮至南陽。一面加固城防,一面戒備。

王師重來,還是劉將軍的兵。這就是自己荊州的子弟兵啊。一路之上,百姓踊躍相迎,捐獻軍糧,自願嚮導,提供消息……沒多久,劉備便把趙慈的底細摸得一乾二淨了。

兵發南陽,舊地重遊。劉備安營紮寨之後,才於帳中,拿着趙慈的資料,細看了起來。

第六百五十八章 兗州決(七)第三百三十五章 袁術敗亡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術敗亡(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竟然是他第八十三章 關羽遠奔第三百五十八章 荊州之戰(六)第一百二十五章 江夏趙慈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七百四十二章 再破吳軍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八百零二章 戰爭爆發(三)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第三百六十六章 揚州罷兵第六十八章 出手相救第八十五章 風雨前夜(二)第八十章 劉恪成親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同存異(二)第七百八十章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六十四章 十惡不赦第二百一十四章 涼州風雲(四)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陵又崩(二)第六百八十章第五百八十三章 平定涼州第七百十一章第五十二章 勢如破竹第七十四章 蠻王之位(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州攻略(三)第四十章 蔡邕之難(二)第三十二章 初拒徵辟第二百二十三章 跨海東征(五)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八百十九章 意外變故第一百一十七章 涼州之戰(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侯討卓第五百零三章 四方雲動第七百四十二章 再破吳軍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中呂布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飛搶親第七十四章 蠻王之位(四)第二百零三章 兩虎相爭(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董卓入京第七百零九章第六百八十章第三百二十六章 再立一軍第六百六十四章第七百八十章 赤子曹昂第七百五十二章第六百六十一章 兗州決戰(十)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孫之敗(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生死無二志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人密謀第五百零八章 江夏水戰(二)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四百二十三章 交州士家第八百十二章 沙摩之死第六百二十四章 關羽還擊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第二百五十章 劉協心事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五百五十章 關中攻略(二)第六百二十七章 夜襲奉高第五百六十一章 關中攻略(十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青州新政第六百五十五章 兗州決戰(四)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術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劉大戰(十九)第三百一十章 據有二郡第一百七十二章 陽城之戰(二)第六百六十六章 虎將許褚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州攻略(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生死無二志第一百三十九章 洛陽風雲(四)第五百一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六十二單 廣陽除惡(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董卓入京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第六百八十一章第七百六十三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四)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四百八十章 冀州攻略(二十二)第七百七十章第三十章 退婚之事(3)第三百二十六章 再立一軍第四百二十四章 輿論宣傳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七百八十六章 兵圍鄧縣第六十四章 十惡不赦第四百一十七章 劉備應對第七百零四章 蕭縣陷落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
第六百五十八章 兗州決(七)第三百三十五章 袁術敗亡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術敗亡(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竟然是他第八十三章 關羽遠奔第三百五十八章 荊州之戰(六)第一百二十五章 江夏趙慈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七百四十二章 再破吳軍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八百零二章 戰爭爆發(三)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第三百六十六章 揚州罷兵第六十八章 出手相救第八十五章 風雨前夜(二)第八十章 劉恪成親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同存異(二)第七百八十章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六十四章 十惡不赦第二百一十四章 涼州風雲(四)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陵又崩(二)第六百八十章第五百八十三章 平定涼州第七百十一章第五十二章 勢如破竹第七十四章 蠻王之位(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州攻略(三)第四十章 蔡邕之難(二)第三十二章 初拒徵辟第二百二十三章 跨海東征(五)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八百十九章 意外變故第一百一十七章 涼州之戰(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侯討卓第五百零三章 四方雲動第七百四十二章 再破吳軍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中呂布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飛搶親第七十四章 蠻王之位(四)第二百零三章 兩虎相爭(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董卓入京第七百零九章第六百八十章第三百二十六章 再立一軍第六百六十四章第七百八十章 赤子曹昂第七百五十二章第六百六十一章 兗州決戰(十)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孫之敗(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生死無二志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人密謀第五百零八章 江夏水戰(二)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四百二十三章 交州士家第八百十二章 沙摩之死第六百二十四章 關羽還擊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第二百五十章 劉協心事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五百五十章 關中攻略(二)第六百二十七章 夜襲奉高第五百六十一章 關中攻略(十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青州新政第六百五十五章 兗州決戰(四)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術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劉大戰(十九)第三百一十章 據有二郡第一百七十二章 陽城之戰(二)第六百六十六章 虎將許褚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州攻略(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生死無二志第一百三十九章 洛陽風雲(四)第五百一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六十二單 廣陽除惡(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董卓入京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第六百八十一章第七百六十三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四)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四百八十章 冀州攻略(二十二)第七百七十章第三十章 退婚之事(3)第三百二十六章 再立一軍第四百二十四章 輿論宣傳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七百八十六章 兵圍鄧縣第六十四章 十惡不赦第四百一十七章 劉備應對第七百零四章 蕭縣陷落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